首页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SY/T 5587.19-1994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 打捞管类落物工艺作法
SY/T 5587.19-199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5587.19-1994

中文名称: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 打捞管类落物工艺作法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英文名称: Procedure for salvaging pipes and other objects in routine well repair work for oil and water well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5-01-18

实施日期:1995-07-01

作废日期:2004-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575974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石油>>石油勘探、开发与集输>>E13石油钻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SY/T 5587.12-2004代替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标准价格:16.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Y/T 5587.19-1994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 打捞管类落物工艺作法 SY/T5587.19-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T 5587.1994
油水井常规修并作业
打捞管类落物工艺作法
1995-01-18 发布Www.bzxZ.net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1995-07-01实施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
打捞管类落物工艺作法
SY/ T 5587.19- 94
本标准规定了管类落物(落人井内的油管、钻杆及各种井下工具)打捞的作业准备、作业程序安全与质量控制及质量检查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油,气,水并套管内的常规管类落物打捞,裸眼并内的管类落物打捞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
SY/T5587.3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压并替喷作业规程SY/T5587.5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油水并探砂面、冲砂作业规程SY/T5587.6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起下油管作业规程SY/T5587.9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换井口装置作业规程SY/T5587.16油水井常规修并作业通井、刮削套管作业规程3作业准备
3.1设计准备
设计编写应符合附录A(补充件)的规定:3.2设备准备
安装调试好载荷符合设计要求的修并设备及有关仪器、仪衰等。3.3工具准备
常规打捞管类落物的工具见表1(应视印模或其他方法获得的鱼顶情况雅备),表1
工具名称
滑块卡瓦打捞子
可退式矛
倒扣捞矛
油管接箍捞矛
水力捞矛
可退式卡瓦捞簡
倒扣捞简
开窗捞筒
色顶带接或接头
被卡落物
经套铣需倒扣的落物
可能遇卡的井下落物
遇卡落物或经套铣出的部分落物油管接箍完好及下部落物无卡
内径较大的落物及下部落物无卡鱼顶为油管,钻杆本体等工具
鱼项外径基本完整而可能有卡的共下落物鱼顶外径基本完整而部分可倒出落物负顶外径基本完整并带接箍或接头台肩的无卡落物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5-01-18批准1995--07--01实施
工具名称
开式下击器
液压上击器
套、铣工具
SY/ T 5587.1994
续表1
经活动、压等方法解卡无效时使用,可反复震击被卡落物,使卡点松动而解卡处理深井砂卡、封飚器卡及小件落物卡,尤其是并架载荷小而不能实施解卡时使用探视套管内径变形及损坏程度:深度和落物深度,鱼顶状况等打捞落物前的先期处理工具或无法打捞时使用自制特殊打捞工具要安全可靠,即进可捞获,退可释放,打捞过程中不损坏套管.不导致卡钻3.3.2对新购进工具须经检验:说明书、合格证应齐全。4作业程序
4.1压并。压并作业应符合SY/T5587.3的规定。4.2换井口。换井口作业应符合SY/T5587.9的规定,4.3起出原井下管柱。起下作业应符合SY/T5587.6的规定,4.4验证鱼顶情况(深度、形状等)。4.5选择工具并检查是否合格。
4.6将联接工具下至落物位置、
4.7进行打捞操作。工其操作方法见附录C(参考件)。4.8起出工具:检套捞获情况并制定下步猎施,直至获全部落物4.9通并,冲砂、替喷(自喷井或气并)按SYT5587.16,SY/T5587.5和SY/T5587.3的规定执行。
4.10完井按地质方案要求进行,5安全与质量控制
5.1验证鱼顶
5.1.1下印模前应认真检查,以保证其质量合格。5.1.2打印时悬重下降不得超过10~20kN,不得两次下击5.1.3逝过其他方法获得的鱼顶情况应真实推确。5.1.4
鱼顶以上套管有问题时,应先修套管后打捞,以便工具能顺利下到色顶位置,并能正常带作业,鱼顶破坏时,应先修整鱼顶,使其具备打捞条件。5.1.5
5.1.6姆鱼顶上部油层出砂。应将沉砂冲净。如出砂严重,应采取防砂措施后再打捞,5,2工具选择
选择并检查工具是否合格:绘制示意图:并标明各部尺寸、扣型等下并前,先进行地面试验,保证活动部件灵活可靠,能顺利完成打捞作业,5.2.2
最大外径应小于套管内径6mm
5.2.4套管内径较大时、为防止工具插人鱼旁(如公锥、捞矛),应带简式引鞋。5.2.5每次打捞工作完放后:应检查工具是否完好,并详细记录。工具如有损坏,应分析原因,研究措施并更换工具。
5.3钻具组合
5.3.1根据井深、套管规格、打捞性质(造扣与否),选择合适规格及扣型的钻杆或油管:2
SY/T5587.19-94
5.3.2钻具组合应减少过渡接头,配合接头的强度应不低于钻杆或油管的强度5.3.3下井钻具螺纹应完好、探伤应达到标准要求,5.3.4按设计要求配接钻具,计算好碰鱼方入和打捞方人,在方钻杆或最后一根管柱上作好明显记号,使用钻修设备时,推荐使用以下钻具组合(自下而上);打捞工具→安全接头→开式下击器(或液压上击器)一加速器→钻链→钻杆一方钻杆任何打捞管柱工具之上均应接安全接头。使用的其他设备,均应满足打捞要求,5.4打捞
5.4.1第二次打捞前、应有印模资料,以便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5.4.2每次打捞过程中,垃有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将位顶破坏,防止事故复化5.4.3管柱遇卡需逆行倒扣时,应测出卡点位置,根据卡点深度确定倒扣载荷。5.4.4如需麗击解卡,下击时,上提管柱行程不超过1.5m1,下放速度以作业钢丝绳不跳槽,吊卡不顿击并口为原则,速度应快。上击时,以液压上击调试后的震击力为基准确定上提载荷,行程,露击发生后,停2~3min后,下放钻具:重复上提震击5.4.5深井及超深井内打捞时、各联接部位应按标准规定紧,按工具操作方法合理掌握钻压,5.4.6气井内打捞,井口使用工具(管钳等)应为铜制品以免铁器碰撞发生火灾。裸眼并内打捞应有井径曲线作为参考。5.4.7
倒扣时,转盘补心固定牢靠、防止起出伤人。5.4.8
禁止人工倒扣
捞获落物后起钻时:不许用转盘卸扣。5.4.10
5.4.11吊卡销子应拴保险绳。起下钻操作应平稳,防项、防顿、防掉,不猛提猛放。5.5其他
5.5.1作业钢丝绳及并架绷绳、绳卡个数及卡距符合要求:5.5.2指重表安装牢靠+便于观察、指示灵敏准确。5.5.3起下钻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井口、如出现溢流并逐渐加大时,应采取防喷措施。起下钻完后,应坐好井口。
5.5.4有自喷能力的并,应随时调整和灌注压并液:防止井喷。6资料录取
6.1打捞工具名称、规格、长度、打捞深度,循环冲洗情况,造扣和倒扣打捞情况,捞出落物名称、规格、长度、数量,打捞过程中发生的现象等。下井工具应绘有结构示意图,打印应有印痕描绘图6.2井下仍有落物时、应有示意图,并注明落物各部尺寸、规格、长度、色顶深度、形状,材质和联接关系等,
6.3其他应取资料按设计和有关规定要求录取。7质量检查
7.1打捞作业应达到设计要求。
7.2不损坏套管。不污染油层,不增加新落物。7.3各道工序按设计或规定要求施工合格。8总结
施工后5天内编写出总结:其内容应符合附录B(补充件)的规定3
A1施工设计书幅面
SY/ T 5587.19-94
附录A
打捞管类落物设计书格式
(补充件)
施工设计书的幅面尺寸为190min×265mmA2施工设计书封面格式
施工设计书的封面格式如下。
施工队
设计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井打捞管类落物施工设计书
A3施工设计书内容格式
一。基本数据
完钻井深,m
月前人工井底,m
目前油层压力,MPa
水泥返深,m
油层位置
含水,%
产液量、m/d
油压,MPa
出砂情况
规格、mm
井下落物描述
SY/ T 5587.1994
完井方法
油补距,m
套补距,m
内径,mm
固并质量
壁厚、mm
套管完好程度
气油比,m/t
产油量、t/ d
套压、MPa
(形状,尺寸、材质、深度、联接关系、落物形成源
因等)
井身结构图
下人深度,m
二、工艺技术设计
1.工艺技术优化选择
SY/ T 5587.19-94
2.施工参数设计及主要技术要求3.原材料要求
4.井下工具选择
5、工艺施工管柱设计
6.生产管柱设计
7.注意事项
三、施工设计
1.施工前谁备
2.工序设计
3.实施要点
4.成本预算
5.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
6.审核意见
7.审批意见
SY/ T 5587.19--94
施工总结幅面
SY/ T 5587.19-94
附录B
打捞鹭类落物总结格式
(补充件)
施工总结的幅面尺寸为190mm×265mm施工总结封面格式
施工总结的封面格式如下。
施工队
设计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井打拔管类落物施工总结
施工总结内容格式
施工实施概况
SY/ T 5587.1994
施工内容及主要数据
SY/ T 5587.19- -94
二、作业效果分析(经验、教训)三,作业时效分析
四、施工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五、完井管柱示意图
六,参数变更情况记录
七、单井成本核算
八,审核意见
工具名称
公、母锥
滑块卡瓦打捞矛
而退式捞矛
倒扣捞矛捞简
油管接箍矛
水力捞矛
退式卡瓦排简
开窗捞简
套铣磨铣
SY/ T 5587.19-94
附录C
常规打捞工具操作方法
(参考件)
慢慢下探至打捞方人,确认达到造扣方入时加钻压20~30kN.以1020r/min转速造扣,造扣5一1U圈上提,者悬重增加,则起钻。悬重未增加:重复上述操作。造上扣后起钻,如遇卡且采取活动,整乐,旋转等措施仍不能解卡,则上提钻具至设计倒扣载荷进行倒扣,若悬重逐渐下降到原悬重或稍大且扭距下降,证明已捞上或倒开,缓慢上提至正常载荷后,正常起钻
工其下至距鱼项1~1.5m时,记住感重并缓慢下放、若碰鱼方人遇阻,将钻具旋转不同角度,待工具进人鱼腔后,慢慢上提,抓住落物,若悉重增加,则捞获起钻。如遇卡且经活动等措施仍不能解卡,可采取倒扣措施,倒扣方法同上边冲洗边旋转边十放:悬重有下降显示时,逆时针旋转钻具!~2圈(视具体情况也可多转儿圈,缎慢上提钻具:若悬重增加,起钻。如需退出工具:用钻具下击,顺时针旋转钻具23,同时慢慢上提:即可退出
工具下至距鱼顶1~1.5m,边旋转边下放,待悬重稍有下降、上堤至设计裁荷倒扣,若悬重逐渐下降到原悬重或稍大:证明已倒开,可起钻。如需退出工具,用钻具下击,边旋转边缓慢上提,即可退出
工具下至距鱼顶12m时,边旋转边下放边循环,待悬重下降10~20kN,系压升高,慢提钻具,若悬重增加,即捞获起钻逆旋转边下救至打携方人,开系整压,当泵压上升到一定值不变时,慢提钻具,若悬重增加,则起钻。若井深,落物重量轻们使悬重难判断时,可重复上述操作打拐3~4次后起钻接近色顶边旋转边下放边循坏至打捞方人,待泵压上升,悬重下降,慢提起钻其,若悬重增加,则捞获起钻,如需退出工具、可视钻具质量下击,边旋转边上提,即可退出工具下放至距鱼顶2~3m时,开募冲洗,慢旋转慢下放至打捞方人,待悬重下降10~S0kN,川绶慢上提钻具,君悬重增加,表示捞获,则起钻。若落物长度较短,悬重难州断时,可上提钻具「~2ml,再重复上述操件3~4次,超过碰鱼方人,下放遇阻即起钻工具下放至距鱼顶2~3m时,开泵冲洗,缓慢下放钻具至鱼顶位置,加钻压10~20kN,转速控制在50-100t/min以内,排量应根据环空大小、落物深度和修并液性能确定,确保碎屑物带出地面。
套铣管内稳应大于管接箍或接头外径4~mm,其长度应超过落物个单根长度的0.2m左右,套铣中如需接单根而停时,必领上提钻具,使工具提离落物位置,并反复活动钻只。停泵前,循环排量应大于300L/min:时间不少于30min。套钝完洗井、达到进出口液样机杂质基本一致。操眼井内套铣进尺2~3m后,应立即上提上只至鱼项以上,确认钻只无卡后再逃行套铣。上提下放过程中应保持循坏。如无进尺或中途发生严重楚跳或倒车,应及时分析原因、研究下步措施。磨铣要保护好套管,事先在钻柱上加接23报钻挺或扶正器-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