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8614-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8614-2015
中文名称:办公机械 静电制版机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Office machine. Electrostatic plate-making machin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5-04-30
实施日期:2015-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办公
机械
静电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成像技术>>印制技术>>37.100.10印刷、复制设备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87印刷机械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18.0
出版日期:2015-10-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刘慧玲、张宇、张振宇
起草单位: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国家办公设备及耗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复印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7)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复印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7)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办公机械静电制版机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氧化锌纸基版静电制版的直接法静电制版机,其他类型的制版机可参照采用。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 8614-1997《办公机械 静电制版机》,与JB/T 8614-199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7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温湿度要求(见5.1.2,1997年版的5.1.2);
——修改了臭氧的排放要求(见5.4.2,1997年版的5.4.2);
——修改了粉尘的排放要求(见5.4.3,1997年版的5.4.2);
——修改了自由跌落高度(见5.10,1997年版的5.10);
——修改了对地漏电流的测试方法(见6.5.2,1997年版的6.5.2);
——修改了臭氧的检测方法(见6.6.2,1997年版的6.6.2);
——修改了粉尘的检测方法(见6.6.3,1997年版的6.6.2);
——修改了包装、运输、贮存环境试验方法(见6.11,1997年版的6.11);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1997年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复印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国家办公设备及耗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慧玲、张宇、张振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8614-1997。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项插头座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0073-2008 静电复印品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GB/T 13963 静电复印(包括多功能)设备 术语
GB/T 29793-2013 彩色复印(包括多功能)设备
JB/T 7476-2007 办公设备噪声测试方法
JB/T 9444-2015 复印机械基本环境测试方法
标准内容
ICS37.100.10
备案号:49776—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8614—2015
代替JB/T8614—1997
办公机械
静电制版机
Office machineElectrostatic plate-making machine2015-04-30 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定义,
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印版质量要求
印版抽样检查表
静电制版机检验项目
制版机抽样检查表
JB/T8614—2015
JB/T8614—2015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B/T8614一1997《办公机械静电制版机》,与JB/T8614一199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7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温湿度要求(见5.1.2,1997年版的5.1.2);修改了臭氧的排放要求(见5.4.2,1997年版的5.4.2);修改了粉尘的排放要求(见5.4.3,1997年版的5.4.2);修改了自由跌落高度(见5.10,1997年版的5.10);修改了对地漏电流的测试方法(见6.5.2,1997年版的6.5.2);修改了臭氧的检测方法(见6.6.2,1997年版的6.6.2);修改了粉尘的检测方法(见6.6.3,1997年版的6.6.2);修改了包装、运输、贮存环境试验方法(见6.11,1997年版的6.11);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7章,1997年版的第7章)。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复印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国家办公设备及耗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慧玲、张宇、张振兴。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8614—1997。
1范围
静电制版机
办公机械
JB/T8614—2015
本标准规定了办公机械静电制版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汀采用氧化锌纸基版静电制版的直接法静电制版机,其他类型的制版机可参照采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了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项插头插座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0073—2008
GB/T13963
静电复印品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静电复印(包括多功能)设备术语彩色复印(包括多功能)设备
GB/T29793
—2013
JB/T7476—2007
JB/T9444—2015
3定义
办公设备噪声测试方法
复印机械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GB/T1396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4产品分类
直接法静电制版机按照显影方法不同,可分为于式静电制版机和湿式静电制版机两类,5技术要求
5.1工作环境
5.1.1工作环境条件
温度:10℃~33℃。
相对湿度:30%~80%。
JB/T8614—2015
工作环境适应性
工作环境适应性要求分低温低湿和高温高湿两组极限条件:a)高温高湿:
温度:33℃±2℃,相对湿度:(80±3)%;低温低湿:
温度:10℃±2℃,
相对湿度:
在上述环境下设备应能正常工作,序号
项日名称
分辨力
图像密度
密度不均匀性
比例误差
对角线误差
相对边误差
边缘效应
定影牢固度
工作电压和频率
电压:220V±22V。
频率:50Hz。
(30±3)%。
印版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印版质量要求
线/mm
不超山±0.5
不超山±0.5
不超山±0.5
在上述环境下设备应能正常工作,印版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安全性能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质量要求
当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85%时,静电制版机的电动机及相应电器部件应能启动。5.3.2
对地漏电流
产品的对地漏电流应≤3.5mA。
绝缘电阻
产品在潮态下绝缘电阻应≥2MQ。5.3.4
抗电强度
不超山±0.5
不超山±0.5
不超山±0.5
产品在潮态,频率为50Hz的基本正弦波形的交流电压下工作1min,在危险带电零部件和机身之2
JB/T8614—2015
问,对基本绝缘施加试验电压1500V,对加强绝缘施加试验电压3000V,不得有绝缘击穿、显著发热或接入电表后电压读数突然下降现象。5.3.5接地性能
5.3.5.1接地接线端子
接地接线端子的主体必须是黄铜或抗腐蚀能力不亚于黄铜的其他金属,若接地接线端子是铝或铝合金框架(外壳)的一部分,则应避免因铜与铝或铝合金相接而产生的腐蚀危险、5.3.5.2
接地要求
接地接线端子或接地点与需要连接的那个部件之间应是低阻抗的,其电阻值<0.12,保护接地导线应为绿黄双色线。
5.3.6电源线及插头
电源线
应采用双重绝缘,其公称截面应满足机器负载要求。5.3.6.2插头
应符合GB1002的规定。
5.3.7机械安全
5.3.7.1外壳
在操作和维修中所有可能触及的边、角都应是圆角,以减小危险性,最小半径应≥1mm。5.3.7.2传动件
对于齿轮、链条和辊子等必须有保护措施,保护装置应标明危险和防护要求,维修结束后装上保护装置的警告铭牌。
机器的活动件,在不妨碍使用的情况下,应设置保护,以保证在正常使用时不发生人身事故保护外壳和保护装置都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且这些保护装置不用工具无法拆卸。5.3.8稿台温度
稿台温度不应高于70℃。
5.4环保要求
5.4.1产品在工作期间产生的噪声(声功率级)应≤68dB(A)。5.4.2产品在工作状态下臭氧的排放率应≤1.5mg/h。5.4.3产品在工作状态下粉尘的排放率应≤4.0mg/h。5.5外观
涂层、镀层应牢固,表面色泽均匀美观,不得有损坏外观的缺陷。5.5.1
5.5.2各部件连接可靠,无松动。3
JB/T8614—2015
5.6机器调整时间
不超过1h。
5.7一般性能
5.7.1产品一般性能应符合企业产品规格表的规定。主要项目为制版时间、面板操作与显示功能、最大原稿幅面、有效制版幅面、额定功率等。5.7.2控制面板上设定的各种操作与显示功能均需正确执行无误。操作方便可靠,显示清晰正确。5.8
印版质量
印版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5.9可靠性
规定制版机的首次无故障制版量为可靠性特征值,要求制版量不低于200张,印版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试验中不充许出现机械和电器故障。5.10包装运输、购存环境条件
包装好的静电制版机应能承受以下环境作用而性能仍符合要求:a)连续振动:加速度1g、频率6Hz、时间30min;b)跌落:白由跌落四次,高度100mm,倾斜跌落底面四棱各一次;c)低温作用:温度-25℃土3℃,时间8h;d)恒定湿热:温度40℃土2℃,相对湿度(93)%,时间48h。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除对试验环境条件另有具体规定的试验外,其他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0℃土5℃,相对湿度(55土6.1.1
10)%,无外气流、强光和其他热辐射作用,无强烈电磁辐射的室内进行。6.1.2被测制版机应在生产厂企业标准规定的使用状态下进行试验。6.1.3试验用消耗材料由生产厂自定。6.1.4试验用胶印机测试版。
注:在胶印机测试版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前,使用全国复印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荐的测试版。6.2调整
制版机在试验前允许进行不超过1h的调整,调整范围仅限」机器可调部位,但不允许更换零部件。消耗材料与整机应处工良好匹配状态。6.3工作环境适应性试验
6.3.1本试验安排在正常环境试验后进行。6.3.2试验机在规定环境条件下保持1h片连续制版1h。以胶印机测试版为原稿制10张以上,按表2的规定抽取样品,检测印版质量。6.4电压波动试验
对试验机分别用220V土22V电压供电,分别制版3张,检测印版质量。4
试验项目
-般性能
首次无故障
制版量
电压波动
环境适应性
抽样时机
正常运行10min后
开始试验
注:B类:图像密度、底灰、分辨力;表2
印版抽样检查表
样本数
不合格质量水平
判定组数
选最佳一张版
选一张
选一张
C类:密度不均匀性、层次、对角线误差、相对边误差、比例误差、边缘效应;“一”表示该项不进行检验。
安全性能的测试
6.5.1启动
JB/T8614—2015
检测项目
有效制版幅面
定影牢固度
机器额定负载时,将电源电压降至额定值的85%,启动3次,每次启动前电动机应处于停止状态。6.5.2对地漏电流
按接额定电压的110%电源电压,按GB4943.1一2011中5.1的方法进行测试。6.5.3绝缘电阻
先将机器放在相对湿度为(93土2)%的潮湿室内,其温度保持在20℃~30℃之间任何一个温度上,但其偏差必须小于1℃,放置48h后,再进行5.3.3和5.3.4的试验。测定绝缘电阻值应在相对湿度为(93土3)%,室温20℃土2℃,施加500V直流电压1min后进行。测试仪器可用500V绝缘电阻表。6.5.4抗电强度
在相对湿度(93土3)%,室温20℃土2℃条件下,试验初始电压从零开始逐步升高到所规定的试验电床值,然后保持规定的时间。6.5.5接地性能
目视检查接地接线端子的螺钉联接及锁紧装置。试验电压不超过12V的交流电源中,取机器额定电流的1.5倍,但不大于25A的交流或直流电流,使其依次在按接地接线端子或接地点与各个易接触的金属部件之间流过。测量机器的接地接线端子或接地点与易接触零部件之间的电压降,然后根据电压降和电流算出中5
JB/T8614—2015
阻值。其电源线中保护接地线的电阻值不应计入。也可直接用符合要求的接地电阻测试仪器进行测量。6.5.6电源线夹紧装置拉力试验
对电源线施加100N的拉力连续拉25次,每次1S,其拉力应在最不利的方向上施加,但不要使用爆发力。当电源线经受上述第一次拉力时,在其上靠近夹紧装置或其他适当的点处做一标记。试验后,在电源线经受拉力的条件下测量电源线上标记相对了夹紧装置或其他点的位移。6.5.7插头
目视检查。
6.5.8防触电保护试验
机器在正常放置状态下,用标准试验指检查。标准试验指触在人体可能触及的机械任何位置上,当采用指示灯指示时,指示灯不闪亮,试验电源电压不小」40V。6.5.9机械安全
通过外观检查,检查其合格性,若在检验时,对外壳半径有争议,可用R规检查。6.5.10稿台温度
稿台允许温度的测量应在制版机连续T作1h后进行,将量程为0℃~100℃、分度值为1℃的温度计或能满足此要求的其他测温仪表的温度传感器,置小稿台玻璃板温度最高处,盖上盖板再继续制版10min,检查温度示值。
6.6环保试验
噪声按JB/T7476一2007规定的简易方法进行检测。6.6.2臭氧按GB/T29793—2013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6.6.3粉尘按GB/T29793一2013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6.7外观检查
目视检查外观质量。
6.8一般性能的试验
6.8.1面板操作与显示功能
按产品企业标准的规定检查面板操作与显示功能6.8.2制版时间
对手动进出版的机器,是指其做好准备后,从开始启动到停机所需的时间。对白动进出版的机器,是指从进版开始到版完全排出机器外所需的时间。6.8.3最大原稿幅面与有效制版幅面用标准幅面原稿和版纸进行制版试验,检验最大原稿幅面、有效制版幅面。6.8.4额定消耗功率
将功率计接入制版机电源电路中,测量连续工作1h内平均消耗功率作为额定消耗功率。6
印版质量的检验
以胶印机测试版为原稿按GB/T10073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6.10
可靠性试验
JB/T8614—2015
制版机每连续工作4h后,可停机1h,累订算制版量,在连续工作中充许按产品标准规定对机器进行维护保养,不允许更换零部件。6.10.2
试验过程中出现机械或电器故障时,即中止试验,记录此时的制版量。试验用原稿采用胶印机测试版,印版质量的检测抽样方案按表2的规定。包装、运输、贮存环境试验
按JB/T9444—2015的规定进行。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定型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质量一致性检验包括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各类检验项目分别按表3的规定。表3
检验项日
连续振动试验
跌落试验
低温试验
恒定温湿试验
包装及标志
包装齐套性
机器外观质量
电压波动试验
对地漏电流
接地性能
绝缘电阻
电气强度
电源线及插头
机械安全
稿台温度
调整到良好状态
制版时间
最大原稿幅面
有效制版幅面
额定功率
静电制版机检验项目
不合格类别
定型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
逐批检验
周期检验
JB/T8614—2015
可靠性
适应性
检验项目
首次无故障制版量
低温低湿运行
高温高湿运行
图像密度
密度不均匀性
分辨力
对角线误差
相对边误差
比例误差
边缘效应
定影牢固度
:静电制版机检验项目
(续)
不合格类别
注:“△”表示不合格类别;“√”表示应考核项目;
定型检验
定型检验
表示不逃行检验的项目。
产品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均应进行定型检验,质量一致性检验
逐批检验
周期检验
定型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或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或委托的质量检验单位负责进行。逐批检验
逐批检验的抽样采用GB/T2828.1一2012规定的计数抽样法,检查批量、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由生产厂商白定或交收双方协商确定。7.3.2
逐批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进行。7.4周期检验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周期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间隔半年以上再生产;
c)生产超过一年未进行周期检验;d)原材料、设备、工艺方面有较大改变;e)产品质量不稳定;
f)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周期检验要求7.4.2
周期检验由产品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或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或委托的质量检验单位负责进行。7.4.3
3周期检验样品应在遂批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7.4.4周期检验抽样方法采用GB/T2829一2002规定的一次抽样方案,使用判别水平1,样本取数2,根据表3规定的不合格类别,按表4规定的不合格数(项目数)进行判定。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