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YS/T 515-2012钨丝下垂试验方法
YS/T 515-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T 515-2012

中文名称:钨丝下垂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Test method for sag of tungsten wir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2-05-24

实施日期:2012-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钨丝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77.120.99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中标分类号: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3稀有高熔点金属及其化合物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YS/T 515-200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2-24201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出版日期:2012-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彭福生、张衍诚、张国钦、蔡贵民、张蕴、林丽蓉、朱炳灿、蒋香草

起草单位: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钨丝的下垂试验方法及试验报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Φ0.39mm及Φ1.00mm掺杂钨丝的下垂性能测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S/T515—2006《钨丝下垂试验方法》(原GB4105—1983)。
本标准与YS/T515—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完善了试验方法;
———修改了适用范围;
———增加了试验报告。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福生、张衍诚、张国钦、蔡贵民、张蕴、林丽蓉、朱炳灿、蒋香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105—1983;
———YS/T515—2006。

标准图片预览

YS/T 515-2012钨丝下垂试验方法
YS/T 515-2012钨丝下垂试验方法
YS/T 515-2012钨丝下垂试验方法
YS/T 515-2012钨丝下垂试验方法
YS/T 515-2012钨丝下垂试验方法

标准内容

ICS77.12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5152012
代替YS/T515-2006
钨丝下垂试验方法
Testmethodforsagoftungstenwire2012-05-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
行业标准
钨丝下垂试验方法
YS/T515—2012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
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12年12月第一版
字数9千字
印张0.5
2012年1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24201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定价
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YS/T515—2006《钨丝下垂试验方法》(原GB4105—1983)。本标准与YS/T515—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完善了试验方法;
修改了适用范围;
增加了试验报告。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YS/T515—2012
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福生、张衍诚、张国钦、蔡贵民、张蕴、林丽蓉、朱炳灿、蒋香草。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4105—1983;
-YS/T515-2006。
1范围
钨丝下垂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钨丝的下垂试验方法及试验报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0.39mm及91.00mm掺杂钨丝的下垂性能测试。2方法原理
YS/T515-2012
悬臂状态的钨丝,发生二次再结晶后,在高温及自重的作用下,由于晶界滑移产生下垂。下垂的程度同钨丝质量相关,据此来判断钨丝的高温使用性能。试剂和材料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氢气,露点低于一45℃。
试验设备
钨丝V型高温试验机
钨丝V型高温试验机示意图见图1。450
水冷散热器
观察窗
冷却水管(黄铜)
橡胶垫
绝缘板(电木)
排气孔
钨丝V型高温试验机示意图
冷却水
YS/T515—2012
4.1.1钟罩
钟罩是一个密封装置,可上下运动。测试前后,可将其吊起,便于试样、码的装卸等操作;测试时其往下降,与橡胶垫接触,将测试装置盖住。氢气从钟罩顶部流人,经挡板改变流向,填充钟罩,从底部排气孔流出,从而保护钨丝不氧化、污染。钟罩需安装透明耐热观察窗,用于观测试样。4.1.2加热装置
加热装置由带可控硅或PLC调压器的稳压供电系统、导电杆(冷却水管)及直接通电加热试样的电极夹头组成。要求功率足够大,可使试样加热到所需的温度。4.1.3夹持装置
夹持装置由两个电极夹头组成,要求具有很好的紧固定位、限位作用,两个夹头具有较好的同轴度,可同步沿水平轴线旋转90°,保证试样可在水平及垂直状态下加热。电极夹头由钼或者铜制成。4.1.4氢气供给系统
包括输送管道、阀门及流量计。要求氢气的压力、流量可保持稳定。4.1.5冷却系统
包括冷却水管、阀门、水冷散热器及流量计,用于对夹头的冷却及测试时钟罩内环境的散热。4.1.6配重系统
包括圆柱体磁码及固定在其一端面中心的挂钩。根据所测钨丝规格的不同,配重系统的重量见表1。要求挂钩用钨丝材料制备,能够承受在测试的高温条件下挂码不严重变形,不断裂。表1不同直径试样配重要求
试样直径/mm
4.2测高仪
磁码+挂钩重量/g
150±5
500±5
测高仪用来测量下垂前后试样高度的偏差。要求具有足够的量程及0.02mm的读数精度。4.3电流表
采用0.5级精度的电流表,用于测量和控制试验电流。4.4秒表或计时器
用来测量和控制时间。
5试样
5.1取样
根据试样规格,从被检试样中截取若干根230mm(g0.39)或250mm(g1.00)长的钨丝。2
5.2成形
YS/T515—2012
将钨丝用手矫直,绕着直径约为样品直径两倍的弧面弯成对称的“V”形。钨丝端部及拐角无开裂,“V\形两臂在同一平面。
5.3清洗
将“V\形试样放在氢氧化钠溶液中(3.1)煮沸后保持5min左右,取出用水清洗,烘干。应去除干净钨丝表面的石墨乳,使钨丝表面光亮。6试验步骤
6.1装夹试样
将钟罩升起,用工具将试样两端固定在电极夹头上。要求试样与夹头接触紧密,但不导致试样开裂固定方式及装夹尺寸见图2。
W=12mm,L=100mm(0.39)或110mm(g1.00)图2试样装夹示意图
6.2通电加热前准备
将钟罩落下,打开氢气(3.2)阀门,用流量计调节氢气流量(800L/h),并保持足够的时间,确保钟罩内的气氛是安全的。打开冷却水阀门,用流量计调节冷却水到适量。6.3熔断电流(FC)测试
开启加热电源,从零开始,以1A/s的速率增大电流,直至钨丝熔断,记录该电流值,即为试样钨丝的熔断电流。
注:当电流表指针指示到某一刻度时突然归零,此刻度对应的数值即为熔断电流。6.4卸载试样
关闭加热电源,关闭氢气阀门。将钟罩升起,用工具卸下试样。6.5下垂测试
下垂值测量方法见图3。
6.5.1先装夹试样(6.1),根据表1选择并挂上磁码,如图3a)。完成通电加热前准备(6.2),开启加热电源,从零开始,以1A/s的速率增大电流至熔断电流的65%,用秒表计时保持电流1min,而后降温将电流调到零位。
6.5.2卸下磁码,将两夹头沿水平轴旋转90°,使试样成水平状态,“V”形试样两臂组成一个水平面,如图3b)。
YS/T515—2012
6.5.3用测高仪测量并记录V形尖端的高度,记为h,(mm)。开启加热电源,从零开始,以1A/s的速率增大电流至熔断电流的80%,用秒表计时保持电流5min,而后降温将电流调到零位。用测高仪测量“V\形尖端的高度,记为h2(mm),如图3c)。6
说明:
a)加载通电65%FC定型,挂钩高度H=15mm;b)冷却,卸载,旋转90°至水平;c)
测量试样尖端高度h1,通电80%FC,自重作用下垂,冷却,测量试样尖端高度h2。图3
下垂值测量方法
6.5.4按6.4进行操作。
7试验结果
试样的下垂值Ah=h一hz(mm)。再重复以上步骤两次,以三次结果的平均值表征所测样品的下垂值。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本标准号;
钨丝生产厂名称;
钨丝批号;
钨丝尺寸;
下垂值(含三次测量结果及平均值,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单位mm);试验日期。
YS/T515-2012
高度基准线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2-24201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