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64007-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64007-2010
中文名称:机织树脂衬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Resin-finished interlinings of woven fabric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10-08-16
实施日期:2010-12-01
作废日期:2019-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机织
树脂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99其他纺织产品标准
中标分类号:纺织>>棉纺织>>W13棉坯布及制品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出版日期:2010-12-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曹平、李启涵、张宝庆、李桂梅、赵鲁江、聂雅渊、朱红耀
起草单位:南通海汇服装辅料有限公司、宁波保税区崇光纺织品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维柏斯特衬布(南通)有限公司、上海市服装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2)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机织树脂衬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种材质的本白、漂白和染色机织树脂衬的品质。
本标准是对FZ/T64007—2000《机织树脂衬布》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FZ/T64007—2000,与FZ/T64007—2000相比,主要修改了以下内容:
———将标准名称改为《机织树脂衬》;
———增加了折痕回复角、安全性能项目考核;
———删除了染色牢度、原附录A 和附录B;
———撕破强力取代断裂强力,水浸后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变化率取代水浸后硬挺度变化;
———调整吸氯泛黄为内控指标,手感按标样执行,提升纬斜考核指标;
———调整包装与标志,水浸后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变化率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通海汇服装辅料有限公司、宁波保税区崇光纺织品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维柏斯特衬布(南通)有限公司、上海市服装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平、李启涵、张宝庆、李桂梅、赵鲁江、聂雅渊、朱红耀。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1389—1989;
———FZ/T64007—1999、FZ/T64007—2000。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3819 纺织品 织物折痕回复性的测定 回复角法
GB/T3917.2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4666 纺织品 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4669 纺织品 机织物 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629—2001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946 塑料编织袋
GB/T14801 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18318(所有部分) 纺织品 织物弯曲长度的测定
GB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FZ/T01074 服装衬产品标识
FZ/T01075 服装衬外观疵点检验方法
FZ/T10005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标准内容
ICS 59.08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64007-2010
代替FZ/T64007-2000
机织树脂衬
Resin-finished interlinings of woven fabrics2010-08-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12-01实施
本标准是对FZ/T64007一2000《机织树脂衬布》的修订。FZ/T64007—2010
本标准代替FZ/T64007—2000,与FZ/T64007—2000相比,主要修改了以下内容:将标准名称改为《机织树脂衬》;一增加了折痕回复角、安全性能项目考核;删除了染色牢度、原附录A和附录B;撕破强力取代断裂强力,水浸后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变化率取代水浸后硬挺度变化;-调整吸氯泛黄为内控指标,手感按标样执行,提升纬斜考核指标;-调整包装与标志,水浸后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变化率试验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通海汇服装辅料有限公司、宁波保税区崇光纺织品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维柏斯特村布(南通)有限公司、上海市服装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平、李启涵、张宝庆、李桂梅、赵鲁江、聂雅渊、朱红耀。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1389—1989;
—FZ/T64007—1999、FZ/T64007—2000。I
1范围
机织树脂衬
FZ/T64007—2010
本标准规定了机织树脂衬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和标志。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种材质的本白、漂白和染色机织树脂衬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性的测定回复角法GB/T3819
GB/T3917.2
GB/T4456
GB/T4666
GB/T4668
GB/T4669
GB/T6529
GB/T6543
GB/T8170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纺织品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629—2001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8946
GB/T14801
塑料编织袋
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GB/T18318(所有部分)纺织品织物弯曲长度的测定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FZ/T01074
FZ/T01075
FZ/T10005
3术语和定义
服装衬产品标识
服装衬外观疵点检验方法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同类布样
original typesample
与生产实物样属相同纤维原料及相同织物组织的布样。3.2
参考样referencesample
与生产实物样不同纤维原料或(和)不同织物组织的布样。4产品分类
4.1机织树脂衬按基布纤维原料分为纯棉衬、涤棉衬、涤纶衬等。1
FZ/T64007—2010
4.2机织树脂衬按漂染加工工艺分为本白衬、漂白衬和有色衬等。5技术要求
5.1分等规定
5.1.1产品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低于合格品的为不合格品。5.1.2产品的评等分为理化性能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理化性能包括纬密偏差率、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撕破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浸后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变化率、折痕回复角、安全性能。外观质量包括纬斜、布面疵点(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每卷允许段数和段长。5.1.3各种机织树脂衬以100m为一卷,理化性能按批评等,有两项及以上内在质量同时降等时,以最低一项评等;外观质量按卷评等,有两项及以上外观质量同时存在时,按严重一项评等。综合评等以其中低的等级评定。
5.1.4在同一卷机织树脂衬内,同时存在局部性和散布性疵点时,先计算局部性疵点的结辫数评定等级,再结合散布性疵点逐级降等,作为该卷布的外观质量的等级。5.2理化性能
5.2.1产品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的规定。机织树脂衬的理化性能分等规定见表1。5.2.2
表1理化性能分等规定
纬密偏差率/%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撕破强力/N
水洗尺寸变化率/%
经纬向
经纬向
经纬向
水浸后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变化率/%折痕回复角(经+纬)/(°)
优等品
—2.0及以内
-3.0~+3.0
-1.0~+0.5
-1. 0~+0. 5
-1.0~+0.5
-15.0及以内
≥210
注:不以硬挺度为要求的机织树脂衬可不考核折痕回复角。一等品
-2.0及以内
-5.0~+5.0
-1.2~+0.5
-1.2~+0.5
20.0及以内
≥185
合格品
—2.0以上
-2.0~+0.5
-2.0~+0.5
-2.0~+0.5
-25.0及以内
5.2.3机织树脂衬的树脂交联程度、吸氯泛黄、烫焦、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手感技术要求作为内控项目,用户可根据需要另订协议,其要求见附录A。5.3外观质量
5.3.1散布性疵点采用以疵点程度不同逐级降等的办法。5.3.2外观质量分等规定见表2。外观质量分等规定
局部性疵点
采用结辩
或标记
幅宽100cm及以内
幅宽100cm以上
只/100m
只/100m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散布性疵点
幅宽允差
边疵允差
幅宽100cm及以内
幅宽100cm~130cm
幅宽130cm及以上
同类布样
参考样
箱内卷与卷
箱与箱
幅宽100cm及以内
幅宽100cm以上
表2(续)
明显的松紧边、轧皱等影响布面不能平摊明显的通匹疵点
每卷允许段数、段长
优等品
-1.0~+2.0
-1.5~+2.5
—2.0~+3.0
≥2~3
≥3~4
不允许
顺降一个等
一剪二段
每段不低于10m
6试验方法
一等品
FZ/T64007--2010
合格品
-1.0~+2.0
-1.5~+2.5
≥2~3
≥3~4
不允许
顺降一个等
二剪三段
每段不低于5m
-1.0~+3.0
-2.0~+4.0
不允许
顺降一个等
三剪四段
每段不低于5m
6.1密度检验方法按GB/T4668执行,机织树脂衬的密度标准值由供需双方协议商定,纬密偏差率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D = D_ Do × 100
式中:
-纬密偏差率,%;
密度实测值,单位为根每10厘米(根/10cm);Do
密度标准值,单位为根每10厘米(根/10cm)。(1)
6.2单位面积质量试验方法按GB/T4669执行,机织树脂衬的单位面积质量标准值由供需双方协议商定,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G=G=G ×100
式中: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单位面积质量实测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G
Go一—单位面积质量标准值,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6.3撕破强力试验方法按GB/T3917.2执行。·(2)
6.4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按GB/T8629-2001程序2A执行,干燥方法采用GB/T8629—2001程序C(摊平晾干)或程序F(烘箱干燥),有异议时,采用程序F(烘箱干燥)。6.5水浸后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变化率试验方法按GB/T18318执行。试验时,先检测试样水浸前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然后将试样在92℃士3℃恒温水浸半小时后,采用GB/T86292001程序C摊平晾于)或程序F(烘箱干燥),再将试样置于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平衡4h,检测试样水浸后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机织树脂衬的水浸后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变化率按式(3)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3
FZ/T64007—2010
式中:
T=IT×100
T—一水浸后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变化率,%;T1-水浸后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单位为毫牛厘米(mN·cm);T。—-水浸前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单位为毫牛厘米(mN·cm)。6.6折痕回复角试验方法按GB/T3819执行。6.7纬斜试验方法按GB/T14801执行。6.8幅宽检验方法按GB/T4666执行。6.9色差按GB/T250执行。
6.10外观质量局部性症点检验方法按FZ/T01075执行。7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按FZ/T10005执行。
8标志和包装
8.1标志
8.1.1每卷成品的产品标识,应符合FZ/T01074规定。·(3)
8.1.2在外包装的两个侧面上,应标明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色泽、生产日期、批号、包装数量、重量或体积、产品质量等级。字号大小适宜,字迹清楚牢固。8.2包装
8.2.1成品采用中心加硬纸芯平幅卷装,每卷长度为100m,外面用厚度不低于0.04mm聚乙烯薄膜包装,聚乙烯薄膜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4456规定。8.2.2外包装材料为塑料编织袋、瓦楞纸箱、布袋等。8.2.3塑料编织袋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8946规定,编织袋缝制应牢固,搭接处不小于50mm,针码不低于1针/20mm,首尾回针打结。8.2.4瓦楞纸箱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6543规定,纸箱外面用锦纶胶带封口,塑料打包带打包加固。
8.2.5每包的包装数量及特殊包装形式由供需双方协议商定。9其他
特殊品种及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另订协议。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几项内控指标的规定
FZ/T64007-2010
机织树脂衬的吸氯泛黄、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手感项目,考核参考值见表A.1。表A.1
吸氯泛黄/级
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
机织树脂衬内控项目的技术要求允许公
优等品
≥3-4
符合标样
符合标样
一等品
符合标样
符合标样
合格品
符合标样
符合标样
注:单位宽度的抗弯刚度、手感以企业生产标样为准,用户根据需要,确定标样,并在协议中注明。:树脂交联程度试验方法按FZ/T01080执行。A.2
3吸氯泛黄试验方法按FZ/T01078执行。A.3
烫焦试验方法按FZ/T01079执行
FZ/T64007—2010
FZ/T01078
FZ/T01079
FZ/T01080
参考文献
织物吸氯泛黄试验方法
织物烫焦试验方法
树脂整理织物交联程度试验方法染色法
FZ/T64007-2010
打印日期:2010年12月14日F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机织树脂衬
FZ/T64007—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字数11千字
2010年11月第一次印刷
2010年11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2-21322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6.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