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9658-2005 反射灯中心光强和光束角的测量方法
GB/T 19658-200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9658-2005

中文名称:反射灯中心光强和光束角的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Measurement method of central light intensity and beam angle of reflector lamp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5-01-18

实施日期:2005-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0590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电灯及有关装置>>29.140.20白炽灯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气照明>>K70电气照明综合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EC 61341:199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22451

页数:16开, 页数:7, 字数:8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计划单号:20021640-T-607

出版日期:2005-08-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5-01-18

起草单位:浙江大学三色仪器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反射灯的中心光强和相应光束角的定义和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卤钨灯以及支体放电灯类等反射灯,但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的灯,例如投光灯。本标准仅涉及灯的设计试验。 GB/T 19658-2005 反射灯中心光强和光束角的测量方法 GB/T19658-200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JCS 29. 14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Www.bzxZ.net
GB/T 19658--2005/1EC 61341:1994反射灯中心光强和光束角的测量方法Methed of measurement of center beam intensity and beam angle(s)of refleclor lamps
E(: 61311:1994.IDT)
2005-01-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5-08-01实施
GB/T19658--2005/1EC61341;1994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1341:1994反射灯中心光强和光束角的测量方法》(英文版)。为了便于使用,本标推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IEC 61341\一调改为\本标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c)删除IEC61341的前膏。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舍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IC22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渐江大学兰色仪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牟同升,王建平。本标准为首砍制定,
GB/T19658—2005/1EC61341:1994引
灯的光输出特性通常用光通量表示,对于反射灯,其光输出特性用中心光强和光束角求表示本标准旨在对反射灯的这两个基本特性的测试和解释方面提供指导,以便使所测试的数据具有可比作,
本标准中采用的方法有助于按光束角对灯进行分类,不能用丁对个别灯的评估,有关其他的情况,可参阅(IF第43号技术报告中关于泛光灯具的光度特性的说明。1范围
GB/T19658-—2005/1EC61341:1994反射灯中心光强和光束角的测方法求标准规定了反射灯的中心光强和相应光束角的定义和测举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呕鸽划以及气体效电灯类等反射灯,不用于特殊用途的灯,测如投光划。
本标准仅涉及灯的设计试验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述定义:
光束轴线oplical beam axis
系指其周围的光强度分布大体旱对称状态的轴线。注1:光来轴载不一定与通过灯头的灯轴线或重直「反光器(例如泄沿)基面的灯轴线督间。注2:龈定口现确是对称状点时.误落很小(可以忽略的)2.2
峰值强度(I,)peak tntensity发光强度的最大值(单位:坎德应),该最大值不一定处于光束轴线上。2.3
中心光强(I,)centerbeam intensity在光束轴线上测得的发光强度值(单位:坎德拉)。2.4
光东角heamangle
在通过光束轴线的平面上的两条给定直线之润的夹角,这两条直线分别通过灯的正面心和发光强度为中心光强务的发光点。
3光束的基本类型
楼照在一垂直于光束轴线的乎面上所显示的光束图形可将光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对称光束型:即环形光束,对于这种光求·在任意互相垂直的两个平丽内进行测基即可。:一提对称光束型:例如卵形或形光束·这炎光束要求在通过投射光束图形的主轴和剧轴(相互乖直)的虏个平所内行測量
一不规则光宋型:这类光束其有一个以的峰值光强点要求在备于个平间内进行测量4一般测条件
对于白烘灯和齿钨灯,雅进行测量之前,成使这类灯在其额定电压下老炼大约!、进行测最时所使用的比源压应等于灯的额定电压·并儿必须保特稳定,波动成在.5%范用之内。如果灯上标有电压范围,试验电压应为该皂压范围的平均值。在测期间,灯泡不应绕灯轴旋转。对于气体放电灯.在进行测之前,应使灯作正常工作状态下老炼00h,在测量期间,成使用相应的额定输入电压和频率的据准镇流器。同时,气体放心灯的工作状念不应改变。GB/r19658--2005/1EC61341:19945试验装
将灯安装在相应的试验装置中。例如,光具座或变角光度计。灯的安装置要与光电探测器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该距离应不小于符合平方反比定律的最小距离。邸再增大该距离时,光束强度不再发生变,光电探测器的光谱特性施按照CIE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曲线进行校正。光电探测器测赢的照度值与测试距离的平方乘积,即为发光强度。光电探测器相对于灯的位置能够改变,以便使测量处于灯的照明范国内,测量过程中,灯与光电探测需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固定不变,光电探器的法线应通过灯正面的中心,测试应根据变角光度法测最发光强度分布,果测试距离不能保持周定不变,测应进行适当的修正。注1存调盘投器中费使光束轴线精确对准是没有必要的,花某些情说下旭本可能达到这种要求:注2:尽管对测试系统作了具体的说明,但末考虑到测试技术变化所产生的变异。如果测试结果出现不一致,测应以本标准中的试验方法为准。
店试步骤
将光投射到一无光泽的屏幕上,观察光束的形状·确定属于哪种光束类型。6.1对于对称光束型非对称光束型的灯,而闻一在其光束强度分布中只有一个峰值的情况下,或者一一在其光束强度分布中存在一个以上的峰值,但它们之间的角度小于10°的情况下:这种灯的中心光强等于藓值强度。峰值强度的测量位置通过回视加以确定,其数值通过移动灯或光电探测器的位置,观察光电探测器的读数加以确定,并记为中心光强(I。)。在每--平面上通过使灯绕其枢轴转动或转动光电探测器,从读数为中心光强的1/2(I./2)的那一点转动到光束轴线另一边的对应点来定光束角。对于非对称光束型的灯,在进行测量之前,一般需要便灯绕其轴线转动,使测量平面与光束图形的土输或副轴重合。6.2对于不规则光束型,且发光强度分布存在…个以上峰值的灯,如果两个峰值之间的角度为10°或10以上,并且蜂值至少比它们之润的最低强度值高10%,则应采用下述步骤:测量发光强度分布(见附廚),同时a)确定蜂值强度「点的位置;
b)确定分布曲线上强度为I./2的位置:)将这两点之间的角度二等分:确定位于中点的强度值,记为中心光强e确定分布曲线上强度为 1/2的位置f)从曲线上根据强度为I.72的两个位置来确定光束角。测量至少应在六个等间隔的平面上进行(或者,如果绘制等光强分布阅,则应在照明范围内至少测量60个点)。
发光强度
7中心光强和光东角的技术要求
光轴线
中心光强值应与其光束角一起进行记录。光束角
GB/T19658--2005/IEC61341:1994角度
对于对称光束型,采用不间平面上的光束角的平均值;对于非对称光束型,分别架用不同平面上的光束角来表乐。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