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052-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Y/T 6052-2000
中文名称:地震勘探资料采集现场处理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0-03-31
实施日期:2000-10-01
作废日期:2004-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1062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设备>>75.180.10勘探和钻采设备
中标分类号:石油>>石油勘探、开发与集输>>E11石油地质勘探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Y/T 6052-2000 地震勘探资料采集现场处理技术规程 SY/T6052-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75.180.10免费标准bzxz.net
备案号:6978—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052---2000
地震勘探资料采集现场
处理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of on - site processing associatedwith seisnic data acguisition2000 - 03- 31发布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2000-1001实施
SY/T6052—2000
现场处理的项目
原始资料及要求
二维地展现场处理基本流程
三维地震现场处理基本流程
处理质量控制和要求
施工效果评价
信息反馈
现场处理成果
SY/T 6052—2000
本标准是对SY/T60521994《地震勘探资料采集现场处理质凰监控》的修订。此次修订,主要内容为:
(1)将原标准名称《地展勘探资料采集现场处理质量监控》改为《地霆勘探资料采集现场处理技术规程》。
(2)在原标准的第2章“现场处理的项月”中增加:)不具备自检能力的地震仪年检;b)地震仪器系统极性检验:
)单炮带通滤波显示。
(3)将原标准3.2修改成及时处理现场采集的资料,二维资料以测线(或段)、三维资料以束处理;现场处理结束后,其处理成果随原始资料交回解释组(施工组)。(4)在原标准6.4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厂对发现带尾结束标志不是两个EOF的现象必须及时反馈至野外,由仪器组在现场予以纠正的内容。(5)将原标准9.1修收成按基本流程处理的叠加剖面至少提交两份,并特别指明其中1份随原始资料由队解释组(施工组)转交资料处理单位。(6)将原标准2.4.2,5.5和6.6中的“或用等效方法”删去。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SY6052一1994。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勘探事业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济平赵中全程金簸本标谁于1995年1月首次发布,此次为第1次修订。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地麗勘探资料采集现场
处理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of on - site processing associatedwith seismic data cquisitionSY/T 6052—2000
代替 SY/T 6052--1994
本标准规定了地勘探资料采集现场处理的项目、叠加部面处理的基本流程、处理质量监控和要求、施工效果初评、信息反馈和现场处理成果。本标准适用于地震勘探野外施工及用现场处理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初评。2现场处理的项目
2.1不具备自检能力的地度仪月检、年检。2.2地囊仪器系统极性检验。
2.3方法试验:
2.3.1试验点单炮资料!滤波、频谱分析、初至极性分析和振幅数据打印。2.3.2试验段叠加面。
2.4生产资料:
二维施工时,全部测线做叠加剖面。2.4.1
2.4.2三维施工时,全部炮做线性动校正验证观测系统,每束线至少做一条CMP线的叠加部面。2.4.3单炮带通滤波显示。
3原始资料及要求
3.1由解释组,(施工组)对现场处理提供以下资料:a)野外原始磁带;
b)仪器班报和观测系统图及相应存储介质;c)测量成果(实际施工的激发点、接收点坐标和高程)及相应存储介质:d)静校正数据列表及相应存储介质(可选))。e)野外监视记录。
3.2及时处理现场采集的资料:二维资料以测线(或段)、三维资料以束处理:现场处理结束后,其处理成果随原始资料交回解释组(施工组)。3.3原始资料交接要有记录和经办人签名。4二维地需现场处理基本流程
4.1解编或格式转换。
4.2定义观测系统。
4.3显示单炮或部分道组成的单次部面。4.4复杂变观时,绘制观测系统图。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3-31批准2000 - 10 - 01 实施
剥除坏炮、坏道。
滤波、增益(可选)。
抽 CMP 道巢。
4.8应用野外静校正(可选)
4.9速度分析。
4.10剩余静校正(可选)。
动校正、初至切除和叠加。
滤波。
4.13增益
4.14显示。
3三雄地震现场处理基本流程
解编或格式转换。
定义观测系统。
显示观测系统图。
显示部分单炮记录。
SY/T 60522000
每炮抽部分道作线性动校正显示和分析,纠正野外班报、软盘和观测系统图的错误。5.5
剔除坏炮、坏道。
滤波、增益(可选)
抽 CMP 面元道集。
应用野外静校正(可选)。
速度分析。
剩余静校止(可选)。
动校正、初至切除和叠加。
滤波。
增益。
显示。
6处理质量控制和要求
施完的测线(线束)3d内处理完毕。6.2分析显示的单炮记录、中间监视资料和叠加剖面的质量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6.3解编或格式转换发现丢炮时,要找到原因并予解决,同一条测线解编或格式转换连续100炮内丢炮不能多于1炮。
6.4对解编(或格式转换)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多余的EOF)必须在班报相应位置标注;对发现带尾结束标志不是两个EOF的现象应及时反馈至野外,由仪器组在现场予以纠正。6.5二维应检查观测系统,确保定义正确。6.6三维应每炮作线性动校正,校对激发点、接收点位置,并纠正错误。6.7正确选择和应用野外静校正。6.8做速度谱的间隔应不大于2kmg6.9图件显示应清晰完整。
6.10处理员填写现场处理工作日志和地震剖雨档案卡中的现场处理情况表,并签字。7施工效果评价
7.1用叠加剖面评价施工效果。
SY/T6052—2000
7.2只对按基本流程处理的叠加剖面进行质量评价。7.3根据地质任务要求,评价分合格、不合格两级。7.4合格要求:
a)在简单地区叠加面上,勘探深度够,千扰较弱,主要日的层较连续,波形特征较稳定:b)在复杂地区叠加剖面上,主要目的层同相轴能断续追踪。7.5达不到7.4要求的削面为不合格剖面。8值息反馈
8.1按工作口向施工质量监督反映现场处理中发现的采集质量问题。8.2每条部面(每束线)填写质量信息(反馈)报告,内容包括施工效果初评利存在的问题。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地旗队队长,一份交质量监督。9现场处理戒果
9.1现场处理成果:
a)按基本流程处理的叠加剖面;b)速度分析资料:
)线性动校正资料:
d)现场处理报告,
9.2按基本流程处理的叠加面至少提交两份:其中一份和速度分析资料、线性动校正资料一起交队解释组(施工组):另外一份随原始资料由队解释组(施工组)转交资料处理单位。9.3每个工区现场处理结束后,写出工作报告并附现场处理工作量统计表,上交有关部门。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