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340-199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40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测绘>>A77摄影与遥感测绘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27, 字数:48千字
标准价格:15.0 元
出版日期:1990-1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0-06-04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测绘标准化所
归口单位:国家测绘局
提出单位:国家测绘局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测绘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内业作业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航空摄影测量内业作业。 GB 12340-1990 1:25 000,1:50 000,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12340-199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内业作业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航空摄影测量内业作业。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1:25000,1:50000and1:100000topographicmaps-Specification for acrophotogrammetric office operation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GB12340—90
本标准规定了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规格、精度及内业作业的基本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的航空摄影测量内业作业。按本标准测制的地形图主要供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勘察、规划、设计、科研等使用,以及可作为编制更小比例尺地形图或专用地图的基础资料。2引用标准
GB123411:25000、1:50000、1t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12342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3总则
3.1地形图的规格
3.1.1投影、坐标和高程系统
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1.2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以国际1:1000000地形图分幅和编号为基础,按表1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
成图比例尺
1:25000
地形图的编号,按GB12342—90中附录B的规定执行。3.1.3地形类别
1:50000
15°00*
10°00m
地形类别按图幅范围内大部分地面和高差划分,其规定见表2。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6-04批准1:100000
30°00
20°00m
1990-12-01实施
地形类别
丘陵地
高山地
GB12340—90
地面坡度
2°以下
2°~6°
6°~25°
25°以上
当高差与地面坡度矛盾时,以地面坡度为准。3.1.4基本等高距
1:25000.1:50000、1:100000
80~300
300~600
基本等高距依测区地形类别不同而有所不同,其规定见表3。一幅图内一般只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当基本等高距不能显示地貌特征时,应加测间曲线,必要时可再加测助曲线。表3
地形类别
1:25000
丘陵地
高山地
基本等高距
1:50000
1:100000
20(10)
当地势十分平坦或用图需要时,基本等高距可选用括号内的数值,其高程精度与括号外基本等高距的精度要求相同。
3.1.5高程注记点
高程注记点应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上,其密度是图上每100cm2内,平地、丘陵地为10~20个,山地、高山地为8~15个。高程注记以米为单位,1:25000成图注至小数点后位,1:50000、1:100000成图注至整米。3.1.6地形图的符号和注记
执行GB12342的规定。
3.2地形图的精度
3.2.1内业加密点和地物点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表4的规定。表4
地形类别
内业加密点
地物点
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
内业加密点、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5的规定。3.2.2
高程中
成图比例尺
地形类别
内业加密点
高程注记点
等高线
GB12340—90
1+25000
地形变地形变
换点换点
1:50000
地形变地形变
换点换点
1:100000
地形变地形变
换点换点
山地、高山地在图上不能直接找到衡量等高线高程精度的位置时,其高程精度可按公式(1)计算:M=±Va?+?·tga
式中:M
等高线高程中误差,m;
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m;
b—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m;一检查点附近的地面倾斜角,()。(1)
3.2.3特殊困难地区(大面积的森林、漠、戈壁、沼泽等)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土0.75mm,高程中误差按表5中相应地形类别放宽0.5倍,高山地-一般不再放宽。3.2.4本规范取两倍中误差值为最大误差。3.2.5图廓尺寸与理论尺寸之差不得大于表6规定。表6
展点图
镶嵌图
清绘图
复照图
对角线
3.2.6除使用本规范规定的方法外,还可采用经实践验证能满足本规范精度要求的其他新技术和新方法,但要在技术设计书中明确规定。3.3对航摄资料的要求
3.3.1参照执行国家测绘总局制定的《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1980年版本)。3.3.2根据成图比例尺、精度、作业方法,结合测区地形条件进行判读、判刺的可能性并考虑其经济效益等因素参照表7合理选择航摄比例尺。表7
成图比例尺
1:25000
1:50000
1:100000
3.4对航测外业成果的要求
航测外业成果必须符合GB12341的要求。航摄比例尺
1:20000~1 :50000
1:35000~1:75000
1:60000~1:100000
3.5技术设计
GB12340-90
执行ZBA75001--89《测绘技术设计规定》。3.6对仪器的要求
内业各种作业仪器,应按仪器检校标准进行检校,仪器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方可生产,按照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并注意维护。4摄影处理
摄影处理包括晒印像片、复照、透光缩小、反光缩小和照相植字。4.1晒印像片
为室内控制加密、立体测图、正射投影仪扫描等提供像片资料。4.1.1晒印像片片基的选择
4.1.1.1供室内控制加密、立体测图所用像片,一般采用涤纶软片、玻璃干版或表版像片。晒印正射影像图所用基本扫描片,采用透明涤纶软片,经摄影处理后其不均匀变形应小于0.0003。供装片法用的调绘片,宜采用裱版或白底涤纶软片。4.1.1.2涤纶软片、玻璃于版的乳剂分解力不低于80线对/毫米。玻璃干版和裱版像片的玻璃表面不平度应小于0.02mm。裱版像片应选用面积略大于像片且厚度为2.5~3.0mm的平整玻璃,裱糊应牢固,无气泡。
4.1.2晒印像片的摄影处理要求
4.1.2.1供加密和测图用的复制片,反差一般为0.8~1.2,灰雾度不大于0.2,最大密度不超过1.5,最小密度不小于0.3;供制作影像平面图用的扫描片,反差一般为0.7~1.0,平均密度为0.8~0.9,灰雾度不大于0.2,最大密度不超过1.2,最小密度不小于0.3。4.1.2.2晒印像片的片基机械方向应保持一致,且与航摄底片的机械方向垂直,框标影像应清晰、齐全。
4.1.3放大和缩小晒印
4.1.3.1用纠正仪或投影仪放大晒印像片时,必须用格网严格检校,保证底片、镜头和承影板三平面平行。
4.1.3.2放大的野外调绘片若采用装片法测绘地物时,需将放大片缩小成原航摄像幅尺寸,其地物片与相应地貌片的框标距离之差不得大于0.2mm。4.1.4彩色摄影处理
4.1.4.1晒印真彩色、假彩色透明软片和像纸像片,应使用色温稳定的曝光光源,曝光定时器,光谱带窄的钠光灯和稳压电源。
4.1.4.2显影液温度和显影的时间按照配方规定执行。显影液温度与配方所要求的温度之差不得超过土0.5℃。漂定液温差不得超过士1C,中间水洗温差不得超过士3℃。按配方要求及时定量添加补充液,保证液体成分和pH值不变。
4.1.4.3晒印真彩色像片,以标准彩色样片为准。晒印假彩色像片,以正确表达光中性灰值或反映本地区特定景观标准假彩色样片为准。4.1.4.4彩色晒印材料的乳剂层灰雾度不大于0.3。其他物理特性要求同黑白晒印材料。4.2复照
4.2.1复照原图的图廓边长与理论值之差不得超过表6的规定。复照图边的宽度不得小于1.5cm。4.2.2复照后的摄影处理要求同4.1.2条。4.3透光缩小和反光缩小
4.3.1透光缩小
4.3.1.1供透光缩小的干版药膜表面的不平度应小于0.02mm,乳剂分解力应不低于100线对/毫米。GB12340--90
4.3.1.2航摄负片焦距改正,量测框标要求和计算公式分别参照5.2.5条和5.3.1条中公式(7)。4.3.1.3透光缩小作业要求
缩小倍数和垫板厚度,按公式(2)计算:a.
D=n·d
4D = D - De
式中:n—-缩小倍数;
f—航摄仪改正焦距,mm;
f.—多倍仪投影器主距,mm;
D-缩小仪物距,mm;
d缩小仪像距,mm;
垫板厚度,mm;
D。一一缩小仪未加垫板时的固定物距,mm。·(2)
缩小时底片框标对准误差一般应小于0.05mm。如底片上框标不能严格通过缩小仪底片盘上b.
的框标线时,应作合理配赋。
缩小片的框标距应作抽查,用立体坐标量测仪量测的框标距与按公式(3)计算的框标距之差应不超过0.05mm。
式中:—一缩小片方向的框标距,mm;L.航摄仪r方向的框标距,mm;
J,一一缩小时采用的多倍仪投影器主距,mm;f航摄仪焦距,mm。
d.摄影处理要求同4.1.2条。
4.3.2反光缩小
·(3)
4.3.2.1反光缩小根据地物、地貌和影像密度可采用漂白、不漂白或拷贝后缩小。线划不清楚的像片应在缩小前进行加工,保证投影时影像清晰。4.3.2.2、投影器高度一般按公式(4)计算:Z
式中:Z——反光缩小时投影器高度,mm;M
成图比例尺分母;
像片比例尺分母;
z-—投影转绘时投影器高度,mm。4.3.2.3投影器主距的安置
如投影器主距可调时,按公式(5)计算主距安置值,并在仪器上直接安置。f.
式中.f.-
投影器主距安置值,mm;
投影器安置高度,mm;
投影器焦距,mm。
如采用固定主距缩小,按公式(6)计算垫板厚度:4f. = f -f.
(4)
·(5)
·(6)
式中:4f.垫板厚度,mm;
f:投影器主距安置值,mm;
f,——投影器固定主距,mm。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4.3.2.4摄影处理要求同4.1.2条。4.4照相植字
GB12340—90
4.4.1照相植字的文字、数字、符号等,其规格必须符合图式、技术设计书的规定,要求字的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4.4.2照相植字的文字、数字、符号等,其黑部的密度应大于2.0,白部的灰雾度D。应小于0.2,字的笔划要完整清晰。
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
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电算加密)。是室内控制加密的主要方法,其任务为像片纠正、立体测图、采集数据、影像扫描确定像片方位提供定向点及各种方位元素。5.1转点和选点
5.1.1转刺点应在立体观察下进行,刺孔的大小和误差不得大于0.1mm。5.1.2外业实刺的三角点、埋石点、水准点、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外业施测的水位点等均应转刺到加密片上,并标注点位说明。相邻航线,相邻区域网之间接边点要相互转刺。5.1.3各种成图方法对加密点数量和位置的要求精密立体测图仪测图、解析测图仪测图、多倍仪测图、微分纠正的定向点如图1所示;立体量测仪测图、视差测图仪测图的定向点如图2所示;纠正仪每片纠正点如图3所示;供纠正仪和单投影器隔片纠正点如图4所示。测图定向点、纠正点为平高点,检查点可为高程点。o3
一像主点○一平高点;×一高程点× 7
GB12340-90
在重叠正常情况下,图1、图2、图4中定向点、纠正点应在过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与旁向重叠中线的交点1cm范围内选取;图2中的高程检查点(7、8点)应在两定向点连线中点1cm范围内选取;图3中的纠正点应在过两主点连线(方位线)中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与旁向重叠中线的交点1cm范围内选取;图3、图4中主点附近的纠正点(中心点亦可用主点或底点代替)要在距离主点1cm范围内选取。
不同成图方法、不同像片比例尺、不同航区测图接边处的点位和点数均应满足各自的要求,并相互转刺。
5.1.4内业选点的要求
a.加密本身需要的连接点,选刺在位于图1所示的1、3、5、2、4、6六个标准点位附近。1、2点选在距离像主点1cm范围内的明显点上,选点困难时,亦应在1.5cm的范围内选点。当像主点影像清晰、易于量测,1、2点可用主点代替。3、4、5、6点一般情况下应与测图定向点,隔片纠正点一致,距离方位线应大于3.5cm,距离像片边缘不小于1cm,离开各类标志大于1mm(像幅为18cm×18cm);距离方位线应大于5cm,距离像片边缘不得小于1.5cm(像幅为23cm×23cm)。当有特殊需要增加连接强度时,可增选连接点的数量。
当旁向重叠过大,连结点距离方位线小于上述规定时,应分别选点并互相转刺;当旁向重叠过小,在重叠中线处选点难以保证量测精度时,亦可分别选点,点位距离旁向重叠中线不得大于1cm,但须在非标准点位处加选航线间连接点,每片不少于1个。b.选点目标在本片和邻片都应影像清晰、明显,易于转刺和量测。所选点位构成的图形大致成矩形为宜,并要照顾调绘面积。
c.两个立体像对(中间一张像片)覆盖一幅图时,选在像片上距离图廓点或图廊线1cm的范围内;偏离通过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一般不大于1cm,最大不得大于1.5cm。d。森林地区应尽量选在林间空地的明显点上,也可选在相邻航线和左右立体像对都清晰的树顶上。
e.在地形平坦的江河(图上为双线河)和大型水库、湖泊等地区,图板上每隔10~15cm选刺水位点,备水系平差使用。
f.为便于航测原图的室内抽样检查,各测图单位可依据抽样检验的方法,自行规定选刺备查点的数量及要求。
g.自由图边处参照调绘片选在图廓线以外。5.2坐标量测
5.2.1像点的坐标可使用立体坐标量测仪(1818;HCZ-1)、精密坐标量测仪、精密立体测图仪等仪器进行量测。
5.2.2像片定向可采用辅助点(近似框标)定向、方位线定向、解析框标定向等方法。当采用辅助点、方位线定向时,应准确刺出像主点,辅助点定向还要在像主点上方(或下方)框标连线距像片边缘11.5cm处刺出辅助点,刺孔不大于0.1mm。5.2.3量测采用一人单测,切读两次取中数记入手薄或磁带、磁盘或电子计算机内。在立体坐标量测仪上采用辅助点、方位线像片定向作业时,两次读数较差在像点坐标、不大于0.05mm左右视差P,上下视差g不大于0.03mm;采用精密坐标仪量测,有自动记录装臀时,两次读数较差在0.01mm以内,取中数或采用最后一次读数皆可。5.2.4平行航线方向的自由图边必须对测,两人对测较差在、g不大于0.06mm,P、9不大于0.04mm时,采用中数或用主测数据计算均可。若对测后对算,其较差不超过加密点中误差的两倍时,用主测成果。若坐标仪与计算机联机作业,自由图边可测一次。5.2.5每条航线首末各量测一片加密片框标距离,两片量测较差超过0.2mm时,中间加测一片,最后取中数记入手簿。
5.3平差计算和成果整理
GB12340—90
5.3.1计算前要熟悉加密资料,正确编写信息、数据和标志。当计算程序需要填写航摄仪改正焦距f时,其计算公式为:
航摄仪焦距,mm;
式中:fk
Lr、L
分别为量测像片上方向和g方向框标距离平均值,mm;分别为航摄仪方向和!方向框标距离,mm。改正后的取至小数后第二位。
5.3.2计算的各项限差应符合下列要求:.(7)
相对定向中,平地、丘陵地标准点残余上下视差Ag不大于0.02mm;检查点残余上下视差4ga.
不大于0.03mm;山地、高山地标准点残余上下视差Ag不大于0.03mm,检查点残余上下视差Ag不大于0.04mm;
模型连接较差
4S≤0. 1×mm×10-3
m像·fk
4Z≤0.05X
式中:4s—平面位置较差,m;
4Z--高程较差,m;
m像\像片比例尺分母;
f--航摄仪焦距,mm;
—像片基线长度,mm。
× 10-3
当(9)式中b小于或等于50mm时,按50mm代入计算;c.
(8)
绝对(大地)定向后,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检查控制点)的不符值及公共点的较差不得大于表8的规定。
丘陵地
高山地
比例尺
基本定向点
多余控制点
公共点
基本定向点
多余控制点
公共点
基本定向点
多余控制点
公共点
基本定向点
多余控制点
公共点
平面位置限差,mm
1:25000
1:50000
注:①基本定向点残差为加密点中误差的0.75倍;②多余控制点不符值为加密点中误差的1.0倍;1:100000
1:25000
高程限差,m
1:50000
1:100000
GB12340-90
③公共点的较差为加密点中误差的2.0倍。5.3.3依据成图方法和下工序的要求,整理下列各项成果:加密点的坐标和高程,底点(主点)坐标,航高及各种定向元素。
5.3.4水系平差时应注意下列事项:应把外业施测的水位点高程换算至摄影时期的水位高度,作为控制定向点直接参于大地平差;a.
全区大地定向平差后,根据外业施测的水位点和内业选刺的水位点,在立体观察下,依据地势b.
变化状况,加减配赋改正,其加减改正数不得大于平地加密点高程中误差;成果表、像片注记应注水系平差后的高程值。c.
5.3.5加密点的中误差按航线网或区域网进行估算,其估算公式为:mm
m公-:
式中:4--—多余野外控制点的不符值,m;d-—相邻航线、区域网之间公共点较差,m;n用以评定精度的点数。
(10)
·(11)
5.3.6填写图历表:原始数据、作业方法、精度统计、作业过程中重大技术处理情况等,按项目要求逐项填写,填写者、检查者签名。
5.4控制航线(构架航线)
5.4.1控制航线只适用于高山地及野外作业难以到达的困难地区测制1:100000地形图使用。5.4.2控制航线的像片比例尺比测图航线像片比例尺大15%~20%左右,航向重叠在80%以上,分别按单双号进行两次加密,其限差不得大于表9的规定。表9
基本定向点
多余控制点
两次加密较差
平面限差
高程限差,m
地面坡度<6°
地面坡度>6°
5.4.3控制航线加密点的两次加密较差不超过表9规定时,取中数作为测图航线定向点使用。5.5加密接边规定
5.5.1同比例尺、同地形类别的相邻航线、相邻图幅或区域网之间公共点接边,平面和高程的较差均不得大于表8的规定,并取中数作为最后值。与已成图或出版图接边,当较差小于规定限差的1/2时,以已成图或出版图为准;当较差大于规定限差的1/2小于规定限差时,应取中数作为最后值。超限时,要认真检查原因,确系已成图或出版图错误,可用正确的单值,并在图历表中注明。5.5.2同比例尺,不同地形类别接边时,平面位置较差不得大于图上1.0mm。高程较差不得大于两种地形类别加密点中误差之和的1.25倍,然后将实际较差按中误差的比例进行配赋作为使用成果。5.5.3不同比例尺接边,平面的较差不得大于表4规定的加密点中误差化为实地长度之和的1.25倍,然后将实际较差按中误差的实地值的比例进行配赋作为最后值。高程的较差规定与5.5.2条相同。5.5.4不同带之间公共点接边,先将平面坐标换算到同一带后,在限差以内取中数,再将中数值换算到邻带,各带用中数值展点。
5.6展点
5.6.1展点精度要求:展点误差不得大于0.1mm,刺孔不大于0.15mm,图廊边长、对角线长与理论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