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717-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L/T 717-2000
中文名称: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中心孔检验技术导则
标准类别: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0-11-03
实施日期:2001-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50337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电工>>发电用动力设备>>K52发电机组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JEAC 3202-1989 NEQASTM A418-1987 NEQASTM A470-1984 NEQ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页数:11页
标准价格:16.0 元
出版日期:2001-0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吴前驱、于强、王世华、林介东、王斌等
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江苏电力试验研究所
归口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电力工业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导则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整锻转子中心孔检验任务、检验内容、检验设备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验收标准。本导则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整锻转子,也可适用于工厂制造转子无损检查。对核动力发电机组的转子检验可参照应用。本导则不适用无中心孔实心转子的检验。 DL/T 717-2000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中心孔检验技术导则 DL/T717-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717—2000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中心孔
检验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the nondestructivetesting of turbine-generator rotor bores2000-11-0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01-01实施
DL/T717-—2000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技综【1996]40号的安排制定的。为了提高发电设备的效率和满足长期安全运行的要求,对高速转动的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的质量检验和安全性评价显得极为重要,不仅制造时要检查,在役期间也要进行定期检查和寿命评价。作为评价的依据必须采用高可靠性的无损检查方法进行检验。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转子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可是对于在高温高应力和频繁起停的恶劣工况下运行的转子,需要检验有无因失效老化而发生的缺陷,在役检查必不可少。采用的方法主要从中心孔进行检查。长期以来,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尤其研究成功了实用的多功能中心孔自动检测装置,并取得了宝贵的现场经验。本标准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中心孔无损检验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制订时,除引用国内有关标准外,还部分参照了日本JEAC3202—89、美国ASTMA418-87和ASTMA470-84标准,使本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靠近。参照内容选取,如中心孔探伤方法,均以目视(内窥镜)检验和超声波检验为主,并辅以其他方法,其中部分技术条件也作了引用。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I)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电力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江苏电力试验研究所、甘肃电力试验研究所、广东电力试验研究所、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台州电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前驱、于强、王世华、林介东、王斌、林俊明、张明非、徐大鹰本标准委托电力行业电站金属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DL/T717—2000
引用标准
转子中心孔检验设备的技术要求5检验方法
验收标准
检验报告技术档案管理
附录A(提示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附录C(提示的附录)
附录D(提示的附录)
中心孔涡流检验用定量试块,
中心孔超声波检验用定量试块
转子中心孔超声波检测用距离-波幅-当量曲线中心孔检验记录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中心孔检验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 for the nondestructivetesting of turbine-generator rotor boresDL/T717—2000
本导则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整锻转子中心孔检验任务、检验内容、检验设备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验收标准。
本导则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整锻转子,也可适用于工厂制造转子无损检查。对核动力发电机组的转子检验可参照应用。本导则不适用无中心孔实心转子的检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2604.1-199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DL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JB/T1581—1996汽轮机、发电机转子和主轴锻件超声波探伤方法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JB/T10062—1999
ASTMA418—1994汽轮机、发电机钢转子锻件超声检测方法(美国)ASTMA470—1996汽轮机转子用真空处理的钢锻件技术条件(美国)JEAC3202—1989电站汽轮机转子无损检测标准(日本)3总则
3.1制定本导则的目的在于加强对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的寿命管理,提高检验可靠性,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3.2转子中心孔无损检验是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转子复杂的几何外形限制了从外圆进行超声波检验范围,所以转子中心孔无损检验担负着进行转子可靠性评价的重要任务。而无损检测结果,则对转子寿命评价及质量评定提供了依据。3.3从事检验的人员必须持有电力工业无损检测Ⅱ级以上资格证书者可独立操作及签发报告。4转子中心孔检验设备的技术要求4.1中心孔检测装置应具备使检测部分能前、后移动和周向正、反向均勾转动的功能。轴向距离坐标指示L其误差不大于5mm,周向角度坐标,其误差不大于1。4.2超声波探伤仪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应符合标准JB/T10061中的规定。4.3中心孔内窥镜性能应满足:
a)适用中心孔孔径范围50mm~200m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11-03批准2001-01-01实施
b)最大检验长度不小于8m;
c)物方视场不大于Φ30mm;
DL/T717—2000
d)具有摄像机和监示器的中心孔内窥镜系统灵敏度保证应检出1.5mm长度的缺陷。4.4用于中心孔涡流检验仪器应具有:a)两个独立可选频率,频率范围为1kHz~2MHz;b)阻抗平面显示功能;
c)滤波器、报警装置;
d)记录、储存和回放功能。
为了较直观地评判检测结果,以便对缺陷的位置、形状和走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宜选用多频涡流检测成像系统。
5检验方法
5.1表面准备
5.1.1应用专用设备进行中心孔打磨,打磨后中心孔表面不得存在影响检验结果的残留物。5.1.2打磨后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6μm。5.2内窥镜检验
5.2.1·对中心孔表面应连续地进行检验。观察时应保证在荧光屏上图像稳定、清晰。5.2.2内窥镜检出的缺陷长度在1.5mm以上者应记录缺陷的种类、大小、形状和位置。5.3,中心孔涡流检验
5.3.1选择绝对式点探头或相应的其他涡流探头(确认与仪器是否匹配)。5.3.2以中心孔表面为探测面,对转子中心孔表面及近表面缺陷进行检测。5.3.3技术要求为:
a)在标准试块上调试涡流检测系统灵敏度,以保证至少能发现深0.2mm长5mm的纵向缺陷,且信噪比不小于3;
b)检测时使探头敏感部分与中心孔受检面保持垂直及有良好弹性接触;c)探头沿中心孔周向扫查线速度不大于0.3m/s,轴向步进长不大于1.3mm,多探头同时检测步长可加大;
d)检测完毕后,要求复验涡流系统灵敏度,如发现灵敏度低于检测规定要求,必须重新进行检验:e)在使用多频涡流检测成像系统灵敏度检验应符合本节的技术要求。5.3.4试块要求:
a)材料:原则上应选择与被检转子材质相同的材料;b)外形及具体尺寸见附录A;
c)人工缺陷用线切割或电火花方法加工,轴向缺陷深度分别为0.2mm/0.5mm/1.0mm/2.0mm,宽度不大于0.12mm,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6um周向缺陷的长度为5mm,深度分别为0.2mm/0.5mm/1.0mm/2.0mm,宽度不大于0.12mm。中心孔直径为100mm。5.4中心孔超声波检验
5.4.1以中心孔表面为探测面,对转子内部采用超声波进行全面探伤。5.4.2中心孔超声波检验采用接触式双晶纵波探头及周向横波探头。5.4.3检验时,必须保证探头与中心孔表面良好耦合,尽可能使声能传人转子内部。5.4.4技术要求为:
a)探伤速度:采用A型超声探伤仪检验时,探头周向扫查速度不大于50mm/s,轴向步进不大于10mmo
b)探伤频率:2MHz~5MHz,必要时可用其他频率。2
DL/T717—2000
c)探伤灵敏度至少能发现d2mm平底孔缺陷当量。d)试块:
1)定量试块的探测面中心孔直径为100mm,试块上有孔径各Φ2mm~$8mm各种不同声程平底孔或横通孔(见附录B),供不同探头制作不同深度的距离一波幅一当量曲线,见附录C;2)校正试块。可供现场检测时对仪器、探头进行校验和调定检测规范用。现场实测转子中心孔与对比试块直径100mm不吻合时,应进行补偿。e)检验结果记录:所发现缺陷讯号中,当量直径2mm平底孔以上的缺陷应按下述各项目作记录,并采用定量试块或距离一波幅一当量曲线进行定量。记录项目主要有:1)区别单个与密集缺陷;
2)缺陷当量直径(mm);
3)缺陷深度(mm)探伤面至缺陷在径向的距离;4)转子基准端面至缺陷轴向距离(mm);5)缺陷圆周方向位置。
5.5中心孔表面条状缺陷,应采用涡流检验测定其深度。6验收标准
中心孔检验结果的质量评定按照JB/T1581标准规定进行评定。中心孔涡流检验时,当缺陷深度超过0.2mm当量时,必须判伤。
7检验报告技术档案管理
7.1检验完毕后应出具书面报告。7.2检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委托单位、机组编号、转子称谓、材质、生产厂家及出厂日期;b)检验条件、仪器型号、检验频率、探头参数和探测灵敏度;c)采用的检验方法、标准和技术条件;d)有关缺陷的各种数据和坐标位置(包括照片、图表及中心孔成像图,记录存档);e)检验结论;
f)检验日期、检验人员和审核人员及资格等级,检验人员及审核人员的签名。7.3记录格式(见附录D)。
附录A(提示的附录)
中心孔涡流检验用定量试块
1.试块内所加工槽尺寸公差均按D7级标准;2.其余未注公差按IT13级加工。图A中心孔涡流检验用定量试块
附录B(提示的附录)
中心孔超声波检验用定量试块
附录C(提示的附录)
(8P)
转子中心孔超声波检测用距离-波幅-当量曲线+imm
与:装示当量平联孔直径
声程距高(mm)
采用探头TR-4°,按照附录B平底孔试块测试的近程距离-波幅-当量曲线46m
中:表示当量平底孔直径
声器距高(mm)
采用探头TR-15°,按照附录B平底孔试块测试的中远程距离-波幅-当量曲线40
声程距高(mm)
采用横波45斜探头,按照附录B
横通孔Φ试块测试的横波
距离-波幅-当量曲线
附录D(提示的附录)
委托单位及机组编号:
制造厂及出厂日期:
检验日期
使用仪器(内窥镜)
中心孔尺寸
表面粗糙度
内窥镜放大倍数
内窥镜技术参数
记录方式
检验人员
委托单位及机组编号:
制造厂及出厂日期:
检验日期
使用仪器(探伤仪)
中心孔尺寸
表面粗糙度
灵敏度
耦合剂
参考试块
中心孔检验记录
表D1中心孔内窥镜检验记录表
转子名(高、中、低压或
发电机转子)
2.检验结果
机组型号:
表D2中心孔超声波检验记录表
转子名(高、中、低压或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发电机转子)
2.检验结果
机组型号:
委托单位及机组编号:
制造厂及出厂日期:
试验日期
使用仪器(祸流仪)
中心孔尺寸
表面粗糙度
频率f1/j2
探头型号
参考试块
检验人员
3中心孔涡流检验记录表
转子名(高、中、低压或
发电机转子)
2.检验结果
机组型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