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Microporous membrane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 HY/T 065-2002 - Chinese standardNet - bzxz.net
Home > HY > Microporous membrane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icroporous membrane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Basic Information

Standard ID: HY/T 065-2002

Standard Name:Microporous membrane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Chinese Name: 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

Standard category:Marine Industry Standard (HY)

state:in force

Date of Release2002-12-30

Date of Implementation:2003-02-01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number

Standard ICS number:Mathematics, Natural Sciences>>07.060 Geology, Meteorology, Hydrology Food Technology>>67.260 Food Industry Plants and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Number:Comprehensive>>Basic Subjects>>A45 Oceanography

associated standards

Publicatio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house:China Standards Press

Publication date:2003-01-01

other information

drafter:Gong Zhihong, Liang Caixia, Gong Liguo

Drafting unit:Shanghai Yiming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Liming Membrane Material Factory, Shandong Zhaoyuan Membrane Group

Focal point unit:National Marine Standards and Metrology Center

Proposing unit:China Membrane Industry Association

Publishing department: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Introduction to standards:

This standard specifies the model compila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est methods, inspection rules,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icroporous filter membranes, and is applicable 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icroporous membranes used for gas purification. HY/T 065-2002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icroporous filter membrane HY/T065-2002 standard download decompression password: www.bzxz.net
This standard specifies the model compila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est methods, inspection rules,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icroporous filter membranes, and is applicable 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icroporous membranes used for gas purification.


Some standard content:

ICS 07. 060;67. 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65—2002
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
Microporous membrane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2002-12-30发布
国家海洋局发布
易小牛标准保姆
2003-02-01实施
HY/T065—2002
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膜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一鸣过滤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黎明膜材料厂、山东招远膜天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志宏、梁彩霞、正立国。1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
Microporous membrane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HY/T065—2002
本标准规定了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型号编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气体净化用的聚偏氟乙烯微孔膜(以下简称PVDF滤膜)。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9969.1一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3384一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3-198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气体gas
本标准所指的气体是经过过滤的压缩空气。3.2PVDF滤膜PVDFmembranes
指具有独特孔板结构的PVDF微孔滤膜。3.3空气通量airflow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PVDF滤膜的空气体积总量。3.4过滤精度filtrationprecision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PVDF滤膜所能阻挡的最小颗粒的直径。3.5截留率rejection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PVDF滤膜测试范围内膜下游粒子数与膜上游粒子数之百分比。3.6孔隙率porosity
滤膜中微孔所占体积与膜总体积之百分比率。4分类与型号
4.1分类
PVDF滤膜由过滤精度划分为0.1um和0.3um两种。4.2型号
PVDF滤膜型号编制由产品代号、过滤精度代号组成。如下:国家海洋局2002-12-30批准
2003-02-01实施
4.2.1产品代号
HY/T 065—2002
过滤精度代号
产品代号
产品代号应以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英文缩写字母表示,即PVDF。4.2.2过滤精度代号
过滤精度代号应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见表1。表1过滤精度代号
过滤精度/μm
4.2.3产品型号示例
例如:PVDF-001
指过滤精度为0.01um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产品。5要求
5.1基本性能要求
基本性能要求见表2。
表2滤膜基本性能要求
PVDF-001
PVDF-030
过滤精度/μm
空气通量/
(L/(min ·cm\))
孔隙率/%
截留率/%
≥99.999 9
≥99. 999 9
注:空气通量是在室温25℃.压力差0.01MPa,进口压力为0.1MPa下,每分钟每平方厘米膜中空气通过的体积总量,
5.2滤膜结构特征
5.2.1滤膜表面密布大量微孔,能起过滤作用的结构为孔板结构。5.2.2滤膜应有一定机械强度、能折叠5.3外观要求
滤膜应平整,尤折痕,无缺陷(针眼),无肉眼可见的杂质。5.4生产环境要求
滤膜的生产制造环境应保证生产过程不受污染,保证洁净度不小于1万级,按照标准GBJ73执行。6试验方法
6.1外观检验
用灯检法,应符合5.3规定,
6.20.01umPVDF滤膜过滤精度与截留率的测定0.01um过滤精度与截留率用气溶胶挑战完整性试验方法测定。6.2.1试验原理
气溶胶挑战完整性试验方法是在规定条件下,利用散射光度计探测透过滤膜气溶胶的数量和尺寸,2
HY/T 065—2002
由公式(1)计算渗透率,然后再换算出截留率。(注:渗透率加截留率等于1)
P=N避/N总×100%
式中:P渗透率;
N透一指透过滤膜气溶胶的数量;N总—一指进入滤膜气溶胶的总数量。6.2.2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为气溶胶挑战仪。
仪器要求:
1)气溶胶数量:1×102粒/min。2)气溶胶尺寸:0.01μm~1.3μm。6.2.3试验步骤
6.2.3.1滤膜实验器进行干燥处理。6.2.3.2输送连接管道进行于燥处理。6.2.3.3滤膜实验器不应直接连接测试仪器。6.2.3.4将过滤器装入测试系统。6.2.3.5接通气源,将压力调到规定的试验压力范围。6.2.3.6接通气溶胶挑战仪电源。检查气溶胶挑战仪液位。
6.2.3.8调整满量程开关至满刻度。6.2.3.9零点调整,设置试验时间。6.2.3.10
进行挑战试验。
6.2.3.11打印计算结果。
2根据渗透率换算截留率。
6.30.30uμmPVDF滤膜过滤精度与截留率的测定用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0.30μm过滤精度与截留率。6.3.1试验原理
(1)
根据尘埃的光散射原理,即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下能散射出与其粒径成一定比例的光通量,以此计算PVDF滤膜过滤精度及截留率。6.3.2试验要求
6.3.2.1试验时仪器的工作位置和采样口应处在同一气压和同一温度下。6.3.2.2被测空气的含尘浓度应小于35000粒/1。6.3.3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为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6.3.4试验步骤
6.3.4.1接通电源,仪器预热30min。6.3.4.2按下测量键,仪器开始自净,当仪器在0.3um档计数出现0时,说明仪器自净完成。6.3.4.3常规测试时将采样管从自净口”上拨下移至待测点,旋转“流量调节”钮调节流量到刻线处,仪器开始采样测试,测试结束时仪器自动显示0.3μm~10um每一档的各种尘埃颗粒数。6.3.4.4监视单一粒径时按功能键,使所需功能处(如0.3um)的灯亮,仪器开始进行测试。6.3.4.5按下打印键,打印机自动打印该周期的测试结果。6.3.4.6根据打印结果确定过滤精度和截留率。6.4空气通量的测定
用通量测试装置测定空气通量。3
6.4.1试验原理
HY/T 065-—2002
测定PVDF滤膜的空气通量时,气体在设定的温度和压力差下通过滤膜,测定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通过滤膜的体积总量。
6.4.2试验要求
6.4.2.1试验要求在干燥、洁净的房间内进行。6.4.2.2试验时测试介质温度应为25℃,颗粒粒径小于或等于0.01μm的气体。6.4.3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图A1所示。6.4.4试验程序
6.4.4.1取样每次测定均取三个试样,试样为圆形,直径57mm。6.4.4.2试验步骤:
a)将试样装人测试器中。
b)升压至设定压力,待其稳定后从流量计上读出试样的空气通量。6.5孔隙率的测定
用汞压仪测定孔隙率。
6.5.1试验原理
孔隙率的测定方法采用汞压人法。孔隙率按公式(2)计算:=V总/[V总+W/o]....
孔隙率,%;
式中:—
V总——膜的总体积,m;
W——试样量,单位为g;
试样的真实密度,单位为g/cm\。6.5.2试验要求
6.5.2.1在干燥、洁净的房间内进行试验。6.5.2.2制样和灌汞须在通风橱内操作。6.5.2.31
试验用的汞试剂为分析纯级的试剂。(2)
试验用过的废汞,应放在专用瓶内密封后放在通风橱内,累积一定数量后送交废汞回收处。6.5.2.5如试验碰到有汞洒落应及时用硫磺粉喷酒,再将汞吸人到专用瓶内,累积一定数量后送交废汞回收处。
6.5.3试验装置
汞压仪由低压系统,高压系统,膨胀计等组成。装置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图A2所示。6.5.4试验步骤
6.5.4.1称样样品用精密天平称量,精度为0.0001g。样品大小根据样品的体积来取。6.5.4.2装样将称好的样品放人入膨胀计内,并密封好毛细管与膨胀计的接口,再放到灌汞装置上。6.5.4.3抽真空、灌汞抽真空至真空度达到102MPa~10-3MPa时,将汞慢慢灌入膨胀计内。6.5.4.4数据处理试验结束后,微机系统将实验测得的一系列压力与灌人汞量,按编制好的程序进行计算处理,得出孔隙率的试验结果。7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每批滤膜均需经生产厂家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合格证方能出户。
7.1出厂检验
每批滤膜均须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和检验方式按表3规定。4
组批规则
检验项目wwW.bzxz.Net
外观检验
过滤精度
空气通量
截留率
孔隙率
每釜料生产的滤膜为批。
7.1.2判定规则
HY/T065—2002
表3出厂检验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6.2和6.3
6.2和6.3
检验方式
当每批滤膜检验项目性能指标均合格时,即判定为通过出厂检验。若有任一指标不合格时,即判定为不合格。
7.2型式检验
7.2.1检验内容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式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转厂或停产半年后复产时:
合同规定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提出要求时。7.2.2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按表4规定。
型式检验
7.2.3取样方法
检验项目
外观检验
过滤精度
空气通量
截留率
孔隙率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6.2和6.3
6.2和6.3
检验方式
每批产品的宽度为300mm,长度为150m。在头部和尾部,各取试样3个。取样方法为:在生产稳定时,距上端部以下2m和下端部以上2m,横向距左右边缘各30mm处取样2个,上端部和下端部中间取第三个。
7.2.4判定规则
取样滤膜任一性能指标不合格时,即判定为不合格。检验不合格时,再距下端部5.4m间隔再取样3个,测试其性能,性能指标达到,即判定为通过型式检验。8标志与使用说明书
8.1产品标志
8.1.1按GB191的有关规定每批膜上都应有标志,标志应在膜的两端部的正面,字迹清晰明了,不易5
擦去。
8.1.2标识内容如下:
一型号、名称和商标;
HY/T 065—2002
主要参数:规格、空气通量、过滤精度;生产日期和批号;
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
8.2使用说明书
每批滤膜都应有使用说明书,按照标准GB9969.1执行,其内容如下: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产品标准编号、产品标准名称:概述;
主要技术参数;
滤膜使用、保养方法。
包装、运输和贮存
9.1包装
9.1.1按GB/T13384的有关规定滤膜用干净的塑料袋密封包装后,再放入包装盒。9.1.2包装盒内应附有下列文件:产品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9.2运输
9.2.1滤膜不应与有毒、有魔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运输。9.2.2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击。9.2.3运输过程中不应雨淋、受潮、曝晒。9.3贮存
9.3.1滤膜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严禁露天堆放、日晒、雨淋或靠近热源。9.3.2滤膜不应与有毒、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同库存贮。9.3.3滤膜应放在木质垫板上,离地面、墙面的距离应不小于10cm,堆码层数应不大于装盒指示的堆码层数极限。
试验中使用的装置见图A1~图A2。3
HY/T 065—2002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装置示意图
1,2-压力表;3,4一流量计;5,6,8,9一调节阀;7—测试器图Al
空气通量测试仪
要要央
1一脉冲复零开关;2一零点调整开关:3一满量程开关;4一减速器;5—锁紧螺丝;6一微调;7—接触杆;8—溢流冒;9—电接器;10-高压容器;11—高压阀:12-高压表;13—脉冲计数器;14--定时开关;15—电源开关;16—泵开关;17—泵停开关;18-马达开关;19—排油开关;20—排气开关;21-记录仪开关图A2汞压仪
Tip: This standard content only shows part of the intercepted content of the complete standard. If you need the complete standard, please go to the top to download the complete standard document for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