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72-199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33.040 电信系统33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40电话通信设备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9619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46, 字数:88千字
标准价格:20.0 元
出版日期:2004-07-25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邮电部上海电话设备厂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PR101型、JTX型和JR14型继电器;这三种型号的继电器主要作为纵横制电话交换机的控制件使用,也可供其他交换机、其他通信设备和自动控制装置使用。 GB/T 3972-1992 纵横制电话交换机继电器 GB/T3972-199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UDC 621.318.5:621.395.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72—1992
纵横制电话交换机用继电器
Relays for crossbartelephoneswitching systems1992-10-06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纵横制电话交换机用继电器
Relaysforcrossbartelephoneswitchingsystem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3972—1992
代替GB3972—83
本标准适用于PR101型、JTX型和JR14型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这三种型号的继电器主要作为纵横制电话交换机的控制元件使用,也可供其他交换机、其他通信设备和自动控制装置使用。继电器的使用条件如表1。
相对湿度
作位置
工作电压
适应环境
2品种、规格
常规型
防潮型
+5~+40℃,极限-10~+55℃
+30℃时
达80%
2.1继电器分为常规型和防潮型,具体型号如下:常规型:PR101、JTX、JR14;
防潮型:PR101F。
2.2继电器的外型结构如图1所示,安装尺寸参见图2。65~106kPa
簧片侧立或垂直向上
《100v(dc)
地面固定装置
2.3继电器的触点组合、线圈、隔磁片和极靴可按不同要求有下列变化。+30℃时
达95%
2.3.1触点组合有动合、静合、转换及先合后离等四种基本接触方式,并可由这四种基本方式组成31种触点组合,如图3所示。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2.3.2线圈最多可有3个绕组,并可加绕慢动作所用的、由裸铜线绕成的短路绕组,线圈规格见附录A(补充件)表A1~表A4,(不包括JTX型)。绕组出线端子的排列如图4所示。2.3.3隔磁片厚度分为0.05mm、0.10mm、0.20mm和0.30mm四种。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0-06批准1993-05-01实施
GB/T3972—1992
2.3.4极靴:分为电工纯铁制和铜制的二种。2.4继电器的规格代号由线圈代号、触点组代号和隔磁片厚度所组成。使用铜极靴时,应在规格代号中的隔磁片厚度后加注T。
2.5继电器的标志由型号、名称、规格代号及本标准的编号所组成。例1线圈为0.08mm线径的漆包线、10000匝、12009,触点组为4付转换、隔磁片厚度为0.10mm的继电器应标志为:
PR101继电器118-01-10GB3972—92或JR14继电器118-01-10GB3972—92。例2用050号线圈、触点组为4付转换、隔磁片厚度为0.05mm和用铜极靴的继电器标志应为PR101继电器050-01-05TGB3972—92。注:制造厂可在标志的标准编号之后加注厂的代号和产品图号。3技术要求
3.1继电器的外形结构尺寸和安装尺寸应符合图1和图2的规定。3.2继电器零部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和涂覆的性能参数应符合制造厂设计文件的规定。整个继电器应外表整洁,无破碎、缺损、锈蚀、斑渍、变形、过大毛刺和粗糙轮廓线等现象。3.3继电器簧片和线圈出线端子上按图纸规定部分表面应有连续的锡层,线圈出线端子的焊点应光滑,线圈框架上不得沾有焊剂。3.4继电器所有触点组应作用正确,相同组合的不同簧片触点的动作应同碰同离,转换触点组在继电器动作时应先离后合,先合后离触点组在动作时应能使触点电路作无间断的转换;双触点应同时动作。3.5继电器触点的接触压力应为0.18~0.26N。3.6触点在闭合时,动簧片与推动卡间的距离应不小于0.20mm。3.7动合、静合、转换和先合后离触点在断开时的间隙应不小于0.25mm。3.8触点的接触电阻应不大于0.052。3.9继电器线圈的直流电阻误差应小于10%。3.10继电器的吸合安匝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继电器的释放安匝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有特殊要求时,继电器的不吸动安匝和保持安匝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触点组编号
吸合安匝
释放安匝
不吸动安匝
保持安匝
触点组编号
吸合安匝
GB/T3972—1992
续表2
释放安匝
注:适用于本表的继电器隔磁片的厚度为0.Imm,衔铁动程如下:触点组
只有动合、静合
带有转换
带有先合后离
衔铁动程
不吸动安匝
0.80±0.05mm
0.95±0.05mm
1.10±0.05mm
保持安匝
②对用铜极靴的继电器,吸合安匝可较表内数字增加20%,释放安匝可降低至表内数字的三分之一。③对用0.2mm及0.3mm隔磁片的继电器,吸合安匝可分别较表内数字增加10%和20%,释放安匝则可按表内数字不变。
线圈为0.08mm漆包线,10000匝,12002,隔磁片厚度为0.1mm的纯铁制极靴电流为50mA的继电器,其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3
触点组编号
吸动时间
GB/T3972—1992
释放时间
触点组编号
2继电器在吸合和释放时的触点回跳应不大于4ms。3.12
3当线圈连续输入功率为4W时,线圈的平均温升应不大于65℃。3.13
吸动时间
释放时间
3.14继电器各不相连接的导电部分之间,以及各导电部分与铁芯轭铁间的介质绝缘抗电强度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500V的交流电压1min、或电压增至600V、保持1s而无击穿及无电弧和表面放电现象,并且不应有超过ImA的漏电流。3.15继电器各不相连接的导电部分之间以及各导电部分与铁芯轭铁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0MQ。3.16继电器应能承受频率为10~55Hz,从峰到谷的全振幅为0.7mm的振动而无结构松动和机械损伤,在振动后继电器的介质绝缘抗电强度、触点压力、吸合和释放电流应分别符合第3.14,3.5条以及第3.10或3.11条的规定。
3.17继电器应能承受冲击强度为10g的多次重复碰撞而无结构松动和机械损伤,并且其触点压力、吸合和释放电流应分别符合第3.5条以及第3.10或3.11条的规定。3.18继电器应能在表4所列气候条件下工作并在相当长时期内经受该气候条件而无结构变形、损伤,绝缘电阻应大于10MQ,并且其吸合和释放电流仍应符合第3.10或3.11条的规定。表4
常规型
潮湿型
+30℃
+30℃
相对湿度
大气压力
86~106kPa
86~106kPa
3.19继电器应能在大气压力为65kPa的条件下工作,并且其各不相连接的导电部分之间以及各导电部分和铁芯铁之间的介质绝缘抗电强度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350V的交流电压1min而无击穿无电弧和表面放电现象,并且不应有超过1mA的漏电流。4
GB/T3972—1992
3.20继电器在极限环境温度一10℃及十55℃的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其触点的接触压力、吸合和释放电流应分别符合第3.5条以及第3.10或3.11条的规定。3.21继电器在触点负荷为同型继电器(线圈为0.08mm漆包圆铜线10000匝,电阻1200Q),外接直流电压为60V时,其动作寿命应符合下列规定。3.21.1继电器触点无灭火花保护时:a.动作寿命应不小于5×10°次;b.
损坏性故障率应不大于0.1%/10000次,或在规定的寿命动作次数后存活概率应不低于60.7%,
错动作故障率应不大于1%/10000次。继电器触点用灭火花装置保护时:3.21.2
动作寿命应不小于5×10次,
损坏性故障率应不大于0.01%/10000次,在规定的寿命动作次数后存活概率应不低于b.
错动作故障率应不大于0.1%/10.000次。c
4试验方法
4.1继电器的测试通则规定如下:4.1.1除另行规定外,继电器的测试应在下述正常气候条件下进行: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106kPa。
4.1.2如所需测试的参数是依气候条件变化的,其参数依气候后变化的规律为未知,并对测试数据有怀疑时,则可在下述气候条件下进行仲裁试验。温
度+20℃士1℃;
63%~67%
相对湿度
大气压力86~106kPa。
4.1.3在温度、潮湿、低气压等环境试验后,继电器应在下列气候条件下进行恢复。温度实际实验室温度士2℃,但要在+15~+35℃范围内,相对湿度72%~78%;
大气压力86~106kPa。
4.1.4用于测试的直流电源的波纹系数应小于1%,并且应有足够大的容量,从空载至额定负载容量时,电压调整率应小于2%。
4.1.5除另行规定外,在每项测试开始时,继电器应处于良好的、洁净的状态,在测试过程中不得对触点加以清洁和触摸,对整个继电器不得加以调整。4.2按第3.1,3.2,3.3三条检查外形尺寸、装置附件、规格、外观、零部件形状尺寸,表面涂覆和标志项自等时,用能保证设计图纸精度要求的量具和用目测检查。4.3按第3.4条要求检查触点组动作的正确性与同步性时,用目视或用简单的电信号(如灯、电阻表等)观察。
4.4按第3.5条要求对触点接触压力的检查,按下述方法进行。在继电器处于不励磁状态时,用测力计在尽量靠近接触处的前端测量静合触点的压力,测力计加力的方向应与触点簧片平面垂直,使继电器按规定的吸合电流吸合,用同样方法测量动合触点的压力,测力计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01N。4.5按第3.6条要求用下述方法检查簧片与推动卡间的距离。5
GB/T3972—1992
在铁芯中心放置0.20mm的厚度量规,推动衔铁至接触厚度量规,动合触点应完全闭合接触;在衔铁后支脚下插入0.20mm的厚度量规,静合触点应不断开。厚度量规的精度应不低于JJG62规定的二级允差。4.6按第3.7条要求并用下述方法检查触点间隙。使继电器处于不励磁不吸合的状态,用厚度量规插入断开(动合)的触点对之间测量,量规平面应垂直于触点间最小距离的连线,并注意避免使触点簧片产生移动,使继电器以规定的吸合电流吸合,用同样方法测断开(静合)的触点对之间的间隙,厚度量规的精度应不低于JG62规定的二级允差。触点间隙也可用光学方法测量。4.7按第3.8条要求对触点的接触电阻的检查按下述规定进行测试。4.7.1触点的接触电阻是触点闭合时在触点簧片接线端上测量的总电阻。4.7.2用电压、电流法的测试如图5所示,在该电路中,除另有规定外,通过触点的电流为10mA,触点开路电压为6V。
4.7.3在测试之前触点应不工作,以免对触点表面产生激活作用。4.7.4在触点闭合后,通过规定大小的电流,对每个闭合触点的电压电流测量一次,每一触点应闭合三次,测量三次,静合触点在继电器处于不吸动状态时测量,动合触点在继电器处于吸合状态时测量,触点从闭合转为断开或从断开转为闭合的过程中,触点上应不加电压。4.7.5接触电阻按欧姆定律计算,同一触点测量三次,以三次中最大的计算值作为接触电阻。4.7.6在用其他方法测量接触电阻时,通过触点的电流应不大于10mA,触点开路电压应不大于6V。4.7.7测试误差应不大于10%。
4.8按第3.9条要求检查线圈电阻时,用电桥或用电压,电流方法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测试前继电器应放置在测试环境中不少于2h,以保证线圈与周围环境达到热平衡。按照下式将线圈电阻转化为20℃时的数值。234.5+20
(Q)
式中:t——测量时环境温度,℃;R—在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
测试用的电桥的误差应不大于1%,在用电流、电压方法测试时,跨接在线圈两端的电压计的内阻至少应为所测电阻的1000倍。
4.9按第3.10条要求对继电器的吸合、释放安匝(或电流)的检查,依照下述方进行。4.9.1对继电器吸合安匝的测试按下述程序进行:使继电器线圈通电至所有动合触点全部闭合,静合触点全部断开时的最小电流值即为吸合电流值。计算此时的安匝值即为吸合安匝。4.9.2对继电器的释放安匝(或电流)应按下述程序测试:使继电器线圈通电,并增加至规定的饱和磁化电流值,在未规定饱和磁化电流时,应以不低于1.25倍额定吸合电流值进行磁化,然后逐渐降低电流至所有动合触点全部断开,静合触点全部闭合时的电流值即为释放电流值。计算此时的安匝值即为释放安匝。4.9.3对规定需通过磁化的继电器的吸合安匝(或电流)应按下述程序测试:先按上述第4.9.2条的方法测量出释放电流,再将电流继续降低至零,不改变通过线圈电流的方向,再遂渐增加电流至动合触点全部关闭、静合触点全部断开时的电流值即为吸合电流值。计算出此时安匝值即为吸合安匝值。
4.10按第3.11条要求对继电器的吸合、释放时间依照下述规定进行测试。4.10.1吸合时间是指继电器从线圈通电开始至触点刚达到作用状态为止的时间,即指至动合触点刚第一次闭合或静合触点刚第一次断开为止的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吸合时间应以最后一个动作的触点作6
计算标准,并且不包括触点的回跳时间。GB/T3972—1992
4.10.2释放时间指继电器线圈从断电开始至触点刚达到还原状态为止的时间,即指至动合触点刚第一次断开或静合触点刚第一次闭合为止的时间。除另有规定外,释放时间应以最后一个还原的触点作为计算标准,并且不包括触点的回跳时间。4.10.3测试方法
4.10.3.1示波器法:根据测试所用的触点组合,按图6~9的基本电路连接。4.10.3.2数字时间计法:根据所用数字时间计的具体结构,将触点和线圈连接至数字时间计,必须注意避免使线圈暂态电压影响数字时间计的门电路。4.10.3.3按照继电器具体规格的规定,线圈励磁电路的连接采取下列方式之一:a。励磁电路由线圈直接连至电源所组成,除测量仪表外励磁电路内不连接任何其他的电阻或电抗,电源电压是可调节的,并且是低内阻的,b.励磁电路由线圈、60V电源和可变电阻相互串联所组成,借调节电阻来改变励磁电流。4.10.3.4除另有规定外,吸合时间应在2倍额定吸合电流(或电压)时测试,释放时间应在2倍额定吸合电流(或电压)励磁后断电测试。4.10.3.5示波器时基误差应小于3%。数字时间计的误差应小于1ms。4.10.3.6在保证第4.10.3.5条所规定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可用其他方法测试。4.11按第3.12条的要求对触点的回跳时间依照下述规定进行测试。4.11.1在继电器吸合或释放时,由于簧片等零部件振动所引起的闭合触点的间歇性断开过程或断开触点的间歇性闭合过程称为触点回跳,回跳时间不包括动态电阻的时间如图14所示。4.11.2测试方法如下:
a.用示波器测试,基本电路如图14所示,触点开路电压2~6V,触点电流不大于6mA,触点回跳在继电器按2倍额定吸合电流(或电压)吸合时测试和在断电释放时测试,对继电器b.
线圈的通电或断电应是瞬时的。4.12按第3.13条要求测试线圈的温升时,用输入规定的电功率后测量线圈直流电阻的方法换算,测试时应符合下述规定。
被测线圈为单绕组,绕满度应不大于50%,电阻应不大于20002。4.12.1
被测继电器应防止受到外界气流、阳光或其他热辐射的作用。4.12.2
继电器放置在测试环境中不少于2h后测量线圈的冷电阻。4.12.4向线圈输入4W电功率,使线圈在这一输入功率下升温和达到热平衡。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和线圈二端电压在超过15min的时间内不发生变化,可认为达到热平衡。4.12.5在线圈达到热平衡状态后,在保持电功率输入条件下,测量电阻或从电流电压计算出电阻。4.12.6按下式计算线圈的平均温升:(B2=-1)(234.5 +t)(℃)
式中:t一一测量线圈冷电阻时的环境温度,℃,R1——在环境温度为t时所测得的线圈冷电阻,Q;R2——在输入4W电功率并达到热平衡的线圈电阻,2。4.13按第3.14条测试继电器的介质绝缘抗电强度时,在继电器处于非励磁状态和额定吸合励磁状态下,对继电器任意相互绝缘部分加上电压,并逐渐升高电压至500V后保持1min(或电压升高至600V后保持1s),观察有无击穿、表面飞弧、漏电等现象。在额定吸合励磁状态下,不测试绕组对其他部分之间的介质绝缘抗电强度。测试设备的电压波形应是正弦波,波形失真应小于5%,并且测试设备的容量应满足,当漏电流达到1mA时,测试端电压的变化应小于5%。4.14按第3.15条测试继电器的介质绝缘电阻时,在继电器处于非励磁状态和额定吸合励磁状态下,7
GB/T3972—1992
用电压为250V的兆欧表对继电器所有相互绝缘部分之间进行测试,但在额定吸合励磁状态下,不测试绕组对其他部分间的绝缘电阻,测试开始时和测试过程中不得对继电器进行清洁工作。包括仪表、接线、垫板等在内的总测试误差应不小于10%。4.15按第3.16条要求对继电器的耐振动性能检查依照下述规定进行。4.15.1将继电器按实际使用中的方法安装,用夹具牢固地装在振动台上,并要按继电器轴线在三个相互垂直方向装置三次,每振动一次,即改变装置一次,当继电器的轴线为铅垂线方向时,衔铁位置应在上部。
4.15.2在继电器非励磁状态下按三个相互垂直方向,每一方向各进行振动25min,振动频率在10~55Hz内按对数变化速度连续扫描,扫描周期为5min,振动波形为正弦,在样品安装位置上波形中含的高次谐波比率应不大于25%,振动的全振幅为0.7mm,容许偏差士15%。试样在安装位置上受到的与规定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的振动,其全振幅应不超过0.18mm(在无扫描频率振动设备时,允许用50Hz的固定频率进行振动试验)。4.15.3在振动完毕后对继电器进行检查,应无机械损伤和装配松动,其介质绝缘抗电强度应仍符合第3.14条的规定,触点压力和吸合、释放电流(或电压)应符合第3.10和3.5条的规定。4.16按第3.17条检验继电器的耐碰撞性能时,将继电器按正常使用时的方式安装,直接或间接地用夹具牢固地装在冲击台上,按继电器轴线在三个相互垂直的轴向,每一轴向分正反二个方向,但除去继电器轴线在铅垂线方向而衔铁在下部时的位置,共5个方向,以10g速度进行碰撞,继电器应处于非励磁状态,每一方向各碰撞1000士10次,碰撞的冲击波形应为正弦半波,持续时间为16ms,每秒碰1~3次,在与碰撞轴向相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应不超过规定碰撞加速度峰值的30%。在碰撞完毕后,对继电器进行检查,应无机械损伤和装配松动,并且其触点接触压力、吸合和释放电流(或电压)应分别符合第3.5条和第3.10条的规定。4.17按第3.18条要求检查继电器的抗潮湿性能时,按下述规定进行测试。4.17.1继电器应先经过按第3.2,3.5,3.8,3.10,3.14,3.15条的要求检查合格。4.17.2将继电器放入温湿箱内,使箱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在表5规定的范围内,继电器在非励磁状态下按表5规定的时间保持在箱内。
继电器
常规型
防潮型
温度,℃
+40±2
+40±2
相对湿度,%
试验保持时间,h
4.17.3在试验时间终了后,将继电器取出,放入按第4.1.3条所规定的气候条件下恢复2h。4.17.4恢复完毕后,在第4.1.1条所规定的正常气候条件下,对继电器进行下列检查:a.按第4.13条的方法检查介质绝缘强度应符合第3.14条的要求,但试验电压改为350V,持续时间1min,
按第4.14条的方法检查介质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2;检查有无机械损伤和结构装配松动,按第4.4条的方法检查触点接触压力应符合第3.5条的C.
要求,
按第4.9条的方法检查吸合、释放电流(或电压)应符合第3.10条的规定。d.
4.18按第3.19条要求对继电器在低气压环境中的工作能力的检验按下述规定进行。4.18.1继电器应先经过按第3.5,3.10,3.14条的要求检查合格。4.18.2将继电器放入气压试验箱内,箱上应有测量和观察装置,将测试线接出箱外将箱内气压降低到8
GB/T3972—1992
65kPa,气压容许误差士5%,温度在15~35℃范围内。4.18.3按第4.13条方法测试介质绝缘耐电压强度,但测试电压改为350V1min,试验结果应符合3.21条的要求。
4.18.4将继电器保持在第4.18.2条所规定的环境中,对继电器线圈间歇通电,使继电器产生吸、放动作。通电时对线圈的输入功率为4W,继电器吸放动作每秒58次,线圈通电和断电时间相等,继电器共动作2h,线圈应无烧坏现象。4.19按第3.20条要求检验继电器在规定极限环境温度的工作能力时,按下述规定进行。4.19.1继电器应先经过按第3.5、第3.10条要求检验合格。4.19.2将继电器放入高温箱内,并将测试线连接引出箱外。使箱内温度升至十55土2℃,同时在线圈内通过额定功率为4W的电流,并在此55℃的条件下保持通电1h后,按第4.9条的方法测试吸合和释放电流或电压)值,都应符合第3.10条的规定。4.19.3将继电器从高温箱内取出,在按第4.1.3条规定的恢复条件下放置1h,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检查零部件应无损伤、装配应无松动,并按第4.11条的方法检查触点的接触压力仍应符合第3.5条的规定。
4.19.4再将继电器放入低温箱内,并将测试线连接引出箱外,使箱内温度下将到一10士2℃,并在此温度保待1h后,按第4.9条的方法测试吸合和释放电流(或电压)都应符合3.10条的规定。4.19.5将继电器从低温箱内取出,在按第4.1.3条规定的恢复条件下放置1h。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检查零部件应无损伤、装配应无松动,并按第4.4条的方法检查触点的接触压力仍应符合第3.5条的规定。
4.20按第3.21条要求,对继电器进行寿命检查时依照下述规定进行。4.20.1继电器应先经过按第3.2,3.5~3.9,3.10条的要求检查合格,并记录上述各条内所规定参数的测量值。
4.20.2每个继电器任选付触点,负载应按图15连接,负载用线圈为0.08mm漆包铜线10000匝士1%、电阻1200g士10%的同型继电器,负载电源电压为60V士5%。4.20.3触点断续动作速率应不大于每秒8次,触点断和续的时间应相等。4.20.4每次故障应加以记录,每次触点发生故障后允许对触点进行清洁,但不允许对簧片压力、触点间隙进行调整。
继电器动作故障是指:
触点接触不通;
触点不能分离;
c.继电器不吸;
继电器不放。
4.20.5触点用灭火花保护时,灭火花装置由0.2uF电容器和200Q电阻器串联组成。在生产方、使用方协商同意的条件下,也可采用其他的灭火花装置。4.20.6试验中充许故障数如下:a。无灭火花保护试验
总动作次数
允许错动作故障次数
总动作次数
允许损坏性故障次数
5×106
9.16×106
有灭火花保护试验
总动作次数
允许错动作故障次数
总动作次数
允许损坏性故障次数
52.4×108
91.6×106
GB/T3972—1992
10×100
20.2×106
104.8×108
202×106
注:总动作次数一继电器数×动作次数。20×108
31.1×108
208×106
311×106
30×108
40×108
41.8×106
300.4X106
523×106
402×108
629×106
50×108
505×10%
734×106
4.20.7在试验完毕后,按第4.2,4.4~4.6,4.8,4.9等条的方法进行检查,测量和记录触点接触压力,触点间隙,隔磁片高度,接触电阻和吸合释放电流(或电压)。继电器经规定次数的寿命试验后,如全部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认为是合格和继续存活。在寿命试验中的错动作故障率应不大于规定;a.
触点压力应不低于0.12N,触点应能可靠通断,隔磁片应不脱落,对有灭火花保护的触点,试验后接触电阻应不大于0.12;
25%。
吸合电流(或电压)应不大于第3.10条规定的20%,释放电流应不小于第3.10条规定的5检验规则
继电器的验收按第3.1~3.23条的技术要求分为交收试验和例行试验。5.1
交收试验由制造厂的质量管理部门按表6所规定的项目进行,订货方有权进行复验。表6
结构、外观、规格标志
机械调整
电气及时间参数
线圈电阻
介质绝缘抗电强度
绝缘电阻
技术要求
3.10,3.11
时间参数仅在有规定时才测试
5.3例行试验由制造厂的质量管理部门从已经交收试验合格的继电器中抽取样品进行,例行试验用的继电器应分成3组,分别按表7所规定的项目和次序进行。在订货方提出要求时,制造厂应提供例行试验报告。
GB/T3972—1992
耐碰撞
耐振动
线圈温升
耐低温和高温
耐低气压
耐潮湿
触点接触电阻
触点回跳
寿命试验
技术要求
5.4在交收和例行试验中,继电器有不符合标准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要求中所述的图纸或文件规定的任何一点,即构成一个缺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缺陷的继电器称为不合格品。根据缺陷的不同,可分为严重和轻不合格品,这二种不合格品的具体划分由生产厂与订货方洽商决定。5.5成批提交的继电器的交收试验采用抽样检查方法进行,抽样方案由订货方与生产厂根据产品质量情况按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协商选定。5.6例行试验中继电器的抽样方案由生产厂根据产品的质量水平按照GB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选择决定。例行试验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在材料、设计和工艺更改时都须进行例行试验。5.7经例行试验的继电器不得作为商品交货。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志
继电器应明确表示下列各点:
a.制造厂、商的标志,
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代号;
c:线圈每一绕组的导线直径、匝数和直流电阻。6.2包装
6.2.1继电器应有专用的包装盒,继电器与盒之间应有防震的填充,如包装盒内放置一个以上的继电器,在继电器之间应有防震的填充,包装盒上应有标签,明确表明下列各点:a.
制造厂名称和商标;
继电器的型号、规格代号及数量;包装人员姓名或代号;
包装日期;
制造厂质量检验印章。
装有继电器的包装盒在运输时应装入干燥的运输箱中,箱内应有防潮设施,包装盒与箱之间应6.2.2
用防震材料填充,箱内应附有装箱单,单上应注明:a.
制造厂的厂名;
箱内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代号,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