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行业标准(YY) > YY 91098-1999 放射性核素扫描仪
YY 91098-199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Y 91098-1999

中文名称:放射性核素扫描仪

标准类别:医药行业标准(YY)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放射性核素 扫描仪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YY 91098-1999.Radionuclide scanner.
2技术要求
2.1扫描仪应符 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所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
2.2扫描仪所有调节控制机构均应安装正确、牢固可靠,其作用应符合面板说明;使用时应无异常响声。
2.3制造厂 应对用户提供扫描仪的以下性能参数:
2.3.1准直器 性能参数:
a.适用能量范围、 类型(聚焦型或狭缝型等)及几何参数,如:几何焦距、孔数、最小孔壁厚度、准直器厚度;(特定)平面源灵敏度;
c. 准直器焦点深度(包括:有效焦距、焦点近限、焦点远限) ;
d.屏蔽泄 漏图;
e.不同深度 上的线源分布函数,FW H M和FWTM ;
f.在不同深 度的调制传递函数;
g. 带有相应准直器的探测能量分辨率。
2.3.2
计数率特性
2.4 脉冲幅度分析的探测能量范围: 25 ~ 500keV。
2.5 放大器的放大非线性应不大于2 %。
2.6光峰稳定度:
长时间稳定度:工作4h内 光峰漂移应不大于2%。
2.7电子测量部分计数分辨时间应不大于2μs。
2.8打印 器的频率响应:
对最大扫描速度为200cm/ min的扫描仪,应达50Hz。
对最大扫描速度为300c m / min的扫描仪,应达75Hz。
对最大扫描速度为400cm / min的扫描仪,应达100Hz。
2.9去本底可调范围: 不小于0~ 50% ;
如设有色抑制装置,色抑制选择范围:不少于5色。
2.10
横向扫描速度:
2.10.1扫描速 度应可调
最低扫描速度不大于50c m/min;
最高扫描速度不小于200 m/ min.
2.10.2扫描速 度的不均匀度应不大于5%$其平均值相对于标称值的偏差应不大于10%。
2.11.
行间距范围:应在2~ 6mm内;至少应设有三档。
2.12探头升降 范围应不小于16cm。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rY 9109899
放射性核素扫描仪
Radionuclidescanner
1985-09-29发布
国家医药管理局
1986-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放射性核素扫描仪
Radionuclide scanner
ZBC43006-85
本标准适用于放射性核素扫描仪。该产品用于医疗单位的核医学室,以供诊断肝、脑、肾、甲状腺、骨骼等的占位性病变。
1型式、基本参数
1.1扫描仪为固定式,带有一个或二个探测头,用于完成闪烁显像的一种装置。1.2扫描仪的工作条件:
1.2.1环境条件
温度:5~40℃,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000~106000Pa。
1.3电源条件:
交流电压220V±22V,
频率50HZ±1Hz。
1.4探测器用闪烁晶体NaI(Te)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三英寸
四英寸
五英寸
极限偏差
每台扫描仪至少应附带以下三种准直器:中能(364kev)准直器:几何焦距为70~100mm,FWHM不大于10mm,(特定)平面源灵敏度不小于0.04cpm/Bq/cm2(1500cpm/μci/cm2)。中或高能(410keV)准直器:几何焦距为100120mm,FWHM不大于14mm,(特定)b.
平面源灵敏度不小于0.135cpm/Bq/cm2(5000cpm/uci/cm2)。低能(140keV)准直器:几何焦距为100~120mm,FWHM不大于14mm(特定)平面源c.
灵敏度不小于0.27cpm/Bq/cm2(10000cpm/μci/cm2)。扫描范围:不小于35×40cm2。
显示方式:彩色打印、黑白打印两种或其中之一。对于彩色打印推荐使用六色、九色两种彩带。1.7
扫描仪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4h。1.8
国家医药管理局1985-09-29发布1986-05-01实施
2技术要求
ZBC4300685
2.1扫描仪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所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2.2扫描仪所有调节控制机构均应安装正确、牢固可靠,其作用应符合面板说明,使用时应无异常响声。
2.3制造厂应对用户提供扫描仪的以下性能参数:2.3.1准直器性能参数:
适用能量范围、类型(聚焦型或狭缝型等)及几何参数,如:几何焦距、孔数、最小孔壁厚度、准直器厚度:
(特定)平面源灵敏度,
准直器焦点深度(包括:有效焦距、焦点近限、焦点远限)屏蔽泄漏图:
不同深度上的线源分布函数,FWHM和FWTM,在不同深度的调制传递函数;
带有相应准直器的探测能量分辨率。计数率特性
脉冲幅度分析的探测能量范围:25~500keV。2.5
放大器的放大非线性应不大于2%。2.6
光峰稳定度:
长时间稳定度:工作4h内光峰漂移应不大于2%。2.7电子测量部分计数分辨时间应不大于2us。2.8打印器的频率响应:
对最大扫描速度为200cm/min的扫描仪,应达50Hz。对最大扫描速度为300cm/min的扫描仪,应达75Hz。对最大扫描速度为400cm/min的扫描仪,应达100Hz。2.9去本底可调范围:不小于0~50%,如设有色抑制装置,色抑制选择范围:不少于5色。2.10横向扫描速度:
2.10.1扫描速度应可调
最低扫描速度不大于50cm/min;最高扫描速度不小于200cm/min。2.10.2扫描速度的不均匀度应不大于5%;其平均值相对于标称值的偏差应不大于10%。行间距范围:应在2~6mm内,至少应设有三档。2.11
2.12探头升降范围应不小于16cm。2.13绝缘性能
扫描仪的耐压要求应符合WS2一295一83《医用电气设备通用安全要求》中3.6条I类设备2.13.1
的要求。
扫描仪的对地漏电流及外壳漏电流应符合WS2一295中3.5条B型设备的要求。2.13.2
2.14扫描仪的主要电镀件应符合WS2一1一73《金属制件的镀层分类、技术条件》中IV类要求。扫描仪的主要铝合金制件应符合WS2一100-81《铝制件的电化学氧化膜分类、技术条件》2.15
中Ⅱ类要求。
扫描仪的主要油漆件应符合ZBC30003.1一85《医疗器械油漆涂层分类、技术条件》中Ⅱ类2.16
要求。
探测头装置的各支撑件的安全系数应符合WS2295中4.6条的规定。ZBC43006-85
2.18扫描仪的气候环境试验和机械环境试验要求应符合WS2一283-82《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中I组的规定【闪烁晶体Nal(Te)除外】。2.19经包装后的扫描仪,在遵守贮存和使用规则的条件下,从出厂日起,在一年半内,产品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地为用户更换或修理产品或零件。3试验方法
3.1外观
以目力观察。
3.2性能
3.2.1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000~106000Pa;
电源电压:220V±22V50Hz±1Hz。3.2.2扫描范围试验:以通用量具测量,横向最大行程A及纵向最大行程B(A×Bcm2),应符合1.6条规定。
3.2.3对1.8条,即整机可连续工作4h,按如下模拟试验:a,开机0.5h后,进行模型试验,模型尺寸见附录B之附图3;隔1.5h,再进行模型试验一次;b.
再隔1.5h,再进行模型试验一次。c.
儿次模型试验的显像效果应不变(指第一次能显示出某尺寸的小圆柱,后两次应同样能显示出来)。
3.2.4准直器性能检验
3.2.4.1(特定)平面源灵敏度将放射性核素的溶液置于如附录B中图B1规定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制成的圆柱形透明容器内。该放射源应垂直于准直器的轴线,其中心在准直器轴线上(源置于空气中)。
对于聚焦型准直器,放射源应置于有效焦平面上,对于其他类型准直器,放射源应置于距准直器前端100mm处。
测得的探头计数率与平面源的比强(单位面积放射性强度)之比即为此(特定)平面源灵敏度。所用放射源应符合附录B中表B1规定。脉冲幅度分析器的窗口设置先按表B1所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后,再按生产厂规定的窗口设置进行试验,分别计算平面源灵敏度,并注明所用放射源。3.2.4.2线源分布函数的测试:
3.2.4.2.1将附录B中表B1所规定的放射性核素溶液【强度为0.081Bq(3mci)]置于内径不大于2mm(或不大于在测量深度内最小FWHM的20%)、长度不小于150mm的玻璃管内。3.2.4.2.2该放射源应放在水或与水等效的物质中,并垂直于准直器的轴线。在准直器前端面和散射介质表面间应留有20mm的空气隙,沿准直器的轴线上,散射介质的深度至少应有200mm。3.2.4.2.3放射源在垂直于本身轴线的方向上作步进或连续运动(线源中心的轨迹,应能与准直器轴线相交),步距为1mm,应记录每个位置的计数率,并以在与准直器轴线相交处时的最大值(指在有效焦平面上)的百分比表示。每步计数时间应相同,而且时间的选择应使最大计数近似为10×10°。如果采用连续运动的方式,则速度的选择应使之能获得同样的统计精度,横向行程不小于200mm(以准直器轴线为中心)。
3.2.4.2.4测量从距准直器前端面的距离Z为30mm的平面开始,逐次增加(间隔为10mm或20mm),在一系列的平面上进行,直到在准直器轴线处的计数率小于其最大值的10%的那个平面为止。3.2.4.2.5每次测量中,计数率作为放射源偏离准直器轴线的位移X的函数LSF.(X、Z)画成曲3
ZBC43006—85
线。计数率以最大计数率的百分比表示。3.2.4.2.6FWHM、FWTM、有效焦距、焦点深度等的计算参见附录A(补充件)的A.11.9、A.11.12、A.11.13及A.14.2条。3.2.4.2.7将FWHM作为深度z的函数画曲线。并将FWTM作为深度Z的函数画曲线。3.2.4.2.8参见附录A的A.14.4条,调制传递函数MTF(v)可按下式计算:MTF(V)=
JLsF(X)cos2nvxdX
J. LSF (X) dx
为了计算方便,将上式积分简化为求和:MTF(V)=ZLSF'(K)COS2元VX/ZLSF(K)K-
式中将LSF(X)的曲线占有的X值划分为M个点,间距为4X,K为点子数,由1至M变化,全-Mt1处,并围绕第Mt1
M一般取奇数。线源响应曲线的中心点在一点沿-X和+X方向对称。
第K点与中心点间的距离X为:X=4X·(K-_M+/)2
式中LSF’(K)是K点在小变量4X中的平均总计数。即LSF(K)=LSF(K)·4X,因为通常扫描仪最多只能探测和分辨10mm左右的病变,即入=1cm,相应的v=1cm1,故我们只要在v=0~1cm1间计算MTF(v)即行。为了准确计算MTF(v)的数值,必须选取小的频率间隔,一般取4v=0.02cm-1,v=4v(N-1)。当v从0到1cm\变化时,N自1变化到51。对于每个深度(Z)上的线源分布函数,可经计算51个点(N从1变到51),得到51个MTF(>)的值。将MTF(v)对>作图,就可得到不同深度的MTF(V)曲线。bZxz.net
3.2.5屏蔽泄漏检验,以符合附录B中表B1规定的适当核素(例如:TC-99m、I-131、In-113m三种)分别制成一个小体积的放射源(内边长为10mm的立方体),将该源放置在探头屏蔽装置外部任意位置并与之接触,探测器产生的计数率是该点屏蔽泄漏值的标志。对于聚焦型准直器,应将其表示为将源置于准直器有效焦距处,并在准直器轴线上所获计数率的百分数,对于所有其他类型的准直器,应将其表示为该源置于距准直器端面100mm处时,准直器轴线上所获计数率的百分数。绘制出通过准直器轴线的探测器部面轮廓图,连轮廓图上应标志出在探测器屏蔽周围近似等距的至少十个点处的屏蔽泄漏值。最大泄漏值应包括在内,并应给出在屏蔽连接处的泄漏值,特别是在准直器和探测器屏蔽之间接合处的泄漏值。3.2.6脉冲幅度分析器探测能量范围检验3.2.6.1用输出脉冲可调节成类似闪烁探测器输出波形、脉冲幅度精度优于0.5%的精密脉冲发生器,向扫描仪的主放大器输送重复频率为1kc、脉宽为1us、前沿时间为0.lus的脉冲(极性及幅度范围应符合被测扫描仪的要求),将脉冲幅度分析器的阈值调节分别置于最大值及廿分之一最大值处,调节信号源的脉冲幅度,读出使扫描仪计数率值约为500cps时的脉冲幅度值V,及V2。应满足V2=(0.05±0.02)V。
注:凡是向扫描仪中间单元输送信号时,应先断开该单元与前级的电连接。3.2.6.2能量分辨率:将放射源(同3.2.4.1项)放在距准直器前端面100mm处(源中心位于准直器轴线上),并将输人灵敏度及极性能适应扫描仪脉冲幅度分析器输出,并具有定时装置的定标器,接在扫描仪脉冲幅度分析器的输出端,扫描仪脉冲幅度分析器置“微分”工作方式,其道宽置20keV(对TC-99m时为10keV)先粗调阅值,寻找峰位,然后在峰位左右(以峰位为中心)每隔10keV测一次计数率,将测试值作为窗口中心(阅值与道宽的一半之和)的函数画一曲线(如下图所示)在此曲线的峰值两边有两个点,其上的计数率值均为峰值(No)的一半(No/2),此两点间的能量差与ZBC43006—85
峰位能量之比(以百比数表示)即为能量分辨率。N
能量分辨率计算如下
n=-E=EL×100 (%)
3.2.7光峰稳定度检验:使用强度为0.000027~0.00027Bq(1~10μci)的Cs-137固体源,按3.2.6.2项规定的方法,测量Cs-137固体源光峰的峰位E。i。开机0.5h后开始测量,每0.5h测一次,共测9次。计算9次测量值的平均值E。及最大偏差4Emx,4E=Eoi-E。(i=1、2.....9)按下式计算光峰稳定度S:
S =--4Egm×100(%)
3.2.8放大器的放大非线性检验(包括脉冲幅度分析器性能):用精密脉冲发生器按3.2.6.1项方法输人脉冲,将脉冲幅度分析器的阈值置于最大,调节脉冲发生器的幅度使扫描仪计数率值约为500cps,记下此时的脉冲幅度值V。,然后将分析器的值分别调至最大值的0.1、0.2、0.3、0.4、0.5、0.6、0.7、0.8、0.9倍,按同样方法记下相应的脉冲幅度值V1、Vo2.....Vo..
应满足:Voi=0.1iV。±0.02V。(i=1、2、....9)。3.2.9探测系统分辨时间检验:用双脉冲发生器向扫描仪的主放大器输送主脉冲重复频率为1kc、脉宽为1us的双脉冲信号(极性及幅度与被测扫描仪相适应),从10us开始逐渐减小,双脉冲的延时时间t,直到计数率明显下降时的值即为分辨时间。双脉冲发生器的输出脉冲幅度、极性及输出阻抗应符合扫描仪放大器的输人要求,延迟脉冲的延迟时间起码在110uμs范围内可调。3.2.10计数率特性检验:使用附录B中表B1中规定的某种核素,按图B2规定制成一个放射源。源强依次增加,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测量。以放射性强度作横坐标值,以计数率值作纵坐标值,画出曲线。测量到扫描仪能测的最大计数率为止,并指出计数率损失为10%时的观察计数率值。扫印器频率响应检验(见3.2.6.1项注):3.2.11
3.2.11.1对于最大扫描速度为400cm/min的扫描仪,将扫描速度调至300cm/min处,将重复频率为100Hz的脉冲信号输至打印。驱动单元(脉冲幅度及极性应符合该单元要求),扫描一行,考察150mm长度中的打印点数,其值应在270~330之间,且打印点应均匀分布无漏记现象。3.2.11.2对于最大扫描速度为200cm/min(或300cm/min)的扫描仪,将扫描速度调至150cmmin(或200cm/min)处,输人重复频率为50Hz(或75Hz)的打印信号,按类似方法检验。3.2.12去本底范围、色抑制范围检验。3.2.12.1去本底范围检验(见3.2.6.1项注)将脉冲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输往扫描仪的主放大器或计数单元,使扫描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先调脉冲发生器的重复频率(记为fo)使扫描仪计数指示为额定值,然后分别调节去本底值为0、10、20、5
ZBC43006-85
30、40、50,并调节脉冲发生器的重复频率,分别测出在刚好能打印时的脉冲重复频率值fo0、fo1、fo2、fo3、fo4、fos。
应满足foi=i×f。±0.05×f。(i=0、1..5)但回差应小于0.02×f。。
脉冲发生器的脉冲极性及输出阻抗应符合扫描仪输人电路的要求。3.2.12.2色抑制范围检验:
同3.2.1.2.1项方法输入信号,并测出f。,再将色抑制开关分别置于0、1、2、...n,调节信号的重复频率,使逐渐增高,观察彩色打印头动作,其应分别在1、2、...n、n+1色位之上才打印。每次回差应小于0.02×f。。
3.2.13扫描速度检验:用数字测速仪测试横向传动螺杆的转速,然后推算其横向运动速度(或用能保证测试精度不低于1%的其他方法)。每一速度档都要检验,同一速度档上,至少要在三个纵向位置(即在离纵向两个极限位置10mm左右点上及纵向中心点)上进行检验,每个纵向位置上要分别检验两次往返(四个行程)的速度,每个行程最少测三个数据(100cm/min以下档至少要测五个数据)。求出平均值及对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取其最大相对偏差作为速度的不均匀度。取数据时,在起始25mm范围内的速度不做考核。3.2.14行间距检验
在不同的行间距档上进行扫描(打印),每次至少要在纵向三个位置(同3.2.13款)上分别扫三行,用0.2mm精度的量具检验行间距值d,其离差应小于0.5mm。3.2.15探头升降范围检验:用通用量具测量探头从最高位运动到最低位的距离。3.2.16绝缘性能检验
按WS2一295中3.6.5款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3.2.17对地漏电流及外壳漏电流检验按WS2—295中3.5.4款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4检验规则
扫描仪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提交验收。4.1
扫描仪必须成批提交验收,批量大小按订货合同规定。验收数量按表2的规定。4.2
交验数量,(台)
>100~200
检验数量占每批交验量的百分比10
验收时,按表3的规定逐项进行检验。表3
检验项目
2.2、2.14、2.15、2.16、2.17条检
1.8、2.4、2.5、2.6、2.8~2.13条验
不少于一台
ZBC43006-85
4.4根据4.3条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范围,在验收过程中,如性能发现一台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该批产品应全部退回,重新分类整理。如外观发现一台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抽取双倍数量按不合格项目进行重新检验,若仍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该批产品应全部退回,重新分类整理。
4.5经分类整理后,可再提交检验。复检时,按4.2条的规定抽取双倍数量进行检验。若不符合4.4条规定时,该批产品不予验收。4.6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例行试验a.
新产品投产前(包括老产品转厂),连续生产中的产品,每两年应不少于一次,间隔两年以上再投产;
在设计、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时。例行试验应包括全部检验项目外,还须对2.18条进行试验。5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每台扫描仪应固定铭牌一块,铭牌上应有下列标志: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产品名称及型号:
使用电源电压、频率、额定功率;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本标准号。
每台扫描仪应附有使用说明书和检验合格证。5.2
检验合格证上应有下列标志: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产品名称及型号;
检验日期;
检验员代号。
每台扫描仪应符合下列包装要求:5.3.1
扫描仪的附件及技术文件应置于中性塑料袋。扫描仪外包装箱应保证产品不受自然损坏,箱内应有防雨、防潮和软性衬垫等。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
制造厂名称;
产品名称及型号;
数量;
产品出厂编号:
净重、毛重;
体积(长×宽×高);
出厂日期;
“小心轻放”、“向上”、“防潮”等字样或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1一73《包装储运指示标志》中的有关规定。
箱上的字样和标志应保证不因历时较久而模糊不清。5.4闪烁晶体NaI(Te)应单独包装,厂方应在有关文件中特别注明晶体所要求的贮存、运输条件。
5.5运输要求按订货合同规定。
ZBC43006—85
5.6包装后的扫描仪,应贮存在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应不超过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内。
ZBC43006-85
附录A
名词、术语
(补充件)
A.1放射性强度:放射性强度以放射性核素的量A表示,即dN除以dt的商,dN是发生在时间间隔dt内的自发核衰变(表示核素的衰变或同质跃迁)数。A=dN
A.2放射性核素扫描仪:是应用单个或多个辐射探测器组件,用于完成闪烁显像(显示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分布图象的过程、方法)的一种装置。该装置通过辐射探测头相对于受检体的运动,将探测器的输出传输到成像系统的相应位置来形成图象。A.3
黑白打印:以打印标志线段的密度反映相应位置上放射性强度的显像方式。彩色打印:以不同颜色的标志线段反映相应位置上放射性强度的显像方式。扫描范围:探测器为完成显像进行水平运动时的运动范围。行间距:准直器轴线在两个相邻扫描线之间的(纵向)位移。扫描速度:进行闪烁显像时,探测头相对于受检体的横向运动速度。探测头:辐射探测器组件、准直器以及探测器屏蔽装置的组合件。辐射探测器组件:当电离辐射与其作用时能产生电信号(如脉冲)的组件,其中不包括准直器或探测器的屏蔽装置。
探测器的屏蔽装置:用于对未通过准直器射线进行衰减的部件。准直器:由辐射衰减物质构成,具有一个或多个小孔的部件,该部件限定了进人辐射探测器部件的视野和角度范围。
准直器前端面:靠近受检件的准直器表面。准直器后端面:靠近辐射探测器组件的准直器表面。准直器人射端视野:由与准直器前端面上外圈准直器孔的外边相切的切线所围成的区域。准直器出射端视野:由与准直器后端面上外圈准直孔的外边相切的切线所围成的区域。A.11.5准直器轴线:通过准直器的人射端视野的几何中心和准直器出射端视野的几何中心的直线。A.11.6聚焦型准直器:具有若干小孔,其轴线会聚于辐射探测器前方受检体内部并位于准直器轴线上的一点(或几个点)的准直器。狭缝准直器:具有一个狭缝型孔道的准直器。用于剖面扫描。A.11.7
A.11.8准直器的几何焦距:沿准直器轴线测量的,从聚焦型准直器前端面到准直孔轴线会聚点之闻的距离。
准直器的有效焦距:沿准直器轴线测量的,从聚焦型准直器前端面到具有最小半峰值全宽A.11.9
度FWHM的平面之间的距离。有效焦距不一定等于几何焦距。A.11.10
几何焦平面:在几何焦距上垂直于准直器轴线的平面。A.11.11,有效焦平面:在有效焦距上垂直于准直器轴线的平面。A.11.12
焦点近限,焦点远限:在准直器有效焦距两边存在两个点,其上的FWHM值为有效焦距点上的FWHM的两倍,其中近准直器的那个点即为焦点近限,而离准直器远的另一个点即为焦点远限。若找不到上述焦点近限点,则将准直器轴线与其前端面的交点作为焦点近限。A.11.13焦点深度:焦点近限与焦点远限之间的距离。A.12计数
A.12.1真实计数率:如果仪器的分辨时间为零时所观测到的计数率。A.12.2计数率特性:当真实计数率变化时,观察计数率与真实计数率之间的函数关系。9
ZBC43006-85
A.12.3仪器的分辨时间:当两个相继的输人信号输人时,仪器能分别对每一个信号完成其功能所需的最小时间间隔。
A.12.4脉冲幅度分析器窗口:为使脉冲幅度分析器产生个输出信号的输入信号幅度范围。A.13(特定)平面源灵敏度:作为准直器的一个性能参数,将含有规定的放射性核素的特定尺寸的平面源置于与准直器轴线相垂直,距准直器前端面距离为规定距离乙上,且使平面源的中心处于准直器的轴线上,并将有关的脉冲幅度分析器窗口按规定设置时,探测头所测得的计数率与平面源的比强(单位面积上的放射性强度)的比值即为(特定)平面源灵敏度。A.14线源分布函数、半峰值全宽度及十分之一峰值全宽度。A.14.1线源分布函数:当一个线源放在距准直器前端面为一定距离Z,并垂直于准直器轴线的平面上,平行于Y轴时,探测头测量的计数率作为X坐标(原点处于准直器轴线上)的函数,即为线源分布函数LSF(X),其函数曲线也称为线源响应曲线。A.14.2线源分布函数的半峰值全宽度(FWHM)和千分之一峰值全宽度(FWTM):半峰值全宽度(FWHM)等于线源分布函数沿X轴上取得其最大值的一半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千分之一峰值全宽度(FWTM)等于线源分布函数沿X轴上取得其最大值的十分之一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A.14.3调制系数:对于一个没有负值的物理量(例如平面源的放射性强度的分布),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最大值、最小值之和的比值。最大值一最小值
调制系数(M)=-
最大值+最小值
A.14.4调制传递函数(MTF):调制传递函数MTF(v)是线源分布函数LSF(x)的傅里叶变换,对于一个对称的线源分布函数LSF(X),它可通过归一化的傅里叶变换按下式导出:MTF()
LSF(X):cos2元vxdx
.LSF(X)dx
函数MTF(v)以实测量的调制系数与原始分布的调制系数的比值,反映了被测量量的调制系数的变化。本标准中MTF(v)是探测计数率的调制系数对一个放射性强度在一维空间上被正弦调制的半面源的调制系统的比值。是在空间中被正弦调制的放射性强度的变化频率。即是其变化周期(两个相邻同相位点间的距离)的倒数。A.15血本底: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引入人体后,除了被检器官聚集有较多的标记化合物以外,在血液内尚可存留有一定量的该标记化合物,故在被检器官之外,也有一定水平的放射性核素的分布,此即血本底。
A,16去本底:实际上是抑制血本底,即是使某活性水平(相对于热点的百分数)以下的活性不被显像(打印),此种方法叫去本底,此种装置称为去本底装置。A.17色抑制:使某色位以下的活性不被打印,其功能与去本底相同。0
ZBC43006-85
附录B
(补充件)
性能测试用的放射性核素和脉冲幅度分析器窗口设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设计能量(KeV)
放射性核素
TC-99m
Ce-141(注)
Ba-133
1n-113m
脉冲幅度分析器窗口设置(KeV)141%±10%(127~155)
145%±10%(130~160)
364%±10%(328~400)
356%±10%(320~392)
393%±10%(354~432)
514%±10%(463~565)
注:Ce-141的Y线能量(145KeV)与TC-99m的能量(141KeV)相近,而它有更长的半衰期(32天),TC-99m的半衰期是6h,所以CE-141更适于作费时间的测试。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