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0055-1993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石油>>石油勘探、开发、集输设备>>E98油、气集输设备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Y 0055-1993 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测量规范 SY0055-199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汉量顿范
SurveySpecificationfor Long-DistanceOil and Gas Pipeline SystensSY/ T 0055-93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北京御山印侧厂排版
石油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850×[:6毫太了2开本17印张24平字印:00~35501993年1月北京第1版1998年1月北京第2次印例书号:155021-3979定价:5.00元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测量规范
Survey Specification for Long-DistanceOil and Gas Pipeline SystemsSY 0055-93
1993·北京
1总则
2初步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3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3.1线路溉量
3.2穿(跨)越工理测量
3.3站扯测量
3.4检查和成果
附录A设计图纸幅面和图标
附录B带状地形图格式
附录C纵断面图格式
附景D中线成果表格式
附录E用河说明
附加说明
++(16)
(28)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文件
(93)中油技字第598号
关于批推发布《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等二十七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有关石油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等二十七项标准草案经审查通过,现批准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各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
1SY0009--93
2SY 005593
:3SY0072—93
4SY0073--93
5SY 0074-93
5SY/T 0076-93
7 SY/T 0077--93
8SY/T 0523-93
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代替SYJ9-83)
长距离输油输气普道测量规范
(代替SYJ55—83)
管道防魔层高温阴极剥离试验方法标准
管道防腐层补片材料试验方法标准管道防腐层补口绝缘密封性试验方法标准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
天然气疑液回收设计规范
油田水处理过滤器
9SY4024-93
10SY 4025-93
11 SY 4025---93
12 SY 4027—93
¥3SY4028--93
14 SY 4029-93
15 $Y 4030. 1-93
16 SY 4030. 2-93
17SY403193
18SY 4033-93
19SY4034-93
20 SY 4035—93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则(代替SYJn4024--88)
石油建设工程质盘挽验评定标准建筑工程(代替SYJn4025—88)
石油建设工望质既检验评定标准储储工程(代替SYJn4026--88)
石油建设工程质敏验验评定标准站内钢质工艺管道安装工程
(代替SYJn4027-88)
石油建设工程质景检验评定标准设备安装工程
(代替SYJn4028-88)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长输管道线路工程
(代替SYJn4029--88)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电气工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
(代替SYJn:4030—88)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电气工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代替SYn4030—88)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
(代替SYn4031--85)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道路工程(代誉SYJn4033一88)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桥梁工程(代替SYJn4034-88)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采峻、通风、给排水安装工程.·(代替SYJn1035--B8)
21 SY4037--93
22 SY 4038-93
23SY4053-93
24 SY/T 4068--93
25 SY/T 4069—93
26 SY 407093
27 SY/T 4071-93
石油建设工质数检脸评定标准炼油厂建设工程
(代替SYJ403789)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气田建设工程
(代替SY4038-92)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油田输管道工程
(代替SY4053—92)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防离保溢制管制作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油田钢制容器制作
石油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管道下向捍楼工艺规程
以上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起施随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1993年9月9日
1.0.1为了统一长臣离输油,输气管道建设中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地为长输管道的建设提供准确的测绘资料,以适应石油工业建设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油,气输送管道的工程量,适用范围见图1.0.2—1和图1.0.2~-2。
独田!
油糖输
储备库
油支携
中涧站
加热站
分输站
制支携
煤油厂
线油港
储备库!
它照户
图1. 0. 2. -1本现范时输油管道的适用范匿图输气管
继茗站
年支綫
瀚气效
战首站
分输站
精气龙线
配气站
靓末站
敏气管
道末站
捕气支
配气路
图1.0.2—2本规范对输气管这的适用范圈图用户
1.0.3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1.0.3.1长距离辅油、输气管道的配套工程,通信线璐、送电线路,铁路、公路等的测量,可参照(梁空送电线路重技术规定1,#铁路测量技术规则、公路路线断测规程等执行1. 03.2有关测量的一般事项应执行《工程测量规范),靠市谢量规范?
1.3.3图例应采用1:50001:1000地形图图式)1 + 5001+1 0001:2 000地形图密式)1.0.4管避测量的坐标系统,宜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按三度带或六度带计算,高程系统,宣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0.5别绘工作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对采用的质始资料应核实准确,观想员,记录员应互核记录据,记录学迹应清断整洁,严禁擦拭,该改,赛数,如有错误壁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记载正确数字,并在相度备注栏内注明原因,但不得连续更改
自动记录应核对其数据,检查记录是否齐全,有无差错,并镶贴入相应的记体中保存。
1.0.6对测续仪器,工具必加强着理,精心使用,定期检修,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施测开始前,应对仅器,工其进行粒查核正,择傲好记录,
1.0.7本规范系按常规谢量手段逆行编制,有条件时,宜利用G. P.S、航空提影测量或已有的卫显避感图像,航摄像片等获取勘测资料。
2初步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2.01为满足初步设计的震要,勤溯前度搜实活线可供利用的尘种比倒尺地形图,航道图、正星遇感图像,就摄像片和国家或有关部门设立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等资料。2.0.2参加线路方案的研究。根据任务书和工程可行性投告书拟足的线路方案,在地形图称遥感图像上进行图上选线,经试各线路方案的初步比选,提出踏勘的方案和现场需要调查落实的问题2.0.3参加现场踏勘,按(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和《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中选线原则,对初拟各线路方案进行核查。2.0.4极据带要利思1:50000比例尺地形图图解线跨断面点,并绘制线路纵断面图。
2.0.5根据需要对重要的站址、局部复杂地段,大型穿(跨)越工程进行实测,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3.1.4、3.2、3.3等条款的规定。
2.0.6本阶段提交的资料一般有:(1)全缆走向示意图:
(2)全线纵断面图;
(3)大型穿(跨)越地形图和断面图(4)站址和局部复杂地段地形图。3
3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31线路测量
3.1.1-般规定
3.1.1.1线路选定工作应按现行有关输油、摘气设计规范执行。实地确定转点时应顾及点的通视、距离,测站操作和标石维护等条件。
3.1.1.2根据线路长度、站址、穿(跨)越点或行政区划,对转点挺进行分段编号,柱号不宜超过四位数,标桩旁应设立明显的标旗(或标志)。
3.1.1.3转点间长度不宜大于1km,3.1.2中线测量
3.1-2:1坐标测量
(1)中线测量以电磁波测距导线为主的测量方法进行,线路的起点、终点和线路长度不远于3Dkm的转点应与国家控制点或G、P.S接收机测设的控制点进行联测,其技术要求应遵守表3.1.2—1的规定,
中战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方位角简合差
射合导线
城离真北
± 20 va+5
注,n一测站敏
坐标抖对闭合差
1/2cc0
表 3.1.2-1
电磁波澜电三角
高程路峨闭合差
(2)中线与国家控制点联测围难时,可实潮天文方位鱼,每次观测五组。计算后,用角值互差不大于±1'的三组,取其平均值(3)实测关文方位角,采用下列方法1)太阳高度法
a太阳高度角不宜小于10°:
b正倒镜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min:c纬度宜在不小于1:50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取,2)北极星任意时角法
时表误差不应大于士108:
b经、纬虚宜在不小于1:1C0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取,
(4)中线转点水平角观测采用全测回法,测量线路前进方向的左角,施测一测回,两半測回间应变换度盘位置,角值较差的限差应遵守表3.1.2—2的规定,在限差以内取其乎均值水乎角角值较整的严差
仅据等娠
垂 3. 1. 2~ 2
两半测回间角值较差的独差()
(5)中线转点间边长,采用电磁被测距仪测定时,其主要持术要求应遵守表3.1.2-3的规定。(6)电磁波测距仪测出之数据,需经气象,加赏数、乘常数改正后,方可化算为水平距离,(7)当采用锯帮尺和基法等方法文量中线转点间边长时,其边长相对限差不低于1/2000。
(8)转点问设直线加柑时,其揽向允许误差为180°±2,当两相邻转点间不通视时,可用附合寻线相连,其观测方法,精度要求应符合表3. 1. 2-2、表 3. 1. 23、表3.1. 2—4的规定,据此反算两转点间的距离和转点的水平角。3
观测方式
测回数
激柜的主要技术要求
同一测应内
读互差
注,一测们的舍文是所准反射馈一次,读数四次。3.1.2.2高程测量
覆 3. 1 2-- 3
最小该妇
(1)中线转点的高程,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与电磁波测距导线合并进行
国家或区域性控制点可作为高程的起、闭点(2)中线高程测盘的垂直角应柱返观测,往返高差之救差在限差内,取往返高案平均值。仪器高利反射镜高取至mm《3)电磁被测距三象高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遵守表3.1.2一4的规定。
电磁液测距三角高程主要技术要求测国数
中欧送三统法
注,s边长,以km计。
3.1.3、断面测量
测回间(三丝法为
半回间)校
指标差
表3.1.2-4
对向观测
高较差
3.1.3.1采用视距法或电磁波测距测定断面点的距离和高程视距最大长度为300m,距离读至0.5m,垂直角读至0.5',3.1.3.2断面点的取舍视现场情况而定,以能合理表达地形变化为原则。屑部高差变化小于0.5m的沟坎可舍去.平坦地区断面点间距不应小于图上5cm。
3.1.3.3、中线通过河流,水墙、冲构、道路和管道时应适当加密断面点。
3.1.3.4在中线两侧各25m内的各种线路、管道、建筑物、水托,攻地,植被等应绘于平面示意图栏中3.1.3.5断面记录应缩写页数和绘制草图。宜采用计算机绘制断面图。
纵断面图比例尺一般为:
横1:2000
纵1:200、
1 + 5 000
1t10 000
3.1.3.6横断面的施测,应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和设计需要而定,横断面图的织,比例尺一般为1:200或1:500。3.1.4带状地形图测量
3.1,4.1线路带状地形图可利用1:5 000、1110 000、115000比树尺地形图进行编制,但对瑕线变化较大的地形、地貌应予以修测,成朗的图面宽度应不小于10cm,线路中线宜位于恩中央,
31.4.2当用现有地形图编制带状地形圈不能满足设计需要时,应实测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及1:5000两种。带状地形图测困宽度为:
1:2 000中线两侧不小于60ml
1 1 5 00中线两侧不小于 100m
测医要求按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定进行3.1.4.3地形图等高臣、最大视距长度、地形点间距及地形高程注记取位等应遵守表3.1.4-1的规定。7
湛挥比锁R
華高距 (m)
最太规距长產(m)
地形点同瓶(m)
地形测图的主要技术要求
60~ 80
地形点高胜注记(m))
表 3. 1. 4. -1
:15 00
3.1.4.4实测带状地彩图应遵循“看不不测绘”的源则,在现场根据地形点和地形实际形象地勾绘等高线。每一测站工作完毕后,应对竭实地格查地物、地貌有无错葡,综合取含是否恰当,3.1.4.5带状地彩图对地物、地赖的测绘要求:(1)中线两测各60m以内的管道,送电线,通信线,铁路公路、大车路、里程碑、河流、桥涵、独立树、房屋及省、市、县界等应实测,房屋、居民点,厂区等只测其外扇,(2)中线两侧各100m以内的居民点,厂矿、置路,各类线路,变电站、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和1C0m外设计人员指定的建筑物等宜实测。
(3)植被的地类界应按其种类,经济价值和面积大小适当取會,并注明种类名称。
(4)地媳以等高线表示,明显特征地貌如断崖、雨裂等以符号表示。
山项、鞍部、山脊、谷底、独立石、坑穴,陡崖等应测注高程。
3.1.5曲线救设
3.1.5.1管道在平面转角处的连接形式应以设计要求为依据31.5.2营道曲线敷设前应了解下列三种连接形式的设计要来:
(1)各种直径的管道斜口连接时的允许最大转角:(2)各种直径的管道弹性数设时的一般曲率半径和最小曲率半径,
(3)李管连接时的允许量小曲率半径。31.5.3根据实测转角和规定的曲率半径,应在现场算出曲线元囊(切线长,曲线长,外矢距),测定曲线起点、终点、中点之高程秘位置。并推算曲线里程。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段,应测出曲线断面。
3.1.6内业计算
3.1.6.1中线跨两个分度带射,应计算分度带界线两侧名3km范围内各转点的邻带坐标,
3.1.5.2计算坐标相对闭合差,若达不到1/2000时,应将生标增盘之和改化至大地水准面,再改化至高斯投影面上,以此结果再衡量达到精度与否。两次改化的坐标增最和按下式计期,Ha
ESXsEAX+
.2aX(3.1.6-1)
HZAY(3.1.6-2)
ZAYAY+
式中ZAXs、ZAYs-—两次改化后织、横坐标增量和(m):ZAX、ZAY--中线缆、横坐标增量和(m);R-—地球平均曲率半径,采用6371kmY.-—距中央子年线的平均距离(km):H。—中线两端点的黄海平均高程(km)。3.1.6.3方位前闭合差,坐标闭合差及高程闭合差等在限差以内时,可平均配赋。
3.1.6.4中线里按实测平距推算,里程书写形式为123+756.2,其中“+”前为整km数,其后为以m为单位的长度,3.1.6.5中线计算时数字取位要求,应遵守表3.1.6-1的定。
为向难测道
及改正数
中转计算敢位要求
边长规测值
及改正数
高粮、边长、坐称
出标增量
表 3.1.6-1
方位期
垂直您
3.1. 6. 6最终或果取位要求,声逆守表 3. 1.6~2.的规定量终成果取性要求
垦程寓
腰水平转角
3.1.6.7图纸的规路,见附录A
健坐护
3.2穿(跨)越工程测量
3.21般规定
表31.6-2
植坠标
3.2.1.1穿(跨)越工程测量系指管道通过或跨过河流,潮泊、冲沟,深谷地段,需要进行单独设计的测量,3.2.1.2穿(跨)越工程丧据《原油长输管道穿跨越I程设计规范3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划分原则应遵守表3.2.1-1.表 3.2. 1-2 的规定。
穿翅工程等级划分
工程等
质年粘水位水面宽度(an1)
表32.1-1
历年枯齐位深度
工程等班
静燃工程等级划分
总离长度 (加)
表3.2.1-2
草路长度 (n)
>50~≤150
3.2.1.3大,中型穿(跨)工程应单独建立控制网,32.1.4小型穿(跨)越工程(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等)可使用线路转点桩及其谢量成果,施测1-500比刻尺地形图和纵断面图(纠:1100、1:200、1:500:横:1=100、1:200、1500),若采用通用图设计测不进行上述工作。3.2.1.5随道和水下定向钻施工的穿越工程的测量工作,按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3.2.1.6水尺的建立、回声测深仪的操作等,参照有关规范执行、
3.2.1.7洪水位点、地质站探点的位置和高程可采用普通视距测定。
3.2.2控制测量
3.2.2.1大型穿(跨)越工程应以二级电磁被测距导线作为测区首级控制。中型痒(跨)越工程应布设三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挖制点和穿(跨》越的生断面柱应埋设固定桩,并确保在两岸洪水位线以上各有一个主断面固定桩。3.2.2.2平面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应遵守表3.2.2-1的规定。
电磁波测疑导战的主要波术要求测通中医培测院中识基
核:x一奶数
变 3. 2. 2--1
测医购方试的闭合差
中误垫
相对闭分兼
1/5000
(2)水平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遵守表3.2.2-2的规定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华测国归零鸡
仅器满岗教
表3.2.2-2
测所中商情照准整(2)交动范菌(3)电磁波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遵守表3.2.2-3的规定。温暖和气压数据只在靓站上测定囊3.2.2-3
电进波剧矩的主要技术要求
同·谦订内
强放费
注!验-仅得标情度。
3.2.2.3高程控制测量
往题平。
(umni)
最小读数
度 (C气压iP)
(1)高程测量米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与导线测量间时进行。
(2)大型穿(跨)越工程应以四等电磁坡测距三角高程作为测区首级控制。中型穿(跨)越工程应布设五等电磁被测距三角高程导线。
(3)仪器高,反射镜高摄至mm.在平原水网地区应缩短视线长度,使反射镶成象消晰稳定
(4)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遵守表3.2.2一4的规定。
电磁波测范三角高程的主要技术要求衰 3.2.2-4测
等缆!快器
三丝送
!提标道!垂立炮
敏塑较造
中转法
祛,边长,以km
3.2.3地形和纵断面测量
对扇观测
高装软
3.2.3.1地形的别量范鼠应包括以下内容(1)两岸裁断阅室之间
*(2)施工场地:
(3)管道发送道;
附合或环形
网闭合差
(4)上、下游适当范围内的水下地形。但跨越工程中因设立支墩和水文计算带要外,一般不测水下地形,3.2.32圈根控制采用电被测距仪极坐标法布设,应遵守下列规定: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1)水平角米用不低于DJ6经纬仪施测一测回,两半测回间应变换度位置,所得角值较差不得大于24\;(2)边长采用电磁波润距仪单程茄测一测回(3)图根电磁液测距三角高程,垂直角应采用不低于DJ6型经纬仪中丝法二回测定,指标差和垂直角较差均不应大于25”3.2. 3. 3两地形测量
(1) 地形测图的主要按术要求应遵守表 3. 2. 3-1 的现定13
比例尺
14 500
1:2 003
地影测图的主要技术要求
地形点间距
避大测瑟长度 (l)
电磁放德
表3-2.3-1
等高距 (a)
计由线
首由线
(2】地形猫图时,必须进行测站轻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实测水平与图上水平角值之差不应大于202)实异一凝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卡于0,2s(m),5为边长以km计
3)实测至另一测站的矩离,与图上距离值之差不应大于上0.5mtp
(3)地形点的高程注记,当等高距为 0.5m 时,取至 0. 01em等高距大于0.5m时,取至0.1m
(4)两岸地形图除按一般要求测绘外,尚应测绘和标许下列内容:
1)穿(跨)越边两端的线路走向:2)水尺的位置和高程
3)埋地管线,送电线、地质钻孔,航道设施和拱水位等4)有关专业人员指定的不良地质区。3.2.3.4水下地形测量
(1) 水下形测图的主要技术要求应遵许表 3. 2.3~2 的趣定。
比期尺
1: 500
1:2 00
水下地形测图主氨技本要求
断西间年
点间距
表32.3-2
计曲线首曲线
(2)水尺的设置应能反映会谢区水面的瞬时变化,宜设置在测区一岸的1/4和另一的3/4处。水尺零点高程或水面高程,应用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联测。水面高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上、下午开工前,收工后各观测水尺一次,当水位变化转大时,应适当增加现测次数;
2)两岸之水面高求出后,应相互核对,证实无,方能开始工作。
(3)测深工具可用测深仪,囊深托、测深锤等,(4)用测深仪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工作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不得超过5%,实标转连不应起过规定的1%
2)换能器应安装在船长的1/3~1/2处,人水深度不应小于o3mz
3)每日应进行比测,比差不应大于0.2m。(5)测深点的位置可采用交会法,极等标法、断面索法等(6)采用交会法定位时,站应符合下列规定:1)等级点、图根点均可作为交会的测站:2)两岸相应测站之连线宜垂直于流向,测站距水边宜大于50mj
3)同岸两测站间距应大于河梳水面宽的1/24)测站高度与测船上目标高宜相等;5)当测龄靠近异岸测站连线1/8水面宽时,宜停上交会;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