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5400.2-200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设备>>75.180.10勘探和钻采设备
中标分类号:石油>>石油勘探、开发、集输设备>>E92石油钻采设备与仪器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Y/T 5400.2-2000 石油钻修井用动力钳 第2部分:套管钳 SY/T5400.2-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75.180,10
备案号:685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400.2---2000
石油钻修井用动力钳
第2部分:套管钳
Power tongs for petroleum drilling and servicingPart 2: Casing tongs
2000- 03-10发布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2000-10-01实施
SY/T 5400.2—2000
本标准是在首次发布的SY5400一91右油钻井用套管动力针实施的基础上,经总结制造和使用方面的经验,并直接采用APIStC7K《钻井设备规范》中涉及套管钳设计、制造和试验的有关条文,为适应产品改进、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而修订的。本标准将原标准液力驱动修订为以腋气驱动双颚板开口型和三颚板活口型为套管钳基本型,实现2~3个挡间的不停车换挡操作。此外,还修订了以下内容:1)标准名称更改为石油钻修并用动力钳》,包括以下3部分:第1部分(即SYT5400.1):钻杆钳;第2部分(即SY/T5400.2):套管钳;第3部分(邸SY/T5400.3):油管钳。本标准是第 2 部分。
2)来用了与AP1Spec:7K相同的,以适用管径和最大扭矩标明型号的方法,并调整了规格,3)对重要易损件牙板,新增了牙型角和圆弧的统一规定,且对其寿命指标作了规定。4)以开口尺寸的相对变形量替代了绝对量值,便于不同级产品检测的可操作性,5)根据实际需要,将100次的最大扭矩试验修改为50次的最大扭矩上扣、卸扣试验,取消了超载试验。
6)检验规则内容得到了完善,区别了出检验和型式检验内容,明确全检、抽检方法和判定规。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替代SY5400一91。本标准由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江苏如东石油机械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上智刘志刚唐建沈辉杨钧原标摊SY 5400一91于1991年11月首次发布,此饮为第1次修订,修订后标准号改为 SY/T5400.2—200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石油钻修井用动力钳
第2部分:套管钳
Power tongs fer petroleum drilling and servicingPart 2: Casing tongs
SY/T 5400.2—2000
代替SY5400—91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钻井和修井用动力钳一套管钳(简称套管钳)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捡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套管钳的设计、制造和检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弓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推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推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077--1988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T3768—199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来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SY5308—87石油钻采机械产品用涂漆通用技术条件3产品分类
3.1型式
3.1.1按钳头结构特点分为:
a)双颠板开口型;
b)三颚板活口型。
3.1.2驱动方式分为:
a)液动;
b)液气联合驱动。
3.2型号
TQ CU-UOC免费标准bzxz.net
背钳代号:节背钳用字母 B表示,不带背钳省略整动方式:镀动用Y表示;获气联合驱动省略最人扭矩值,kN·m
最大适套管直径:mm
-钳头型式代号:开口型钳头省略,活几型头用 H表示套管钳代号
示例:最大扭矩为35kN·tr,液气联合驱动,最大适用管径340mm(13in)套管,不带背钳,开口型套管钳的型号为:TQ340-35.素石油和化学王业局2000-03-10批准2000-10-01实施
3.3基本参数
SY/T5400.2-2000
套管钳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 1基本参数
适用管径
mm(in)
动力液额定压力
工作气压
最大扭矩)
中挡扭矩
高挡扭矩
低挡转速
中挡转速
高挡转速
TQ178-16
101.6~177.8
双颚板开口型套管钳
TQ340-35
139.7-339.7
(5%13%)
注:1)最大扭矩:套管钳在低挡时能达到的最大扭矩4要求
TQ508-40
244.5~508
(9%~20)
三颗板活口型套管钳
TQH340-20Y
101.6~339.7
(4~133%)
TQH508-40
(9%~20)
4.1坡板、颚板、颚板滚子、颚板销子、齿轮等主要受力件的材料应符合GB/T3077一1988中第3章的规定,
4.2所有配套件的外购件、外协件都应有质量合格证。4.3套管钳运转应平稳、无阻滞现象,操纵应灵活、准确、可靠。4.4套管钳所用牙板的表面硬度为58~62HRC,心部硬度不小于35HRC,牙形角α及牙形圆弧R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
额板适用管径
102~178
140~340
245-508
牙形圆孤R
115~125
195~205
SY/T5400.2—2000
表2牙形角及牙形圆弧
牙形角
4.5颚板夹紧套管时,板滚子应处于坡板设计规定的位置上4.6液压系统应进行密封试验,各密封处不得有渗漏。4.7开口型套管钳对最大适用管径套管施加最大扭矩后,其开口处残余变形不得大于开口尺寸的0.5%
4.8套管钳动力液额定压力、工作气压、最大扭矩、中挡和高挡扭矩经试验应达到表1的要求。4.9套管钳最大工作噪声不得超过90dB(A)。4.10套管钳在最大适用管径、最大扭矩工况下应进行可靠性加速试验,经上扣和卸扣各50次无故障。
套管钳牙板在30%最大扭矩情况下,寿命指标应不少于200次。4.11
套管钳的颚板及尾绳附件的最小设计安全因数均取为3,并应进行设计验证试验。4.12
4.13颚板及尾绳附件应进行设计验证试验。经试验的颚板及尾绳附件在受力方向的残余变形不得大于0.2%。
4.14套管钳应配备扭矩表,其精度不得低于2.5级。4.15套管钳必须有牢固、清晰的操作标志和安全标志。4.16套管钳所有外露非加工表面应涂漆,所有外露加工表面均应采用氧化或其它表面处理工艺。5试验方法
5.1空载试验
5.1.1各部件装配合格后,方能进行整机空载试验。5.1.2将套管钳在高、中、低挡按正、反方向各连续运转10min,应符合4.3的要求。5.2目测检验
应符合4.2,4.14,4.15,4.16的要求。5.3测量牙板的牙型圆弧和牙型角对牙板牙型圆弧和牙型角的测量应符合4.4的要求。5.4夹紧试验
对每种颚板所对应的管径应进行夹紧试验,试验扭矩为最大扭矩的25%,并重复3次,应符合4.5的要求,
5.5液压系统密封性能试验
液压系统在总装完成后,用堵头堵住排、卸油口,在升压至1.25倍额定压力下保压不少于3min,应符合4.6的要求。
5.6载荷试验
载荷试验应选用最大适用管径,管径表面硬度不低于280HB,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试验扭矩逐步增加,每次增加的幅度不大于最大扭矩的25%,直至最大扭矩,并在最大扭矩时重复3~5次,3
应符合4,7的要求。
5.7噪声试验
SY/T 5400.2—2000
套管钳在空载高挡转速运转时,按GB/T3768--1996中7.3的要求,在距套管钳1m处的四个方向上用A级声级计进行测量,应符合4.9的要求。5.8可靠性加速试验
套管钳在试验台架上对最大适用管径表面硬度不低于280HB的管柱,以最大扭矩进行上扣、卸扣持续试验。以上紧螺纹再旋开为一次,连续上扣、卸扣50次,应符合4.10的要求。5.9寿命指标试验
套管钳在30%最大扭矩情况下,在标推的套管和接箍上进行上扣,卸扣,其牙板寿命指标应符合4,11 的要求。
5.10设计验证试验
题板及尾绳附件的验证试验应在专门的试验台上进行。试验扭矩值按下式进行计算:P, = 0.8 × Pmax ng
式+:P.—设计验证试验载荷、kN;Pmax最大扭矩对应的颚板及尾绳附件的最大载荷,KN:n。设计安全因数。
但P,不得小于2Pmx:试验后额板及尾绳附件受力方向残余变形应符合4.13的要求。6检验规则
6.1套管钳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件。6,2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1出厂检验项目包括4.2,4.3.4.4,4,5,4.6,4.7,4.8,4.9,4.14,4.15和4.16各项要求。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产品为不合格产品。6.2.2型式检验。
6.2.2.1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正常生产,每三年或累计生产250台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g)合规定要求时。
6.2.2.2型式检验除包括出厂各检验项外,还应包括4.10,4.11,4.13,4.14各项要求的检验6.2.2.3从出厂检验合格的5台以上产品中随机抽取1台试验,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型式检验未通过。7标志、包装、运输和贬存
7.1在套管钳的明显位置牢固地安装标牌,标牌应包括以下内容:a)产品的型号、产品标准号及名称;b)主要参数(项目按表1);
c)外形尺寸(长×宽×高),mm×n×mmd)制造日期、出厂编号;
e)制造!名称、商标,
7.2套管钳应箱装或按合同规定的其它包装,其要求应符合SY5308—87中3.3的规定。14
SY/T5400.2—2000
7.3随机技术文件的包装应能防潮、防雨。随机技术文件应包括:
a)产品合格证;
b)产品使用说明书;
e)装籍单;
d)随机备件清单。
7.5套管针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应不受雨淋或其它机械性损伤。7.6用户在遵守套管钳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保管、运输和使用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月起1年内,但不超过出厂后18个月,确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的为用户修理或更换。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