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264-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264-2019
中文名称: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582924
相关标签:
沥青路面
材料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264-2019 Fog seal material with rejuvenator for asphalt pavement.
1范围
JT/T 1264规定沥青路面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但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JT/T 1264适用于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的生产,检测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往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H/T 191包裴 储运图示标志
GI/T 4892硬质 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
JIG FE20公路工程沥青 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fog seal material with rejuvenator
主要由饱和烃:和芳香烃类物质组成,具有改善老化沥青性能的雾封层材料。
4技术要求
4.1还原剂类雾封晨材料的性能要求
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的性能要求应满足表1的规定。其中恩格拉黏度按照施工时实际情况稀释后进行试验。
标准内容
ICS93.080.2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264—2019
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
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
Fog seal material with rejuvenator for asphalt pavement2019-05-30发布
2019-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老化沥青的制备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试样制备JT/T1264—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JT/T1264—2019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科来福(无锡)路面养护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管理署、上海尔润实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永春、曾蔚、黄颂昌、王杰、徐剑、黄文元、宋洪明、周旭、席红专、李桥林、唐小群、何志敏、秦志山、凌昊、冯国利、徐海平、张艳鸽、邱浩、车法、毛利建、薄占顺、黄伟、石小培、王随原。
1范围
JT/T1264—2019
沥青路面雾封层材料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本标准规定了沥青路面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的生产、检测和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892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fogseal materialwithrejuvenator主要由饱和烃和芳香烃类物质组成,具有改善老化沥青性能的雾封层材料技术要求
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的性能要求4.1
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的性能要求应满足表1的规定。其中恩格拉黏度按照施工时实际情况稀释后进行试验。
表1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的性能要求项
均匀性
恩格拉黏度
蒸发残留物含量,%
筛上剩余量,%
常温储存稳定性(1d),%
与水混合稳定性
性能要求
搅拌后无结块或沉淀
JT/T1264—2019
4.2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的性能要求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的性能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的性能要求项目
针人度(25℃,100g,5s)提高率,%延度(15℃)提高率,%
4.3沥青路面应用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的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20
≥100
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喷洒到沥青路面上后应降低路面的渗水系数;雾封层工程完工后路面的抗滑性能应满足相关规范或设计文件的抗滑要求。5试验方法
5.1均匀性
使用玻璃棒搅拌,通过目测检验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是否均勾。5.2恩格拉黏度
恩格拉黏度试验应根据施工时实际情况对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进行稀释,然后按照JTGE20中的T0622进行。
5.3蒸发残留物含量
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应按照JTGE20中的T0651进行。试样应小火缓缓加热,切忌大火加热,或采用封闭式加热仪具小火加热
5.4筛上剩余量
筛上剩余量试验应按照JTGE20中的T0652进行。5.5常温储存稳定性(1d)
常温储存稳定性(1d)试验应按照JTGE20中的T0655进行。5.6与水混合稳定性
与水混合稳定性试验应按照JTGE20中的T0665进行。5.7针入度提高率
5.7.1仪器设备
试验用的仪器应按照JTGE20中的T0604准备。5.7.2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JT/T1264—2019
按附录A所示的方法制备老化沥青。按照JTGE20中的T0604进行老化沥青针人度试验,得a
到老化沥青针入度P。。
按附录B所示方法制备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的试样按照JTGE20中的T0604进行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的针人度试验,得到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的针人度PI。5.7.3
数据计算和结果处理
式中.R.
针人度提高率按式(1)计算,保留一位小数_ PL- P。×100%
针入度提高率;
老化沥青针入度,单位为1/10毫米(0.1mm);P一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的针人度,单位为1/10毫米(0.1mm)。(1)
5.7.3.2同一试样3次针入度试验的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表3允许误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平均值取整数作为试验结果,以0.1mm计。当试验值不符合此要求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表3允许误差范围
针人度
允许误差
针人度
50~149
单位为1/10毫米(0.1mm)
充许误差
5.7.3.3当针人度试验的测试值小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2(0.1mm),再现性试验的充许误差为4(0.1mm)。
5.7.3.4当针人度试验的测试值大于或等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4%,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8%。5.8延度提高率
5.8.1仪器设备
试验用的仪器按照JTGE20中的T0605准备。5.8.2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按附录A所示的方法制备老化沥青。按照JTGE20中的T0605进行老化沥青15℃延度试验,得到老化沥青延度D。
按附录B所示方法制备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的试样。h
按照JTGE20中的T0605进行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的15℃延度试验,得到老c
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的延度D。5.8.3数据计算和结果处理
5.8.3.1延度提高率按式(2)计算,保留一位小数。D, - D × 100%
JT/T1264—2019
式中:R。
延度提高率:
老化沥青15℃延度,单位为厘米(cm);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15℃延度,单位为厘米(cm)。5.8.3.2同一样品,每次延度平行试验不少于3个,分别记录实测值。延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20%,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30%。5.8.3.3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正式生产后,如原料、配比、工艺有较大改变;正式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6.2检验项目
产品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见表4。表4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均勾性
恩格拉黏度
蒸发残留物含量,%
筛上剩余量,%
常温储存稳定性(1d),%
与水混合稳定性
针入度(25℃,100g,5s)提高率,%延度(15℃)提高率,%
技术要求
注:“V\表示需要检验的项目;“×\表示不需要检验的项目。6.3组批、抽样和判定规则
6.3.1组批
试验方法
以同一类型、同一型号10t为一批,不足10t作为一批。6.3.2抽样
检验类型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从一批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中随机抽取试样,总量不少于5kg,经搅拌均勾后分成两份,密封好,一4
份送检,一份封样保存。
6.3.3判定规则
JT/T1264—2019
产品经检验若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检验项目要求,则判定该批号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为合格产品:如有一项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取封样保存的样品进行不合格项的复检,如达到标准规定则判为合格:否则,该批产品不合格。若超过一项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则该批产品不合格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7.1标志
7.1.1包装箱外表面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7.1.2外表面标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生产单位名称、地址;
b)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批号;
产品净质量与包装后的总质量;d)
包装箱尺寸:
防火、防潮、防雨淋标志。
7.2包装
包装箱尺寸应符合GB/T4892的规定。7.2.1
7.2.2宜采用金属桶或塑料桶密封包装。包装内应附下列文件:a)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上应标明产品的类型、适用范围、安全加热温度和施工工艺等。合格证:出厂检验项目合格证明。b)
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上应有本标准要求的各项技术要求的试验检测结果d)
保质期说明。
7.3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接近烟火,应防受热、防雨淋。7.4储存wwW.bzxz.Net
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应存放于干燥的库房内,避免日晒、站污和划伤,保持外包装完好无损。避免接触腐蚀性气体和液体,远离易燃物质。5
JT/T1264—2019
A.1材料、仪具
A.1.1材料为70号(A)道路石油沥青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老化沥青的制备
试验用仪器设备同JTGE20中T0609。A.1.2
方法与步骤
A.2.1老化沥青的制备应按照JTGE20中T0609试验步骤进行。A.2.2将试样老化时间调整为:在163℃±1℃温度下保持10h。从放置试样开始至试验结束的总时间不应超过10.25h。
A.2.3试验结束后,从烘箱中取出盛样血,将每个盛样皿的试样用刮刀或刮铲刮人一个适当容器内,置于加热炉加热,并适当搅拌(大约5min)使其充分融化达流动状态,再进行后续试验。A.3老化沥青性能要求
老化沥青性能应满足表A.1的要求表A.1老化沥青性能要求
老化沥青针人度(25℃,100g,5s),0.1mm老化沥青延度(15℃),cm
技术要求
25 ~40
B.1材料、仪具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老化沥青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后试样制备B.1.1材料为附录A制备的老化沥青B.1.2
试验用仪器设备同JTGE20中T0651。B.2方法与步骤
B.2.1将干净的试样容器、玻璃棒等烘干并称其合计质量ml。JT/T1264—2019
称取搅拌均勾的老化沥青试样约200g,称取容器、玻璃棒及老化沥青的合计质量mz,准确B.2.2
至1g。
B.2.3在室温条件下,按照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产品说明书或根据实际施工剂量,称取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加入老化沥青试样中。
B.2.4将盛有掺加还原剂类雾封层材料的老化沥青试样的容器连同玻璃棒一起置于电炉或燃气炉(放有石棉垫)上小火缓缓加热(切忌大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其加热温度控制在135℃±5.0℃,加热时间30min±2min,然后在163℃±3.0℃温度下加热1minB.2.5将加热的试样立即一次灌人各针人度、延度试模中,当温度下降太多时,宜适当加热再灌模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