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G/T 6303.1-2017 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
JTG/T 6303.1-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G/T 6303.1-2017

中文名称: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2597216

相关标签: 移动 支付 技术规范 第一册 停车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G/T 6303.1-2017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bile Payment of Toll Road Section 1 Manual Mobile Payment.
1总则
1.0.1为提升收费公路服务水平, 指导停车移动支付在收费公路领域的应用,制定JTG/T 6303.1。
条文说明
制定本规范目的是为适应社会公众的出行需求,提升收费公路服务水平,遵循“开放、包容、融合、创新”的理念,指导停车移动支付在收费公路领城的应用。
1.0.2本规范适用于封闭式收 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相关设施建设,开放式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和其他支付场景可参照执行。
1.0.3本规范是 《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的第一-册,与不停车移动支付相关规范共同组成《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条文说明
按照应用方式,收费公路移动支付分为停车移动支付和不停车移动支付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关键技术、系统设施建设和应用模式上均存在很大不同。因此,《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将由停车移动支付和不停车移动支付相关规范组成。
1.0.4收费公路停 车移动支付作为人工半自动收费支付方式之一,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
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作为人工半自动收费支付方式之一,是在原收费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专用设施实现的。因此,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还应作为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遵循的基础标准。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JTG
JTG/T6303.1—2017
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Mobile Payment ofToll RoadSection1ManualMobilePayment
2017-11-30发布
201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bile Payment of Toll RoadSection1ManualMobilePayment
JTG/T6303.1—2017
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实施日期:2018年01月01日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第50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
《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的公告
现发布《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JTG/T6303.1—2017),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JTG/T6303.1一2017)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以便修订时研用。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7年11月30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7年12月1日印发
本规范是为适应技术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便捷出行、促进“互联网+”与收费公路深度融合发展制定的,对于指导全国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相关设施建设、保障收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规范为《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的第一册一一停车移动支付,是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相关设施建设的依据,内容包括6章和4个附录,分别是:1总则、2术语和缩略语、3基本规定、4系统框架及功能要求、5信息编码和数据接口、6安全防护要求、附录A交易流程、附录B出口车道停车移动支付关键操作流程、附录C受理终端技术要求、附录DSE模块技术要求。本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编制。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函告本规范日常管理组,联系人:刘鸿伟(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邮编:100088;电话:010-62079526-208,传真:010-62045674: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以便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省高速公路监控中心
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评估中心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编:李爱民
王立岩赵劲涛王刚宫
主要参编人员:刘鸿伟
宫福军盛刚
罗胜坚
审:孙兴焕
参与审查人员:王军
邢万勇
参加人员:王平
陈丙勋
黎水林
陈海华
黄汝存李辉
田丽萍
谢海强”孙德强
谢蒙萌
田晓庄
李汉魁
艾春迪
梅新明
汪志华李耿汤成
翟占林
余绪金
郭艳梅
卢立阳
张玉军周
张春杰
2术语和缩略语
2.1术语
2.2缩略语
3基本规定
4系统框架及功能要求
4.1系统框架
4.2功能要求
5信息编码和数据接口
信息编码
数据接口…·
6安全防护要求
6.1网络安全防护要求
设备安全防护要求
应用安全防护要求
数据安全防护要求·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物理和环境安全防护要求
交易流程
出口车道停车移动支付关键操作流程受理终端技术要求
SE模块技术要求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1总则
1.0.1为提升收费公路服务水平,指导停车移动支付在收费公路领域的应用,制定本规范。
条文说明
制定本规范目的是为适应社会公众的出行需求,提升收费公路服务水平,遵循“开放、包容、融合、创新”的理念,指导停车移动支付在收费公路领域的应用。1.0.2本规范适用于封闭式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相关设施建设,开放式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和其他支付场景可参照执行。1.0.3本规范是《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的第一册,与不停车移动支付相关规范共同组成《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按照应用方式,收费公路移动支付分为停车移动支付和不停车移动支付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关键技术、系统设施建设和应用模式上均存在很大不同。因此,《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将由停车移动支付和不停车移动支付相关规范组成。1.0.4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作为人工半自动收费支付方式之一,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
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作为人工半自动收费支付方式之一,是在原收费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专用设施实现的。因此,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还应作为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遵循的基础标准。
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JTG/T6303.1-2017)2术语和缩略语
2.1术语
2.1.1收费公路移动支付mobilepaymentoftollroad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或绑定账户支付收费公路通行费的服务方式。2.1.2停车移动支付manualmobilepayment适用于MTC出口车道,沿用封闭式收费公路“入口领券(卡)、出口交券(卡)缴费”的收费制式,用户在停车状态下采用二维码、虚拟卡等支付通行费的方式。2.1.3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
用户持有的具有移动通信能力的终端设备,如手机、PAD等。2.1.4二维码two-dimensionalcode在平面上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图形来表示记录数据信息的几何形体。条文说明
根据用户使用二维码的方式,可分为用户主动方式和用户被动方式。用户主动方式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作为二维码识读设备读取目标设备上的二维码信息并完成支付的方式:用户被动方式指通过专用二维码识读设备读取用户移动终端上的二维码并完成支付的方式。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宜采用用户被动方式。2.1.5虚拟卡virtualcard
基于金融IC卡派生出来的虚拟账户,以移动终端为存储载体,通过NFC技术完成无卡支付。
2.1.6第三方支付平台third-partypaymentplatform银行或具备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支付系统,其主要承担的功能包括受理移动支付交易请求、生成和下发对账单、交易结算。2
2.1.7移动支付平台mobilepaymentplatform术语和缩略语
收费系统为满足停车移动支付应用建设的、用于对外连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前置系统或功能模块,完成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对账;按照数据传输方式的不同,移动支付平台还可作为收费系统对外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接口,与其进行数据交互,完成停车移动支付扣费流程:同时根据运营模式的不同,移动支付平台还可与联网收费清分结算系统完成移动支付通行费的对账,以及受理终端的管理等。条文说明
当移动支付平台是独立于原收费设施建设的系统时,可自建运营,也可由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建设和运营。
2.1.8数字证书digitalcertificate也称公钥证书,由证书认证机构签名的包含公开密钥拥有者信息、公开密钥、签发者信息、有效期以及扩展信息的一种数据结构。按类别可分为个人证书、机构证书和设备证书,按用途可分为签名证书和加密证书。2.1.9受理终端pointof interaction识读二维码或虚拟卡信息并参与移动支付交易的专用设备。受理终端类型包括扫码终端、只读扫码终端、金融POS终端等。2.1.10扫码终端codescanningterminal识读二维码并处理移动支付交易的专用设备。2.1.11只读扫码终端read-onlycodescanningterminal仅具备识读二维码功能的专用设备。2.1.12冲正reversal
由车道发起,通知后端系统对前一笔状态未明的交易发起取消的一种交易。2.1.13撤销cancellation
由车道或移动支付平台发起,将车道已成功完成扣费,尚未完成结算的某条交易记录所涉及全部金额按原路径退还用户的一种交易。2.1.14退费refund
由移动支付平台发起,将已完成结算的某条交易记录所涉及全部或部分金额按原路径退还用户的一种交易。
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JTG/T6303.12017)条文说明
“冲正”“撤销”和“退费”这3个术语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定义存在差异,为准确理解本规范,在此结合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应用给出定义。2.1.15
5对账reconciliation
对交易数据进行核对,以确认交易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的业务。2.1.16结算settlement
根据对账结果或清分结果进行资金收付的业务。2.1.17安全单元secureelement
在移动支付中负责关键数据的安全存储和运算功能的部件。2.1.18数字签名digitalsignature附加在数据单元上的数据,或是对数据单元所做的密码变换,这种数据或变换允许数据单元的接收者用以确认数据单元的来源和完整性,并保护数据防止被人伪造或抵赖。
2.2缩略语
IPSEC-
应用软件(Application);
BCD代码(Binary-CodedDecimal)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TollCollection);全局唯一标识符(GloballyUniqueIdentifier);互联网协议安全(InternetProtocolSecurity);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s);人工半自动收费(ManualTollCollec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个人识别码(PersonalIdentificationNumber);销售点(PointofSale);
安全单元(SecureElement);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4
3基本规定
3.0.1停车移动支付可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或多种移动支付方式。条文说明
基本规定
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不涉及跨省域互联互通,本着“开放、兼容”的原则,在保障网络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鼓励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多元化的支付方式。3.0.2停车移动支付系统应按现行《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中第三级及以上的要求建设。停车移动支付系统应用不得对现有收费系统网络安全和稳定运行造成影响。3.0.3
条文说明
收费公路通信网络是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通信网,随着停车移动支付在收费公路的应用,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规范对停车移动支付系统提出按现行《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CB/T22239)中第三级及以上的要求进行建设,以做到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3.0.4在移动支付交易过程中,移动终端(APP)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的安全机制应由第三方支付平台保障。
条文说明
条文中的“移动终端(APP)”,是指由相应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用于提供支付交易的APP。
停车移动支付系统相关加解密运算应采用国产密码算法。3.0.6停车移动支付专用设施应与收费系统时钟保持一致。5
收费公路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一册停车移动支付(JTG/T6303.1-2017)系统框架及功能要求
4.1系统框架
4.1.1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系统是在现有收费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移动支付平台和受理终端。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系统框架应符合图4.1.1的规定。图例:
条文说明
现有收费设施
停车移动支付专用设施
图4.1.1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系统框架示意图由于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系统只是在现有收费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专用设施,因此系统框架仍沿用现有的收费系统总体框架。-6
系统框架及功能要求
4.1.2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系统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终端(APP)共同完成停车移动支付过程。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应用逻辑框架应符合图4.1.2的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
收费公路停车
移动支付系统
交易信息
移动终端(APP)
图4.1.2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应用逻辑框架示意图条文说明
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移动终端(APP)作为外部系统,不属于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系统范畴。
4.1.3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系统数据传输网络可采用高速公路通信网、电信运营、商专线网络、互联网等,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规定。条文说明
收费公路停车移动支付系统内部以及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网络模式有多种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安全防护要求的前提下,自行选择网络建设模式和数据传输方式,本规范不再具体规定。4.2功能要求
4.2.1联网收费清分结算系统涉及停车移动支付应具备下列功能:1与移动支付平台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停车移动支付交易的对账、结算。2停车移动支付通行费的清分结算。3停车移动支付车道流水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备份管理。条文说明
1当移动支付平台是独立于联网收费清分结算系统建设时,联网收费清分结算系统与移动支付平台之间完成对账,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的对账则由移动支付平台完成;当移动支付平台仅是联网收费清分结算系统的一个功能模块时,联网收费清分结算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