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T 1263-2019 公路用防撞预警器
JT/T 1263-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263-2019

中文名称:公路用防撞预警器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239837

相关标签: 公路 防撞 预警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263-2019 Highway collision avoidance warning device.
1范围
JT/T 1263规定了公路用防撞预警器的产品组成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JT/T 1263适用于公路用防撞预警器的生产.使用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 储运图示标志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 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T 31446 LED 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
JT/T 817公路机电 系统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公路用防撞预警器highway ollision avoidance warning device
安装在公路上易发生碰攛事故的特定位置,可通过文字符号.图形声光等方式向道路使用者提示交通冲突,预防交通碰撞事故发生的安全设施。
4产品组成与型号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3.080.3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263—2019
公路用防撞预警器
Highway collision avoidance warning device2019-05-30发布
2019-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组成与型号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公路用防撞预警器典型应用场景JT/T1263—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JT/T1263—2019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博达伟业公共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长城、辛欣、赵建东、陈伟、李刚、陈宙翔、韩晖、文涛、廖文洲、刘礼辉、陈立峰Ⅲ
1范围
公路用防撞预警器
JT/T1263—2019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用防撞预警器的产品组成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用防撞预警器的生产、使用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911
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5LED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
GB/T31446
公路机电系统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JT/T817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公路用防撞预警器highwaycollisionavoidancewarningdevice安装在公路上易发生碰撞事故的特定位置,可通过文字、符号、图形、声光等方式向道路使用者提示交通冲突,预防交通碰撞事故发生的安全设施,4产品组成与型号
4.1产品组成
公路用防撞预警器(简称“防撞预警器”)由交通检测器、控制器、预警显示屏,以及机箱、杆柱及紧固连接件等组成:
a)交通检测器,用于检测车辆或行人的通过情况;b)控制器,用于防撞预警器的控制,包括交通检测器数据采集接入、交通冲突判断、预警显示屏控制等功能;
预警显示屏,用于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向道路使用者传达冲突预警信息;c)
机箱,用于容纳安装控制器;
e)杆柱及紧固连接件,用于安装和固定预警显示屏。4.2产品型号
防撞预警器产品型号包括代号、供电方式、环境温度适应等级、检测对象类型、设计代码5项内容见图1。
JT/T1263—2019
FZYJ-D-D
设计代码,1位数字或字母;
检测对象类型,1位字母;
环境温度适应等级:
供电方式,1位数字:
防撞预警器代号。
图1防撞预警器产品型号
图中各部分代码说明如下:
a)供电方式:“1”表示太阳能供电,“2\表示电网供电,“3”表示其他方式;b)环境温度适应等级:“S2”表示-5℃~+55℃、“A”表示-20℃~+55℃、“B”表示-40℃~+50℃;
c)检测对象类型:“P”表示仅能检测行人,V\表示仅能检测车辆,“D\表示同时检测行人和车辆。
示例:防撞预警器采用太阳能供电,环境温度适应等级为A,支持行人和车辆的双重检测,设计代码为H,其型号表示为FZYJ-1-A-D-H。
5技术要求
5.1外观质量
5.1.1防撞预警器的预警显示屏、机箱、杆柱及紧固连接件外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划痕、锈蚀点、永久性污渍,边角过渡圆润,无毛刺、飞边等缺陷5.1.2涂层应平整均勾、颜色一致,不应有气泡、龟裂、脱落、机械损伤等缺陷。5.1.3结构应简单、牢靠,满足使用要求,安装调节方便。5.2功能要求
当防撞预警器检测并判断存在碰撞事故风险时,防撞预警器的预警显示屏应在预警响应时间范围内,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向道路使用者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应符合GB5768.2中的相关规定。5.3交通检测器
交通检测器应能够检测车辆与行人的通过情况,交通流量相对误差不大于5%。5.4预警显示屏
预警显示屏的材料、色度性能、视认性能应符合CB/T31446的规定。5.5通信距离
控制器与预警显示屏以及控制器与交通检测器间的通信距离不小于300m5.6预警时间响应、调整与复位
5.6.1从交通检测器检测到交通流时刻起至预警显示屏开始点亮的响应时间不大于0.1s。5.6.2预警显示屏被触发持续点亮显示的预警时间应不小于3s,且预警时间长度可调整;预警时间不2
大于10s时,时间偏差应在±10%内,预警时间大于10s时,时间偏差应在±1s内,JT/T1263—2019
5.6.3在预警显示屏处于被触发点亮显示时间内,再次检测到行人或车辆时,预警显示屏点亮显示持续时间应重新复位计时,时间偏差应在±1s内,5.7蓄电池容量
采用太阳能、风光互补等供电方式时,蓄电池组充满电后连接负载,放电至过放保护状态,防撞预警器产品连续有效工作时间不低于48h。5.8电气安全性能
电网供电的防撞预警器,其电气安全性能应符合JT/T817的规定。5.9环境适应性
5.9.1耐环境温度
耐环境温度应符合JT/T817有关室外机电设备的规定。5.9.2耐环境湿度
耐环境湿度应符合JT/T817有关室外机电设备的规定5.9.3耐机械振动性能
耐机械振动性能应符合JT/T817有关室外设备的规定。5.10防护等级
防撞预警器应采取防水、防尘措施,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级5.11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应符合JT/T817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外观质量
用目测和手感法进行检查。
6.2功能
6.2.1试验准备
试验准备要求如下:
用于测试的防撞预警器产品1套,应至少含有预警显示屏1块、交通检测器1个、控制器1台;a
卷尺或激光测距装置1个;双踪示波器1台;用于试验的小型客车和小型货车各1辆:b)
c)选择空旷试验场地,防撞预警器布置示意见图2,布置预警显示屏、交通检测器和控制器,预警显示屏与交通检测器相距(1,)应不小于300m,交通检测断面的宽度(l2)应不小于8m,侧向距离(1)为1.5m。
注:防撞预警器典型应用位置参见附录A。3
JT/T1263—2019
说明:
控制器与预警显示屏;
交通检测器;
交通检测器交通流检测断面;
试验路径。
6.2.2试验步骤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图2防撞预警器布置示意
检测对象类型为V时,小型客车和小型货车分别以20km/h~40km/h的速度、分3次从图2所a)
示的试验路径a、b和c通过交通检测断面区域,观察防撞预警器的预警显示屏是否被触发点亮;
检测对象类型为P时,行人采用正常步速,分3次从图2所示的试验路径a、b和c通过交通检测断面区域,观察防撞预警器的预警显示屏是否被触发点亮;检测对象类型为D时,依次进行上述试验步骤a)和b)。c)
6.3交通检测器
6.3.1试验准备
应符合6.2.1的规定。
6.3.2试验步骤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检测对象类型为V时,小型客车和小型货车分别以约20km/h、40km/h、60km/h、80km/ha
100km/h、120km/h的速度,从图2所示的试验路径b通过交通检测断面区域,小型客车和小型货车在各种车速条件下试验4车次,记录防撞预警器的预警显示屏被正确触发点亮的次数;
检测对象类型为P时,行人采用正常步速和跑步两种方式,从图2所示的试验路径b通过检测断面区域,每种方式试验4人次,记录防撞预警器的预警显示屏被正确触发点亮的次数;检测对象类型为D时,依次进行上述试验步骤a)和b)。c
6.3.3结果计算与判定
交通流量相对误差按式(1)计算。n=
式中:n.
交通流量相对误差;
n—一试验过程中,防撞预警器的预警显示屏被正确触发点亮的次数;no——试验过程中,通过交通流检测断面区域的实际交通次数。6.4预警显示屏
预警显示屏的材料、色度性能、视认性能试验按GB/T31446的有关规定进行。6.5通信距离
6.5.1试验准备
应符合6.2.1的规定。
6.5.2试验步骤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JT/T1263—2019
a)用卷尺或激光测距装置测量控制器与预警显示屏间的距离,调整控制器的位置使控制器与预警显示屏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小型客车和小型货车分别以20km/h~40km/h的速度行人以正常步速通过交通检测断面区域,观察防撞预警器的预警显示屏是否被正确触发点亮:
用卷尺或激光测距装置测量控制器与交通检测器间的距离,调整控制器的位置使控制器与交b)
通检测器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小型客车和小型货车分别以20km/h~40km/h的速度、行人以正常步速通过交通检测断面区域,观察防撞预警器的预警显示屏是否被正确触发点亮。6.6预警时间响应、调整与复位
6.6.1试验准备
应符合6.2.1的规定。
6.6.2预警时间响应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以交通检测器作为信号发生源,或使用可以产生相同内容的模拟信号发生器产生交通检测信号;
将交通检测器或模拟信号发生器和预警显示屏接人双踪示波器的输人端,从双踪示波器上读b)
出交通检测信号发生到预警显示屏点亮的时间间隔(即为预警响应时间)。6.6.3预警时间调整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以交通检测器作为信号发生源,或使用可以产生相同内容的模拟信号发生器产生交通检测a)
信号;
将预警时间设置为3,采用车辆或行人实际触发或模拟触发交通检测信号,使用秒表计时并记录,测试3次;
将预警时间分别设置为5s、10s、15s20s,30s,重复b)步骤。c
6.6.4预警时间复位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a)以交通检测器作为信号发生源,或使用可以产生相同内容的模拟信号发生器产生交通检测5
JT/T1263—2019
信号;
将预警时间设置为5s,采用车辆或行人实际触发或模拟触发交通检测信号,使预警显示屏点亮显示,在预警显示屏点亮显示过程中,再次采用车辆或行人实际触发或模拟触发交通检测信号,使用秒表计时至预警显示屏关闭;c)将预警时间分别设置为10s20s,重复b)步骤。6.7蓄电池容量
取5套防撞预警器的配套蓄电池,充满电后分别为防撞预警器产品供电,开启设备,记录使预警显示屏的亮度应维持在不低于2500cd/m2的时间,计算5次测试记录时间的平均值。6.8电气安全性能
电气安全性能试验按JT/T817的有关规定进行。6.9环境适应性bzxZ.net
6.9.1耐环境温度试验按JT/T817有关规定进行。6.9.2耐环境湿度试验按JT/T817有关规定进行。6.9.3耐机械振动性能试验按JT/T817有关规定进行。6.10
防护等级
防护等级试验按JT/T817有关规定进行。6.11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试验按JT/T817有关规定进行。7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产品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见表1。表1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外观质量
交通检测器
预警显示屏
通信距离
预警时间
蓄电池容量
电气安全性能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
环境适应性
防护等级
电磁兼容
表1(续)
技术要求
注:“+”表示必检项目;“_”表示可检项目。7.1.2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c
d)正常批量生产时,每年1次;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e)
组批、抽样和判定规则
7.2.1组批
用同一批元器件和同一工艺生产的防撞预警器可组为一批。7.2.2抽样
JT/T1263—2019
出厂检验
当批量不大于30套时,随机抽取30%的样品进行检验;当批量大于30套时,随机抽取15%的样品进行检验,但不应少于9套。批量的最大值不超过100套。7.2.3判定规则
72.3.1型式检验中若有不合格项月,则应在同一批次产品中加倍抽取样品对其不合格项进行检验,若仍不合格,则该型式该批次产品判为不合格。7.2.3.2出厂检验中,若出现一项不合格,则对该批产品的该项目进行全部检验,剔除的不合格品允许返修,返修后重新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但返修次数不应超过两次。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标志
8.1.1产品标志
产品标志可采用铭牌或直接喷刷、印字等形式,标志应清晰,易于识别且不易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褪色、脱落。产品标志上应注明以下内容:a)产品型号或规格;
b)产品编号;
制造日期。
8.1.2包装标志
防撞预警器产品包装标志应符合CB/T191的有关规定,在外包装箱上应标有“注意防潮”“小心轻7
JT/T1263—2019
放”“易碎”“防倾倒”图案,在产品内包装箱上应印刷以下内容: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及商标:
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
每箱的净质量、毛质量及尺寸;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本产品标准编号。
2包装
8.2.1产品包装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包装箱宜用硬质材料,内部用防潮瓦楞纸箱加聚氨酯泡沫塑料或其他软性材料充填缓冲,包装应牢固可靠,2产品包装箱内应随带如下文件:8.2.2
装箱单;
产品合格证;
产品使用说明书;
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3运输
运输过程应避免剧烈振动、撞击重压、雨雪淋装、太阳曝晒、接触腐蚀性气体及机械损伤。8.4储存
产品应储存于通风、干燥、无酸碱及腐蚀性气体的仓库中,周围应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强磁场作用,带蓄电池的防撞预警器存放期不超过6个月。8
A.1应用场景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公路用防撞预警器典型应用场景JT/T1263—2019
A.1.1应用场景I针对的是两条匝道汇合的情况,当两条匝道同时有车辆驶向汇合区域时,存在冲突碰撞风险。
A.1.2应用场景I中,在交通冲突区域附近的路侧设置2处预警显示屏,分别服务于两条匝道车辆,在两条匝道上距离预警显示屏上游适当位置分别设置1处交通检测器,应用场景I预警显示屏与交通检测器布设示意见图A.1。
说明:
交通检测断面:
预普显示屏:
交通冲突区域:
4——匝道。
图A.1应用场景I预警显示屏与交通检测器布设示意A.2应用场景
A.2.1应用场景Ⅱ针对的是无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在雨雾恶劣天气或夜间低照度条件下或交叉口存在视距不良的情况下,车辆通过交叉口冲突区域时,存在冲突碰撞风险。A.2.2应用场景Ⅱ中,在主要相交道路交叉口上游适当位置分别设置1处交通检测器,分别用于检测两个方向驶向交口的车辆,在与主路相交支路交叉口前方路侧适当位置设置1处预警显示屏,应用场景I预警显示屏与交通检测器布设示意见图A.2。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