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T 1239-2019 沥青路面抗凝冰涂层材料技术条件
JT/T 1239-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239-2019

中文名称:沥青路面抗凝冰涂层材料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512840

相关标签: 沥青路面 涂层 材料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239-2019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nti-icing coating material for asphalt pavement.
1范围
JT/T 1239规定了沥青路面抗凝冰涂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JT/T 1239适用于以改性乳化沥青或有机硅溶液为载体的沥青路面抗凝冰涂层材料的生产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显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35液体 黏度的测定
GB/T 23851融雪剂
JTG F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3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F6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表面结冰点surface feeing point
附着于沥青路表面的水膜达到冰点的温度。
3.2涂层用抗凝冰剂anti-icing agent for coating
可均匀分散于载体溶液中,具有降低涂层表面结冰点作用的固态粉末状物质。
3.3沥青路面抗凝冰涂层材料anti-icing coating material for asphalt pavement
抗凝冰剂分散于改性乳化沥青或有机硅溶液中形成的涂层材料.通过喷涂方式附着于沥青路面表层,形成具有抗凝冰功能的薄膜。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3.080.99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239—2019
沥青路面抗凝冰涂层材料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nti-icing coating material for asphalt pavement2019-01-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9-03-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乳化沥青层间黏结强度试验附录B(规范性附录)AC-13推荐标准级配范围,JT/T1239—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JT/T1239—2019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之杰、余剑英、吴少鹏、赵美玲、张阳、薛忠军、谭忆秋、王春明、李小龙、宋平范俊英、庄宝利、浦立娜、杨可、徐慧宁、易益、陈枭、张隽玮、鲁金铭、朱国军、李晟。Ⅲ
1范围
沥青路面抗凝冰涂层材料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沥青路面抗凝冰涂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JT/T1239—2019
本标准适用于以改性乳化沥青或有机硅溶液为载体的沥青路面抗凝冰涂层材料的生产和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液体黏度的测定
GB/T22235
GB/T23851
JTGE20
JTGE30
JTGE60
3术语和定义
融雪剂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surfacefreezing point
表面结冰点
附着于沥青路表面的水膜达到冰点的温度。3.2
J anti-icing agent for coating涂层用抗凝冰剂
可均勾分散于载体溶液中,具有降低涂层表面结冰点作用的固态粉末状物质。3.3
沥青路面抗凝冰涂层材料anti-icing coatingmaterial forasphaltpavement抗凝冰剂分散于改性乳化沥青或有机硅溶液中形成的涂层材料,通过喷涂方式附着于沥青路面表层,形成具有抗凝冰功能的薄膜。3.4
表面冰层黏附力ice surfacecohesion路表面与路表冰层之间的黏附能力4技术要求
4.1抗凝冰涂层的材料
4.1.1用于制备沥青路面抗凝冰涂层的材料包括抗凝冰剂、改性乳化沥青、有机硅溶液,改性乳化沥青和有机硅溶液作为载体分别与抗凝冰剂混合,形成改性乳化沥青型和有机硅溶液型抗凝冰涂层材料。4.1.2抗凝冰剂技术要求见表1。1
JT/T1239—2019
细度(0.075mm筛)
碳钢腐蚀率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见表2。
蒸发残留物
储存稳定性
抗凝冰剂技术要求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软化点
延度(5℃)
层间黏结强度
有机硅溶液技术要求见表3
表3有机硅溶液技术要求
抗凝冰涂层
运动黏度(25℃)
固含量
抗凝冰涂层室内试验技术要求见表4。表4
涂层表面结冰点,℃
涂层表面冰层黏附力,N
与抗凝冰剂拌和性
MPa·s
抗凝冰涂层室内试验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无明显刺激性气味
≥50%
技术要求
≥>53
技术要求
无色透明状液体
25%~30%
技术要求
乳化沥青型
试件无浸泡
试件浸泡48h
试件无没泡
试件浸泡48h
拌和性
破乳速度,h
无结块
3~5h无破乳现象
有机硅溶液型
4.2.2抗凝冰涂层路面性能技术要求见表5。表5抗凝冰涂层路面性能技术要求项目
涂膜后路面摩擦系数(BPN)
5试验方法
抗凝冰剂
5.1.1气味
试验应采用嗅辨方法。
5.1.2细度
乳化沥青型
技术要求
JT/T1239—2019
有机硅溶液型
试验按照JTGE30中T0502关于水泥细度负压筛试验方法进行,其中筛孔尺寸选用0.075mm。5.1.3冰点
5.1.3.1试验仪器要求如下:
低温试验箱:最低温度可达-25℃,控温精度0.5℃;a)
数显温度表:测量温度范围为-20~10℃,精度0.1℃。b)
5.1.3.2测试步骤和结果处理如下:用蒸馅水将抗凝冰剂配置成含量为20%的混合液,置于一15℃的低温试验箱中,待溶液温度a
降到0℃时开始记录溶液温度的变化,每20min记录一次;当温度降低到-3℃时,每5min记录一次,直至水膜表面开始结冰,水膜以冰水平衡态共存,当结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0%时,以此为表面结冰点温度。
b)取两次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5℃。
5.1.4碳钢腐蚀率
按照GB/T23851中碳钢腐蚀率的试验方法测定。测定结果取三个试件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改性乳化沥青
蒸发残留物性质试验要求如下:蒸发残留物含量按照JTGE20中T0651试验方法测定;a)
软化点按照JTGE20中T0606试验方法测定:b)
延度(5℃)按照JTGE20中T0605试验方法测定。c
储存稳定性按照JTGE20中T0655试验方法测定。5.2.2
5.2.3层间黏结强度试验见附录A。3
JT/T1239—2019
5.3有机硅溶液
5.3.1外观检查应采用目测方法
5.3.2运动黏度应按照GB/T22235试验方法测定,并在(25±2)℃下测定。5.3.3固含量应按照JTGE20中T0651试验方法测定,加热控制温度为90~100℃。5.4抗凝冰涂层
5.4.1试件制作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备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如下:按照JTGE20中T0702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制作尺寸为Φ101.6mm×63.5mma
马歇尔试件,试件级配为AC-13,推荐标准级配范围见附录B;按照JTGE20中T0703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轮碾法)制作尺寸为300mm×300mm×b)
50mm车辙试件,试件级配为AC-135.4.1.2混合喷涂型抗凝冰剂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备取根据5.4.1.1制备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按产品规定的掺量比例将改性乳化沥青或有机硅液体组分和抗凝冰剂混合均勾,以400/m用量,将涂料均勾涂刷在马歇尔试块表面,待乳化沥青破乳后干燥成膜使用。
5.4.1.3浸水试件制备
将根据5.4.1.2制备的试件用于冰点和黏结力试验。将试件浸泡于纯净水中并使液面高于试件表面2cm,浸泡48h后取出试件,湿布擦干后备用。5.4.2涂层表面结冰点
5.4.2.1试验仪器如下:
a)低温试验箱:最低温度可达-25℃,控温精度0.5℃:b)热电偶数显温度计:测量温度范围为-20~10℃,精度0.1℃。5.4.2.2试验步骤如下:
a)将热电偶数显温度计的热电偶探头放置在马尔试件表面中心点,用胶带将热电偶固定(图1);说明:
一沥青混凝土试件:
-水膜;
热电偶探头:
4—胶带:
一数显温度计
图1冰点测试示意
JT/T1239—2019
放入已降温至-3C的低温试验箱中,恒温30min,采用蒸馏水,缓慢滴加在试件表面中心部位并使水膜灌没热电偶探头:
以1℃的幅度逐步降温,每个温度保温30min并观察是否结冰,直至水膜表面开始结冰,水膜c
以冰水平衡态共存,当结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0%时,以此为表面结冰点温度:测定结果精确至0.5℃;应做平行试验,取两次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两次结果的差值不大于d)
浸泡48h后试件表面结冰点试验同上述方法测定。e)
涂层表面冰层黏附力
试验仪器如下:
低温试验箱:最低温度可达-25℃,控温精度为0.5℃。a)
数显测力计:测量范围0~200N,精度0.1N,具有最大力锁定功能;b)
夹具:取两块尺寸为150mm×70mm,厚度为1mm的不锈钢片,在两块不锈钢片的相同位置分别钻四个大小相同的孔,尺寸如图2所示。螺栓:规格为M6×10mm普通螺栓、螺母和垫片。d)
40mm35mm
图2夹具尺寸示意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5.4.3.2试验步骤如下:
a)将两块涂有抗凝冰剂的马歇尔试件置于已降温至-15℃低温试验箱中,先在马歇尔试件表面滴加10g水,将180g/m的聚酯毡裁剪成200mm×105mm大小,一端粘贴于马歇尔试件表面,并在聚酯钻表面均匀滴加20水,使聚酯毡充分浸湿并与马歇尔试件紧密粘贴,另一端23cm处夹具留孔位置在聚酯钻打三个孔,用螺栓和螺母与夹具紧密相连,夹具放置在另一个马歇尔试件表面,如图3a)所示;重新放人-15℃低温试验箱中保温4h,将数显测力计的挂钩与夹具相连,如图3b)所示,沿垂b)
直方向施加拉力,直至聚酯毡从马歇尔试件表面脱落,读取数显测力计的最大拉力,减去夹具的重量即为表面冰层黏附力;
测定结果取两个试件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取整数;d)浸泡48h后试件涂层表面冰层黏附力试验同上述方法测定。5.4.4与抗凝冰剂拌和性
拌和性试验
试验仪器:控制精度为0.1g电子秤;烧杯及玻璃棒。a)
b)试验温度:(25±5)℃。
JT/T1239—2019
说明:
一沥青混凝土试件:
聚酯毡:
夹具;
螺栓及螺母组合件;
数显测力计。
试验步骤如下:
图3表面冰层黏附力测试装置示意b)
称取100.0g乳化沥青装入烧杯中,并在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10.0g抗凝冰剂,继续搅拌5min后将其静置1h;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乳化沥青,搅拌速度宜为60r/min,观察有无结块和破乳现象。2)
5.4.4.2破乳速度试验
应参照JTGE20中T0657测试方法进行,试验温度宜为(25±2)℃。5.4.5
涂膜后路面摩擦系数
应按照JTGE60中T0964试验方法测定。6
A.1试验仪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乳化沥青层间黏结强度试验
JT/T1239—2019
A.1.1层间黏结强度试验夹具结构包括带半球阀的转换连接器、连杆、固定钢板座、不同尺寸的连接头。层间黏结强度试验示意见图A.1。6
说明:
带半球阀的转换连接器:
一连杆;
-固定钢板座;
被测试芯样:
乳化沥青黏结层:
连接头。
图A.1层间黏结强度试验示意(尺寸单位:mm)拉伸试验机测量范围0~5000N,精度0.1N。A.1.2
试验准备
A.2.1根据改性乳化沥青实际用量,换算出室内标准马歇尔试件表面所需的改性乳化沥青用量A.2.2按照JTGE20规程中T0702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制作直径Φ101.6mm的标准马歇尔试件,试件级配为AC-13,推荐标准级配范围见附录B。分上下两层进行击实试验,应先对下层进行75次单面击实,再均匀喷洒改性乳化沥青,最后对上层进行75次单面击实。A.2.3击实成型后,横向放置冷却至室温,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2h,再脱模取出试件。A.2.4将室内制备好的马歌尔试件上层和下层用切割机切除,保留乳化沥青层间黏结部分,上下层厚7
JT/T1239—2019
度各保留30mm。
A.2.5用环氧树脂胶将两个固定钢板座黏结到切好试件的上下切面,室温放置24h后备用。A.3试验条件及过程
A.3.1将黏结好的试件放于试验温度设为(25±2)℃的环境箱保温6h以上。A.3.2将黏结好的试件连接于连杆上,连接于拉伸试验机上,进行轴向拉伸试验,设置试验机的拉伸速率为50mm/min。
A.4试验结果
A.4.1将测得的荷载数据除以试件表面面积即得到乳化沥青黏结层的黏结强度,将一组试件的算数平均黏结强度作为该改性乳化沥青的黏结强度。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倍时,该测定值应予以舍弃,并以A.4.2
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试件数目n为3、4、5.6个时值分别为1.15、1.46、1.67、1.82。
(规范性附录)
AC-13推荐标准级配范围
AC-13推荐标准级配范围见表B.1。表B.1
筛网尺寸(mm)
AC-13推荐标准级配范围
90~100
60 ~80
30 ~ 53
20 ~ 40
15 ~30
10 ~ 23
5 ~ 12
JT/T1239—201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