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237-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237-2019
中文名称:开式潜水钟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693977
相关标签:
开式
潜水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237-2019 Open bell.
1范围
JT/T 1237规定了开式潜水钟的分类.组成和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仪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27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GB/T 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 5099钢质无缝气瓶
GB/T 7134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GB/T 8923. 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 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 9332船舶电气装置控制和仪器回路用150/250V( 300V )电缆
GB/T 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 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NB/T 4701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 部分:渗透检测
CB/T 60船用眼板
中国船级社(CCS)潜水 系统和潜水器人级规范(2013)
标准内容
ICS 03.220.4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237—2019
开式潜水钟
Openbell
2019-01-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9-03-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组成和型号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开式钟浮力试验方法
开式钟整体静载试验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开式钟管路耐压试验方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开式钟管路气密性试验方法
周期检验
JT/T1237—2019
JT/T1237—2019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交通运输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打捞局芜湖潜水装备厂、深圳市杉叶实业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芜湖救捞装备研发中心、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柯文海、肖晓凌、尹可顺、张生、吴剑、徐进、颜小亮、都殿煜、喻晓春。Ⅱ
1范围
开式潜水钟
JT/T1237—2019
本标准规定了开式潜水钟的分类、组成和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120m浅水以下工作深度的开式潜水钟的生产、检验和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27
GB/T3274
GB/T3280
GB/T4237
GB5099
GB/T7134
GB/T8923.1
GB/T9332
GB/T13384
GB/T14976
GB50235
NB/T47013.5
CB/T60
中国船级社(CCS)
3术语和定义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钢质无缝气瓶
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船舶电气装置控制和仪器回路用150/250V(300V)电缆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船用眼板
潜水系统和潜水器人级规范(2013)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openbell;wetbell
开式潜水钟
运送潜水员往返于水面与水下作业地点之间的一种运载设备其上部为一个开口向下的罩体,人水后罩体内形成压缩气体环境,潜水员肩部以上可置于该气体环境内,潜水员肩部以下浸没于水中,也称湿式潜水钟。
安全工作负荷safeworkingload(SWL)开式潜水钟在水面时允许加人的载荷,包括着装潜水员及其携带工具重量的总和。1
JT/T1237—2019
活套guidebusher
可扣住导向钢丝绳,又能使其快速脱开的装置。[JT/T930—2014,定义3.4]
mixed diving
混合气潜水
使用人工配制的混合气作为呼吸气体的潜水方式。4
分类、组成和型号
开式潜水钟(以下简称开式钟)按水下工作深度分为:a)空气潜水开式钟(工作深度不大于60m);混合气潜水开式钟(工作深度不大于120m)b)
开式潜水钟按载人数量分为:
2人开式钟;
b)3人开式钟。
4.2组成
开式钟由钟体和生命支持部件组成,其示意如图1所示。2
说明:
1—钟体:
生命支持部件。
图1开式钟示意
4.2.2钟体包括钟罩、防撞护栏、主吊点、备用吊点、观察窗、活套、连接构件和承载底板等,其示意如图2所示。
说明:
钟罩;
防撞护栏:
主吊点:
备用吊点:
观察窗:
活套:
连接构件:
承载底板。
开式钟钟体示意
JT/T1237—2019
4.2.3生命支持部件包括潜水供气管路和接口、摄像装置和接口、照明装置和接口、通信装置和接口、测深管路和接口、热水管路和接口,以及应急气瓶等,其示意如图3所示。?
说明:
供气管路和接口:
摄像装置和接口;
照明装置和接口;
通信装置和接口;
测深管路和接口:
热水管路和接口:
应急气瓶。
开式钟生命支持部件示意
JT/T1237—2019
4.3型号
开式钟型号表示方法如图4所示。只一KZ/一号
改型系列编号,1位英文字母(第1次改型为A,第2次改型为B,依此类推):载人数量,1位阿拉伯数字:
最大工作深度,单位为米(m),3位阿拉伯数字,不足前面补零:开式钟代号:
制造厂代号(英文字母,字符长度自定)图4开式钟型号表示方法
示例1:
制造厂代号×××,最大工作深度90m,载人数量2人,首次定型,表示为:×××-KZ090/2。示例2:
制造厂代号×××,最大工作深度120m,载人数量3人,第一次改型,表示为:×××-KZ120/3-A。5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
5.1.1工作环境
开式钟应满足以下工作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0℃~55℃;
b)相对湿度100%。
5.1.2材料
钟罩罩体可采用碳钢、不锈钢或有机玻璃制造连接构件和承载底板可采用碳钢或不锈钢制造。钟罩罩体、连接构件和承载底板采用碳钢制造时,应按GB/T8923.1进行表面处理,不低于Sa2.5级,再涂覆船舶及海洋工程用涂料,涂料膜厚度不低于200μm。5.1.2.4
观察窗玻璃宜选用有机玻璃制造。管路、阀件应采用铜质或不锈钢材质。电线电缆应采用船用或水下电线电缆。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材质
碳钢材料应符合GB/T3274的规定,不锈钢材料应符合GB/T3280,GB/T4237和GB/T14976的规定,有机玻璃材料应符合GB/T7134的规定,铜质管路材料应符合GB/T1527的规定,阀件和紧固件应满足耐海水要求,电缆应符合GB/T9332的规定。5.1.3钟体
非透明材料制作的钟罩上应设置观察窗,观察窗数量应不少于2个,透光直径应不小于150mm。
5.1.3.2钟罩内应配有用于固定丧失知觉潜水员的应急装置,该装置应保证丧失知觉潜水员的头部置于钟罩内。
钟罩外部应设置防撞护栏
5.1.3.4承载底板应为可疏水的格栅结构4
5.1.3.5钟体上应设置主吊点和备用吊点。JT/T1237—2019
5.1.3.6钟体上应设置用于穿系导向钢丝绳的活套。活套安装位置应使钟内人员不易碰触到导向钢丝绳。
钟体上应设置用于连接钟脐带牵拉装置的船用眼板。5.1.3.7
钟体上应设置人员扶手,扶手位置应保证在正常扶握下人体任何部位不会超出钟外。钟体上应设置脐带挂架,其结构应便于盘绕和释放潜水员脐带。5.1.3.9
钟体出人口应方便人员进出,并设置活动的护栏或护链。5.1.4
生命支持部件
钟内外管路应满足以下要求:
设有为潜水员和钟罩供气的阀门,阀门的设置满足水面气源和应急气瓶气源均可为潜水员和a)
钟罩供气的要求;
钟罩供气管路出口端设置消声装置:水面气源供气与应急气瓶气源供气间设置切换阀:c
钟脐带与钟内管路采用贯穿钟罩方式连接时,在钟罩内贯穿件附近设置快速切断阀或止d)
回阀;
潜水员供气管路上应为每名潜水员配置一套应急呼吸装置;e)
设置显示供气压力的压力表,其精度等级不低于2.5级;f)
设置显示应急气瓶储气压力的压力表,其精度等级不低于2.5级:g
设置显示开式钟深度的环境压力表,其精度等级不低于2.5级。h
5.1.4.2钟上管路应为每名潜水员脐带设置一个供气接口、一个测深接口和一个热水接口:钟上管路应为钟脐带设置至少两个供气接口,两个测深接口和一个热水接口。5.1.4.3钟内接线盒上应设置水密型通信、照明和摄像的电连接器,与潜水员脐带的连接端设置为插座,与钟脐带的连接端设置为插头。5.1.4.4应设置主通信和应急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应为防水型。5.1.4.5应设置钟内照明和钟外照明装置,并满足以下要求:钟内照明为直流电,供电电压不应大于24V;a)
钟内照明配置应急电源,应急电源支持时间不应少于6h;b)
钟内照度能满足摄像采光需求
5.1.4.6应设置摄像监控设备,摄像监控设备应保证水面人员可清晰地观察钟内人员状况。5.1.4.7
应设置应急气瓶,其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空气潜水时,应急气瓶的空气储量可支持潜水员在最大潜水深度停留30min;a
混合气潜水时,应急气瓶的混合气储量可支持潜水员在最大潜水深度停留30min,并配备等量b)
的空气;
设有应急气瓶的充气管路和接口;c)
应急气瓶符合GB5099的要求;
应急气瓶用颜色和文字标明呼吸气体种类,并标记在有效期内的检验印戳上,该印戳用小块e)
不同的颜色在显著位置标记。气瓶色标满足《潜水系统和潜水器入级规范》(2013)中表9.2.1.2的规定:
f)应急气瓶固定牢固、可靠,便于装卸。瓶头阀有防护装置。5.1.4.8所有管路安装应排列整齐。5.1.4.9所有管路应进行脱脂和吹扫,并符合GB50235的相关要求。5.1.4.10所有阀件、仪器仪表和接口应有清晰的编码和功能标识。5
JT/T1237—2019
5.2外观
5.2.1开式钟外观应整洁,无机械损伤、毛刺、锈蚀。产品铭牌标记应清晰5.2.2涂装表面应平整、光洁、色泽均匀,不应有脱落、皱皮、流痕、龟裂等缺陷。5.3尺寸、性能及要求
5.3.1钟体
钟罩进行盛水试验,不应出现渗漏。5.3.1.1
钟罩内部高度应不小于0.7m,竖直投影面积应不小于0.5m/人船用眼板应符合CB/T60的要求。5.3.1.3
承载底板面积应不少于0.5m2/人。承载底板的单一格栅间隙不应让直径35mm的球体通过下落。5.3.1.5
钟体内部空间净高度应不低于1.9m。开式钟空载时,重心高度不应超过总高度的1/2,吊起时倾斜角度不应大于5°。5.3.1.7
5.3.1.8开式钟空载时,钟体在水中应为负浮力,其值应不小于1.47kN5.3.1.9开式钟的SWL应不小于2kN。5.3.1.10
开式钟的主吊点与备用吊点应等效。开式钟载人2倍的SWL起吊时,钟体应无永久性变形。钟体受力焊缝按NB/T47013.5的要求进行100%表面检测,合格级别应不低于Ⅱ级。5.3.2
生命支持部件
声响。
各管路按1.5倍的最天工作压力进行液压试验,不应出现渗漏现象,应无可见的变形和异常5.3.2.2各管路按最大工作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4h泄漏率不应大于1.0%。6试验方法
6.1外观
外观质量检查采用目测和手感方法进行。6.2钟体
6.2.1钟罩开口向上水平放置,向钟罩内注满自来水,静置1h,进行渗漏试验,检查钟罩外表面。6.2.2尺寸测量采用标定的钢直尺、角度仪等量具,对每个产品的外形尺寸、钟罩内部空间尺寸、船用眼板尺寸和承载底板尺寸等进行测量6.2.3承载底板的格栅间隙采用直径为35mm的球进行通过性试验。6.2.4分别选取两起吊点将开式钟吊起,利用悬挂法测量重心位置。利用主吊点将开式钟吊起,测量倾斜角度。
6.2.5浮力试验按附录A进行。
6.2.6结构和焊缝强度试验按附录B进行。6.3生命支持部件
耐压试验按附录C进行。
6.3.2管路气密性试验按附录D进行。6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见表1。表1开式钟的检验项目和要求
检验项目
结构尺寸
重心和倾斜角
结构和焊缝强度
耐压性能
气密性
注:“+”为必检项目,“_”为不检项目。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技术要求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a)
试验方法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定期两年进行一次检验;产品停产两年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7.3判定规则
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则判定检验合格。结构焊缝有重大缺陷,则判定为检验不合格。7.3.3
其他检验项目若有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允许返修后复验。JT/T1237—2019
型式检验
若复验符合要求,则判定检验合格;若复验不符合要求,则判定检验不合格。7.3.4
出厂检验
JT/T1237—2019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标志
应在开式钟上显著位置标识钟体外形尺寸、重量和SWL。应在钟体上设置铭牌,铭牌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名称及型号;
出厂编号;
产品标准:
额定载人数量;
水下最大工作深度:
总重量;
水下重量;
外形尺寸;
出厂日期:
制造单位。
开式钟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要求。应急呼吸装置和随机资料等应独立包装。随机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产品合格证;
产品使用说明书;
装箱单:
随机备附件清单;
总装配图;
试验报告:
其他有关资料。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型号、标准号;
产品的组成和技术参数;
操作使用程序和注意事项;
维修保养说明;
周期检验条款,内容和要求参照附录E。8.3运输
运输时应将开式钟及其所有的附件进行有效的固定8.4储存
开式钟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8
A.1试验装置
浮力试验装置示意如图A,1所示。说明:
起吊设备:
2—称重设备;
3——水池。
试验步骤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开式钟浮力试验方法
图A.1浮力试验装置示意
JT/T1237—2019
开式钟空载,利用起吊设备、称重设备通过主吊点(或备用吊点)将开式钟吊起,缓慢放人水池中并将开式钟完全浸没,不使其触底或接触其他物体,观察记录开式钟水中沉浮状态和水下重量。试验报告
试验结束后,测试单位应提交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试验设备、试验载荷及开式钟型号:a
试验过程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描述异常发生的过程:b
试验过程的照片、开式钟水中沉浮状态描述和水下重量数据记录等附件。C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