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T 1199.3-2018 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第3部分:绿色航道
JT/T 1199.3-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199.3-2018

中文名称: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第3部分:绿色航道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525115

相关标签: 绿色 交通设施 评估 技术 航道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199.3-2018 Technical requirments for the ssessment of green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Part 3: Green channel.
1范围
JT/T 1199.3规定了绿色航道和绿色船闸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
JT/T 1199.3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内河航道和船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CB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50139内河通航标准
CB 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43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CJJ 134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JTJ 287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
JTJ 300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 305船闸总体设计规范
JTJ 306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
JTJ 307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
JTJ 308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
JTJ 309船闸启闭机设计规范
JTJ 310船闸电气设计规范
JTJ 319疏浚工程技术规范
JIS 145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
JTS 150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03.220.20;13.020.03
备索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199.3—2018
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
第3部分:绿色航道
Technical requirments for the assessment of green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Part3:Greenchannel
2018-05-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8-08-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评估指标体系
绿色航道评估方法
绿色船闸评估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评估指标体系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评估得分统计表
可不参评指标的限制性条款
JT/T1199.3—2018
JT/T1199《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绿色公路;
第2部分:绿色服务区;
第3部分:绿色航道;
—第4部分:绿色客运场站:
第5部分:绿色货运场站。
本部分为JT/T119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T/T1199.3—2018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仙美、翟剑峰、陈璐、东培华、肖美贞、曲红玲、龚珠琳琳、赵龙、许力源、季小强、陈冬、马洪亮。
JT/T1199.3—2018
为贯彻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落实绿色交通发展理念,规范和指导绿色航道的评估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药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交通运输部《推进交通运输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交规划发【2017]45号)《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交安监发【2016]216号)、《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交政法发【2013】323号),以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改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的若干指导意见》(交运发【2013]514号)等相关文件,并遵循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部分本部分根据内河航道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和养护管理的特点,对绿色航道评估的技术要求及方法进行规范,力求引导采用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及新装备,以期利于推动绿色航道的建设提升航道设施的绿色水平和服务水平为方便使用,本部分细分为“绿色航道”和“绿色船闸”两个方面,分别形成各自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因此除封面标题以外,其他正文和编制说明等部位所述“航道”均不包括作为通航节点的船闸。
1范围
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
第3部分:绿色航道
JT/T1199.3-2018
JT/T1199的本部分规定了绿色航道和绿色船闸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内河航道和船闸。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B3095
GB3096
CB8978
CB12523
GB50139
CB50189
CB50434
JTJ287
JTJ300
JTJ305
JTJ306
JTJ307
JTJ308
JTJ309
JTJ310
JTJ319
JTS145
JTS150
JTS181
JIS181-5
JTS182-1
JTS204
JTS207
JTS257
3术语和定义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内河通航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船闸总体设计规范
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
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
船闸启闭机设计规范
船闸电气设计规范
疏浚工程技术规范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
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
航道工程设计规范
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
渠化工程板纽总体设计规范
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
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JT/T1199.3—2018
绿色航道
greenchannel
在航道全生命周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开展技术经济论证及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养护管理,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品质建设与运行效率的提高,与资源、环境、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航道。3.2
绿色船闸
green shiplock
在船闸全生命周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开展技术经济论证及环境影响分析,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养护管理,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品质建设与运行效率的提高,与资源、环境、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船闸。3.3
ecologicalrevetment
生态护岸
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4基本要求
4.1航道
4.1.1总体要求
规划设计应符合CB50139、JTJ300、JTJ319、JTS145.JTS150、JTS181.JTS181-5JTS182-1和JTS204的规定。
施工应符合JTJ300、JTS204、JTS207和JTS257的规定养护应符合JTJ287的规定。
污染排放应符合GB3095、GB3096、GB8978、GB12523和CJJ134的规定。绿色航道评估应以航段为最小单元,航段宜按以下方式划分:所在水系发生变化:
现状技术等级或定级技术等级发生变化:所在行政区域发生变化;
d)其他。
项目交工验收时施工质量评定为合格4.1.2控制条件
航道设计水平年内各期的通过能力应满足通行的船舶及货物运输量的要求。4.2船闸
总体要求
规划设计应符合JTJ305、JTJ306、JTJ307、JTJ308、JTJ309、JTJ310、JTS150、JTS182-1和4.2.1.1
JTS204的规定。
4.2.1.2施工应符合JTS204和JTS257的规定。4.2.1.3
养护应符合JTJ287的规定
污染排放应符合CB3095、GB3096、CB8978、CB12523和CJJ134的规定。4.2.1.4
绿色船闸评估以单个船闸为最小单元。4.2.1.5
项目交工验收时施工质量评定为合格。4.2.2
控制条件
船闻设计水平年内各期的通过能力应满足过闸的船舶及货物运输量的要求4.3评估时间
航道、船闸项目取得开工许可并进场施工后可申请绿色航道、船闸评估。5评估指标体系
JT/T1199.3—2018
5.1绿色航道、绿色船闸评估指标体系由六类一级指标构成,包括:绿色理念及保障机制、节能低碳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品质建设和服务提升。各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绿色航道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绿色船闸评估指标体系见表2。表1
绿色航道评估指标体系
级指标
绿色理念及保障机制
节能低碳
资源节约
生态环保
二级指标
体系建设
制度建立
文化培育
能源节约利用
绿色能源利用
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
生态保护
污染防治
三级指标
组织计划
管理体系
规章制度
考核制度
节能措施
绿色照明灯具使用率
可再生能源
高效、清洁、安全的新能源的应用土地减征率
节地措施
土石方综合利用率
工程材料损耗率
可回收材料再利用率
工程材料运输
节材措施
生态护岸比
临时用地恢复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与恢复补偿措施岸坡植被完好率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废水排放和处理措施
JT/T1199.3—2018
+级指标
生态环保
品质建设
服务提升
一级指标
绿色理念及保障机制
节能低碳
表1(续)
二级指标
污染防治
施工管理
品质养护
建设管理新技术
满足功能需求
景观优化
绿色船闸评估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
体系建设
制度建立
文化培育
能源节约利用
绿色能源利用
三级指标
固体垃圾回收处理措施
噪声防治措施
绿色低碳开挖技术的应用
开挖精度
施工机械的使用与保养
维护性疏浚的绿色低碳技术
护岸的绿色低碳修复技术
护岸预防性保护措施
绿色低碳巡航措施
航标养护技术
信息技术使用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HSE管理体系
护岸完好率
错地服务区配备率
航标维护正常率
河岸带景观舒适度
河岸带植物群落适宜度
三级指标
组织计划
管理体系
规章制度
考核制度
节能措施
绿色照明灯具使用率
可再生能源
高效、清洁、安全的新能源的应用5.2
一级指标
资源节约
生态环保
品质建设
服务提升
表2(续)
二级指标
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
生态保护
污染防治
设计施工管理
品质养护
建设管理新技术
人性化服务
绿色运营
JT/T1199.3—2018
三级指标
土地减征率
节地措施
省水船闸设计
节水措施
土石方综合利用率
工程材料损耗率
可回收材料再利用率
工程材料运输
节材措施
临时用地恢复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与恢复补偿措施闸区绿化覆盖率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废水排放和处理措施
固体垃圾回收处理措施
噪声防治措施
闸管区建筑的节能设计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施工机械的使用与保养
运转件新材料使用率
船闻绿色低碳施工技术的应用
船闸绿色低碳养护技术
船闸维修养护
信息技术使用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HSE管理体系
使捷智能过闸系统
平均待闸时间
船闸运营绿色低碳技术
船闸管控一体化
一级指标的权重根据其对评价期航道、船闸实现绿色效果的作用确定,二、三级指标分值根据其对上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分配。5.3各一级指标得分为该指标下设所有二级指标得分之和,各二级指标得分为该指标下设所有三级指标得分之和,一级指标得分之和为总分,参见附录A。5
JT/T1199.3—2018
5.4绿色航道、绿色船闸评估的最终得分需按实际得分除以适用于待评估航道、船闸指标的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由评估机构进行计算得分统计表见附录B5.5适用于待评估航道、船闻指标的总分值是所有参评指标分值的总和,当标准中某评估指标不适用于待评估航道、船闸时,该评估指标可按附录C的规定申请不参与评估。6绿色航道评估方法
6.1绿色航道评估各项具体指标按照设计文件、图纸等相关资料审核,并现场核实其执行情况6.2绿色航道评估满分为100分,一级指标分值为总分与权重的乘积。一级指标权重、分值分布见表3。
绿色航道一级指标权重、分值
评估指标
绿色理念及保障机制
注:本表适用于所有指标全参评的情况。节能低碳
资源节约
6.3绿色航道评估指标各一级指标计分表见表4~表9。生态环保
品质建设
6.4航道“绿色理念及保障机制”指标的满分为10分,其计分方法按表4确定。表4
绿色理念
及保障www.bzxz.net
航道绿色理念及保障机制”指标计分三级
组织计划2分
体系建设4分
管理体系
规章制度
制度建立
考核制度2分
计分方法
服务提升
a)设立健全的安全文明、绿色低碳施工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文件齐全,得0.5分;b)编制有航道养护管理绿色低碳发展计划,内容翔实、目标明确,且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得0.5分;e)航道养护管理部门每年发布年度绿色低碳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得0.5分;
d)贯彻执行行业和主管部门的航道养护管理绿色低碳计划,得0.5分
a)编制了绿色低碳管理手册和管理流程规范,得1分;b)建立了统计制度,运行记录完整,有评估报告,得1分规章制度紧宽围绕绿色低碳养护管理制定,且已经发放得到落实,得2分
a)制定有绿色低碳目标责任评估考核制度,得1分;b)结合管理实际,制定有绿色低碳目标责任评估考核指标体系,指标完整,可操作性强,得0.5分;e)绿色低碳目标责任评估考核结果与绿色低碳奖惩办法挂钩,得0.5分
绿色理念
及保障
文化培育
表4(续)
计分方法
a)开展宣传活动,得0.5分;
JT/T1199.3—2018
b)在公开网站开薛宣传栏,得0.5分a)组织培训、专场讲座等,得0.5分:b)组织绿色航道交流、知识竞赛等,得0.5分6.5航道“节能低碳”指标的满分为10分,其计分方法按表5确定。表5
节能低碳10分
能源节药
绿色能源
航道“节能低碳”指标计分
节能措施
绿色照明灯
具使用率
可再生
高效、清洁、
安全的新
能源的应用
计分方法
a)采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得1分:b)施工区采用集中供电措施,得1分;e)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提高机械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施工设备的单位能耗,得1分
施工期间,绿色照明灯具占总灯具数量比例达90%(含)以上得2分,80%(含)-90%得1分,80%以下不得分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绿色能源一种及以上的得3分
a)采用高效、清洁、安全的新能源作为动力的车辆,得1分;
b)建设有天然气加气站,得1分
6.6航道“资源节约”指标的满分为20分,其计分方法按表6确定。航道“资源节约”指标计分
资源节约20分
土地资源
节约利用
土地减
节地措施3分
计分方法
实际临时用地比设计临时用地减征比例达10%(含)以上得3分5%(含)~10%得2分,5%以下不得分a)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且有效利用率大于90%,得1分:
b)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多层、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结构或租用既有房屋,得1分;
c)临时道路布置与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得0.5分:d)临时设施布置考虑远近结合,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得0.5分
JT/T1199.3—2018
资源节约20分
材料节约
与循环
土石方综
合利用率
工程材料
损耗率
可回收材料
再利用率
工程材料
节材措施
表6(续)
计分方法
土石方综合利用率达30%(含)以上得3分,20%(含)~30%得2分,20%以下不得分
工程材料损耗率小于5%得3分,5%(含)~7%得2分,7%(含)以上不得分
可回收再利用的废弃材料占施工产生的总废弃材料比达50%(含)以上得3分,30%(含)~50%得2分30%以下不得分
a)就地或就近取材,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比大于60%,得1分;
b)采用水路运输,得1分
a)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得1分;
b)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得0.5分:
)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且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得0.5分:
d)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得0.5分:
e)采用工厂化预制品,得0.5分
航道“生态环保”指标的满分为25分,其计分方法按表7确定。表7
航道“生态环保指标计分
生态环保25分
生态保护
护岸比
临时用地
恢复率
水土流失
总治理度
水生生物
资源保护
与恢复补
偿措施
计分方法
生态护岸里程占可实施生态护岸总里程的比例达50%(含)以上得3分,30%(含)~50%得2分,30%以下不得分临时用地恢复率达100%得2分
满足或优于GB50434规定的建设生产类项日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得2分
a)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微生物、浮游植物及渔业等资源损失进行生态补偿,得1分;
b)水下施工时尽量避开鱼类产卵繁殖期及鱼苗摄食育肥期,珍稀水生动物的繁殖期、洞游期及活动高峰期,同时采取相应的干扰措施驱赶鱼类及珍稀水生动物,以避免伤害,得1分;
e)采用对渔业资源被坏小的礁石清除措施,得1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