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199.2-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199.2-2018
中文名称: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第2部分:绿色服务区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425448
相关标签:
绿色
交通设施
评估
技术
服务区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199.2-2018 Technical requirments for the asessment of green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Part 2:Green service area.
1范围
JT/T 1199.2规定了绿色公路服务区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JT/T 1199.2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服务区,停车区的绿色评估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 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 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 5768.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 部分:作业区
GB 5768. 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5部分:限制速度
GB/T 7106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52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48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T 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 杂用水水质
GB 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 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
GB 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标准内容
ICS03.220.20:13.020.01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 1199.2—2018
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
第2部分:绿色服务区
Technical requirments for the assessment of green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Part2Greenservicearea
2018-05-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8-08-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评估指标体系
6评估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评估得分统计表
JT/T 1199.2—2018
JT/T1199.2—2018
JT/T1199《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绿色公路;
一第2部分:绿色服务区;
第3部分:绿色航道;
一第4部分:绿色客运场站;
第5部分:绿色货运场站。
本部分为JT/T119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吉双、吴叶茂、龚巍巍、马建荣、简丽、杨艳刚、何吉成、徐宏光、张颖、沈毅、邵社刚、衷平、陈修和、孔亚平、何晓辉、周豫新、李多国、吴其舜、张秋婷、蒋群、徐洪磊、田亚俊、裴佑生、张松、胡晶莉、刘海生、杨世奇、王志敏、孟强、朱义奎、高考元。I
JT/T1199.2—2018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落实交通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公众出行服务质量,规范和指导绿色公路服务区的评估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药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94号)、《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193号),以及《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的意见》(交公路发【2014】198号),特制定本部分。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公路服务区的绿色水平评估标准。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仅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不完全适用于交通服务设施的绿色水平评估。因此函待建立适用于公路服务区的绿色评估体系,指导绿色服务区建设,促进绿色交通设施的发展。本部分根据公路服务区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特点,对绿色服务区评估的技术要求及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鼓励采用生态环保,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及新装备,对推动绿色公路服务区的发展,摄升公路交通服务设施的绿色水平与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1范围
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
第2部分:绿色服务区
JT/T1199.2—2018
JT/T1199的本部分规定了绿色公路服务区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服务区,停车区的绿色评估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
GB/T7106
CB8978
GB12523
CB13271
GB16297
GB18483
GB/T18883
GB/T18920
GB20052
GB/T23331
GB50011
GB50034
GB50189
GB50300
GB50763
JTGF80/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1部分:总则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4部分:作业区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5部分:限制速度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建标【2011]124号
关于批准发布《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通知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JT/T1199.2—2018
服务区
servicearea
设在公路沿线的专门为驾乘人员及车辆提供停车、休息、就餐、购物、如厕、盟洗、加油、加气、充电加水、维修车辆等服务的设施、建筑及场地。3.2
green service area
绿色服务区
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升服务,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服务区。3.3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GB/T50378—2014,定义2.0.4]3.4
再生水reclaimedwater
污、废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3.5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GB/T50378—2014,定义2.0.6]3.6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GB/T50378—2014,定义2.0.7]3.7
+recyclablematerial
可再循环材料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GB/T50378—2014,定义2.0.8]3.8
绿地率greeningrate
服务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总面积与服务区建设用地面积之比。3.9
用能总量totalenergy consumption在服务区运行的一定周期内(通常为一年),直接或间接使用各类能源(包括电力、原煤、柴油、汽油、天然气等主要能源)的总量,折算成吨标准煤核算。3.10
装配式建筑
prefabricated building
用预制部品部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4基本要求
4.1总体要求
4.1.1绿色服务区的评估应对其全寿命周期内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景观绿化和服务功能等进行统筹考虑。
JT/T1199.2—2018
4.1.2绿色服务区的评估应结合服务区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等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4.1.3绿色服务区的评估以具备基本服务功能区域的整体为对象。公路两侧服务区各自可独立运营的,可作为两个独立的评估对象4.1.4绿色服务区评估应在服务区通过交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4.1.5申请评估的服务区应提交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的图纸文件、分析测试报告施工技术文件,设备产品性能资料等评估要求的文件资料4.1.6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委托的评估机构按本部分的要求,对服务区提交的文件资料进行审查核实,在满足4.2客项控制条件的前提下,出具评估报告,确定评估得分,否则不子评估。4.1.7绿色服务区评估除应符合本部分外,还应符合国家和交通运输行业现行的相关标准。4.2控制条件
服务区建设用地应符合建标[2011]124号的规定或相关用地批复。4.2.1
4.2.2服务区的选址、建设规模及功能设置应符合所在区域公路及服务设施规划。4.2.3服务区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的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4.2.4服务区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并配备相应的能耗计量设备。4.2.5服务区内各功能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应符合GB50034的要求。4.2.6服务区建设不应使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室内环境应满足GB/T18883的有关要求。
4.2.7服务区给水采用自备井水源时,采用地下水应经当地水务主管部门批准,且给水水质应达到GB5749的要求。
4.2.8服务区污水无法排人市政管网时,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水质应达到GB8978的要求,当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应达到地方标准要求。4.2.9服务区内主车流不应出现交叉和逆行;专用停车位不应在其他类型停车位中间设置。4.2.10服务区无障碍设计应满足GB50763的要求。4.2.11施工工程质量应符合JTGF80/1和GB50300的规定,服务区交工或竣工验收综合评分等级合格。施工期的污水排放、噪声和空气污染应分别满足CB8978、CGB12523、GB16297的规定。4.2.12服务区运营单位应制定节能、节水、环保、绿化管理制度。4.2.13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物的排放应符合GB13271、GB18483等相关标准的要求。4.2.14服务区运营单位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服务区的消防安全制度、危化品事故等应急预案。4.2.15服务区设施设备运行正常,运行记录完整。5评估指标体系
绿色服务区评估指标体系由七类一级指标构成,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绿色服务、保障措施。各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和三级指标。绿色服务区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表1绿色服务区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节地与室外环境
二级指标
节约用地
三级指标
废地利用
同址合建
空间利用
JT/T1199.2—2018
一级指标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表1(续)
二级指标
室外环境
建筑与围护结构
通风空调
照明电器
能源利用
非传统水源利用
节水系统
节水器具与设备
材料节约
材料再利用
水污染防治
空气污染防治
三级指标
透水铺装
竖向设计
场地绿化
景观提升
热工性能
气密性
通风遮阳
自然采光
被动房
机组能效
运行控制
热回收
电气设备
控制措施
新能源
能耗计量
污水处理回用
雨水收集利用
管路系统密闭
供水压力合理
用水计量
节水卫生器具使用
节水灌溉方式应用
节水设备应用
土建节材
装修节材
永临结合
材料循环利用
原有建筑再利用
原有设备再利用
排水分流
应急防控
扬尘控制
停车设置
级指标
环境保护
绿色服务
保障措施
6评估方法
表1(续)
级指标
声环境污染防治
固体废弃物处理
资源保护
安全措施
交通组织
服务品质提升
制度保障
人员保障
技术保障
资金保障
JT/T1199.2—2018
三级指标
室内防控
室外防控
垃圾收集处理
废弃物处置
表土保护
自然植被保护
水体保护
消防安全措施
车辆安全措施
监控装置
车行流线
停车管理
人行服务
人性化服务
车辆服务
信息技术应用
旅游服务
管理体系认证
施工组织
运营规程
公众宣传
人员配置
教育培训
环境监测
巡查维护
新技术应用
资金安排
投资渠道
绿色服务区评估总得分满分为100分,按式(1)进行计算。七类一级指标单项满分均为100分其计人总得分的权重见表2。
JT/T1199.2—2018
一级指标
节地与室外
环境(wt)
表2绿色服务区一级指标权重
节能与能源
利用(w2)
式中:E—一绿色服务区评估总得分;一级评估指标序号;
节水与水资源
节材与材料资源
利用(us)
利用(w4)
-第i类一级指标的计分权重;
Q:——第i类一级指标的得分。
环境保护
(ws)
绿色服务
(wg)
保障措施
6.2各一级指标得分应为下设所有二级指标得分之和:各二级指标得分应为下设所有三级指标得分之和。
6.3由于气候、环境、资源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评估条款不适用时,申请评估方应在评估开始前向评估机构提交不参评条款的申请材料,由评估机构进行审核,最终确定不参评条款。6.4按6.3规定的程序确定不参评条款后,一级指标得分(Q.)按式(2)计算,得分统计表见附录A。Q=
式中:Q一一第i类一级指标的得分;S一一第i类一级指标中参评条款的实际得分之和:Y一一满分100减去不参评条款的分值后,第i类一级指标所剩余的分值。6.5节地与室外环境指标的计分按表3确定。表3
节地与室外环境指标计分
一级指标
节地与室外
环境(Q.)
二级指标
节约用地
室外环境
三级指标
废地利用
同址合建
空间利用
透水铺装
竖向设计
计分方法
选用石砾地、陡坡地、盐碱地、沙荒地、废窑坑、仓库与工厂弃置地等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得10分
在满足技术、经济、运行管理要求的条件下,服务区与收费、监控通信、养护、互通等设施同址合建或者采用主线上跨式服务区,得15分a)服务区内设施的布置利用原地形高差,优化总图设计和建筑空间形态,得10分;b)建设地下、半地下、架空等立体停车场或屋顶停车场,得10分
a)人行道均采用透水地面铺装,得7分;b)场区内小型车停车区采用透水铺装,根据透水铺装占小型车停车区总面积的比例,按下列规定计分:
1)不少于50%,得5分;
2)不少于80%,得8分
场区坡度为0.5%~8%,排水系统通畅,铺装地面无积水,得8分
级指标bZxz.net
节地与室外
环境(Q)
级指标
室外环境
表3(续)
三级指标
场地绿化
景观提升
6.6节能与能源利用指标的计分按表4确定满分
JT/T1199.2—2018
计分方法
a)采用屋顶绿化或者垂直绿化形式,得4分;其中屋顶绿化的面积不少于屋面总面积40%的,得7分;
b)场地选用乡土植物绿化,且绿地率达到25%以上,得8分
a)采用人工湿地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服务区,人工湿地与绿地统筹布设,得8分;b)利用连廊、庭院、绿化、水景、小品等元素提升景观品质,为驾乘人员营造宜人的休憩空间,得9分
表4节能与能源利用指标计分
-级指标
节能与能源
利用(Q2)
二级指标
建筑与
围护结构
通风空调
三级指标
热工性能
气密性
通风遮阳
自然采光
被动房
机组能效
计分方法
a)屋面的传热系数满足或优于GB50189规定的热工性能限值要求,得4分;b)外墙的传热系数满足或优于CB50189规定的热工性能限值要求,得4分:c)外窗的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满足或优于GB50189规定的热工性能限值要求.得2分
建筑外门、外窗的气密性分级满足或高于GB/T7106规定的6级,得3分
a)外窗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得3分;
b)采用可调节的外部遮阳设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热,遮阳面积占外窗总面积的70%以上,得3分;
c)采用建筑构件或绿化措施对需要通风(或防风)的建筑及周边部位进行导风,得3分a)采用建筑构件对建筑物需要采光的房间及部位进行自然光反射补光,得2分;b)使用天窗采光,得2分
服务区一个及以上单体建筑满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要求,得4分
a)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达到GB50189规定的能效等级2级(含)以上,得3分;
b)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GB50189的有关规定,得3分
JT/T1199.2—2018
级指标
节能与能源
利用(Q2)
级指标
通风空调
照明电器
能源利用
表4(续)
三级指标
运行控制
热回收
电气设备
控制措施
新能源
能耗计量
6.7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计分按表5确定。满分
计分方法
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得3分
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得3分a)LED光源覆盖服务区室内照明80%以上面积,得5分:
b)服务区灯具效率或效能不低于GB50034规定的限值,得3分:
c)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GB2005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得3分
a)室内公共照明系统同时采取分区、定时、红外感应节能控制措施,得3分:
b)道路照明系统能按照室外照度及设定时间自动启停,得3分
a)采用太阳能储热系统,得5分;b)采用地源热泵或水源热泵技术.得8分:c)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占服务区用能总量的10%以上,得10分:30%以上,得15分:
d)利用天然气、沼气等(不包括电能)清洁能源,占服务区用能总量的30%以上,得9分
服务区采取分区、分功能能耗计量措施,得4分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指标计分
表5:
一级指标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二级指标
非传统
水源利用
三级指标
污水处理
雨水收集
计分方法
建设污水处理回用设施,再生水水质达到GB/T18920规定的要求,回用于冲厕、绿化、景观用水等用途,根据再生水利用量占服务区总用水量的比例,按下列规定计分:1)不小于10%,得10分:
2)不小于25%,得20分;
3)不小于40%,得30分;
4)不小于50%,得35分
合理进行雨水收集利用,并采用可靠的处理技术保障水质,根据雨水利用量占服务区总用水量的比例,按下列规定计分:1)不小于5%,得5分;
2)不小于10%,得10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