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223-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223-2018
中文名称:落水人员主动报警定位终端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619971
相关标签:
主动
报警
定位
终端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223-2018 Technical speifcation of the man overbourd active alert and psitioning terminal.
1范围
JT/T 1223规定了落水人员主动报警定位终端的一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电源要求。
JT/T 1223适用于水上交通与水上作业等人员配备的报警定位终端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208- -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5869- 2010救生衣灯
GB/T 18214.1-2000全球导航 卫星系统(GNSS)第1部分:全球定位系统( GP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BD 420007- 2015 北斗用户终端RDSS 单元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15第4分册
IEC 60945 :2002水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通用要求 测试方法 及要求的测试结果(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General requirements-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
IEC 61097-14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CMDSS)第14部分:AIS搜救定位装置( AIS-SART)操作与性能需求.测试方法与要求测试结果(Globalmaritime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CMDSS )-Part 14: AIS search and rescue transmiter .( AIS SART)-Operational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 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
ITU-RM. 493-13建议书用于水 上移动业务的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 Digital sletive alling system
for use in the maritime mobile service)
标准内容
ICS47.020.7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223—2018
落水人员主动报警定位终端技术要求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the man overboard active alert and positioning terminal2018-08-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8-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免费标准bzxz.net
一般要求
功能要求
性能要求
电源要求
参考文献
JT/T 1223—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JT/T1223—2018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信息中心有限公司、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康派电子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雄生、罗子清、薛国松、任学峰、吴勇、耿雄飞、姜海鹰、杨宗伟、赵伟、陈凯、王若愚、韩工。
1范围
落水人员主动报警定位终端技术要求JT/T 1223—2018
本标准规定了落水人员主动报警定位终端的一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电源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上交通与水上作业等人员配备的报警定位终端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2082017
GB/T5869—2010
GB/T18214.1—2000
BD420007—2015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救生衣灯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第1部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北斗用户终端RDSS单元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15第4分册IEC60945:2002
IEC 61097-14
水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通用要求测试方法及要求的测试结果(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General requirements-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第14部分:AIS搜救定位装置(AIS-SART)操作与性能需求、测试方法与要求测试结果(Globalmaritime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CMDSS)-Part 14: AIS search and rescue transmitter(AIS-SART)-Operational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methods of testing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
ITU-RM.493-13建议书用于水上移动业务的数字选择性呼叫系统(Digitalselective-calling systemfor use in the maritime mobile service)ITU-RM.1371-5建议书在VHF水上移动频带内使用时分多址的自动识别系统的技术特性(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a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ing time-divisionmultiple access in the VHF maritime mobileband)ITURR
MSC.379(93)决议
3术语和定义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ITURadioRegulations)船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接收设备性能标准(Performancestandardsfor shipborne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BDS) receiver equipment)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落水人员主动报警定位终端
the man overboard active alert and positioning terminal佩戴在水上交通作业人员身上,人员落水后能够自动播发佩戴者报警信息的便携式设备。1
JT/T12232018
报警信息alertinformation
终端播发的落水人员位置、时间、速度、方向、终端唯一标识等内容的求救信息。3.3
电池有效期
expirydate of thebattery
电池在额定容量情况下,终端关机状态直至剩余电量仍能满足正常工作时间要求的期限。3.4
terminal unique identifier
终端唯一标识
用于终端标识的唯一编码。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BD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数字选择性呼叫(DigitalSelectiveCalling)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国际电信同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Union)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adioDeterminationSatelliteService)甚高频(VeryHighFrequency)
5一般要求
5.1外观
落水人员主动定位报警终端(以下简称“终端”)外观要求如下:终端主体颜色应为橙色或黄色等醒目颜色;a)
b)金属零件应无腐蚀或其他机械损伤,外部结构光滑;外壳应标识唯一编号,此编号与终端唯一标识一致:明显标注电池有效期;
文字符号及标志应清晰
5.2材质
终端材质应无毒害、无放射性,终端外壳应耐腐蚀、无金属镀层。终端材质应符合《钢制海船人级规范:2015第4分册》对该类报警产品的相关要求5.3质量
终端质量不宜超过200g。
5.4佩戴方式
终端应便于携带和佩戴。终端宜直接安装在救生衣上,也可采用其他佩戴方式。人员落人水中时,终端不应同落水人员脱离。
6功能要求
6.1定位
JT/T1223—2018
终端应具备GPS或BDS定位方式:能够定位情况下,提供实时的经度、纬度和时间等状态信息;无法定位情况下,终端应能发送上一次成功定位的数据。6.2报警
终端应支持利用VHFDSCCH7O、AIS、北斗RDSS中的一种或多种信道进行报警。依据通信方式不同,终端应采用的报警方式如下。a)广播报警:适用于VHFDSCCH7O和AIS通信方式:b)北斗RDSS报警:适用于北斗RDSS通信方式,报警信宿地址宜为北斗运营中心或事先设定的所属管理型用户终端设备地址
6.3自检
终端应能手动激活和关闭自检,通过指示灯显示自检结果。6.4运行状态显示
终端应具备运行状态显示功能,并通过指示灯显示定位和报警状态。6.5电量显示
终端在自检模式下应能进行电量检测,并显示电量状态。6.6操作方式
终端应易于操作,并满足以下要求:a)开机包括手动开启和自动开启两种方式:b)关机采用手动关闭方式。
6.7防止误报警
终端应设有防止意外启动装置。终端浸水后应能延时10s自动开启。6.8报警取消
终端应有取消报警的功能。
7性能要求
7.1定位精度
GPS定位应符合GB/T18214.1一2000中4.3.3要求。BDS定位应符合MSC.379(93)决议中附件3.5的要求。
7.2定位时间
终端开机首次定位时间宜小于180s,之后每次定位时间宜小于30s。3
JT/T1223—2018
7.3无线电物理性能
7.3.1无线电物理性能总要求
终端无线电物理性能总要求为:a)采用VHFDSCCH70通信方式,应符合ITU-RM.493-13中附件1的要求;b)采用北斗RDSS通信方式,应符合BD420007—2015中4.4的要求;c)采用AIS通信方式,应符合IEC61097-14中第7条的要求。7.3.2报警信道和频率
终端通信频率应满足ITU-RR的规定。7.3.3辐射功率
终端辐射功率应满足以下要求。a)采用AIS、VHFDSCCH7O通信方式:不大于1W;b)采用北斗RDSS通信方式:不大于5W。7.4报警频次
终端报警频次要求如下。
a)采用VHFDSCCH70通信:在30min内,每隔5min发送一次数据;若30min内未能获取信息,则应改为每隔10min发送一次。
采用北斗RDSS通信:在60min内,每隔一个二类用户的默认服务频度发送一次数据;60min之b)
后,则应改为每隔10min发送一次。c)采用AIS通信:应符合IEC61097-14中3.7的要求。7.5报警信息
7.5.1VHFDSCCH7O通信方式
终端报警信息格式应符合ITU-RM.493-13附件1中第2条的要求。7.5.2北斗RDSS通信方式
信息格式应符合BD420007—2015中附录A的要求。北斗的报文通信内容宜满足ITU-RM.1371-5附件8的要求,将Messagel和Message14封装在一条报文中发送,消息内容具体见7.5.3。7.5.3AIS通信方式
信息格式应符合ITU-RM.1371-5附件8的要求。报警时消息内容为\MOBACTIVE”;自检时消息内容为\MOBTEST”。
7.6报警范围
终端报警范围应满足以下要求。a)采用VHFDSCCH70、AIS通信方式:终端天线高度为0.5m,接收天线顶端高于海平面30m以上情况下,不小于2nmile;
b)采用北斗RDSS通信方式:为RDSS服务覆盖区域。4
7.7防护等级
终端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T4208—2017中IP67的要求。7.8温度要求
温度性能应满足IEC60945:2002中8.2及8.4的要求。7.9湿热
抗湿热性能应满足IEC60945:2002中8.3的要求。7.10
热冲击
抗热冲击性能应满足IEC60945:2002中8.5的要求7.11太阳辐射
抗太阳辐射性能应满足IEC60945:2002中8.10的要求。7.12抗油
抗油性能应满足IEC60945:2002中8.11的要求。7.13水面跌落
抗水面跌落性能应满足IEC60945:2002中8.6.2的要求7.14硬地面跌落
抗硬地面跌落性能应满足GB/T5869—2010中4.7的要求。7.15
抗振动性能应满足IEC60945:2002中8.7要求。7.16盐雾
抗盐雾性能应满足IEC60945:2002中8.12的要求。7.17霉菌
抗霉菌性能应满足GB/T5869—2010中4.9要求。7.18
电磁兼容
JT/T1223—2018
辐射发射、辐射射频干扰抗扰度和静电放电抗扰度性能应分别满足IEC60945:2002中9.3、10.4和10.9的要求。
9罗经安全距离
罗经安全距离应满足IEC60945:2002中11.2的要求。7.20
人身安全
人身安全防护性能应满足IEC60945:2002中12.2的要求。5
JT/T1223—2018
电源要求
终端应采用一次性电池供电,电池有效期不应小于3年。8.1
安装电池时,应防止极性接反
8.3终端开机后,工作时间应不小于72h。6
参考文献
[1]BD410004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NSS)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格式[2]BD420011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定位设备通用规范JT/T1223—2018
[3] IEC 61097-7 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GMDSS)-Part 7: Shipborne VHF radiotele-phon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Operational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