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860.7-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860.7-2017
中文名称: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7部分:废旧轮胎热解炭黑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860.7-2017 Modifier for asphalt mixture-Part 7: Pyrolytic carbon black from used tire.
1范围
JT/T 860.7规定了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废旧轮胎热解炭黑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
JT/T 860.7适用于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废旧轮胎热解炎黑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80. 1炭黑第1部分:吸碘值试验方法
GB/T 3780.2炭黑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CB/T 3780. 7炭黑第7部分:pH值的测定
GB/T 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JI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IG 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I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废旧轮胎热解炭黑pyrolytic carbon black from used tire
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利用高温使废旧轮胎中的有机物发生不完全燃烧或热解,溢出挥发性产物
后形成的固体物质。
3.2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掺量content of pyrolytic carbon black from used tire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添加剂占改性前石油沥青质量的质量百分率。
3.3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灰分ash content in pyrolytic carbon black from used tire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的质量与燃烧前质量的比值。
标准内容
ICs 83.080.2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 860.7-2017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
第7部分:废旧轮胎热解炭黑
Modifierfor asphaltmixture
Part 7+Pyrolytic carhon black from sed tire2017-04-12发布
2017-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JT/T860.7—2017
JT/T860.7—2017
JT/T860《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分为7部分:第1部分:抗车辙剂;
一第2部分:高黏度添加剂;
一第3部分:阻燃剂:
一第4部分:抗剥落剂;
一第5部分:天然沥青:
第6部分:温拌剂;
一第7部分: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本部分为JT/T860的第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长沙理工大学、山西利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北京建翔新兴材料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尚志高速公路管理处、海南省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长安大学、北京青鸟洁净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湘潭大学、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炭黑分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田波、李闯民、何哲、权磊、李健、冯振刚、孙永利、贺平、田泉、谭华、王稷良、侯荣国、次仁拉姆、曾维芳、王伟、王永红、梁新星、丁丽萍、甘有为、李睿、李诗琦。Ⅱ
1范围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
第7部分:废旧轮胎热解炭黑
JT/T860.7—2017
JT/T860的本部分规定了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废旧轮胎热解炭黑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废旧轮胎热解炭黑的生产、检验和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780.1炭黑第1部分:吸碘值试验方法CB/T3780.2炭黑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CB/T 3780.7
炭黑第7部分:pH值的测定
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
JTGE20
JTGE42
JTGF40
3术语和定义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pyrolyticcarbonblackfromusedtire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利用高温使废旧轮胎中的有机物发生不完全燃烧或热解,溢出挥发性产物后形成的固体物质。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掺量contentofpyrolyticcarbonblackfromusedtire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添加剂占改性前石油沥青质量的质量百分率。3.3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灰分:ashcontentinpyrolyticcarbonblackfromusedtire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的质量与燃烧前质量的比值。3.4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吸碘值iodineadsorptionofpyrolyticcarbonblackfromusedtire废旧轮胎热解炭黑吸附的碘量与试样量的质量比。3.5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吸油值adsorptionofpyrolyticcarbonblackfromusedtire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消耗油体积与试样量的比值。1
JT/T860.7—2017
技术要求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添加废旧轮胎热解炭黑后的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见附录A表A.1,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见附录B表B.1。表1废旧轮胎热解炭黑的技术要求项
吸碘值
含水率
吸油值
粒度(0.045mm通过率)
mL/100g
注:用于试验检测的热解炭黑样品为非造粒炭黑或经研磨至原状的造粒炭黑5
试验方法
5.1外观
用目测的方式检验。
5.2灰分
技术要求
黑色粉末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灰分的试验方法按JTGE20中T0614进行,采用直径不小于120mm的蒸发Ⅲl样品数量为(5±0.5)g。
5.3吸碘值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吸碘值的试验方法按GB/T3780.1进行。5.4含水率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含水率的试验方法按JTGE20中T0103进行。5.5
吸油值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吸油值的试验方法按GB/T3780.2进行。SpH值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pH值的试验方法按GB/T3780.7进行。5.7粒度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粒度的试验方法按JTGE42中T0302的干筛方法进行,试验用筛子应符合2
GB/T6003.1中规格为Φ200×5045/4.5筛子的技术指标要求,样品数量为100g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的试制定型检验:
正式生产后,工艺或原材料有变化,影响产品性能时;停产半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d)
每正常生产满500t时的周期性检验: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或行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见表2。
表2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检测项目序号
项目名称
吸碘值
含水率
吸油值
粒度(0.045mm通过率)
注:“+“为必检项目,“-”为非检项目。6.3
组批、抽样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JT/T860.7—2017
出厂检验
生产厂应根据产量将产品分批编号,每一批号为100t,不足100t的按一个批量计。6.3.2抽样
随机抽取两包废旧轮胎热解炭黑,充分搅拌后分成两份,每份不少于5kg,密封好,一份送检,一份封样保存。同一批号的产品抽检一次。6.4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中,若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表1的规定,则判定该批号废旧轮胎热解炭黑为合格产品。如有一项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再随机抽取两份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查,如全部达到标准规定则判为合格;否则,该批产品不合格。3
JT/T 860.7—2017
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7.1标志和包装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宜采用防潮、不易破损、附有内膜的纸袋或塑料袋作为包装。包装袋上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和型号;
净质量;
生产单位名称、地址。
每批产品应配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合格证上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生产地;
生产日期;
生产批号;
质检员;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结果。
运输和储存
产品在运输时应避免日晒污和划伤,保持外包装完好无损:产品应存放于干燥的库房里,温度不超过40℃,储存期不宜超过24个月。4
技术要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A1的规定表A.1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项
软化点
针人度(25℃,100g,5)
延度(15℃)
黏度(135℃)
质量变化率
TFOT(或RTFOT)
抗热老化性能
紫外光(UV)
老化性能
(950μW/cm2,
60℃,6d)
残留物针人度比(25℃)
软化点增量
黏度比(135℃)
质量变化率
残留物针人度比(25℃)
软化点增量bzxZ.net
黏度比(135℃)
注:选用的基质沥青为70号沥青,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0%A.2试验方法
A.2.1试样制备方法
JT/T860.7—2017
技术要求
≤130
≤140
A.2.1.1本制备方法适用于各类品牌的70号基质沥青制备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90号基质沥青制备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参照以下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后使用。废旧轮胎热解炭黑应为非造粒状,如经过造粒的产品,应经研磨机磨细使用A.2.1.2本制备方法使用的沥青高速剪切机应能高效、快速地将改性剂剪碎并均匀分布在沥青中,且机器可任意调节搅拌头速率,适应各种需求A.2.1.3制备过程如下:
分别预热基质沥青与废旧轮胎热解炭黑,废旧轮胎热解炭黑预热温度为100℃~110℃,基质a
沥青预热温度为130℃;
将预热好的废旧轮胎热解炭黑与预热的基质沥青混溶,获取混合物,混溶过程中保证制备温度不变,以保温罩进行控温,控温温度为130℃;利用高速剪切机对上述混合物进行剪切混匀,剪切速率为4000r/min,剪切时间为45min,即获得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5
JT/T860.7—2017
A.2.2软化点、25℃针人度、15℃延度、135℃黏度试验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软化点、25℃针入度、15℃延度、135℃黏度试验按JTGE20进行。A.2.3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热老化试验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热老化试验方法按JTGE20中T0609(或JTGE20中T0610)进行,其中黏度试验温度135℃,按照T0625进行,黏度比是动力黏度之比,指老化后沥青的黏度(135℃)与老化前沥青的黏度(135℃)比的百分率。A.2.4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紫外光(UV)老化试验A.2.4.1采用光热老化试验箱模拟自然气候中紫外光和温度等老化因素的一种室内加速老化试验方法。适用于半固态沥青及改性沥青的紫外光老化性能评价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沥青材料。
A.2.4.2仪器设备要求如下:
a)光热老化试验箱:试验箱尺寸为600mm×600mm×850mm(长×宽×高),如图A.1所示,由紫外光源、试样架、温控装置、风冷装置、控制与指示面板等部分组成:19
说明:
1——温度控制面板:
2——控制开关栏;
3——显示灯栏;
4—箱门;
5—门锁:
紫外光强度监视器;
7—侧面;
8——温度控制器;
9—电机:
10转头;
1211109
11—转轴;
12——螺杆;
13——加热管:
14试样盘;
15-—水平转盘;
图A.1光热老化试验箱示意图
16—紫外光传感器:
17,20——调节螺母:
18——风冷装置:
19—紫外线高压汞灯。
紫外光源:紫外光源为荧光灯,荧光灯分为UV-A、UV-B、UV-C、UV-D和UV-E5种类型,各种b)
类型的荧光灯出现最大峰值辐射的波长不同。除非另有规定,一般使用UV-B型荧光灯。荧光灯光能量输出随使用时间逐步衰减,为了减小因光能量衰减造成对试验的影响,需根据外光监测强度定期更换荧光灯;c
试样架:试样架为圆盘架,圆盘直径为360mm~370mm,圆盘上设有4个浅槽,供放置试样。转盘中心由一垂直轴悬挂于试验箱中央,由传动机带动其水平旋转,试样架高度可通过上下两个调节螺母进行调节;
温控装置:试验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并通过自动控制加热棒和风冷装置达到设d)
定的试验温度,温度传感器的量程为0℃~100℃;风冷装置:风冷装置由带压缩机的内置蒸发器和风扇组成,通过内置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利e
用风扇强制冷气循环流动,从而使冷气均匀分布于试验箱,利于实现精准控温;6
JT/T860.7—2017
f)辐射量测定仪:在试样架正上方对应于试样的位置安装4个辐射量测定仪,以实时监测试样表面的紫外光辐射强度,并通过指示面板显示出来;盛样皿:铝或不锈钢制成,不少于4个,形状为圆形,盛样皿内径为(140±1)mm;g)
h)天平感量不大于1mg;
i)其他:干燥器、计时器等。
A.2.4.3准备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准备4个盛样皿,洗净、烘干、冷却、编号,分别称其质量(mo),精确至1mg;a
根据JTGE20中T0602方法准备沥青试样,称取(30±0.5)g沥青倒人每个盛样皿中并形成厚度均匀的薄膜。将盛有沥青的盛样皿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精确至1mg;
根据JTGE20中的相关规定,测试沥青试样紫外光老化前的针人度、软化点和黏度等c
性质;
开启光热老化试验箱,根据需要的紫外光老化强度调节试样架高度,试样表面所接收的280nm~400nm波长范围的辐照强度通常不大于50W/m2,且不应有低于270nm波长的紫外光辐照;
设置试验温度,试验温度一般规定为(60±2)℃,也可根据沥青特性与应用环境选用(50±e)
2)℃或其他温度。
A.2.4.4试验步骤如下:
a)当试验箱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迅速将盛有沥青的盛样皿放人试验箱的试样架上,关闭试验箱箱门,开动旋转使试样架匀速转动。当试验箱温度回升至设定温度时开始计时,并在设定紫外光强度和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紫外光辐照时间为144h(6d);试验结束后,关闭试验箱电源并从试验箱中取出盛样Ⅲ,将老化后盛有沥青的盛样皿放入干b)
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z),精确至1mg;将每个盛样皿的沥青试样加热后用刮铲刮入一容器中,置于加热炉上加热并搅拌使沥青熔融c)
达到流动状态,倒入针入度、软化点和黏度等试模内,并按照JTGE20中的相关规定,测试沥青试样紫外光老化后的针入度、软化点和黏度等性质。A.2.4.5:试验结果按以下要求处理:a)沥青紫外光老化试验后的质量变化率按式(A.1)进行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质量减少为负值,质量增加为正值。
L=(m2-m,)/(m,-ma)×100%
式中:L一沥青试样紫外光老化后的质量变化率;-盛样血质量,单位为克(g);
紫外光老化前盛样皿与沥青试样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m
紫外光老化后盛样血与沥青试样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m2
沥青紫外光老化试验后的残留针入度比按式(A.2)进行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1位。b)
Kp=P2/Pi×100%
式中:K,沥青试样紫外光老化后的残留针人度比;P,——紫外光老化前沥青的针人度,单位为0.1毫米(0.1mm);P2紫外光老化后沥青的针人度,单位为0.1毫米(0.1mm)。c)沥青紫外光老化试验后的软化点增量按式(A.3)进行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1位AT=T-T
(A.3)
JT/T860.7—2017
式中:△T—沥青试样紫外光老化后的软化点增量,单位为摄氏度(℃);T,——紫外光老化前沥青的软化点,单位为摄氏度(℃);T,一紫外光老化后沥青的软化点,单位为摄氏度(℃)。d)沥青紫外光老化试验后的黏度比按式(A.4)进行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K=n/mx100%
式中:K一一沥青试样紫外光老化后的黏度比;ni——紫外光老化前沥青的黏度,单位为帕斯卡秒(Pa·s);n2——紫外光老化后沥青的黏度,单位为帕斯卡秒(Pa·s)。8
技术要求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B.1的规定表B.1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指标
马歇尔试验稳定度
残留稳定度
冻融劈裂强度比
动稳定度
低温弯曲破坏
最大弯拉应变
次/mm
注1:本表选用的基质沥青为70号沥青,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0%注2:本表参数适用于各种AC、SMA、SUPERPAVE等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注3:用于试验检测的热解炭黑样品,应为非造粒炭黑或经研磨至原状的造粒炭黑。B.2
试验方法
B.2.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拌和与成型JT/T860.7—2017
技术要求
≥2400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按照JTGF40进行,对施工采用“湿法”工艺的,配合比试验也采用“湿法”。级配采用项目设计级配,按照以下方法在试验室拌制掺加废旧轮胎热解炭黑的沥青混合料:用烘箱将集料加热至预定温度、倒入拌和锅,然后加人预制好的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拌和90s.最后加人矿粉,再拌和90s。沥青混合料拌和与成型温度控制要求见表B.2。表B.2室内试验用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成型温度控制参数技术参数
矿料加热温度(℃)
沥青加热温度
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
击实和车撤成型温度(℃)
注:本表适用于70号沥青,其他标号沥青对温度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使用、B.2.2
技术要求
180185
参考沥青黏温曲线确定
165~175
160~165
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试验按照JTGE20进行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