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044-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044-2016
中文名称:港口螺旋式连续卸船机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044-2016.
1范围
JT/T 1044规定了港口螺旋式连续卸船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JT/T 1044适用于港口干质散货连续卸船作业的卸船机,其他使用螺旋式取料及输送装置的干质散货处理机械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 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人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C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碳素结构钢
GB 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CB/T 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CB/T 985.2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 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 差值
GB/T 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T 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GB/T 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GB/T 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 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180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 与配合公 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 2893安全色
C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3323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GB/T 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内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仪器及工具附录B(资料性附录)试验测试记录表格目
JT/T 1044—2016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港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0)提出并归口。JT/T1044—2016
本标准起草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荣、李海波、陈玉平、李益琴、邓牧涵、李薇Ⅲ
1范围
港口螺旋式连续卸船机
JT/T1044—2016
本标准规定了港口螺旋式连续卸船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港口干质散货连续卸船作业的卸船机,其他使用螺旋式取料及输送装置的干质散货处理机械亦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31.1
GB/T699
GB/T700
GB/T 985.1
GB/T 985.2
GB/T 1184
GB/T1228
GB/T-1229
GB/T1230
GB/T1231
GB/T1591
GB/T1801
GB2893
CB2894
CB3095
GB/T 3323
GB/T3766
GB/T3797
GB/T3811
GB4208
GB5083
GB/T5905
GB/T 7935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人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优质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安全色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电气控制设备
起重机设计规范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32部分:起重机械技术条件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JT/T1044—2016
GB/T8923
GB/T 9286
GB/T10095
GB/T10096
GB/T 11345
GB/T11352
GB12476
GB12602
GB/T12668.1
GB/T 12668.2
GB/T 12972
GB/T13306
GB/T 13384
CB/T 13561.6
GB/T 14048.2
GB/T14048.3
GB/T 14048.4
GB/T 14048.5
GB/T17495—2009
CB17918
GB/T18438
GB/T 20303.1
GB/T 20303.4
GB50058
GB50060
CB50150
CB50168
GB50205
GB50231
CB50270
GB50278
GB50148
CB/T3754
JB/T2300
JB/T8849
(所有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所有部分)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齿条精度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所有部分)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
调速电气传动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低压直流调速电气传动系统额定值的规定
调速电气传动系统
第2部分:一般要求低压交流变频电气传动系统额定值的规定
矿用橡套软电缆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港口连续装卸设备安全规程第6部分:连续装卸机械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机电式
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
港口门座起重机
港口散粮装卸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港口起重机验收试验规则
起重机司机室第1部分:总则
起重机司机室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船用液压泵站技术条件
回转支承
移动式散料连续搬运设备钢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T/T90
JTS257
3产品分类
港口装卸机械风载荷计算及防风安全要求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3.1卸船机按整机能否移动分为:a)固定式螺旋卸船机;
b)移动式螺旋卸船机。
3.2移动式螺旋卸船机按运行方式分为:a)轨道式螺旋卸船机;
b)轮胎式螺旋卸船机。
4技术要求
4.1工作条件
4.1.1工作环境温度应为-25℃~+45℃。4.1.2
最大相对湿度不应大于95%。
工作时环境风速不应天于20m/s。4.1.4
运行轨道的安装应符合JTS257的要求。4.2整机
设计、制造和安装应符合CB/T3811的规定。4.2.1
安全保护装置应符合GB6067.1和JB/T8849的要求JT/T1044—2016
职业卫生、生产安全保护装置应符合GBZ1、GBZ2.1、GB5083、GB/T13561.6的要求。4.2.4
卸船机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下的抗倾覆稳定性应符合GB/T3811的规定。4.2.5
零部件及布置应便于检查、维修、润滑和排水。整机及其设备的安装应符合GB50231和GB50278的规定4.2.6
4.2.7卸船机输送散料流程中,应保证取料、卸料和转运处物流顺畅,并亦在取料及落料点等扬尘处采取防尘除尘措施。
4.2.8各机构应工作正常、无异常声响,各部件应完好无损,连接处应无松动,结构件应无裂纹、永久变形、表面油漆褶皱,焊缝应无裂纹,电气元件应完好无损,整机动作应满足设计所规定的性能要求。4.2.9整机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应达到GB3095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质量要求。4.3
主要性能参数允许偏差
额定生产率偏差应为公称值的-5%~+20%。4.3.1
俯仰速度(满载稳定速度)偏差应为公称值的-5%~+5%。摆动速度(满载平均速度)偏差应为公称值的-5%~+5%。4.3.3
回转速度偏差应为公称值的-5%~+5%。4.3.4
移动速度(空载稳定速度)偏差应为公称值的-10%~+10%。4.3.6
俯仰角度偏差应为公称值的0~2%。4.3.7
摆动角度偏差应为公称值的0~2%。4.3.8
回转角度偏差应为公称值的0~2%。3
JT/T1044—-2016
4.3.9尾部回转半径偏差应为公称值的-2%~+2%。螺旋外径公差应为-2.0mm~~+2.0mm。4.3.10
螺旋螺距公差应为-6.0mm~+6.0mm。4.3.11
螺旋料槽的同轴度偏差应为-5.0mm~+5.0mm。4.3.125
4.4材料
所用材料的机械性能应与其工作条件和环境相适应,并应符合GB/T3811的规定4.4.1
4.4.2主要承载构件材料应抽样化验和试验,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应符合GB/T699的规定。4.4.3用于连接结构用的螺栓连接副、销轴材料应满足GB/T3811的要求。4.4.4金属结构件的材质,对碳素结构钢应符合GB/T700的规定,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应符合GB/T1591的规定,结构件材料的选用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在低于或等于-20℃环境中材料的冲击功Ak不应低于27J。
表1结构件材料
工作环境温度Www.bzxZ.net
钢材牌号
8≤20mm
8>20mm
4.4.5车轮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20℃
Q235B.Q235C
轧制件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699中规定的60钢;a)
锻造件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CB/T699中规定的45钢;b)
铸钢件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11352中的ZG340-640联轴器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锻造件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699中规定的45钢;铸钢件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11352中的ZG310-570。b)
齿轮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锻造件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699中规定的45钢;a)
铸钢件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CB/T11352中的ZC310-570。≤-20℃
Q235D、Q345B
Q235D.Q345B
螺旋叶片材料宜采用高强度耐磨钢,应采用冷作硬化的表面处理,硬度应达到HB240以上。4.4.8
衬板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应低于GB/T1591中规定的Q435B钢。4.5零部件
4.5.1一般要求
4.5.1.1对人体可能造成危险的运动(转动或移动)零部件,均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并设置警示牌与防护罩。影响使用性能的露天机械、电器、液压件应设防雨罩,可视情况设置检视孔。4.5.1.2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卸船机掉落零部件。4.5.2车轮
4.5.2.1车轮踏面直径的尺寸公差带不应低于CB/T1801中规定的h94.5.2.2车轮踏面和基准端面(端面上加工深为1.5mm的沟槽作标志)对孔轴线的径向及端面圆跳动不应低于CB/T1184中规定的9级。4.5.2.3车轮热处理后,其踏面和轮缘内侧面硬度应为300HB~380HB4
JT/T1044-—2016
4.5.2.4车轮上不应有裂纹,其踏面和轮缘内侧面不应有气孔、夹渣等,且不应焊补,车轮宜采用钢材轧制。
4.5.3轮胎
4.5.3.1充气轮胎充气压力充许偏差为±3%4.5.3.2实心轮胎应符合卸船机技术条件的规定,其硬度按GB/T531.1规定的方法测量,同一平衡梁上的实心轮胎间的硬度差不超过5度(邵尔A)。4.5.4联轴器
4.5.4.1联轴器应满足GB/T3811的要求。4.5.4.2联轴器的安装按GB50231和GB/T17495-2009的要求执行。4.5.5制动轮、制动盘
4.5.5.1制动轮或制动盘上不应有裂纹,制动面上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4.5.5.2直接安装在轴上的制动轮,其径向圆跳动不应低于CB/T1184中规定的9级4.5.5.3钢质制动轮或制动盘的制动面应在热处理后使用,4.5.5.4制动盘安装后,其制动面对轴线的端面圆跳动量不应大于0.2mm。4.5.6制动器
制动器的安装、设置及其制动安全系数应符合GB/T3811、GB6067.1及CB/T174952009的相关规定。
4.5.7减速器
减速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74952009的相关规定4.5.8
开式齿轮副
4.5.8.1齿部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也不应焊补。4.5.8.2齿轮副与齿轮齿条副的精度不应低于GB/T10095与GB/T10096中规定的9-8-8级。4.5.8.3齿轮副与齿轮齿条副的齿面接触斑点按齿高不应低于30%,按齿长不应低于40%4.5.9辅助吊机
卸船机宜设置辅助吊机。
4.6结构件
4.6.1结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GB/T3811和CB/T174952009中3.6结构件的规定。4.6.2重要焊缝在外观检查后应进行无损检测,焊缝质量射线探伤不应低于CB/T3323中Ⅱ级要求超声波探伤不应低于GB/T11345中I级质量要求。4.6.3焊接坡口应符合GB/T985.1和GB/T985.2的规定,特殊要求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执行并需在图样上注明
4.6.4焊条与焊丝的选择应与主体构件材料强度以及焊缝所受载荷类型相适应。4.6.5现场安装时施焊的重要焊缝,应在实物上做出明显标志。4.6.6未注焊缝高度的角焊缝,其焊缝高度不宜小于被焊接件中较薄连接件板厚的80%。4.6.7连接金属结构件的高强度螺栓应按设计的技术要求处理并用专用工具紧固。5
JT/T1044—-2016
4.6.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应符合GB/T1228的规定;钢结构用高强度天六角螺母应符合GB/T1229的规定;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应符合GB/T1230的规定: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的使用应符合GB/T1231的规定。4.6.9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结构件结合面应按JGJ82的规定进行处理。4.6.10螺栓的机械性能等级不应低于8.8级.螺母的机械性能等级不应低于8级,螺栓与铰制孔的配合宜采用GB/T1801中H8/h8。4.6.115
4.6.12焊接结构件的钢板、型钢、钢管等在焊接前应进行表面预处理。结构件材料的表面预处理应按矫形除锈、涂防锈层的顺序依次进行。预处理前的钢材应去除油污和水分。材料经预处理后,不应有牢固的轧制氧化皮和其他污物,经喷丸处理的材料表面应达到GB/T8923的要求。4.6.13安装吊点的设置应保证结构件在吊装过程中无塑性变形4.6.14结构件的排水措施应有效,其外表面不应有积水;箱形(或其他结构形式)结构件内部不应渗漏水或残留积水。
4.6.15箱形(或圆筒形)结构件上具有启闭功能的人员出人孔宜采用镶边孔,配设密封装置使得关闭后防止雨水飘人和渗入;人员出入孔开启后,结构件内应有明显的通风效果;人员出入孔启闭方便,方便人员进出。
4.7机构
螺旋输送机构
螺旋输送机构应符合以下一般要求:螺旋输送机构在其有效的俯仰或摆动角度内,均能保证卸船机达到额定生产率;b)
螺旋输送机构的动力输入应采取隔振措施;c)
应设置有机械、电子防过载装置;螺旋输送机构的安装设置应有调整装置,方便维修过程中调整螺旋输送机构的不同轴度;d)
螺旋输送机构的空载运行不应超过5min;e)
物料改变运动方向的部位,应设置可以方便打开的检查窗,窗盖应设置有把手,把手可以在戴手套及不戴手套的情况下均可握住。窗盖与窗框之间应设置有防尘密封垫:窗口尺寸应满足无视角盲点的要求;
物料改变流向而受冲击的部位,应进行强化设计,设置可以更换的耐磨板;g)
经常拆卸部位的紧固件应采取防止零件坠落措施;对于粉尘易爆的物料,应配置控制粉尘浓度的装置与设备;螺旋输送装置、部件应在不分解总成的情况下可以独立更换;螺旋输送装置以额定载荷运转2h后,轴承温升应小于20℃;螺旋输送装置空载运转噪声应小于85dB(A);1)
螺旋叶片旋向和螺旋轴的旋向应符合物料输送方向的要求;螺旋叶片安装后应进行动、静平衡试验;螺旋轴宜采用中间轴承的连接形式,以方便拆卸和更换;中间轴承宜采用自润滑轴承。中间轴承的间距宜为2mm~5mm。
4.7.1.2垂直螺旋输送管与取料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垂直螺旋输送管的生产率不应低于整机生产率的120%;a)
输送管内螺旋叶片宜采用连续不间断的结构形式;支承输送管内螺旋体的轴承不宜等距设置;c)
垂直螺旋输送管的驱动装置应具过载保护功能;d)
e)取料装置应具备挖掘物料的能力及向螺旋输送管喂料的能力:f)取料装置的旋转方向宜与内置螺旋相反,宜配置独立的驱动装置:取料装置的转速宜可调节,实现生产率可调功能;g)
配置减速器的取料装置宜采用封团式结构,油脂润滑形式:i)取料装置应防止大块异物进人螺旋输送装置,具有过载保护功能。3水平螺旋输送管与门架螺旋输送管应符合以下规定:4.7.1.3
JT/T1044—2016
水平螺旋输送管的生产率应大于垂直螺旋输送管,门架螺旋输送管应大于水平螺旋输送管:b)
宜采用可开启的结构形式,雨淋时不应漏水、渗水,管外壁不应积水;c)
支承管内螺旋体的轴承不宜等距设置。垂直溜管的中段宜设置斜槽缓和物料流动与冲击4.7.1.4
4.7.1.5机上配套设备输送物料的能力不应小于整机额定生产率的120%。4.7.2摆动机构
4.7.2.1摆动机构一般包含水平螺旋输送管及其结构件的俯仰机构和垂直螺旋输送管及其结构件的摆动机构。
4.7.2.2俯仰机构和摆动机构的作业范围应达到作业船舶的最大范围,4.7.2.3
摆动机构应能够使臂架构件平稳地动作及悬停,司机室内应显示俯仰角度和摆动角度。垂直螺旋输送管及其结构件的摆动角度宜在±30°范围内。4.7.2.4
以水平面为基准,水平螺旋输送管及其结构件的俯仰角度宜在-20°~+40°范围内。4.7.2.5
俯仰和摆动均应灵活,无迟滞、抖动、过冲现象,并应进行防水防尘密封。4.7.3
回转机构
回转支承应符合JB/T2300的规定。回转支承及上、下支承环安装前应清洗安装面,并防止清洗液进人滚道内部回转角度范围不应小于±110°
司机室内应显示回转角度。
4.7.4运行机构
整机运行机构可分为轨道式和轮胎式。4.7.4.2轨道式卸船机同一车架的两个车轮踏面中心相对车架中心线偏差应在-1mm~+1mm范围内。
4.7.4.3整机安装完毕后,运行机构顶层均衡梁在轨距方向的跨度偏差应在-5mm~+5mm范围内4.7.5除尘系统
4.7.5.1除尘器的结构类型及组合可根据需要选取和确定,其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应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除尘器
4.7.5.2旋风除尘器应能清除PM20~PM30的粉尘微粒,除尘效率应达到98%。4.7.5.3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应达到99.5%。4.7.5.4各除尘点附近工作地点的粉尘浓度应符合GBZ2.1的规定:粉尘的排放不应超GB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污染基本项目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4.7.6液压系统及元件
4.7.6.1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应设置防止过载和冲击的安全装置。溢流阀的调整压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