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T 860.6-2016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6部分:温拌剂
JT/T 860.6-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860.6-2016

中文名称: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6部分:温拌剂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860.6-2016.
1范围
JT/T 860.6规定了温控剂的类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JT/T 860.6适用于温拌剂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82塑料用毛细管法 和偏光显微镜法测定部分结晶聚合物熔融行为(熔融温度或熔融范围)
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IG 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温拌剂warm misture additive
添加到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使沥青混合料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F正常施工,满足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添加剂。
3.2温拌沥青warm aspbalt
将温拌剂与沥青通过搅拌剪切或胶体磨等方式加工得到的可在较低温度下正常施工,满足热抨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沥青。
3.3温拌沥青混合料warm mix asphalt( WMA)
通过温拌剂的作用,沥青及矿料在降低拌和温度(20 ~ 30)9条件下拌和得到的,满足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混合料。
3.4温拌剂掺量warm misture additive content
温控剂与沥青和温拌剂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比(% )计。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规范性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温拌剂类型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利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胺值试验方法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pH值试验方法·温拌沥青制备方法
JT/T860.6—2016
JT/T 860.6—2016
JT/T860《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分为6个部分:第1部分:抗车辙剂;
第2部分:高黏度添加剂
-第3部分阻燃剂;
-第4部分:抗剥落剂;
第5部分:天然沥青;
-第6部分:温拌剂。
本部分为JT/T860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山的规则起章。本部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阿克邪诺贝尔有限公司、山东山建道路工程研究所、河北省高速公路邢汾管理处。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艳君、费东伟、工勇剪、工立志、李作恒、范剪军、赵文忠、张海燕、李1范围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
第6部分:温拌剂
JT/T 860.6-2016
JT/T860的本部分规定了温拌剂的类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部分适用于温拌剂的生产、检验和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甘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甘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B/T16582
JTGE20
JTGE42
3术语和定义
塑料用毛细管法和偏光显微镜法测定部分结晶聚合物熔融行为(熔融温度或熔融范围
公路工程泌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不文件。
温拌剂warm mixture additive
添加到沥背或沥育混台料中,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便溺肯混合料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正常施工,满足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添加剂。3.2
温拌沥青warmasphalt
将温拌剂与沥青通过搅拌、剪切或胶体磨等左式加工得到的可在较低温度下正常施工,满足热拌洒育混合料技术要求的沥肯。
温拌沥青混合料warm mix asphalt(WMA)通过温拌剂的作用,沥青及矿料在降低拌和温度(20~30)℃条件下拌和得到的,满足热拌沥青混台料技术要求的混合料。
温拌剂掺量warmmixtureadditivecontent温拌剂与沥青和温拌剂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比(器)计。3.5
降黏型温拌剂viscosity-reducingbasedWMAtechnology通过降低沥肯在热拌施工温度附近的黏度,实现较低温度下施工、顺利压实的温拌剂。3.6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surfactantbasedWMAtechnology1
JT/T 860.6-2016
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材料,通过降低沥青表面张力,实现温拌效果的温拌漆加剂温拌剂类型
温拌剂分为降黏型温拌剂和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5技术要求
5.1降黏型温辩剂
降黏型温拌剂技术要求见表1。
娠分(无机类)
含水率
衰面活性剂型温拌剂
降黏型温拌剂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粉末或细小颗粒状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既可采用“干法”加工工义可采用“湿法”加工工艺,其技不要求见表2,表2表面括性剂型温拌剂技术要求指标
有效固含量
pH 值 (25℃)
5.3温拌青
温拌沥青技术要求见表3,
“干法\(直投)添加型
被体,无悬浮和沉旋物
温拌沥青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湿法”(与沥青预浪)添地型被体,无悬浮和沉旋物
400~600
针人度(25%℃,100g,5g)
软化点
布氏度(1359)
1/10mm
Pa· B
技术要求
满足原洒青技不要求
满足原沥青技术要求
不低于原沥青
比原沥青降低30%以上
TFOT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残留物
5.4温拌沥青混合料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见表4
表3(续)
质量变化率
针人度比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空隙率
矿料间隙率
饱和度
击实成型
旋转压实
马歇尔稳定度
残留稳定度
冻融劈裂强度比TSR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
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
渗水系数
JT/T860.6—2016
技术要求
满足原沥青技术要求
满足原沥青技术要求
满足原沥青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比原热拌沥青混合料提高值不大于0.5不大于原热拌沥青混合料值
满足原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
满足原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
次/mm
mL/min
注:其他类型温拌剂经试验和工程验证满足上述要求的,可以采用6
试验方法
6.1温拌剂
6.1.1降黏型温拌剂
6.1.1.1外观
通过目测检验温拌剂外观,
6.1.1.2灰分
满足原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
满足原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
满足原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
满足原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
满足原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
满足原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
降黏型温拌剂灰分的试验按JTGE20中T0614方法进行,采用直径不小于120mm的蒸发血,样品数量为(5±0.5)g。
6.1.1.3含水率
降黏型温拌剂含水率的试验按JTGE42中T0343进行。6.1.1.4熔点
降黏型温拌剂熔点试验按GB/T16582进行3
TFOT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残留物
5.4温拌沥青滤合料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见表4。表3(续)
质量变化率
针入度比
裘4温拌调贵混合料技术要求
空隙率
矿料间腹率
饱和度
击实成型
旋转压实
马歇尔稳定度
残留稳定度
冻融剪强度比TSH
车教试验动稳定度
低识变曲试验破坏应变
崧水系数
JT/T860.6—2016
技术要求
满足原沥青技术要求
满足原沥青技术要求
满足原沥青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比原热拌涵青混合料提高值不大丁0.5不大丁原热拌沥青混合料值
满足原热拌沥育混合料要求
满足源热拌沥混合料要求
次/oum
mL/min
注:其他类型温拌剂经试验和工程验证满是上述要求的,可以采用,试验方法
6.1温拌剂
6.1.1降黏型温拌剂
6.1.1.1 外观
通过目测检验温拌剂外观。
6.1.1.2灰分
满足热拌声混合料要求
满足原热拌沥青泥合料要求
满足原热拌沥青泥合料要求
满足原热拌沥青混台料要求
满足原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
满足原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
降黏型温拌剂无分的试验接JTGE20中T0614法进行.采用直径不小于120Ⅲ码的幕发Ⅲ样品数量为(5±0.5)g。
6.1.1.3含水率
降黏型温拌剂含水率的试验按JTGE42中T0343进行。6.1.1.4熔点
降黏型温拌剂熔点试验接GB/T16582进行。3
JT/T860.6-—2016
6.1.2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
6.1.2.1外观
通过目测、玻璃棒搅拌检验温拌剂外观是否满足表2技术要求。6.1.2.2胺值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胺值的试验按照附录A进行。6.1.2.3有效固含量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固含量的试验参照JTGE42中T0343进行,固含量为烘干后总质量与温拌剂原质量的百分比。
6.1.2.4pH值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pH值的试验按照附录B进行。6.2温拌沥青
6.2.1制备方法
温拌沥青制备方法按照附录C进行。6.2.2针入度
针入度试验按JTGE20中的T0604进行6.2.3延度
延度试验按JTGE20中的T0605进行。6.2.4软化点
软化点试验按JTGE20中的T0606进行6.2.5布氏黏度
布氏黏度试验按JTGE20中的T0625进行。6.2.6薄膜加热(TFOT)
薄膜加热试验按JTGE20中的T0609进行。6.3温拌沥青混合料
6.3.1拌和成型与设定温度确定
6.3.1.1拌和成型
按照以下方法在试验室拌制掺加温拌剂的沥青混合料:一用烘箱将集料加热至预定温度;-先将温拌剂和热集料干拌30s;一然后加入预定用量的沥青拌和90s;一最后加入矿粉,再拌和90s。
6.3.1.2设定温度确定
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设定温度:
确定原样沥青试验温度和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参照值;4
JT/T860.6—2016
按照温拌剂预定掺量进行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采用沥混合料马歇尔击实方法成型试件,温度比原样沥青试验温度分别降低10℃、20℃30℃(如果采用10℃、20℃和30℃3个数值不能确定设定温拌温度,则可以将温度范围扩大至0℃、10℃、20℃、30℃和40℃);一测试空隙率,绘制空隙率与成型温度关系图,与原样沥青空隙率参照值比较;-按照表4空隙率要求在图上内插得到温拌剂相应温度限值;一采用旋转压实方法对所确定的设定温度进行验证。6.3.2空隙率
空隙率的检测按照JTGE20中的T0705进行。6.3.3矿料间隙率
矿料间隙率的检测按照JTGE20中的T0705进行。6.3.4饱和度
饱和度的检测按照JTGE20中的T0705进行。6.3.5马歇尔稳定度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按JTGE20中的T0709进行。6.3.6浸水残留稳定度
浸水残留稳定度试验按JTGE20中的T0709进行。6.3.7冻融劈裂强度
冻融劈裂强度试验按JTGE20中的T0729进行。6.3.8车辙
车撤试验按JTGE20中的T0719进行。6.3.9低温弯曲
低温弯曲试验按JTGE20中的T0715进行6.3.10渗水系数
渗水系数试验按JTGE20中的T0730进行。7检验规则bzxz.net
7.1检验项目及要求
检验类型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及要求见表5。7.1.1
型式检验包括第5章技术要求中所有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7.1.2
新产品的试制定型检验:
正式生产后,工艺或原材料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停产半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每正常生产满500t时的周期性检验;d)
JT/T860.6—2016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或行业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表5
降黏型温拌剂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
灰分(无机类)
含水率
有效固含量
针人度
软化点
布氏黏度
空隙率
矿料间隙率
饱和度
马歇尔稳定度
残留稳定度
冻融劈裂强度比TSR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
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
渗水系数
组批、抽样和判定规则
检验项目及要求
出厂检验
以同一类型、同一型号50t为
一批,不足50t也可作为一批。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随机从10个包装中抽取等量的温拌剂,总量不少于5kg,经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密封好,一份送检,一份封样保存。同一批号的产品抽检一次。7.2.3
判定规则
产品经检验若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检验项目要求,则判定该批号温拌剂为合格产品;如有一项不符6
JT/T860.6—2016
合规定的要求时,则在该批产品中再随机抽取两份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查,如全部达到标准规定则判为合格;否则,该批产品不合格。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标志和包装
8.1.1固体温拌剂宜采用防潮、不宜破损的附有内膜的纸袋或塑料编织袋包装;液态温拌剂宜采用金属桶或塑料桶密封包装。包装标志上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和型号;
b)净质量;
生产单位名称、地址。
每批产品应配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合格证上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生产地;
生产日期;
生产批号;
质检员;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结果。
8.2运输、储存
产品在运输时应避免日晒,站污和划伤,保持外包装完好无损:产品应存放于干燥的库房里,温度不宜超过40℃,储存期不宜超过24个月。7
JT/T860.6—2016
A.1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胺值试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胺值的检测。A.2试验试剂及仪器
试验试剂及仪器如下:
异丙醇(分析纯);
标准盐酸溶液,0.2mol/L;
天平,精确度0.001g;
烧杯,250mL;
磁力搅拌器;
滴定管50mL,精确度0.1mL;
蒸馏水;
精密式pH计;
标准溶液,pH=7和pH=4。
方法与步骤
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如下:
a)加人1g左右的温拌剂样品到烧杯中,同时记录实际重量,精确度为0.001gb)
继续往烧杯里加入(90±3)g异丙醇的水溶液(异丙醇:蒸馏水质量比=75:25)。放人磁力搅拌转子,将烧杯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充分溶解。d)
用pH=7和pH=4的标准溶液,标定pH计。e)
往滴定管里(50mL,精度0,1mL)加入0.2mol/L标准盐酸.并记录体积f)
将pH电极头放入溶液中。
缓慢地往烧杯里滴定加入0.2mol/L标准盐酸,同时观测pH计显示读数。当读数接近7.5时,逐滴地加入标准盐酸,直到使pH值达到7.5并保持稳定,记下此时滴管的刻h)
度:继续加入盐酸,当读数接近3.5h,逐滴地加入标准盐酸,直到使pH值稳定在3.48~3.52之间i)
记录终点的滴管读数。滴定pH值为7.5时的读数减去结束时读数为标准盐酸的用量A.4
数据处理
按照以下计算公式计算胺值:
式中:NA——胺值(mg/g);
NA=V×N×56.1
V—滴定消耗的盐酸体积(mL);
N-—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S.实际添加的添加剂样品量(g);R——固含量(%)。
B.1范围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pH值试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表面活性剂型温拌剂pH值的检测。B.2
试验仪器
试验试剂及仪器如下:
精密式pH计;
恒温水浴箱;
液体盛样器;
玻璃棒。
方法与步骤
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如下:
使用适合的盛样容器,称量约300g温拌剂样品;b)
将温拌剂样品在温度为(25±0.5)℃的水浴箱中保持恒温1h以上;c
JT/T860.6—2016
使用玻璃棒搅拌样品约1min,将精密式pH计插入温拌剂样品中测试pH值,取pH计读数能稳定保持大于30s的读数为检测结果。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