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检行业标准(SN) > SN/T 3747-2013 杜鹃花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SN/T 3747-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N/T 3747-2013

中文名称:杜鹃花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标准类别: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752KB

相关标签: 杜鹃花 枯萎 病菌 检疫 鉴定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N/T 3747-2013 杜鹃花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SN/T3747-2013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3747-2013
杜鹃花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Ovulinia azaleae Weiss2013-11-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4-06-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维军、郭立新、陈先锋、张慧丽。SN/T3747—2013
1范围
杜鹃花枯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杜鹃花等寄主植物上的杜鹃花枯萎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杜鹃花枯萎病菌的检疫鉴定2杜鹃花枯萎病菌基本信息
学名:Ovulinia azaleaeWeiss,1940曾用名:Sclerotiniaazaleae(F.A.Weiss)Dennis,(1956)无性型:OuulitusazaLeaeBuchwaldSN/T3747—2013
分类地位:真菌界(Fungi)、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eomycetes)、柔膜菌目(Helotiales)、核盘菌科(Sclerotiniaceae)、卵孢核盘菌属(Ooulinia)。传播途径:病菌可随风、雨、昆虫和田间操作传播,随感病花瓣远距离传播。该病菌的其他相关资料参见附录A。3方法原理
以杜鹃花枯萎病菌的培养性状和病原菌形态特征作为鉴定依据。4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
4.1仪器设备
生物显微镜(具测量功能》、体视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生物培养箱、天平、高压灭菌锅、烧杯、三角瓶、量筒、试管、培养Ⅲ(直径9cm)、酒精灯、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载玻片、盖玻片、荧光灯、滤纸,4.2
主要试剂
次氯酸钠、玉米粉、琼脂粉、无水乙醇。4.3
培养基
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称取玉米粉200g·加适量蒸馏水煮沸20min左右,双层纱布过滤,在滤汁中加人琼脂20g,继续煮至琼脂完全溶化后,加蒸馏水补足1000mL,121℃高压灭菌20min。5病菌的鉴定
5.1症状检查
挑取病株,进行观察。病害症状捕述参见附录A。SN/T3747—2013
5.2分离培养
取发病花瓣,将病健交界处剪成1mm~2mm2的小块,或挑取菌核进行分离,1.5%次氯酸钠表面消毒30s,无菌水冲洗3次后,灭菌滤纸吸干水分,置于CMA培养基平板上,20℃培养。5.3有性型诱导
收集感病寄主上菌核或培养后获得菌核,置于盛有灭菌潮湿砂的培养血表面,在20℃下诱导萌发。待子囊柄长出后用荧光灯每天照射16h,以诱导子袭盘形成,制作切片观察子囊盘、子囊、子囊孢子特征。
6鉴定特征
6.1培养性状
在CMA培养基上形成粗糙、质地较硬、毡状菌落,颜色灰白色到浅黄褐色不等。可在培养基上产生菌核和小型分生孢子·但不会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参见附录B。6.2病原菌形态特征
菌核卵圆形或饼形,常呈不规则状或明显杯状,凹面光滑。菌核大小约为(2mm5mm)×(3mm~10mm)×(0.5mm1.5mm)未成熟时浅褐色,成熟时量深褐色或黑色小型分生孢子球形,直径3.0m~3.5m,产生于聚集成团的拟纺锤形菌丝尖端,有时呈短链状,易脱落,常与菌核同时产生。
子囊盘杯状到漏斗状,褐色,具柄,从向一个菌核上可以长出1个~3个不等的子囊盘(最多8个),宽2mm~5mm:子囊柄大小为(2mm~3mm)×(0.5mm~1.5mm),直立或略弯曲,有时会长成弯曲丝状柄,长度可达15mm~18mm,柄基部黏土色,顶部黄褐色,子实层表面红媽色到核桃色不等,子囊圆柱形,大小为(130μm~260m)×(9μm~14mm):子囊抱子单列排列,椭圆形,单细胞,透明状(10μm~18μm)x(8.5μm~l0μm)大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倒卵球形,透明,大小为(40um~60um)×(21um~36um),在高湿条件下,大型分生孢子呈棍棒状或梨状,长度可达72μm。杜鹃花枯菱病菌的病原形态特征图参见附录C其与近似种Ounuliniaperplera的形态特征区别参见附录D。
7结果判定
以分离物的培养特征和培养性状作为鉴定依据,进行综合判定。若以上特征与6.1、6.2鉴定特征符合,判定为杜鹃花枯姜病菌。8样品保存与处理bzxz.net
样品经登记和经手人签字后要善保存。对检出杜花枯菱病菌的样品应保存于4C冰箱中,以备复核。该类样品保存期满后应经高压灭菌后方可处理。9菌株保存与处理
SN/T3747—2013
将菌株转接在CMA斜面上培养.待菌丝体长满斜面后,置于4C下保存,并定期<60d)转管,标注分离物来源、寄主、分离时间、鉴定人。对不需要长期保存的菌株应及时高压灭菌处理。10
结果记录与资料保存
要善保存检验报告,包括症状、病菌、形态特征宏观以及微观图像等图文资料,以备复验,谈判和仲裁。检验报告应注明检验日期、方法、结果等,并有检验人签名。SN/T3747-2013
A.1分布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
南美洲:阿根廷。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杜鹃花枯萎病菌的相关资料
欧洲:德国、英国、瑞士、比利时、法国、荷兰。亚洲:日本。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A.2寄主
主要侵染杜鹏花科植物·包括映山红属(Araleusp.)、杜鹃花属(Rhododendronsp.)山月桂(Kal-miatatifolia)、高灌蓝得(Vacciuiamcorymbosum)、黑果本(Vacciniunfuscatum)、南方蓝莓(Vuceiniemtenetlum),酸越情(Guylassaciaxircata)。A.3
症状描述
杜臀花枯菱病菌主要为害植物花器。病害发生初期在植物花上产生小的、圆形、直径约1mm的水浸状浅褐色斑点。随病斑扩展,花熊软化、发展成为竭色到深褐色斑块。病斑逐渐扩展至其他花耀,造成花瓣变色·花期缩短,花朵下垂容易脱落。在侵染4周~8周后,病菌会在花箫上形成谱形或近球形的菌核。
注引白J.L.Peterson andR.G,Linderman,DiseusesofWoodyOrnamental andTrees.APSPress.图A.1侵染初期表现变色的植物花瓣4
SN/T3747—2013
注:司自J.L.Peterson andR.G.Linderman.Diseases ofWoodyOruamentals andTreex.APSPress.。图A,2病菌在受侵染花瓣处产生的黑色菌核A.4
侵染途径
A.4.1病菌在花瓣上形成的菌核落地后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侵染源。A.4.2翌春杜鹃开花时菌核发,长出子囊盘:子囊盘上产生子囊孢子.借风雨向四周扩展蔓延,侵染花瓣产生病斑。
A.4.3花瓣上的菌丝经过生长会产生大量的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病菌可随风、雨滴、昆虫等传播。
黑色。
侵染4周~8周后,在花瓣上病菌会形成小的淡褐色的菌核,在成熟时菌核会变为深褐色或5
SN/T3747-201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杜鹃花枯萎病菌的菌落形态特征a)CMA培养基正面
CMA培养基反面
注:杜鹏花粘菱病菌在CMA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形态特征Ouuliniaataleae菌株来自CBS280.53,段维军摄、杜鹏花枯菱病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图B.1
说明:
子囊和侧丝:
子囊孢子:
小型分生孢子:
正常大型分生孢子形态;
(资料性附录)
杜鹃花枯蒸病菌的病原形态特征湿度较大情况下变长的大型分生孢子:萌发的子囊孢子通过芽管侵人花瓣表皮。注:自Weiss,F.1940Phytopathology30(3):236-244图C.1杜鹃花枯菱病菌的形态特征示意图SN/T3747—2013
SN/T3747—2013
病菌中文名
无性型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杜鹃花枯萎病菌与近似种的区别表D.1
杜鹃花枯菱病苗与近似种的区别杜鹃花枯萎病菌
Ouuliniaazaleae
Oumlitisazaleae
杜鹏花科花卉类观赏植物
菌核卵圆形或饼形,常呈不规则状或明显杯状,凹面光滑,菌核大小约为(2mm~5mm)×(3mm~10mm)×(0.5mm~L.5mm),小型分生孢子球形,直径3.0μm~3.5μm。大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倒卵球形,透明,大小为(40μm~60μm)×(21Am~36μm)。
子类盘杯状到漏斗状,褐色,其柄,宽2mm~5mm,于囊柄(2mm~3mm)×(0.5mm~1.5mm),子袋圆柱形,(130μm~260am)×(9μm14am):子囊孢子单列排列,椭圆形,单细跑,遇明状,(10μm~18μm)×(8.5μm~10μm)Ouutinia perplera
Ouulitis perplerd
多种蔬菜,包括洋姜、黄瓜、洋葱、甘蓝以及其他多种裁培蔬菜
首核灰黑色,中部略凹陷,近球形,直径1mm~3mm分生孢子卵圆
形,透明,单细胞,大小c6μm~10.5gm)×(8μm~15gm)
子囊盘肉色,直径2mm~8mm,
具柄,子囊柄1mm~2mm;子囊圆
柱形,大小为(115μm~145pm)×(5μm~7mm):于蒙孢于椭圆形,(3.5μm~5μm)×(8μm~10μm)参考文献
SN/T3747—2013
1Backhaus,G.F.Azalea-flowerblight,caused byOuutinia azaleae Weiss,Acta Horticulturae.1994,364:167-168.
[2JGaribaldi,A.,M.L.Gullino,et al.Diseasesofflower and ornamental plantsrecently observed inItaly.InfarmatoreFitopatologico,1990,40(5):9-15.[3] Ngugi,H.K.and H.Scherm.Biology ofFlower-Infeeting Fungi.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2006,44:261-282
4]Portier,F.L'Ouulinia azaleae Weiss,parasite nouveau en France,Annales de phytopathologie,1970,2(1):139-153.[5]Weiss,F.Ouulinia+a new generic segregate from Sclerotinia.Phytopatholagy,1940,30(3):236-244.
[6]N.Fabritius Buchwald.Septotis g.nov.and Ovulitis g.noy.Two new form-genera of Sclerotiniaceae.Friesia.BindIX:Hefte,1970,3.326-32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