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检行业标准(SN) > SN/T 5321—2021 鞋类中醛酮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SN/T 5321—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N/T 5321—2021

中文名称:鞋类中醛酮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标准类别: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7780364

相关标签: 鞋类 化合物 测定 色谱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N/T 5321—2021.
1范围
SN/T 5321规定了鞋类产品中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丁烯醛、丁酮、丁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甲基苯甲醛、环己酮和己醛等醛酮类化合物和总醛酮化合物释放量测定的液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于鞋类产品中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丁烯醛、丁酮、丁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甲基苯甲醛、环己酮和己醛等醛酮类化合物和总醛酮化合物释放量的液相色谱法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条款。其中,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N/T 4776—2017鞋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试验小型释放舱法
3术语和定义
SN/T 4776—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气交换率air change rate
单位时间内进入释放舱的空气体积与释放舱有效容积的比值(次/h )。[SN/T 4776—2017,定义3.1]
3.2
换气量ventilation rate
中1Riii6一2o17. 努平台[SN/T 4776—2017,定义3.2]
3.3
表面风速air velocity
释放舱中试样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SN/T 4776——2017,定义3.3]
3.4
试验时间test time

标准图片预览

SN/T 5321—2021 鞋类中醛酮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SN/T 5321—2021 鞋类中醛酮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SN/T 5321—2021 鞋类中醛酮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SN/T 5321—2021 鞋类中醛酮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SN/T 5321—2021 鞋类中醛酮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标准内容

ICS59.080.01
CCS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5321—2021
鞋类中醛酮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in footwear-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1-11-22发布
202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SN/T5321—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都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四川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石家庄海关、东莞升微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安阳工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俞凌云、庞晓红、卢志刚、刘菲、吴孟茹、林炜、李丹丹、邢荣花、夏可瑜、张换平、周磊、李小晶、戴金兰。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范围
鞋类中醛酮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SN/T5321—2021
本标准规定了鞋类产品中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丁烯醛、丁酮、丁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甲基苯甲醛、环已酮和已醛等醛酮类化合物和总醛酮化合物释放量测定的液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于鞋类产品中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丁烯醛、丁酮、丁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甲基苯甲醛、环已酮和已醛等醛酮类化合物和总醛酮化合物释放量的液相色谱法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条款。其中,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SN/T4776一2017鞋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试验小型释放舱法3术语和定义
SN/T4776一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作的限务平分
空气交换率
airchangerate
单位时间内进人释放舱的空气体积与释放舱有效容积的比值(次/h)。[SN/T4776—20定义3.1]
换气量
ventilationrate
[SN/T4776—2017,定义3.2]
airvelocity
表面风速
释放舱中试样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SN/T4776—2017,定义3.3]
试验时间
testtime
从试验开始到开始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SN/T4776—2017、定义3.4]
SN/T5321—2021
醛酮化合物aldehydesandketones测试试样释放的,并由释放舱出口空气中检测到的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丁烯醛、丁酮、丁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甲基苯甲醛、环已酮和己醛等化合物(羰基化合物)3.6
总醛酮化合物totalaldehydesandketones以2,4-二硝基苯肼(DNPH)采样管吸附管捕集、溶剂解析后,反向色谱柱分离、紫外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在甲醛-2,4二硝基苯腺至2-乙基已醛--2,4二硝基苯(包括甲醛-2,4二硝基苯至2-乙基已醛--2,4二硝基苯)之间的对应醛酮化合物总和。3.7
小型释放舱smallchamber
用于测试鞋类产品释放的醛酮化合物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操作参数可调的设备,容积在50I至1000L(包括50L和1000L)之间。注:改写SN/T4776—2017定义3.83.8
背景浓度backgroundconcentration使用洁净空气为载气,空载时释放舱的出口醛酮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注:改写SN/T4776—2017定义3.93.9
产品负载率productloadingfactor测试样品的尺寸与释放舱有效容积的比值。包括线性、单元和质量等负载率表征方式[SN/T4776—2017,定义3.10]
样品释放速率sammicemissionrate,SER试验开始后,单位样品、单位时间内测试样品释放的醛酮化合物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质量,包括线性、单元和质量等释放过率表征式。标准信
4原理
将样品置于规定条件的释放舱中,试样释放的整桐类化合物与DNPH衍生化试剂吸附进行衍生服务平台
化反应,生成的踪类化合物经解析,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据释或浓度、产品负载率、气体交换率计算释放速率。
注:测试流程参见附录AWww.bzxZ.net
5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所用水为符合CB/T6682规定的三级水,5.1乙睛
5.22,4-二硝基苯耕(DNPH)吸附管:对甲醛的衍生化能力不低于75μg5.32,4-二硝基苯标准溶液:甲醛-2,4-DNPH、乙醛-2,4-DNPH、丙酮-2,4-DNPH、丙烯醛-2,2
SN/T5321—2021
4-DNPH、内醛-2、4-DNPH、丁烯醛-2、4-DNPH、酮-2,4-DNPH、醛-2,4-DNPH、甲基内烯醛-2,4-DNPH、苯甲醛-2,4-DNPH、戊醛-2,4-DNPH、甲基苯甲醛-2、4-DNPH、环己酮-2,4-DNPH和己醛-2,4-DNPH标准溶液或其混合标准溶液。5.4标准溶液储备液:准确移取适量2,4-二硝基苯踪标准溶液(5.3)于棕色容量瓶中,再加入适量乙睛定容至刻度,使该标准储备溶液中醛、酮相对浓度为15ug/mL,5.5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准确吸取适量200L2,4-二硝基苯标准溶液储备液(5.4)用乙睛定容至1mL,获得对应各醛酮浓度为6μg/mL的混合溶液,再依次稀释为各醛酮相对应浓度为0.005μg/mL、0.024μg/mL、0.12μg/mL、0.6μg/mL、1.2μg/mL和3.0μg/mL的混合醛、酮-2,4-硝基苯踪系列标准工作溶液,具塞待用,该标准工作溶液在0℃~4℃的冰箱中密闭保存,有效期为14天。6仪器和设备
小型释放舱系统:小型释放舱系统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6.2
恒流气体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mL/min~500mL/min,精度±5%。6.3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6.4
电子气体流量计:最大流量500mL/min,精度±5%6.5
电子天平:感量为0.2g。
不锈钢直尺:100cm。
有机相滤膜:孔径0.45μm。
7试样
7.1基本要求
样品应采用铝膜或其他无有机物释放的材料密封包装。如不能立即测试,应密封包装并置于(23±3)℃且无有机物污染的环境中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10天的原来平台
样品包装拆除后为试验开始时间,应尽快将测试样品送人释放舱进行试验。7.2鞋数量的确定
以整只鞋为试验样品,鞋的数量(n)取决于鞋的脚长(l)、释放舱有效容积(V)和线性负载率(L)。成人鞋(脚长规格cm~39cm)和儿童鞋(脚长规格12.7cm~24.8cm)的线性负载率(L)应分别符合0.8m/m~1.2m/m和0.8m/m~1.6m/m2范围的要求,线性负载率(L)按式(1)计算。不(1)
式中:
L一一线性负载率,单位为米每立方米(m/m2):n一—鞋的数量,单位为只;
l.—鞋的脚长,单位为米每只(m/只);V。一一释放舱有效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2)8测试
8.1测试舱的准备
用水清洗小型释放舱内壁,关闭舱门后将释放舱升至高温使舱壁表面的化学物质充分解析并排3
SN/T5321—2021
出后,再将小型释放舱冷却到预定的温度。清洗后的释放舱应达到条款8.2的要求注:清洗温度取决于释放舱内壁材料表面结构洁净程度和清洗时间,通常180C清洗4小时可满足要求。
8.2释放舱的试验条件
根据产品或限量标准的要求,选择释放舱温度、湿度和气体交换率等参数,并使释放舱处于约(105)Pa的微正压状态,释放舱的典型工作条件范围及控制精度见表1。表1释放舱的工作条件
释放舱参数/单位
温度/℃
相对湿度1%
空气交换率/次·h\
参数范围
控制精度
设定值±0.5
设定值主3
设定值±5%
注1:因释放舱内环境与实验室环境的差异,打开释放舱门装载测试试样时,会引发舱温度、湿度的变化注2: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释放速率有较大影响,其波动只与时间有关,8.3背景浓度测试
待释放舱达到预定试验条件(8.2),按10.1采集一定量的释放舱出口空气,并按11.2进行分析。释放舱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背景浓度应满足≤20μg/m、单体的背景浓度应满足≤2μug/m的要求空白采集管浓度应足够低,不含有目标物。9释放试验
9.1试样安置
将试样准确称重(精确至0.001kg)后尽快置于释放舱中,试样置于舱内的中央位置,并使鞋口与气流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以保证鞋腔内气体流出。关闭舱门,确认释放舱的气密性和气体流量9.2试样的期间储存
当试验周期较长时,两次采样间需期间,可将试件从释放舱中取出,自由放置于与试验条件雅信息服务
(8.2)相同的环境中,并避免受其它测式式件活染。采样时,应至少提前3天(72h)将试件重新置于释放舱中。
10采样
10.1衍生化采样
恒流采样器(6.2)主动采集释放舱出口空气中的醛酮化合物,并进行两平行采样。将DNPH吸附管(5.2)去端塞后,一端与恒流采样器(6.2)连接,另一端与释放舱(6.1)采样口联接,开启已设定至预定流量的恒流采样器(6.2),连接管线尽可能短使吸附管和恒流采样器(6.2)应尽可能靠近释放舱(6.1)采样口,以保证气体温度与舱内温度一致。采样流量、体积根据舱内醛酮化合物浓度确定。采样完毕后,DNPH吸附管立即用端塞封口,作为样品吸附管待分析。注1:对于涂覆有360mg2,4二硝基苯肼(DNPH)吸附管,通常其采样流量为(200~400)mL/min,最大采样量不超过10L
10.2采样时间
释放舱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稳定8h后方可进行采样。SN/T5321—2021
通常在试验开始后的第1天(24h),3天(72h),7天(168h),14天(336h)和28天(672h)进行空气采样,其他指定时间也可进行空气采样。注1:试验过程的选择基于测试目的注2:如进行释放衰减研究,试验开始28天以后仍可继续采样。注3:如果测试浓度低于定量限,可以结束试验10.3其他要求
采样时应避免吸附剂的穿透现象。如无法预测吸附剂是否被穿透或释放舱的出口浓度,采样时应将两个采样管串联,按式(2)确认吸附剂是否穿透,当式(2)成立时,可视为无穿透现象发生。
式中:
x100≥95(%)
C,一一前端吸附管中目标化合物的分析浓度,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ug/m\);C2一后端吸附管中目标化合物的分析浓度,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μg/m)。11采集样品的分析
11.1醛酮-DNPH衍生物的洗脱
...(2)
11.1.1将样品吸附管(10.1)放于固相萃取装置上进行样品洗脱,洗脱液的流向应与采样时气流方向相同。
11.1.2准确加人5mL乙腈反向洗脱采样管,将洗脱液收集于5mL容量瓶中,用乙睛定容至容量瓶5mL标线,用0.45μum有机相滤膜(6.7)对洗脱液净化至色谱瓶中具塞待测。液相色谱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因此不能给出色谱分析的普遍参数。下列参数已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a)色谱柱:ZORBAXODS-C7,250mm×4.6mm(i.d.)×5μm,或相当者;b)柱温:35℃;
招息服务平
c)流动相:乙腈+水=60+40等梯度(体积比d)流速:1.0mL/min;
e)检测波长:360nm;
f)进样量:25μL。
11.3定量、定性分析
按11.2设置液相色谱工作条件,待仪器稳定确认无干扰后,依次测定混合标主作溶液和样品吸附管洗脱后的净化液(11.1.2),以标准工作溶液中各醛酮-DNPH衍生物面积为纵坐标,混合标准工作溶液中对应的各醛酮化合物单体1的质量浓度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0.995。根据醛酮化合物的DNPH衍生物色谱流出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典型醛酮化合物DNPH衍生物色谱流出图参见附录D5
SN/T5321—2021
12结果计算
线性校准方程
根据混合标准工作溶液(5.5)中醛酮化合物单体i的相对质量浓度及相应醛酮-DNPH衍生物色谱峰面积,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线性校准方程式(3):A=Kxm+b,...
式中:
A一标准工作溶液中醛酮类化合物单体i的醛酮-DNPH衍生物色谱峰面积;醛酮-DNPH衍生物i的线性校准方程斜率;K
标准工作溶液中醛酮类化合物单体i的相对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μg/mL);m
b一醛酮类化合物单体i的线性校准方程在Y轴上的截距。12.2醛酮类化合物相对质量的计算12.2.1醛酮化合物i的相对质量计算(3)
试验时间为t时,样品吸附管中醛酮-DNPH衍生物被洗脱后,其各目标醛酮单体i的相对质量M按式(4)计算,取平行采样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必要时扣除相应背景:M.
式中:
试验时间为t时,样品吸附管中各目标醛酮单体i的相对质量,单位为微克(g);试验时间为t时,目标醛酮类化合物中单体i的醛酮-DNPH衍生物峰面积;醛酮类化合物单体i的醛酮-DNPH衍生物线性校准方程在Y轴上的截距;醛酮类化合物单体i的醛酮-DNPH衍生物线性校准方程的斜率:洗脱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12.2.2其他醛酮化合物相对质量的计算:(4)
试验时间为t时,除甲崖、乙醛等醛酮化合物外,其他醛酮化合物相对质量M,以乙醛的线性校准方程计算,取平行采样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必要时扣除相应背景:。12.2.3总醛酮化合物相对质量的计算试验时间为t时,总醛酮化合物相对质量式()计算:式中:
Mu=Mi+zM.
(5)
试验时间为t时,色谱流出时间在甲醛-2,4二硝基发房至2-乙基已醛--2,4二硝基苯Mr
踪(包括甲醛-2,4二硝基苯至2-乙基已醛--2,4二硝基大综)之间的醛酮化合物相对质量总和,单位为微克(g);M..
试验时间为t时,醛酮化合物i的相对质量,单位为微克(μg);试验时间为t时,色谱流出时间在甲醛-2,4二硝基苯腺至2-乙基已醛2,4二硝基苯踪之间,除上述醛酮化合物外,其他未识别i的醛酮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单位为微克(g);试验时间,单位为小时(h)
13释放浓度、释放速率的计算
13.1释放浓度
SN/T5321—2021
试验时间为t时,醛酮化合物、总醛酮化合物的释放浓度分别按式(6)和(7)计算:C
式中:
试验时间为t时,醛酮化合物的释放浓度,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ug/m2);(6)
(7)
试验时间为t时,色谱流出时间在甲醛-2,4二硝基苯踪至2-乙基已醛--2,4二硝基苯(包括甲醛-2,4二硝基苯至2-乙基己醛--2,4二硝基苯)之间的醛酮化合物相对质量总和,单位为微克(g);试验时间为t时的采样体积,单位为升(L):试验时间为t时,总醛酮化合物的释放浓度,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μg/m)试验时间为t时,色谱流出时间在甲醛-2、4二硝基苯踪至2-乙基已醛--2,4二硝基苯粽(包括甲醛-2,4二硝基苯至2-乙基已醛--2,4二硝基苯踪)之间的醛酮化合物相对质量总和,单位为微克(g)
t一试验时间,单位为小时(h)。13.2单元样品释放速率
试验时间为t时,醛酮化合物、总醛酮化合物的单元释放速率分别按式(8)和(9)计算SERu (t)
SERur(t)
式中:
SERurt)
式中:
(8)
试验时间为t时响化合物的单元释放速率,单位为微克每双每小时(g/(双·h));试验时间为t时,醛酮化公的释效浓度,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ug/m);试验时间,单位为小时(h):
-释放舱的空气交换率、单位为次每小时台);试验时间为t时,总醛酮化合物的单元轻放速柔,单位为微克每双每小时(g(双h));试验时间为t时,总醛酮化合物的释放浓度,位为微克每立方米(μg/m);样品的单元负载率,与释放舱有效容积关系见式(10,单位为双每立方米(双/m)Lu
(10)
样品的单元负载率,与释放舱有效容积关系见式(10),单位为双每立方米(双/m);试样的数量,单位为只;
释放舱的有效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SN/T5321—2021
质量释放速率
试验时间为t时,醛酮化合物、总醛酮化合物的质量释放速率分别按式(11)和(12)计算:SERm(t)
SERm(t)
式中:
SERm(t)
SERm(t)
式中:
精密度
Cra×N
(12)
试验时间为t时,醛酮化合物单体的i质量释放速率,单位为微克每千克每小时(μg/(kgh));
试验时间,单位为小时(h);
试验时间为t时,醛酮化合物的释放浓度,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ug/m);释放舱的空气交换率、单位为次每小时,(h-):试验时间为t时,总醛酮的质量释放速率,单位为微克每千克每小时(μg/(kg·h));试验时间为t时,总醛酮化合物的释放浓度,单位为微克每立方米(ug/m2);样品的质量负载率,与样品质量、释放舱有效容积关系见式(13),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2)。
样品的质量负载率,与样品质量、释放舱有效容积关系见式(13),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2);
测试试样的初始质量,单位为千克(kg);释放舱的有效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2)。重复试验条件下,两以测定维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0%。1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a)使用的标准方法;
b)样品来源及描述:
产品类型(和商标名);
试样抽样方法(例如,随机选择);c)试验结果:
试验开始后指定时间的释放浓度或释放速率。d)测试条件:
释放舱测试条件(温度,相对空气湿度,空气交换率等);测试样品的规格、质量和负载率:台
采样情况(吸附剂,采样体积,试件放人释放舱后的采样过程和次数);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