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检行业标准(SN) > SN/T 5322——2021 再生皮革的鉴别方法
SN/T 5322——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N/T 5322——2021

中文名称:再生皮革的鉴别方法

标准类别: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8861340

相关标签: 再生 皮革 鉴别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N/T 5322——2021.
1范围
SN/T 5322规定了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再生皮革进行鉴别,必要时用化学溶解法进一步确认的方法。
SN/T 5322适用于再生皮革与皮革、人造皮革的区分和鉴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人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17131皮革–皮革鉴别显微镜法 ( Leather-Identification of leather-with microscopy)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皮革leather
原有结构大致完整的生皮,经过鞣制成为不腐烂的材料;皮上的毛一般已被除去,但也可能有意地不除去。皮革也可由剖成数戾的生皮或其皮片制成,剖层可在鞣制前或鞣制后进行。
3.2
再生皮革reclaimed leather
鞣过的革被机器粉碎或用化学方法弄成纤维颗粒、小片或粉末状,然后不管用不用粘合剂接合而做成的片状物或其他形状物。
3.3
人造皮革artificial leather
通常是以聚氯乙烯(PVC)树脂或聚氨酯(PU)树脂为原料生产,也包括其他非皮革纤维制造而成的外观类似皮革的材料(如超纤皮等)。
4原理
皮革、再生皮革、人造皮革由于组织结构的不同,在表面、截面和背面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在显微镜下可以进行区分和鉴别。同时,由于再生皮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溶解特性,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进一步确认。

标准图片预览

SN/T 5322——2021 再生皮革的鉴别方法
SN/T 5322——2021 再生皮革的鉴别方法
SN/T 5322——2021 再生皮革的鉴别方法
SN/T 5322——2021 再生皮革的鉴别方法
SN/T 5322——2021 再生皮革的鉴别方法

标准内容

ICS59.140.01
CCSY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5322—2021
再生皮革的鉴别方法
Identification of regenerated leather2021-11-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22-06-01实施
SN/T5322—2021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海关、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研究所、泉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嘉兴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云、张文军、蔡加阳、黄秋兰、马贺伟、吴莉莉。1范围
再生皮革的鉴别方法
SN/T5322—2021
本标准规定了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再生皮革进行鉴别,必要时用化学溶解法进一步确认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再生皮革与皮革、人造皮革的区分和鉴别。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出版文本为
ISO17131皮革-皮革鉴别显微镜法(Leather-Identification of leatherwithmicroscopy)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皮革leather
原有结构大致完整的生皮,经过辣制成为不腐烂的材料;皮上的毛一般已被除去,但也可能有意地不除去。皮革也可由剖成数层的生皮或其皮片制成,剖层可在制前或制后进行。3.2
reclairned leather
再生皮革
过的革被机器料碎或用化学方法弄成纤维颗粒、小片或粉末状,然后不管用不用粘合剂接合而做成的片状物或其他形状书
人造皮革
artificial leather
慧服务平
而成的外观类似皮革的材料(如超纤皮等)。4原理
皮革、再生皮革、人造皮革由于组织结构的不同,在表面、截面和背面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在显微镜下可以进行区分和鉴别。同时,由于再生皮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具有定的化学溶解特性,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进一步确认。5仪器设备
5.1光学显微镜,配有放大倍率为10的目镜和放大倍率为20的物镜。SN/T5322—2021
5.2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倍率至少为500倍。5.3刀片,能够切割出一个平整的样品切割面。5.4导电胶,碳双面导电胶。
5.5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座,直径30mm~50mm。5.6恒温水浴锅,精度0.5℃,可加热至99.9℃。6试剂
6.1氢氧化钠:分析纯
6.2氢氧化钠溶液:称取(10±0.1)氢氧化钠(6.1),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溶解冷却后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现配现用。
7试验步骤
7.1试验片的制备
7.2测试片的制备
测试片1的制备:将刀片(5.3)的刀刃与试验片的表面垂直,垂直切割并通过试验片的整个厚度,确保切割面平整。
测试片2的制备:将刀片(5.3)的刀刃与试验片的表面垂直,切割方向与测试片1的切割方向代出版
垂直,垂直切割并通过试验片的整个厚度,确保切割面平整7.3鉴别程序
7.3.1光学显微镜法
将测试片1和测试片2放在光学显微镜(5.1)下,观察样品的微观结构,与附录A(光学显微镜图片)相比较,也可同时按照IS017131中的图片,以确定样品的材质。再生皮革与皮革、人造皮革的主要微观特征见表如有必要,按照7.3.2进行。7.3.2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在测试片1和测试片2的切割面+分别标贴导电胶(5.4将其粘结在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座(5.5)上,并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5.2)下,与附素(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相比较,也可同时参照ISO17131中的图片,以确定样品的材质。再生皮车与皮率人造皮革的主要微观特征见表1。如有必要,按照7.3.3进行。
表1再生皮革与皮革、人造皮革的主要观持征材质
再生皮革
人造皮革
无天然毛孔
粒面革有天然毛孔,
剖层革或移膜革无
天然毛孔
无天然毛孔
微观特征
纤维组织较均匀一致,纤维间粘合不紧密,可见横向间款
呈纤维编织形态,纤维束较完整。粒面革可见纤维组织由紧密的乳头层到稀疏的网状层过渡;剖层革无紧密的乳头层,纤维组织较稀疏无纤维编织形态
天然纤维较短,眼贴手革面
毛绒状纤维,分布较均勾
无天然纤维,有些可见纺织基布7.3.3化学溶解法
SN/T5322—2021
将样品制成1cm×2cm大小的试样1块,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人30mL氢氧化钠溶液(6.2),在99.9℃水浴锅中恒温30min,观察样品的溶解情况,对照表2确定样品的材质。表2再生皮革与皮革、人造皮革的溶解状态材质
再生皮革
人造皮革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a)样品名称;
b)样品图片;
c)鉴别图片,必要时;
d)鉴别结论;
e)鉴别方法,参照本标准;
f)鉴别日期。
溶解状态
纤维溶解,贴膜不溶解
纤维溶解,贴膜不溶解
不溶解(羊毛、丝类基布除外)SN/T5322—2021
A.1再生皮革的微观图片见图A.1。附录A
(资料性)
光学显微镜图片
b)背面(放大20倍)
a)截面(放大20倍)
图A.1再生皮革的微观图片
A.2人造皮革的微观图片见图A.2。版文
业标准信
a)PU革截面(放大20倍)
b)PVC革截面(放大30倍)
服务平台
c)超纤皮截面(放大30倍)
图A.2人造皮革的微观图片
A.3皮革的微观图片见图A.3。
a)羊皮革表面(放大20倍)
c)粒面革截面(放大20倍)
SN/T5322—2021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b)牛皮革表面(放大20倍)
d)剖层革截面(放大20倍)
行业标准信息服
f)车皮革背(放大20倍)
e)羊皮革背面(放大20倍)
图A.3皮革的微观图片
SN/T5322—2021
B.1再生皮革的微观图片见图B.1。SU150015.0kV55.0mmx30Sl
附录B
(资料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
图B.1再生皮革的微观图片(截面)B.2皮革的微观图片见图B.2。
行业标准信息
理信息服务平台
a)粒面革
b)剖层革
B.3人造皮革的微观图片见图B.3。a)PU革
b)PV革
SN/T5322—2021
c)超纤皮
准信息服务平台
图F.3人造皮革的微观图片(截面)SN/T 5322-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再生皮革的鉴别方法
SN/T5322—2021
编辑部:(010)65194242-7509网址l.ww.c..b.com/hook
中国标准出版社案皇岛印副广印刷*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20千字2022年6月第一版2022年6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
书号:155175·353定价16.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