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29106-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C/T 29106-2014
中文名称: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101KB
相关标签:
汽车
电线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C/T 29106-2014 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29106-2014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43.04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29106—2014
代替QC/T29106—2004
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utomobile wire harness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网站:cn9365.org
刮涂层 翰数码查真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4年第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不干胶标签印刷机》等1208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起始实施日期见附件1),其中机械行业标准471项,汽车行业标准32项,船舶行业标准70项,航空行业标准111项,化工行业标准137项,治金行业标准69项,建材行业标准30项,石化行业标准14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6项,轻工行业标准89项,纺织行业标准49项,兵工民品行业标准79项,核行业标准15项,电子行业标准2项,通信行业标准34项。批准《锰硅合金(FeMn68Si16)》等39项治金行业标准样品(标准样品目录及成分含量见附件2)。
以上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及化工、有色金属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织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组织出版,化工行业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治金行业标准由治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石化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纺织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兵工民品行业标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出版,核行业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附件:3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起始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四年五月六日
附件:
3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起始实施日期标准编号
QC/T 231 2014
QC/T 233—2014
QC/T 66—2014
QC/T 962—2014
QC/T 680—-2014
QC/T 963-2014
QC/T234—2014
QC/T 9642014
QC/T 644--2014
QC/T 965—2014
QC/T 966-2014
QC/T 459—2014
QC/T 29106-
QC/T 198--2014
QC/T 220--2014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QC/T 967---2014
QC/T 968-2014
QC/T 969---2014
QC/T 6362014
OC/T 970-
标准名称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反冲起动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踏板静强度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湿式离合器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漆层技术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压调节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车轮制动圈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转向轴承技术条件
城市客车塑料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
汽车塑料件涂层技术条件
随车起重运输车
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用易熔线技术条件
汽油机进气道喷射式喷油器
金属催化转化器中铂、钯、含量的测定方法
乘用车行李厢内部开启机构
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
乘用车空气滤清器技术条件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 231—1997
QC/T 233—1997
QC/T 66—1993
QC/T 680—2002
QC/T 234—1997
QC/T 644—2000
OC/T 4882000
QC/T 459—2004
QC/T 29106—2004
OC/T198—1995
QC/T 220—1996
QC/T 6362000
起始实施日期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 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标准编号
QC/T 971—2014
QC/T 972—2014
QC/T 299. 1—2014
QC/T 299.2—2014
QC/T 563--2014
QC/T 29097-2014
QC/T 29096—2014
QC/T 303—2014
QC/T 301—2014
QC/T 70--2014
QC/T 226--2014
QC/T 593—2014
标准名称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空气滤清器滤芯技术条件
汽车电控液压助力转向器总成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第1部分:
技术要求
第2部分:
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
试验方法
汽车转向盘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要求
汽车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汽车转向油罐技术要求和试验
汽车转向助力缸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噪声测量方法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蹄组件和制动衬组件
汽车液压比例阀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 299--2000
QC/T 299—2000
QC/T 563—1999
QC/T 29097-—1992
QC/T 29096—1992
QC/T 303---1999
QC/T 301--1999
QC/T 302—1999
QC/T 70—1993
QC/T 226—1997
QC/T 593---1999
起始实施日期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7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端子与电线导体压接处和压接接点处横断面的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站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汽车电线束用热收缩双壁管
汽车电线束用压敏胶粘带
汽车电线束用波纹管
QC/T29106—2014
QC/T29106-2014
本标准依照GB/T1.1—-2009《标准化I.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C/T29106—2004的修订,与QC/T29106—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规范性引用文件(第2章)增加了GB8410--2006、CB11122、GB19147、GB/T2423.12008、GB/T 2423.2—2008、GB/T 2423. 17—2008、GB/T 2423. 22--2002、GB/T 28046. 3—2011、SJ/T11363、NB/SH/T 0521。
术语和定义(第3章)增加了“护套”“保护管”“定位件”的定义。增加了“定位件间”尺寸极限偏差要求(4.3中的表1)。一一增加了三种电线束常用的包扎胶带方式及规定(4.2.7)。—增加了橡胶件安装的防水要求(4.6)。增加了0.22mm2、0.35mm2、2.0mm2、3.0mm2、5.0mm2等规格电线最小拉力值及导体压接区电压降的要求(表2和表3)。-取消了刺破连接的定义(原版本3.8)及相应条款内容(原版本4.4.6)。一对端子与电线的连接进行了分项规定,并增加了相应的要求(4.4)。—对接点进行了分项规定,并增加了相应要求(4.5)。一对电压降试验的测量点及电压降计算方法进行了规定,并在试验过程中增加了温度平衡的确定方法(5.4.6,5.5.3)。
一对耐化学性能试验方法、试验参数进行了修改(原版本5.16,本版本5.14)一对规范性附录A《端了与电线导体压接处和压接接点处横断面的要求》进行了部分修改。一增加了规范性附录B《汽车电线束用热收缩双壁管》。—一增加了规范性附录C《汽车电线束用压敏胶粘带》-增加了规范性附录D《汽车电线束用波纹管》。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 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市灯池电线有限公司、长沙汽车电器研究所。本标准附录B起草单位: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双宁实业有限公司、长春海达化学有限公司。
本标准附录C起草单位:河北华夏实业有限公司、温州联益线束胶粘带有限公司。本标准附录D起草单位:宁波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天海恒帮(鹤壁)橡塑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孙玉德、胡梦蛟、汤曼如、方兴业、张杰、李伟阳、姜树森、钱程、刘文、刘晓播、金春明、胡建雄、黄钢、安东霞、吴尚剑、赵金钢。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QC/T29106—2004。QC/T29106—2014
本标准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C/T29106—1992;
-—QC/T 29106—2004
1范围
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14
木标准规定了汽车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6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组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木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口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CB/T2423.1—2008电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CB/T2423.2—2008电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CB/T2423.17—2008电T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CB/T2423.22一2002电T电子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C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I.)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4086玻璃清洗剂
GB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11121汽油机油
GB11122柴油机油
GB/T13527.2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CB17930车用汽油
GB19147车用柴油(V)
CB/T25085道路车辆60V和600V单芯电线GB/T28046.3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负荷QC/T238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C/T349塑料紧箍带
QC/T417.1一200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417.3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417.4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利特殊要求车用甩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的尺寸和QC/T 417.5
特殊要求
QC/T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T29013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T29106--2014
HG/T2196汽车用橡胶材料分类系统JB/T6313.1电「铜编织线 第部分:一般规定JB/T6313.2电T铜编织线第-部分:斜纹编织线JB/T6313.3电T铜编织线第部分:直纹编织线NB/SH/T 0521乙二醇型和内一醇型发动机冷却液SJ/T11363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及QC/T417.1—2001中的定义。3.1
干线mainstem
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如图1所示。3.2
支线lateral
电线束中电线的未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如图1所示。3.3
分支点embranchment point
电线束中十线与十线或十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如图1所示。3.4
接点 juncture
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如图1所示。护套孔位号
端子 terminal
插接件和接头的统称,
分支点
1、1B、 IC
电线束示意图
护套housing
用于安装端子,对端子起固定、绝缘、防护的部件或组合部件。保护管protectionsleeve
用于对电线保护的非金属管状零件。如塑料管、波纹管、编织管等。定位件clip
安装在电线束上,用于与车体或其他对应部件固定的零件。干区 desiccation bound
QC/T 29106-2014
安装在驾驶室、乘员室、行李舱内等部位的电线束不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3.10
湿区 damp bound
除干区以外,电线束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4要求
4.1—般要求
4.1.1电线束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1.2
电线束用零部件和材料在图样及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分别符含下列要求。电线束用材料和零部件应符合SI/T11363的规定。b)
电线应符合GB/T25085的规定。
铜编织线应分别符合JB/T6313.1、JB/T6313.2、JB/T6313.3的规定。d)
端子应分别符合QC/T417.1、QC/T417.3~417.5、QC/T29010、QC/T29013的规定。e)
软聚氯乙烯管应符合CB/T13527.2的规定。塑料紧箍带应符合QC/T349的规定。橡胶制品材料应符合HG/T2196的规定。热收缩双壁管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压敏胶粘带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波纹管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4.2外观
4.2.1电线及零部件的安装、分支点位置及分支方向,应符合图样及技术文件要求。4.2.2电线及零部件不应有损伤、变形等缺陷。4.2.3端子在护套中不应脱出。
4.2.4带密封塞绝缘压接的端子与护套安装后,密封塞不应从护套退出。4.2.5采用开口保护管的部位,电线不应从开口保扩管的缝隙中仲出。4.2.6端子与电线的连接处需用如图2所示热缩管时,热缩管应紧密套在连接部位上,无位移、脱3
QC/T29106-
—2014
开现象。
导体压接
热缩管端部
绝缘层压接电线
72222222222
热缩管
图2端子与电线连接处热缩管绝缘示意图4.2.7电线束包胶(包扎胶带)如图3、图4所示,应满足下列要求:电线应全数被捆扎,胶带端部不应翘起。a
b)半叠式包胶如图3a)所示,叠层宽度以不低于胶带宽度的1/5为宜,包胶区域不能看见外露电线:
粗包胶如图3b)所示,胶带与胶带间的节距应为胶带宽的1.5倍以下。d)局部包胶如图3)所示,包胶重叠层数至少为2层。电线
一胶带
a)半叠式包胶
胶带宽度
b)粗包胶
图3包胶方式示意图
)局部包胶
分支点应交叉包胶,交叉缠绕方式应符合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要求。用胶带固定的定位件,胶带缠绕圈数至少3层。插接器部位包胶,应不存在如图4所示的单根电线松弛现象。护套
4.3电线束尺寸
单根电线松弛
插接器部位包胶示意图
4.3.1十线和保扩管长度不应小于50mm。4.3.2接点之间、接点与分支点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0mm4
4.3.3电线束尺寸极限偏差应满足表1的规定。QC/T 29106--2014
4.3.4插接器部位有包胶要求的,包胶端部距离插接器端部应符合图5的尺寸要求。4.3.5绞合线防松散包胶应符合图6的规定,包胶前端距离端子前端最大距离不应超过80mmc定位件定位方向偏差如图7所示,应在45°的范围内。4.3.6
表1尺寸极限偏差
极限偏差
电线束尺寸L
L≤200
200≤500
500 L≤1000
1000 L≤2000
2000L>5000
注:·
保护管
定位件间”
适用于定位件之间、固定支架之间、定位件与固定支架之间、干线与定位件或固定支架之间的尺寸、支线与定位件或固定支架之间的尺寸。
L≤30mm
L: 30~80mm
L≤80mm
插接器部位包胶尺寸示意图
双绞线
L≤80mm
防松散包胶
图6绞合线端部包胶示意图
塑料紧箍带的安装,非使用部分切除后,使用部分允许保留最大5mm的留头(切断处到紧箍带锁止点距离)。
4.3.8屏蔽线的屏蔽网端部包胶如图8所示,屏蔽网绝缘层端部距端了前部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150m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