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行业标准(QC) > QC/T 629——2021 汽车遮阳板
QC/T 629——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C/T 629——2021

中文名称:汽车遮阳板

标准类别: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汽车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C/T 629——2021.
1范围
QC/T 629规定了汽车遮阳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遮阳板,不包括卷帘式、着色玻璃等遮阳型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 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 11551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 11562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699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高温耐人造光色牢度及抗老化性能:呵弧QC/T 484 汽车油漆涂层
QC/T 625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遮阳板总成sun visor assembly
为遮挡射入驾驶员或乘客眼睛的眩目光而设置的板状部件(本体)、安装部件及票据夹、化妆镜等附件的总称。以下简称“遮阳板”。
3.2
安装部件installation part
安装、支撑遮阳板本体的部件,由支座、旋转轴总成组成。
3.3
X轴X axis
实现遮阳板本体上下翻转的旋转轴。
3.4
Y轴Y axis
5.12 耐高温性
将试验样品模拟实际装车方式放置在恒温箱内,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循环耐热性试验:9O℃条件下放置5h—常温放置2h—90℃条件下放置5h─常温放置2h,共计2个循环后观察其变化。可依据开发要求定义过程检查。
5.13耐温度变化性
将试验样品模拟实际装车方式放置在恒温箱内,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循环耐温度变化性试验:-30℃±2℃条件下放置2h—常温放置0.5h—90℃±2℃条件下放置2h—常温放置0.5h—50℃±2℃、95%RH放置16h—常温放置0.5h,共计3个循环后观察其变化。可依据开发要求定义过程检查。

标准图片预览

QC/T 629——2021 汽车遮阳板
QC/T 629——2021 汽车遮阳板
QC/T 629——2021 汽车遮阳板
QC/T 629——2021 汽车遮阳板
QC/T 629——2021 汽车遮阳板

标准内容

ICS43.04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629—2021
代替QC/T629-2005
汽车遮阳板
automobilesunshield
2021-04-22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6检验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遮阳板本体重心的确定方法,
QC/T629—2021
QC/T629202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替代QC/T629-2005《汽车遮阳板》,与QC/T629-200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修改了遮阳板术语,根据遮阳板现有结构加入票据夹、化妆镜等附件(见3.1);一一增加了回弹起点(见3.5)回弹终点(见3.6)、回弹角(见3.7)、工作区(见3.8)的定义:一一增加了遮阳板最下边缘位置示意图(见4.1.2);一一增加了遮阳板调整和使用要求(见4.1.4);修改了热合接缝高度要求(见4.2.2):增加了遮阳板本体及附件外观要求(见4.2.3)表皮外观要求(见4.2.4)、塑料件要求(见4.2.5)、总成装车后外观要求(见4.2.7):修改了遮阳板绕X轴旋转的操作力矩要求(见4.3.1.1);一一增加了回弹角度要求(见4.3.3.1)及试验方法(见5.5);一增加了贴服力矩要求(见4.3.3.2)及试验方法(见5.6):修改了转动耐久性试验后要求(见4.3.4)及试验方法(见5.7):一增加了化妆镜盖操作力要求(见4.3.5)及试验方法(见5.8);一增加了化妆镜盖的操作耐久性要求(见4.3.6)及试验方法(见5.9);一增加了票据夹的拉伸强度要求(见4.3.8)及试验方法(见5.11);一修改了耐高温性的评价要求(见4.3.9)及试验方法(见5.12):一修改了耐温度变化性试验后的评价要求(见4.3.10)及试验方法(见5.13):一增加了耐寒性要求(见4.3.11)及试验方法(见5.14);修改了耐光性试验后的评价要求(见4.3.12)及试验方法(见5.15);一一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主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T26001-1987、ZBT26 002-1987QC/T629-1999QC/T629-2005H
1范围
汽车遮阳板
QC/T629—2021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遮阳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遮阳板,不包括卷帘式、着色玻璃等遮阳型式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
GB8410
GB 11551
GB1156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GB/T1699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高温耐人造光色牢度及抗老化性能:氙弧QC/T484
QC/T625
3术语和定义
汽车油漆涂层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遮阳板总成sunvisorassembly
为遮挡射入驾驶员或乘客眼睛的眩目光而设置的板状部件(本体)、安装部件及票据夹、化妆镜等附件的总称。以下简称“遮阳板”。3.2
安装部件installation part
安装,支撑遮阳板本体的部件,由支座,旋转轴总成组成。3.3
x轴Xaxis
实现遮阳板本体上下翻转的旋转轴。3.4
Y轴 Y axis
实现遮阳板本体左右翻转的旋转轴。3.5
回弹起点rebound starting pointQC/T6292021
遮阳板本体由使用位置返回到整车装配位置过程中,在接近装配位置时本体快速返回的起点。回弹终点rebound end point
遮阳板本体在回弹力作用下的最后停止位置。回弹角thespringback angle
遮阳板本体从回弹起点到回弹终点的夹角。工作区workingarea
遮阳板本体从回弹起点翻转至最前位置所覆盖的区域,即遮阳板本体实际使用范围,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遮阳板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制造4.1.2遮阳板安装在汽车风窗框上横梁或前风窗上端具有一定强度的部件上,当遮阳板本体绕X轴旋转至其下边缘处于最低位置时,其下边缘应位于GB11562中规定的V2点所确定的仰视角为5°的范围内(见图1)。遮阳板不使用时,其本体不应减小驾驶员前视野。V2点
图1遮阳板最下边缘位置
4.1.3遮阳板本体应使用吸能减震的材料或表面覆盖柔性材料或设计成吸能减震的结构;遮阳板不应有尖角,边缘零件的圆角R不应小于3.2mm;本体厚度小于3.2mm时,圆角R取厚度的15%-50%。4.1.4遮阳板应调整灵活、平稳、无噪音,能停止在工作区的任意位置上,并不随车体行驶振动而改变位置。
4.1.5遮阳板标签应符合GB11551中的相关规定。2
4.2外观要求
4.2.1遮阳板颜色、花纹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色板或样品。4.2.2遮阳板周边若采用热合接缝,则热合接缝高度应小于0.5mm。4.2.3遮阳板本体及附件外观平整、无翘曲变形。QC/T6292021
4.2.4遮阳板表皮不允许有褶皱、凸凹、波纹、松弛、开裂、污迹、警告标签剥落等缺陷。4.2.5塑料件表面光滑、无毛边、无翘曲、无明显分模线等缺陷。4.2.6金属安装部件须耐腐蚀,表面光滑、无裂纹、无锈蚀。金属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QC/T625的有关要求,油漆涂层应符合QC/T484的有关要求。4.2.7遮阳板按实车位置装配后,本体悬臂端应与安装面贴合,不允许本体下垂。4.3性能要求
4.3.1操作力矩
4.3.1.1遮阳板绕X轴旋转(上下方向)的操作力矩(简称垂直操作力矩):在翻转过程中的任意位置,最小操作力矩应大于遮阳板振动加速度为50m/s2时的等效力矩(见附录A):最大操作力矩应小于4N·m(当最小操作力矩不小于4N.m时,其操作力矩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4.3.1.2通阳板绕Y轴旋转(左右方尚)的操作力矩(简称水平操作力矩):在任意位置上,最小操作力矩应大于0.4N.m,最大操作力矩应小于4N.m。4.3.2热合接缝强度
遮阳板周边若采用热合接缝,则每30mm长度的热合接缝承受拉力应不小于50N。4.3.3回弹性
4.3.3.1回弹角度应不小于8°。4.3.3.2贴服力矩应满足2.0N.m-4.0N.m。4.3.4转动耐久性
按5.7试验后,遮阳板应符合4.3.14.3.3.2要求.4.3.5化妆镜盖操作力
化妆镜盖开启力和关闭力应符合0.5N-6N。4.3.6化妆镜盖操作耐久性
按5.9试验后,无断裂、裂隙现象,无操作噪音,且开启、关闭力应符合0.5N-6N。4.3.7化妆镜落球试验
按5.10试验后,化妆镜应无碎片飞出。4.3.8票据夹的拉伸强度
按5.11试验后,固定件没有断裂;拉伸后开口间隙不大于3mm4.3.9耐高温性
QC/T6292021
按5.12试验后,遮阳板无翘曲、变形、变色、裂纹、表皮下垂、连接松动等异常变化,翻转无噪声且操作力矩应符合4.3.1、4.3.3.2要求,结合接缝强度应符合4.3.2要求,化妆镜盖开启/关闭无噪声。4.3.10耐温度变化性
按5.13试验后,遮阳板无翘曲、变形、变色、裂纹、连接松动等异常变化。4.3.11耐寒性
按5.14试验后,遮阳板满足4.3.1、4.3.3.2,且本体翻转过程中无噪声。4.3.12耐光性
按5.15试验后,遮阳板外观无变形、粉化、龟裂等异常变化,灰度色牢度级别应大于或等于4级(按GB/T250评价)。
4.3.13燃烧特性
客车遮阳板的燃烧速度应小于或等于70mm/min,其他车辆遮阳板燃烧速度应小于或等于100mm/min。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室内环境下进行,试验温度为23℃土5℃,试验湿度为65%土20%。5.2外观检查
遮阳板外观检查按4.2目视检查:金属件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性按QC/T625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油漆涂层按QC/T484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5.3操作力矩
5.3.1垂直操作力矩
将遮阳板固定在模拟整车装配位置的台架上,绕X轴连续翻转遮阳板5次后用测力计在外边缘中间位置(见图2),并垂直于本体表面,在任意位置上,测定刚开始转动时的数据,操作力矩由式(1)求出:Ty=Wx.Lx/1000...
式中:
Tx一操作力矩,N·m:
Wx——操作力,N:
Lx一测力计到x轴线的距离,mm。·(1)
5.3.2水平操作力矩
测量位置。
图2测量绕×轴操作力矩示意图
QC/T629—2021
将遮阳板固定在模拟整车装配位置的台架上,绕Y轴连续翻转遮阳板5次后用测力计在顶端位置(见图3),并垂直于本体表面,在任意位置上,测量刚开始转动时的数据。操作力矩由式(2)求出:T,=Wy·Ly/1000.
式中:
Ty一一操作力矩,N·m
Wy一一操作力,N;
Ly一一测力计到Y轴线的距离,mm。Y轴
测量位置
图3测量绕轴操作力矩示意图
5.4热合接缝强度
取宽30mm,两边长50mm的表皮样块进行试验,按100mm/min拉伸速度进行拉伸测试,如图4所示,拉伸力加载至表皮拉断,记录拉伸力值。取样位置应尽量分散,取样数量不少于3份。试验数据取最小值作为试验结果。
5.5回弹角度
图4热合接缝强度试验示意图
QC/T629—2021
将遮阳板安装在模拟整车装配位置的台架上,使用测力计顶压在如图2所示的遮阳板的外边缘测试点上,从回弹终点位置开始翻转遮阳板,当测力计达到最大值时,使用量角器获取此位置和水平位置的夹角。回弹角度0=1+92(见图5)。回弹终点位置
/水平位置。
载荷最大位置
图5回弹角度测量
5.6贴服力矩
将遮阳板安装在模拟整车装配位置的台架上,使用测力计顶压在如图2所示的遮阳板的外边缘测试点上,从整车装配位置开始压遮阳板,当遮阳板开始绕X轴转动时,读取测力计的数值即为贴服力,重复5次取平均值(F),贴服力矩T=F·Lx。5.7转动耐久性
5.7.1垂直翻转耐久性
将遮阳板固定在模拟整车装配位置的台架上,按图样规定的最大设计角度绕X轴作往复运动(见图6),运动周期见表1。试验前样品应满足4.3.1、4.3.3.2要求,再根据表1的试验顺序依次执行。X轴
绕X轴往复运动示意图
垂直羽转耐久性试验条件
试验顺序
试验温度(℃)
试验次数
运动周期
5.7.2水平翻转耐久性
-30±2
动作(往):1s,停止:1.5s,动作(复):1s,停止:1.5s,3
+80±2
QC/T629—2021
将遮阳板固定在模拟整车装配位置的台架上,按图样规定的最大设计角度绕Y轴作往复运动(见图7),运动周期见表2,试验前样品应满足4.3.1、4.3.3.2要求,再根据表2的试验顺序依次执行。
图7绕Y轴往复运动示意图
表2水平翻转耐久性试验条件
试验顺序
试验温度(℃)
试验次数
运动周期
5.8化妆镜盖操作力
-30±2
+80±2
动作(往):1s,停止:1.5s,动作(复):1s,停止:1.5s,...将遮阳板牢固固定在试验工装设备上,确保化妆镜盖作动时遮阳板不晃动,使用测力计均匀施加力测试镜盖最大的开启、关闭力(见图8)图8
5.9化妆镜盖操作耐久性
化妆镜盖操作力测试
将遮阳板固定在专用试验台上,使其保持在竖直位置,对化妆镜盖按图样规定的最大设计行程作往复运动,按表3的试验条件执行。表3
3化妆镜盖操作耐久性试验条件
试验顺序
试验温度(℃)
试验次数
试验速率
化妆镜落球试验
+80±2
-30±2
推:1.5s,暂停:2s,推回:1.5s,暂停:2s,..QC/T6292021
将带化妆镜的遮阳板按(90±3)℃/24h→(40±3)℃/(93±2)%RH/24h→(-30±2)℃/24h条件置于调温调湿箱中,完成后立即取出遮阳板并水平放置于刚性支撑面上,用质量为(500土5)g的不锈钢球从(1000士30)mm高度垂直落下冲击化妆镜表面,自视检查是否有碎片飞出。5.11票据夹的拉伸强度
将如图9所示的拉伸夹具插到票据夹的中部,用夹具沿垂直遮阳板的方向施加静载荷60N,持续5s,并检查票据夹是否破损。对于带式票据夹,需要分别对两侧开口进行试验。当票据夹宽度不超过50mm时,用如图10所示小夹具对票据夹施加静载荷40N,持续5s。完成上述试验1h后,使用标尺测量票据夹表面的最大抬高量。
-1.6喷漆钢板
1.6喷漆钢板
图9票据夹拉伸夹具
5.12耐高温性
图10票据夹小号拉伸夹具
将试验样品模拟实际装车方式放置在恒温箱内,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循环耐热性试验:90℃条件下放置5h一常温放置2h一90℃条件下放置5h一常温放置2h,共计2个循环后观察其变化。可依据开发要求定义过程检查。
5.13耐温度变化性
将试验样品模拟实际装车方式放置在恒温箱内,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循环耐温度变化性试验:-30℃土2℃条件下放置2h常温放置0.5h90℃土2℃条件下放置2h一常温放置0.5h50℃±2℃、95%RH放置16h一常温放置0.5h,共计3个循环后观察其变化。可依据开发要求定义过程检查。5.14耐寒性
将试验样品模拟实际装车方式放置在低温箱内,-30℃土2℃放置4h,常温恢复2h后观察其变化。5.15耐光性
遮阳板按GB/T16991中方法2、条件3,进行三个周期的光照试验注:一个光照周期是指蓝色羊毛标准6经过曝晒,其上曝晒和未曝晒部分间的色差达到灰色样卡3级所需要的时间,灰色样卡3级相当于CIELAB数值(3.4士0.4)DE(D65/10°)。5.16燃烧特性
试验方法按GB8410进行。
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遮阳板经制造商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文件。QC/T6292021
6.1.2遮阳板以同一生产线、相同原料、相同工艺所产生的同一规格的产品组批。生产厂可按一定生产周期的产品为一批。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和验收。6.1.3出厂检验项目按4.2、4.3.1、4.3.3、4.3.5进行6.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制造商应进行型式检验:6.2.1
新产品定型时:
产品设计、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产品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生产场所发生变更或生产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c)
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一年不少于一次;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e)
6.2.2型式检验的遮阳板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遮阳板中抽取。完成本标准试验应至少需要8套样件(1套样件包含1件左侧遮阳板和1件右侧遮阳板)。样件数量为8套时,各项试验所需的样件分配见表7。检验项目中,如燃烧特性不合格,不允许复查,判该次型式检验不合格。其他项目中若复查后仍有一项不合格时,可以按不合格项的抽样数加倍抽取或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若有二项不合格,不充许复查,判该次型式验证不合格。6.2.3抽样方法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文件。表4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操作力矩
热合接缝强度
回弹性
转动耐久性
化妆镜盖操作力
化妆镜盖操作耐久性
落球试验
票据夹的拉伸强度
耐高温性
耐温度变化性
耐寒性
耐光性
燃烧特性
技术要求章条号
试验方法章条号
5.5、5.6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注:样件编号Ai.3说明,i为第i套样件,5为样件种类。1表示左侧遮阳板、2表示右侧遮阳板检验样件编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