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207—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C/T 207—2021
中文名称:汽车用普通气弹簧
标准类别: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汽车
气弹簧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C/T 207—2021.
1范围
QC/T 207规定了汽车用普通气弹簧的术语和定义、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QC/T 207适用于汽车用各种规格的固定行程普通气弹簧(以下简称气弹簧),其他机械用气弹簧可参照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0.1—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GB/T 2348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缸径及活塞杆直径GB/T 2349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活塞行程系列GB/T 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弹簧gas spring
由一个密闭缸筒和可在其内滑动的活塞及活塞杆组件组成的,以氮气或其他不活泼气体为储能介质的弹性元件。
3.2
压缩气弹簧compression gas spring
无外力作用下活塞杆呈自由伸展状态,并承受压力的气弹簧。
3.3
行程stroke
活塞杆从自由伸展状态到压缩至最小使用尺寸时的轴向位移。
3.4
一个循环one cycle
活塞杆按规定的行程压缩和伸展各一次的一整套运动。
标准内容
ICS43.040.60
CCST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2072021
代替QC/T207—1996
汽车用普通气弹簧
Commongasspringforautomobiles2021-03-05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21年第6号
现批准公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管理接口要求》等563项行业标准(见附件)。其中,通信行业标准101项、化工行业标准112项、治金行业标准59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25项、建材行业标准64项、机械行业标准35项,制药装备行业标准5项、汽车行业标准13项、航空行业标准41项、轻工行业标准27项、纺织行业标准60项、包装行业标准4项、电子行业标准17项。
以上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通信行业标准(工程建设类)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治金行业标准及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由治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制药装备行业标准、纺织行业标准及包装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组织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附件:13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二一年三月五日
附件:
标准编号
13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标准名称
QC/T1145—2021
QC/T1150—2021
QC/T1151—2021
QC/T1142—2021
QC/T1143-—2021
QC/T417—2021
QC/T1144—2021
QC/T1146—2021
QC/T1147—2021
QC/T1148—2021
QC/T207—2021
QC/T629—2021
QC/T1130—2021
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条件甲醇汽车燃料系统技术条件
甲醇燃料汽车技术条件
汽车车轮固有频率试验方法
汽车车轮静态弯曲刚度试验方法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线束总成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氧传感器甲醇燃料发动机技术条件
汽车发动机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汽车背门电动开闭系统
汽车用普通气弹簧
汽车遮阳板
甲醇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417.2—2001
QC/T207—1996
QC/T629—2005
实施日期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2021-07-01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QC/T207—2021
+++++*++8
QC/T207—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C/T207—1996《汽车用普通气弹簧》,与QC/T207一199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新增了压缩气弹簧、行程、伸展速度、缓冲段和标称力等术语。新增了气弹簧的型式(见第4章)。新增了缓冲段要求(见5.1.6)。修改了力学性能中力标称值的公差和摩擦力要求(见5.2.1)及试验方法(见6.1)。新增了启动力F。要求(见5.2.2)。新增了伸展速度要求(见5.3)及试验方法(见6.2)。修改了耐久性能(见5.5)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6.4)。修改了抗拉性能(见5.6)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6.5)。修改了耐腐蚀性能(见5.7)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6.6)。新增了球窝接头与球头插拔力要求(见5.8)及试验方法(见6.7)。新增了球窝接头防松力矩要求(见5.9)及试验方法(见6.8)。——新增了抗径向力要求(见5.10)及试验方法(见6.9)。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欧力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桂荣、高国有、姜春生、李慧锋、华进勇、吴迪。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96年首次发布为QC/T207—1996。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范围
汽车用普通气弹簧
QC/T207—2021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用普通气弹簧的术语和定义、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用各种规格的固定行程普通气弹簧(以下简称气弹簧),其他机械用气弹簧可参照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00.1一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GB/T2348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缸径及活塞杆直径GB/T2349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活塞行程系列GB/T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气弹簧gas spring
由一个密闭缸筒和可在其内滑动的活塞及活塞杆组件组成的,以氮气或其他不活泼气体为储能介质的弹性元件。
fcompressiongasspring
压缩气弹簧
无外力作用下活塞杆呈自由伸展状态,并承受压力的气弹簧。3.3
行程stroke
活塞杆从自由伸展状态到压缩至最小使用尺寸时的轴向位移。3.4
一个循环
onecycle
活塞杆按规定的行程压缩和伸展各一次的一整套运动。3.5
伸展速度extension speed
活塞杆从规定的行程的末端到初始位置自由伸展的平均速度。QC/T207-2021
缓冲段buffersection
活塞杆伸展过程中,活塞运动受气体流量变化或液体阻尼而降速缓冲的区域。3.7
标称力specified force
在供需双方确认的图样及产品上标注的力。4型式
4.1气弹簧的外形及力-位移曲线见图1。E
说明:
缓冲段
压缩过程
伸展过程
气体阳尼段
行程S
d—活塞杆直径;
D,——缸简内径;
D2——缸简外径;
自由仲展长度心
Fo启动力(气弹簧在伸展状态保持一定时间后压动活塞杆所需的初始力):F——最小伸展力(伸展过程中,在离工作行程起点的距离为C处规定采力点测的力);F2—最大伸展力(伸展过程中,在离工作行程终点的距离为C处规定采力点测的力);F3一最小压缩力(压缩过程中,在离工作行程起点的距离为C处规定采力点测的力):F——最大压缩力(压缩过程中,在离工作行程终点的距离为C处规定采力点测的力):F—a公称力,F=(Fi+F)/2;
Fb——b公称力,F=(F2+F4)/2;G—静态内阻,G=F3-Fi(静态检测时);F——动态摩擦力,Ff=(Fs-F)/2(动态检测时):C—动态或静态检测时力值的采集点至工作行程起点或至工作行程终点的距离,当S≤80mm时,C=5mm:当S>80mm,C-10mm。
图1气弹簧外形及力-位移曲线
4.2气弹簧连接件的型式见表1,其他连接型式由供需双方商定。2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接头型式
尼龙钢片球窝
万向球头
表1气弹簧连接件的型式
5.1.1气弹簧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图示
QC/T207—2021
5.1.2D2/D,应不小于1.1,气弹簧活塞杆的直径应按GB/T2348的规定选用,行程应按GB/T2349的规定选用。
5.1.3气弹簧的伸展长度公差应符合GB/T1800.1—2020中IT16级精度的规定。5.1.4气弹簧的外形应光洁、平整,无毛刺。气弹簧的缸筒涂覆层应均匀,应无露底、起皱、起泡、剥落等缺陷。活塞杆及其他零件涂镀层应均匀,应无可见的裂纹、起泡、麻点、起层等缺陷。2
QC/T207-2021
5.1.5工作温度范围应为-40℃~80℃。5.1.6气弹簧的缓冲段长度宜为30mm~70mm。有特殊需要时,由供需双方商定。5.2力学性能
5.2.1气弹簧按6.1的规定试验时,标称力值应符合图样规定,标称力值极限偏差及最大静态内阻或最大动态摩擦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气弹簧压缩和伸展时,不允许出现异响、卡滞和明显的抖动现象。5.2.2气弹簧启动力Fo应小于1.5F3。表2标称力值极限偏差、最大动态摩擦力或最大静态内阻与标称力值关系单位为牛
标称力值
≤100
101~200
201400
401~600
601~800
801~1000
5.3伸展速度
标称力值极限偏差
最大动态摩擦力F或
最大静态内阻G
气弹簧伸展速度宜为50mm/s~350mm/s。有特殊需要时,由供需双方商定。5.4气密性能
按6.3的规定试验后,气弹簧的公称力F的变化率应不大于8%。5.5耐久性能
气弹簧安装于乘用车发动机盖或背门及行李箱盖时按6.4高低温耐久性能试验后,其公称力F的总衰减率应不大于13%,油液带出量应小于0.5g。气弹簧不得出现卡滞、抖动、异响等缺陷。气弹簧安装于乘用车其他部位或其他类型汽车时按常温耐久性能试验后,其公称力F的总衰减率应不大于10%,油液带出量应小于0.5g。气弹簧不得出现卡滞、抖动、异响等缺陷。有特殊需要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5.6抗拉性能
气弹簧产品的抗拉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抗拉性能
受拉部位最小截面尺寸
气弹簧力学性能不变
注1:非金属连接件,由供需双方商定:注2:受拉部位最小截面积尺寸大于Φ12mm由供需双方商定。拉力
允许气弹簧失效,但不得断裂与肢解2.000
5.7耐腐蚀性能
气弹簧产品的耐腐蚀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耐腐蚀性能
气弹簧试验部位
缸筒表面
活塞杆
尼龙球窝卡片
试验时间(中性盐雾)/h
注1:其他金属连接件由供需双方商定。5.8球窝接头与球头插拔力wwW.bzxz.Net
QC/T207—2021
应无起泡、脱皮和红锈;
应无起泡、脱皮和红锈;
应无起泡、脱皮和红锈;
尼龙钢片球窝球头插人力应不大于100N,拔出力应不小于800N。其他类型连接件及有特殊需要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5.9球窝接头防松力矩
M6/M8规格的尼龙球窝接头防松力矩应大于或等于2.5N·m。其他类型连接件及有特殊需要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5.10抗径向力
活塞杆直径为Φ10mm和Φ8mm的气弹簧按6.9的规定试验后,气弹簧不得出现卡滞、抖动、异响、漏油等性能缺陷。其他活塞杆规格的气弹簧由供需双方商定。6试验方法
6.1力学性能
试验条件:动态和静态试验检测应在20℃2℃环境中进行。检测前气弹簧始终在伸展状态,不得压动活塞杆。将样品放置在20℃±2℃环境中2h以上。静态试验测量速度为500mm/min,动态试验时测试速度由供需双方商定,测力精度应不低于1%。常温动态试验:将气弹簧活塞杆向上垂直装夹于试验机上,开机第一个循环记录启动力;第二个循环记录采力点处伸展力和压缩力F1、F2、F3、F4,并计算公称力、动态摩擦力,绘出力-位移曲线。同时观察气弹簧有无异响、卡滞或明显的抖动现象。常温静态试验:将气弹簧活塞杆向上垂直装夹于试验机上,开机第一个循环记录启动力;第二个循环记录采力点处伸展力和压缩力F1、F2、F3、F4,并计算公称力、静态内阻,绘出力-位移曲线。静态测试采力点处停留时间为3s。同时观察气弹簧有无异响、卡滞或明显的抖动现象。6.2伸展速度
试验条件:试验前应将样品放置在20℃+2℃环境中2h以上,计时器的分度值不大于(1/100)s。试验方法:将气弹簧活塞杆垂直向下装夹于速度测试机上,开启测试机,由测试机自动压缩行程,然后撤出外力使活塞杆自由伸展,测试结束测定伸展时间t和伸出行程S,按式(1)计算伸展速度(平均速度):
QC/T207—2021
式中:
伸展速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每秒(mm/s);S一行程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t—伸展时间的数值,单位为秒(s)。6.3气密性能
将气弹簧放置在80℃±2℃的高温试验箱中,保温4h后移置至20℃±2℃下保温2h,再将其置于一40℃±2℃的低温试验箱中,保温4h后移置至20℃±2℃下保温2h。进行2次高、低温试验后,再按6.1的规定测试其力学性能,并计算公称力F.的变化率。6.4耐久性能
经过气密性能试验后的气弹簧装夹于台架上,按表5或表6的规定以4个循环/min~6个循环/min的频率进行耐久试验,试验后按6.1的规定检测其力学性能,并计算公称力Fa的衰减率和油液带出量。检查气弹簧是否出现卡滞、抖动、异响等缺陷。常温试验过程中气弹簧缸筒温度应不大于50℃。
表5高低温耐久性能试验
循环周期个数
试验步骤
试验温度/℃
温度/℃
-30±2
6.5抗拉性能
发动机盖气弹簧
循环个数
表6常温耐久性能试验
循环周期个数
背门/行李箱盖气弹簧
循环个数
将伸展状态的气弹簧固定在试验机上,以1mm/min~2mm/min的速度按表2的规定值加载,保持3min,卸载后按6.1的规定检测其力学性能和观察气弹簧是否有断裂和肢解。6.6耐腐蚀性能
气弹簧的耐腐蚀性能的试验方法按GB/T10125一2012中规定的中性盐雾试验方法进行。6.7球窝接头与球头插拔力
6.7.1插入力
试验前检查弹簧卡片,确保弹簧卡片装配状态正常,固定好球窝接头,以1mm/min~2mm/min的速度按图2所示的方向施力F。当球头插人尼龙钢片球窝接头内时,记录最大力值。6
6.7.2拔出力
将接头固定在台架上
图2球窝接头与球头插入力示意图QC/T207—2021
试验前检查弹簧卡片,确保弹簧卡片装配状态正常。固定好球窝接头,以1mm/min~2mm/min的速度按图3所示的方向施力F,记录拔出时的最大力值。将接头固定在台架上
图3球窝接头与球头拨出力示意图6.8球窝接头防松力矩
固定气弹簧钢管和活塞杆,用测试工具拧松球窝接头,记录力矩最大值。6.9
抗径向力
在20℃±2℃温度环境中,将气弹簧两端球窝固定,在距活塞杆和缸简连接处10mm的位置(见图4),按图示方向施加F=300N载荷,保持1min,卸载后检查气弹簧。自由仲展状态
图4抗径向力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