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检行业标准(SN) > SN/T 0552-1996 出口针织布检验规程
SN/T 0552-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N/T 0552-1996

中文名称:出口针织布检验规程

标准类别: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584127

相关标签: 出口 针织布 检验 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N/T 0552-1996.Rules of the inspection on knitted fabric for export.
1范围
SN/T 0552规定了出口针织布的抽样、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判定规则。
SN/T 0552适用于以棉为原料的纬编单面针织布、双面针织布和绒类针织布检验。棉混纺交织的针织布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50--1995评定变色 用灰色样卡
GB 251- 1995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 2828- -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3920- -83纺织品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GB 3921- -83纺织品 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GB 3922- -83纺织品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GB 8628- -88测定结构尺寸变化时试样的准备、标记和测量
GB 8629- -88纺织品试验时采 用的家庭洗涤及千燥程序
GB 8830- -88纺织品 在洗涤和干燥时尺寸变化的测定
GB 8878- -88棉针织内衣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单位产品
为实施抽样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匹)。
3.2检验批(简称 :批)
为实施抽样检验,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报验批为一检验批。
4抽样
4.1内在质量试验抽样
内在质量每色随机采样不少于3块(一缸或一匹中随机各采一块)。
4.2外观质量检验抽样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T0552—1996
上海市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
登现号QT973707
出口针织布检验规程
Rules of the inspection on knitted fabric for export1996-08-08发布
199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发布
SN/T_0552—1996
本标准是按照GB/T1.1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要求制订。在技术内容上,内在质量试验方法参照了国际标准,内在质量技术要求与GB8878—88标准等同。附录A等同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L1018—1990《针织坏布试验方法》中的有关内容,抽样采用GB2828—87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南通)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锋。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针织布检验规程
Rules of the inspection on knitted fabric for exportSN/T 0552-1996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针织布的抽样、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判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以棉为原料的纬编单面针织布、双面针织布和绒类针织布检验。棉混纺、交织的针织布亦可参照执行。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0—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251—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3920—83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GB3921—83
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GB3922-83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GB8628—88
GB8629—88
GB8830—88
GB8878—88
3定义
测定结构尺寸变化时试样的准备、标记和测量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纺织品在洗涤和干燥时尺寸变化的测定棉针织内衣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单位产品
为实施抽样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匹)。3.2检验批(简称:批)免费标准bzxz.net
为实施抽样检验,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报验批为一检验批。4抽样
4.1内在质量试验抽样
内在质量每色随机采样不少于3块(一缸或一匹中随机各采一块)。4.2外观质量检验抽样
4.2.1抽样方案
一次正常检验抽样方案。
4.2.2检查水平(I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1996-08-08-批准1997-01-01实施
一般检查水平I。
4.2.3合格质量水平
AQL=4.0。
4.2.4方案实施
外观质量抽样方案见表1。
批量范围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4.2.5转换规则
放宽抽样
SN/T0552—-1996
抽样方案
正常抽样
在检查开始时使用正常检查,视其检查结果执行GB2828转换规则。5检验
5.1内在质量检验
5.1.1内在质量指标
加严抽样
内在质量包括物理项目和染色牢度等,物理项目包括干燥重量公差、强力公差、尺寸变化率等。内在质量指标见表2、表3、表4。
表2内在质量指标
针织布类别
内在质量
每平米干燥重量公差,%
弹子顶破强力公差,%
尺寸变化率,%
染色率度,级
毛坏布
单、双面布
光坏布
单、双面布
见表3
见表4
产品分类
单面布类
双面布类
绒布类
碱缩(纱)
碱缩(股)
深、中、浅色
厚绒类
细薄绒类
弹力罗纹布类
涤棉布类
SN/T0552—1996
表3尺寸变化率
不起绒、不碱缩、双纱、色织布的缩水率,供需双方可另订协议。1
绒布横向缩水率允许倒涨2%。
表4染色牢度
染料名称
还原及可溶
性还原染料
间接色
硫化及海昌
一般纳夫妥
一般活性
直接色
深、中
硫化元
深、中
深、中
漂底中色
果绿、拷蓝
耐洗色牢度
原样变色
3——4
2--3(深)
白布沾色
尺寸变化率
不大于
耐汗溃色牢度
原样变色
3-—4
耐摩擦色牢度
白布沾色
原样变色
白布沾色
注:色别深,中、浅色的分档,按照GB250,5级以上为深色,2级及以下为浅色,介于深、浅色之间者为中色。5.1.2采样及试验环境
5.1.2.1采样
试样应在针织布稳定状态下采取,部位距布头1.5m以上全幅布一块,所剪取的试样不应有影响强力的织造疵点。
5.1.2.2试验环境
试验室的温度为20℃士2℃,相对湿度为65%士2%,试验前,试样应展开放在上述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达到吸湿平衡。
5.1.3试验方法
SN/T0552-1996
5.1.3.1平方米干燥重量试验方法按GB8878执行。5.1.3.2弹子顶破强力试验方法按GB8878执行。5.1.3.3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按GB8628、GB8629、GB8630执行。取样采用350mm×350mm尺寸的试样,单面布、双面布洗涤程序选用GB8629中5A程序,绒布选用10A程序。干燥方法采用A法、E法和F法。5.1.3.4染色牢度试验方法
耐洗色牢度按GB3931执行,其中6.3.1试液配方与试验条件,直接色按方法1,间接色按方法3执行。
耐汗渍色牢度按GB3922执行。
耐摩擦色牢度按GB3920执行。
色牢度评级按GB250及GB251评定。5.2外观质量检验
5.2.1外观质量要求
外观质量包括幅宽公差、匹重公差和表面疵点等。外观质量要求见表5。表5外观质量要求
针织布类别
外观质量
幅宽公差,%
匹重公差,%
表面疣点,
分/匹
本、中、深色
浅色、漂白
单、双面布
毛坏布
单、双面布
光坏布
1表中表面崛点匹评分适应针织布匹重为10kg。不同匹重针织布表面窥点允许分可按此表类推,精确至1分。2表中表面疵点匹评分适应针织布幅宽为50cm~65cm。50cm以下匹评分增加2分,65cm以上者匹评分减少2分。
5.2.2外观检验条件
5.2.2.1针织布表面症点检验在验布机上进行,圆简型针织布采用两面检验,验布机线速度不大于18m/min。
5.2.2.2毛坏布采用下灯光检验,光坏布采用上灯光检验,布面照明亮度不低于4001x。5.2.2.3检验设备及仪器
验布机、直尺、磅秤、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5.2.3外观检验方法
5.2.3.1针织布幅宽检验
将针织布放在平台上,在正常状态下除去折皱张力,用钢尺量取5处以上不同部位的整幅宽度(cm),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实测门幅,精确至0.1cm,光坏布幅宽公差见表5。5.2.3.2针织布匹重检验
将抽取的针织布逐匹在磅秤上秤重,精确至0.1kg,针织布匹重应符合合同要求,其匹重公差见表5。
5.2.3.3针织布表面疵点检验
针织布表面疵点评分按表6规定执行。疵点类别
织造疵点
漂染整
理概点
症点名称
油、色纱
大肚纱
洞眼、毛套、
豁子、修疤
小漏针、修疤、修痕、
三角眼、油花衣、散花针
错纱、单纱、
断纱、横路
毛针、长漏针、长坏针、
长花针、长油针、稀露针
起毛露地、脱绒、起毛不勾、
极光印、风溃、折印
色花、色差
纵行歪斜
横列歪斜
SN/T0552-1996
表6表面疵点评分
施点程度
明显者横向5cm及以上
横向超过0.5cm
横向累计1cm及以上
正面形成洞眼者
纵向30cm及以内
纵向超过30cm,每10cm及以内
纵向30cm及以内
纵向超过30cm,每20cm及以内
纵向50cm及以内
纵向超过50cm,每10cm及以内
纵向50cm及以内
纵向超过50cm,每20cm及以内
纵向30cm及以内
纵向超过30cm,每20cm及以内
纵向10cm及以内
纵向超过10cm,每10cm及以内
纵向10cm及以内
纵向超过10cm,每15cm及以内
纵向10cm及以内
纵向超过10cm,每20cm及以内
纵向10cm及以内
纵向超过10cm,每10cm及以内
纵向50cm及以内
小于或等于4.0%
小于或等于6.0%
同一部位出现数只疵点时,以评分最多的一只症点评。1
距布头30cm及以内的疵点不计。2
3匹允许开剪次数不超过2次。
4未列入的疵点按类似疵点评分。5.3数量和包装、标志检验
5.3.1包装质量要求
5.3.1.1针织布的包装应保证成品品质不受损伤、便于储运。评分
1.比原纱粗一倍及以上者为
明显。
2.纵向均以30cm范围及以
内为限
修疤明显
修疤不明显
较明显
GB2504级
GB2503级
试验方法见附录A。纵向以
50cm及以内为限
5.3.1.2针织布采用卷装形式,分无芯卷装和有芯卷装两种方法。布头折皱部分不超过50cm。5.3.1.3卷装的内外层边的相对位移不大于士1cm。SN/T0552—1996
5.3.1.4针织布内包装采用透明胶袋,外包装采用布包装和纸箱包装两种:包装布应牢固、清洁,纸箱应采用5层双瓦楞结构。
5.3-2数量、包装与标志检验
针织布数量和内外包装及唛头应符合合同和包装质量要求等,外包装上批号、品名、规格、颜色、重量等与实物一致。唛头字迹清晰,包装做到整齐、清洁、牢固。6结果判定
6.1内在质量判定
内在质量按项目、按批判定。单项内在质量按表2、表3、表4指标及公差判定,平方米干燥重量、强力、尺寸变化率均以全部试样的平均值判定,染色牢度以半数及以上试样符合为合格。凡检验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批不合格。6.2外观质量判定
6.2.1匹外观质量判定
按表5判定,匹表面疵点分小于或等于表5中规定的允许分数,且针织布幅宽、匹重符合表5规定的公差范围,则判为匹外观质量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6.2.2批外观质量判定
批外观质量按表1判定,不合格品数小于等于A。的值,判定该批合格不合格品数大于等于R。的值,则判定为该批不合格。
6.3检查批的判定
根据内在和外观质量检验结果综合评定,只有当两者批质量均判定为合格时,才能判该检查批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6.4不合格批的处置
检查批被判为不合格时,可进行返工整理,并附返工整理报告,可复检一次。因内在质量问题被判不合格的检查批,不得重新检验。A1线圈横列歪斜
SN/T0552—1996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纹路歪斜试验方法
A.B为针织布两边同一线圈横列的两端点,从A点作一条与针织布两边垂直的水平线,与B端相交得C点,量得BC间距离为6,如此量取织物5个以上不同部位处的距离6值,根据式(A1)算出线圈横列歪斜,取其平均值(保留小数一位)。线圈横列歪斜(%)=
式中:a-
幅度,cm
一线圈横列歪斜距离,cm。
A2线圈纵行歪斜
CA1)
如图A2作两条间隔为100cm,并与针织布的两边垂直的水平线。取上面一条线的中点A,从A点沿线圈纵行作一线圈纵行线与另一水平线得交点C,再从A点作垂线与另一水平线相交得交点B。BC间距离为c,如此测量5处的c值,根据式(A2)算出线圈纵行歪斜,取其平均值(保留小数一位)。100×100
线圈纵行歪斜(%)三
一线圈纵行歪斜距离,cm。
(A2)
SN/T0552-1996
线圈纵行线
中国标出版社出版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刷1997年1月第一版1997年1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55066·2-112709662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