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检行业标准(SN) > SN/T 3428-2012 松纺锤瘤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SN/T 3428-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N/T 3428-2012

中文名称:松纺锤瘤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标准类别: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4375023

相关标签: 纺锤 锈病 检疫 鉴定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N/T 3428-2012.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ronartium fusi forme Hedgcock & Hunt ex Cummins.
1范围
SN/T 3428主要规定了进境植物检疫中松纺锤瘤锈病菌(CronartiumfusiformeHedgcock&.Huntex Cummins)的检疫鉴定方法。
SN/T 3428适用于对来自松纺锤瘤锈病菌发生国家和地区所有松属(Pinusspp.)、栎属(Quercusspp.)和其他寄主苗木中携带的松纺锤瘤锈病菌的检疫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2122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
3原理
3.1 病菌名称及分类地位
学名:Cronartium fusiforme Hedgcock &. Hunt ex Cummins
别名:Cronartium quercuum (Berkeley) Miyabe ex Shirai f. sp. fusiforme Burdsall &. Snow
无性态: Periderm ium fusiforme J. C. Arthur & Kern
英文名称:southern fusiform rust;southern fusiform of pine rust;fusiform rust of pine
松纺锤瘤锈病菌(Cronartium fusiforme Hedgcock &. Hunt ex Cummins)属真菌界(Fungi),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冬孢菌纲( Teliomycetes),锈菌目( Uredinales) ,柱锈菌科(Cronartiaceae) ,柱锈菌属(Cronartium)。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3428—2012
松纺锤瘤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ronartium fusiformeHedgcock & Hunt ex Cummins
2012-12-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3-07-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言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SN/T3428-2012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翠云、于翠、闻伟刚、印丽萍、戚龙君、崔学慧、阀春月、王颖、程颖慧。1范围
松纺锤瘤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SN/T3428—2012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进境植物检疫中松纺锤瘤锈病菌(CromartiumfusiformeHedgcock&HuntexCummins)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来自松纺锤瘤锈病菌发生国家和地区所有松属(Pinusspp.)、栎属(Quercusspp.)和其他寄主苗木中携带的松纺锤瘤锈病菌的检疫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2122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3原理
3.1病菌名称及分类地位
学名:CronartiumfusiformeHedgcock&HuntexCummins别名:Cronartiumquercuum(Berkeley)MiyabeexShiraif.sp.fusiformeBurdsall&Snow无性态:PeridermiumfusiformeJ.C.Arthur&Kern英文名称:southern fusiformrust;southernfusiformof pinerust;fusiform rust of pine松纺锤瘤锈病菌(CronartiumfusiformeHedgcock&HuntexCummins)属真菌界(Fungi),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冬孢菌纲(Teliomycetes),锈菌目(Uredinales),柱锈菌科(Cronartiaceae),柱锈菌属(Cronartium)。
3.2鉴定依据
松纺锤瘤锈病菌的寄主范围、为害特征、病原菌形态和培养特征是松纺锤瘤锈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主要依据,参见附录A。
4仪器设备和用具
4.1仪器设备
立体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具油镜和测微尺)、电子分析天平(感量0.001g)、普通天平(感量0.1g)、超净工作台、生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冰箱。4.2试验用具
斧子、锯子、手持放大镜、手术刀、手术剪、白色磁盘、镊子、载玻片、盖玻片、量筒、吸管、酒精灯。1
SN/T3428—2012
5试剂和培养基
HGYP+BSA培养基:0.1g/LCaCO3.1g/L酵母提取物,1g/L蛋白陈,10g/,牛血清蛋白+1.5%琼脂粉。
6检疫与鉴定
6.1现场检疫
6.1.1症状观察
6.1.1.1松属植物:主要检查
是否有橙色的病菌孢子;检查树柔受便染部位见附录B。
锤形或不规则形的瘤肿,在瘤肿表面斑,并发生枝条折断的现象。症状图参松纺锤瘤锈病菌侵染松属植物引起的症状很易与Endocronartiumharknessii(松树西癌肿锈病菌)引起的症状相混淆,Endocromartiunatenes为害症状参见附录C。6.1.1.2标属植物:主要检查树添舒呼产生橙色叶斑。监片呈杯形和卷曲:重点检查寄主叶片下表面是否产生橙色的夏抱子
6.1.2抽样
伏的褐色冬抱子堆。
如果有病菌为害的症状,采样送实验室检测和果状不明显也要采样送检,取样方法按照SN/T2122中的规定执行。
6.2实验室检测与鉴定
6.2.1制样
将送检的样品,通过挑片
特征。
将松属植物获得的锈孢子
况;或者直接将栎属植物上获得6.2.2病菌主要形态特征
等方法
测样品,在
微镜下直接观察病菌各种孢子的形态产生的路
包舒避行培养,观察担孢子的形成及萌发情拖子纳形成及萌发情况。
养,观察担
锈孢子器球形至梭形,壁薄。锈孢子倒卵形至近球形,具有粗糙的疣状隆起。夏孢子堆着生在叶背面,透明至棕色,夏孢子卵形至椭圆形,微黄色,有均匀锐利的小刺。冬孢子堆着生在叶背面,圆柱形至梭形,微黄棕色,壁光滑。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子具有4个细胞,透明,椭圆形,略微细尖,有薄且光滑的壁。
松纺锤瘤锈病菌及其近似种的病菌形态鉴别特征,参见附录D。6.2.3病菌接种和担孢子培养性状直接从待检松属植物样品上提取松纺锤瘤锈病菌的锈孢子5g~10g(如果真空保存的锈孢子,接种前需要在湿的玻璃容器内5℃保湿24h),加30mL蒸馏水,混匀后将悬浮液喷洒在30d树龄健康栎属幼苗叶子的背面,20℃~25℃潮湿黑暗环境下培养24h,将幼苗移至20℃~25℃的温室里培养15d-20d,利于冬抱子堆的形成
SN/T3428—2012
在无菌条件下,将幼苗上产生的冬孢子移接到HGYP+BSA培养基上,上面覆盖有直径70mm、厚0.45μm的醋酸纤维素膜,21℃~25℃下培养产生担孢子。培养约24h后,担孢子萌发,产生芽管。1周后,萌发的担孢子产生第1个分枝,2周后产生第2、3个分枝,3周4周后更多的分支形成,2个月可分化形成一个直径1mm的白色菌落。单个担孢子萌发形成菌落,见附录E。7结果与报告
7.1结果评定
如果待检样品上病菌为害寄主产生的典型症状与6.1.1所描述的相符,经过镜检病菌孢子的形态特征与6.2.2所描述的相符,初步确定可疑样品,可采用6.2.3描述的方法鉴定和复核,结果符合松纺锤瘤锈病菌的特征,判定检出松纺锤瘤锈病菌;否则未检出。7.2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含本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所产生的数据及图片:病菌为害症状的图片,病菌各类孢子的形态特征图片和测量数据,病菌培养的菌落及担孢子萌发的图片和测量数据。8样品保存
将检出松纺锤瘤锈病菌的松属和标属植物的病材料妥善保存于4℃冰箱中。分离到的菌种,应转人PDA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上,保存于4℃冰箱中,并定期转代,以备复核。保存期满后,经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SN/T3428-201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松纺锤瘤锈病菌CronartiumfusiformeHedgcock&HuntexCummins简介A.1分布
该病菌分布在美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亚拉巴马州、阿肯色州、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路易斯安那州、马里兰州、密西西比州、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得克萨斯、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州)、墨西哥和加拿大,我国未见分布报道。A.2寄主范围
松纺锤瘤锈病菌主要侵染两叶和三叶松属植物(Pinusspp.),其中湿地松(P.elliottii)、火炬松(P.taeda),扭叶松(P.contorta)、西黄松(P.ponderosa)和辐射松(P.radiata)最易受到松纺锤瘤锈病菌的侵染:加那利松(P.canariensis)、地中海松(P.halepensis)、刚松(P.nigra)和意大利伞松(P.pinea)的一些类型相对较易受到侵染;而晚果松(P.serotina)、长叶松(P.palustris)、萌芽松(P.echinata)、欧洲山松(P.mugo)和海岸松(P.pinaster)较少受到感染。欧洲赤松(P.syluestris)尚无被侵染的记载。来自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亚洲的松树物种也容易受到侵染。由于多数生长在北美的松属植物对该病菌有-定的抗性,松纺锤瘤锈病菌在美国的分布有限。松纺继瘤锈病菌的冬孢子寄主主要是栎属(Quercusspp.)的红栎树,一般不侵染白栎树。典型的寄主种类是水栎(Q.nigra)和柳树栋(Q.phellos)。北美的栗属(Castaneaspp.)也有作为寄主的记录,如 C.dentata。
A.3为害症状
松属植物上的症状:松纺锤瘤锈病菌侵染松属植物后,一般在树的主茎和枝条上形成圆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的瘤肿,瘤肿在茎上可形成一圈,5年内使树致死。病菌侵染较老的松属植物时,则发生一一边凹陷,造成在瘤肿处折断。病菌不断侵染树木,破坏其结构,在刮风和暴风雪天气条件下树木容易断裂。在春天,病菌产生大量的性孢子和锈孢子,造成茎部病斑瘤肿处变成橙色。病原菌侵染幼苗丛枝,感染部位发展成溃疡。
栎腐植物上的症状:受松纺锤瘤锈病菌侵染后,叶片上产生橙色叶斑,严重时导致叶片脱落。产生的冬孢子堆头发丝状,引起叶片形成杯形和卷曲。如果病菌侵染栎属植物小苗,可造成苗木死亡。A.4生物学特性
松树纺锤瘤锈病菌是一种转主寄生的真菌病害,一生可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2年或2年以上完成生活史。在受到病菌侵染后的春季或初夏,松属植物会产生性孢子和大量橙色锈孢子。锈孢子随风进行远距离传播,侵染转主寄主栎属植物,侵染约2周后,产生黄色夏孢子堆,夏孢子侵染栎属植物,复孢子可产生多代,再次侵染的效率很高。随后在叶片的下表面形成褐色头发丝状的冬孢子堆,每个叶片有几个到几百个冬孢子堆,每个冬孢子堆是由几百个冬孢子构成。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生命短暂.通过风传播仅侵染寄主周围1.5km地区内的松属植物,4~6个月后形成瘤肿,在瘤肿表面可产生橙色含4
有性孢子的液滴。病菌以菌丝体在树皮和菌瘦中越冬。SN/T3428—2012
松纺锤瘤锈病菌直接穿透松属植物的表皮细胞,在叶肉和内皮层大量和迅速繁殖,导致寄主细胞完全或部分溶解。松梢卷叶蛾(Rhyacioniafrustrana)的为害有利于纺锤形癌肿锈病菌侵染火炬松(Pinustaeda)。
A.5传播方式
松纺锤瘤锈病菌以锈孢子通过风力进行病害的传播,而远距离的传播则通过受侵染的寄主植物调运来完成。
SN/T3428—201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松纺瘤锈病菌CronartiumfusiformeHedgcock &HuntexCummins为害症状示意图图B.1漫染幼小松树形成环
带纺锤形瘤肿
图B.2松树病部产生
橙色锈孢子
图B.4栎属植物叶片背面产生夏孢子堆图B.3松树病部产生
性孢子器
栎属植物叶片背面产生冬孢子堆注:图B.1~图B.5均引自JonE.BarryandTerrenceL.Kirkpatrick.附录c
(资料性附录)
SN/T3428-—2012
松树西癌肿锈病菌Endocronartiumharknessi(Moore)Y.Hiratsuka发生简介松树西癌肿锈病菌(Endocronartiumharknesszi)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一生仅侵染松树,在松树之间侵染传播为害,无转主寄生现象。病菌主要为害松树的枝条和主茎造成木质部肿大,癌肿通常球形,典型的可达5cm~10cm,有时具有深的裂沟。晚春,在癌肿树皮下的疱状体中形成橙色孢子。树皮通常脱落,大量孢子暴露在癌肿表面。
病菌锈孢子器和锈孢子通常缺乏,主要以冬孢子形态进行鉴定。冬孢子单细胞,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大小(14um~24μm)×(23μm~35um),具有尖的柱形疣突,有时孢子一侧有光滑的部分,壁无色。冬孢子颜色橙色。冬孢子相似于Cronartiumspp.的锈孢子。图C.1松树病部产生大量橙色冬孢子(引自MichelleGrabowski)SN/T3428—2012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松纺锤瘤锈病菌CronartiumfusiformeHedgcock&HuntexCummins及近似种形态特征表D.1松纺锤瘤锈病菌及近似种形态特征的比较种类
锈孢子和锈孢子器
锈孢子器球形至梭形,壁薄,1一2个细胞厚,直径50mm~
夏孢子及夏孢子堆
夏孢子堆着生在叶背面,直径
冬孢子及冬孢子堆
冬孢子堆着生在叶背面散开
250um,半球形,偶尔有侧丝,达呈纤维状栗棕色孢子柱,(2um~250mm。锈孢子倒卵形至近似球30μm,透明至棕色。夏孢子3μm)×(120um~200um)。冬C.Jusiforme形,大小(22μum~28μm)×(17μm~21μm)X12μm
孢子(35μm~70μm)×(14μm(13um~18μm),孢壁厚1μm,具15μm)卵形至椭圆形,微黄色,27μm),圆柱形至梭形.微黄棕色有粗糙的疣状隆起,高1.5um~
锈孢子器有包被,直径约3mm
~6mm,切向伸长,引起周裂或不规则开裂。包被细胞密集,菱形椭圆形或长形,可达80um长,
28μm宽,壁厚3μm~5μm,严重C.comandrae免费标准bzxz.net
疣肿。锈孢子为倒梨形或长倒梨壁厚2μm~2.5um,有均匀锐利
壁光滑,厚3μm~5μm.有1或
的小刺,0.7μm~1.5μm
2个萌芽孔
冬孢子堆产生于夏孢子堆或分
夏孢子堆通常着生在叶背部,偶离,先在基部产生冬孢子柱.2mm尔着生在叶面或茎部,散开或松散长,0.1mm~0.2mm宽,浅橙色地群生,直径0.1mm~0.3mm,有至红揭色,双盖在叶背面。冬孢子包被,由中央孔口开裂。夏孢子椭相互稳固连接,顶端短椭圆形,下圆形至倒卵形,(20μm~31μm)×端较长或更圆.末端为圆柱形或截形至卵圆形或椭圆形,通常上端(16μm~23μm)(平均25μm×短形,(28μm~65μm)×(8mm~尖,(32μm~87μm)×(15μm
19μm),孢壁透明,厚1.5μm~18μm)(平均45μm×12μm),孢26μm)(平均64μmX21μm),壁透2.5μm,长有小刺,约1μm高,萌壁透明,淡黄色至金黄色.两端厚明,厚约2μm~3μm,胞壁紧密有疣状突起,无光滑区域,疣直径约0.5μm,高约1μm
锈孢子器有包被,直径约2mm
3mm有时聚集而生,切向裂开或
不规则裂开。包被细胞密集,细胞芽孔不明显
夏孢子堆着生在叶背部,分散或者松散成群,直径0.1mm~
1μm~2μm,通常顶端较厚且
冬孢子堆产生于夏他子堆或分
离,在基部先产生冬孢于柱,2mm偏菱形、椭圆形或接近长形.70uμm[0.3mm,有包被,由中央孔口开长.0.1mm~0.2mm宽,橙色至红长,30μm宽,壁厚4μm~7μm,严重疣肿。狭窄坚硬的柱状包被丝C.comptomice散布于锈孢子器中。锈孢子宽椭圆形至倒卵球形,(23μm~33μm)X(16μm~24μm)(平均27μm×19μm),壁透明,21μm~4μm厚。除了基部的平滑区域和一个扩展面外,胞壁有疣状突起:疣直径约1μm,高1.5μm~2μm
裂。夏孢子椭圆形至倒卵形,褐色,覆盖在叶背面。冬孢子柑工(21μm~36μm)×(13μm~
稳固连接,顶端短椭嚼形,下端较21μm)(平均26μm×17μm),壁长,圆柱形至纺锤形,末端圈形或者透明,lμm~2.5μm厚,与脊相距短截形,(25μm~75um)×(9um约2um~3.5um处长有小刺,高
18m)平均55μm×12um).
约1um。很多孢子都有一个平滑透明,光滑,浅黄色至金黄色,两端区,萌芽孔不明显
厚约1um,顶端壁约3um厚
porioides
锈孢子和锈孢子器
锈孢子器有包被,直径约2mm~
5mm。有时切向伸长,周裂或不规则裂开。包被的一些细胞密集,呈菱形、椭圆形,大多细长,80μm长,表D.1(续)
夏孢子及夏孢子堆
SN/T3428—2012
冬孢子及冬孢子堆
冬孢子产生于夏孢子堆或分散,夏孢子堆着生在叶背部,偶尔着在基部先产生冬孢子柱,2mm长,27μm宽,壁厚4μm~6μm.严重生在叶面或茎部,成群或分散生0.1mm~0.2mm宽,浅橙色至红疣肿。柱形或三角形的包被丝从长,直径0.1mm~0.3mm,有包褐色,常富集和覆盖在大多数叶背上,下面穿透大量的锈孢子中。锈被,由中央孔口开裂。夏孢子椭圆面。冬孢子相互稳固连接,顶端为孢子长卵形至倒卵形,(21μm~形至倒卵形,或近球形,(17μm~短椭圆形,下端的较长较圆,末端圆35μm)×(14μm~23μm)(平均29μm)×(13μm~22μm)(平均形或者短截形,(30μm~62μm)×27μm×19μm),壁透明,2μm~22μm×16μm),壁透明,1μm~(7μm-18um)(通常约为50um×4um厚。除了基部或侧边是平滑1.5um厚,长有小刺,高约1um,112μm),壁透明,光滑,淡黄色至金区域外,胞壁有疣状突起;这些疣萌芽孔不明显按大小分级,最大的疣离平滑区域最远.直径约1μm,高2.5μm,为明显的环状
锈孢子器有包被,直径约2mm~
7mm,周裂或不规则裂开。包被的一些细胞密集,细胞偏菱形,椭圆黄色.两端厚约1um,通常末端壁稍厚,顶端壁最厚
冬孢子堆产生于夏孢子堆或分
离,在基部先产生有包被的冬孢子夏孢子堆着生在叶背部,群生或柱,2mm长,0.1mm~0.2mm形,70μm长,30μm宽,壁厚4μm者分散生长,直径0.1mm宽,浅橙色至红褐色,分散或者群~8μm,严重疣肿。常出现头发状o.3mm,有包被,由中央孔口开生。冬孢子相互稳固连接,着生于C.flaceid-
的包被丝;锈孢子球形至卵椭球裂。夏孢子椭圆形至倒卵形,,顶端的冬孢子柱,为短椭圆形,下m
形,(21μm~36μm)×(14μm~(18μm~30μm)X(11μm
端的较长,接近圆柱形,末端圆形24μm)(平均26μm×19μm),孢20μm)(平均24μm×15μm),壁或者截短形,(20μm64μm)×壁透明,2μm~4μm厚,除了基部透明,1.5μm~2.5um厚,长有约(10μm~16μm)(平均55μm×或侧面的平滑区域外,胞壁有疣状1um高的小刺,萌芽孔不明显突起:疣约直径1μm,高1um
12μm),壁透明,光滑,浅黄色至金黄色,厚约1μm,顶端特别是孢子的顶点处较厚,2um~3μm
SN/T3428-2012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松纺锤瘤锈病菌CronartiumfusiformeHedgcock&HuntexCummins担孢子萌发特征图说明:培养大约24h,担孢子萌发,产生芽管。a)
说明:培养1周后.萌发的担孢子产生第一个分枝。b)
说明:培养2个月后,形成直径约1mm的白色菌落。c)
图E.1松纺锤瘤锈病菌CronartiumfusiformeHedgcock&HuntexCummins担孢子萌发特征图(引自Ann,Hu,HenryAmerson)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