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检行业标准(SN) > SN/T 4078-2014 蜂房小甲虫检疫技术规范
SN/T 4078-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N/T 4078-2014

中文名称:蜂房小甲虫检疫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723329

相关标签: 蜂房 甲虫 检疫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N/T 4078-2014.Quarantine protocol for the small hive beetle.
1适用范围
SN/T 4078规定了动物检疫中蜂房小甲虫现场检疫、实验室检验鉴定方法。
SN/T 4078适用于动物检疫中蜂房小甲虫的检疫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88出入 境动物检疫采样
3概述
蜂房小甲虫(Small hive beetle, 简称SHB,拉丁名Aethina tumida Murray)是 寄生在蜂箱的一种食腐甲虫类动物。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露尾甲科(Nitidulidae)。蜂房小甲虫的成虫和幼虫取食蜂巢中的蜂蜜、花粉。甲虫摄食过的蜂蜜呈水态并发酵,成年甲虫则喜食蜜蜂卵和幼虫。严重影响蜂群繁殖力,破坏梳子和巢脾、致使蜂群垮掉、飞逃、甚至死亡,破坏蜂蜜品质,给养蜂业带来巨大损失。
蜂房小甲虫最早出现在非洲一些国家,在它的发源地南部非洲地区,其对当地蜂群危害程度不大,仅威胁弱群或较弱的蜂群,非洲蜂群强能阻止小甲虫在群内繁殖,欧洲蜜蜂对甲虫的清除不如非洲蜜蜂强,蜂房小甲虫对欧洲蜜蜂危害程度远远超过非洲蜂群。蜂房小甲虫病流行发生特征、形态描述具体资料参见附录A.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4078—2014
蜂房小甲虫检疫技术规范
Quarantineprotocolforthesmallhivebeetle2014-11-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5-05-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SN/T4078—2014
本标准修改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制定的《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11版)中关于蜂房小甲虫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汉利、陈建军、曾宪东、郭明星、王振华、颜小平、徐家文。I
1适用范围
蜂房小甲虫检疫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检疫中蜂房小甲虫现场检疫、实验室检验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动物检疫中蜂房小甲虫的检疫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SN/T4078—2014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088出人境动物检疫采样
3概述
蜂房小甲虫(Smallhivebeetle,简称SHB,拉丁名AethinatumidaMurray)是寄生在蜂箱的一种食腐甲虫类动物。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露尾甲科(Nitidulidae)。蜂房小甲虫的成虫和幼虫取食蜂巢中的蜂蜜、花粉。甲虫摄食过的蜂蜜呈水态并发酵,成年甲虫则喜食蜜蜂卵和幼虫。严重影响蜂群繁殖力,破坏梳子和巢脾、致使蜂群垮掉、飞逃、甚至死亡,破坏蜂蜜品质,给养蜂业带来巨大损失蜂房小甲虫最早出现在非洲一些国家,在它的发源地南部非洲地区,其对当地蜂群危害程度不大,仅威胁弱群或较弱的蜂群,非洲蜂群强能阻止小甲虫在群内繁殖,欧洲蜜蜂对甲虫的清除不如非洲蜜蜂强,蜂房小甲虫对欧洲蜜蜂危害程度远远超过非洲蜂群蜂房小甲虫病流行发生特征、形态描述具体资料参见附录A。4现场检疫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采样工具及防护用品准备
防护服、无菌手套、一次性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灭菌广口瓶、灭菌镊子。4.2抽检比例
种用蜂:不低于总件数20%~50%,生产蜂:100群以下不低于15%~20%;101群~200群不低于10%~15%,201群~300群不低于10%,300群以上不低于5%~10%。4.3样品菜集
现场检疫样品采集时注意好个人防护,穿好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蜂群检疫前先注意观察蜂箱周围有无不正常的病死蜂,随后按抽检比例,随机确定检查蜂群(或逐群检查)进行认真检查。首先将蜂箱封盖打开,观察蜂箱的角落、巢框上梁和箱壁的中间、打开的巢房或底板的碎屑下面,观察有无甲虫或其幼虫。然后抓住巢框角上方抖动巢脾,轻轻抖掉一半或四分之三的蜜蜂后将巢框取出,同时观察蜂箱底部有无甲虫或幼虫,在距离蜂箱不远平地铺上纸或者木板,使巢脾水平置于其上方,将1
SN/T4078—2014
巢框竖立起来,轻敲巢脾,仔细观察抖落在其上面的残留物。如发现蜂房小甲虫或其他类似甲虫,放进灭菌干净广口瓶,加贴标识送实验室检疫鉴定实验室诊断
5.1成虫形态鉴定
蜂房小甲虫成虫通常为黑色,有时为浅褐色,其体色随日龄增长不断加深。形体为椭圆形,一般体长5mm,宽3mm,雌性甲虫(5.7mm士0.02mm)大于雄性甲虫(5.5mm士0.01mm)。较小的个体可穿过蜂箱的纱网或底板纱窗的铁丝网。放大镜观察蜂房小甲虫,其触角缩到头部下面,伸展开后可看到末端有很多小节,为棒状触角(具体图片参见图A.1),触角柄节及端部3节膨大。蜂房小甲虫有3对足,基节较粗,腔节端部膨大,节有绒毛,其末端尖而锋利。蜂房小甲虫其背板坚硬,前胸背板宽大、长,约占体长1/3,鞘翅宽大,表面有纤毛和刻点,腹节4节。5.2幼虫形态鉴定
蜂房小甲虫幼虫通常体长1.2cm,宽1.6mm。背部有许多小突刺(参见图A.3);蜂房小甲虫幼虫有较明显的大的头壳和3对足,虫体一般为乳白色,但有时在其产生的粘液中爬行时呈浅棕色;蜂房小甲虫幼虫可产生粘液,这些粘液能驱避蜜蜂,不驱避苍蝇,粘液是蜂房小甲虫出现较明显的标志物。6
结果判定
6.1以蜂房小甲虫成虫特征作为鉴定主要依据。6.2结合现场检疫及实验室形态特征鉴定,符合5.1形态特征描述,则判定检出蜂房小甲虫。发现蜂房小甲虫幼虫可初步判为蜂房小甲虫,不能确诊,需进一步饲养为成虫后才能确诊。2
A.1蜂房小甲虫流行发生特点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蜂房小甲虫病流行发生特征及形态描述SN/T4078—2014
蜂房小甲虫(small hivebeetle)早就在非洲很多国家存在。这些国家有南非、博茨瓦纳、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纳米比亚、安哥拉、中非、塞内加尔、加纳、刚果、刚果金、尼日利亚、安哥拉、津巴布韦、利比亚、坦桑尼亚、厄立特里亚和几内亚比绍。1867年首次从非洲西海岸的旧卡拉巴尔(尼日利亚)采样,送到伦敦鉴定并有拉丁命名—一Aethina tumida Murray。1996年5月首次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传人美国的蜂房小甲虫源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蜂房小甲虫已成为美国养蜂业的头号杀手。
2002年8月加拿大马尼托巴省首次发现,并分别于2006、2008和2012年在不同地区陆续发现蜂房小甲虫。2002年10月在澳大利亚悉尼西北部的里士满也发现蜂房小甲虫。葡萄牙2004年在进口蜂王中发现蜂房小甲虫的幼虫和卵。2012年8月古巴首次报道发现蜂房小甲虫。蜂房小甲虫可通过飞行以及被侵人的蜂群转运或污染的蜂产品的贸易四处快速传播。2蜂房小甲虫生活史
蜂房小甲虫经卵传播,其生活史为:卵一幼虫
卵、蜂蜜、花粉是其传染源。
3蜂房小甲虫形态特征
A.3.1成虫
成虫。污染了蜂房小甲虫的蜂巢脾、蜂蜂房小甲虫成虫的体色为浅褐色至黑色,月龄越大体色越黑,形体呈椭圆形,体长约为工蜂的1/3,体宽为体长的2/3。雌虫产的卵呈不规则团状,遍布蜂箱,一一般产于空巢房及蜂箱的小裂缝中,经过2d~3d(至少1d,最多6d),白色幼虫孵出,幼虫以花粉和蜂蜜为食,它们爬到哪里,便破坏那里的蜂卵和巢
房,这一破坏期持续10d~16d,直到幼虫完全成熟。幼虫完全成熟后,便循着光线爬到蜂箱外的土壤
中开始化蛹。期通常为4周,可在15d~60d之间波动。刚羽化的成虫便开始寻找配偶和寄生的蜂箱雌虫,在羽化1周后便可完全性成熟,进行产卵。一只SHB从卵到成虫,约在38d81d之间。具体时间随周围环境温度、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合适的环境下,蜂房小甲虫每年能繁殖5代以上。
A.3.2卵期
蜂房小甲虫的卵呈豆形,珍珠白色,通常长1.4mm,宽0.26mm,卵与工蜂卵相似,但是比工蜂卵小,仅是工蜂卵的2/3。卵呈一束一束的不规则状,1只雌性蜂房小甲虫一生要产1000只卵,平均每天13个左右。卵一般产在蜂箱内巢脾的缝隙间,蜂箱底部,或护脾工蜂不多的幼虫脾和粉蜜脾。卵一般3d~6d孵化。
A.3.3幼虫
蜂房小甲虫的幼虫呈乳白色。幼虫期10d~16d,在蜂巢13.3d,在土壤3d。大多数幼虫在10d~3
SN/T4078—2014
14d成熟。成熟晚的个体较小,发育成的成虫也较小,它们大多数在进人土壤化前死亡。幼虫完全长大后有1.2cm长,直径超过0.15cm,幼虫通常覆盖有黏滑的外壳,有3对足,背部有小脊。成熟幼虫在晚上7点至10点离开蜂巢进人土壤,9点是迁移高峰。A.3.4蛹
离开蜂巢后,成熟的小甲虫幼虫进人土壤3d后化,蛹期8d。雌性甲虫的蛹期比雄性的短。蛹的前期是白色然后逐渐变成棕色,干燥土壤不利于化蛹,在潮湿土壤中小甲虫化蛹率在92%~98%。A.3.5成虫
蜂房小甲虫通常为黑色,有时为浅褐色,其体色随日龄增长不断加深。一般体长5mm,宽3mm,雌虫个体大于雄虫。打开蜂箱检测时,成虫则通常为了躲避阳光,从蜂箱盖板或巢脾快速逃逸,隐藏在蜂箱角落处。较小的个体可穿过蜂笼运输箱的纱网或底板纱窗的铁丝网。蜂箱小甲虫成虫因与其他露尾甲科的甲虫形态相似而易混淆,往往通过其寄居群体不同辅助鉴别。蜂房小甲虫的触角很有特点,经常缩到头部下面,如伸展开,可看到末端有很多小节,为棒状触角。刚孵化出的成虫很活跃,1d~2d就能飞行。
背面观
图A.1蜂房小甲虫成虫
b)腹面观
a)背面观
图A.2蜂房小甲虫卵
图A.3蜂房小甲虫幼虫
b)腹面观
SN/T4078—201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