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检行业标准(SN) > SN/T 4290-2015 多子小瓜虫检疫技术规范
SN/T 4290-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N/T 4290-2015

中文名称:多子小瓜虫检疫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0155859

相关标签: 多子 小瓜虫 检疫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N/T 4290-2015.Quarantine protocol for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s.
1范围
SN/T 4290规定了多子小瓜虫的临床诊断、形态学诊断和PCR检测方法。
SN/T 4290适用于多子小瓜虫病的病原鉴定及其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 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分 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9495.2转基因产品检测实验室技 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滋养体trophont
成虫adult
多子小瓜虫的寄生阶段,指感染期幼虫从进人鱼的皮肤或鳃,至发育成熟并离开鱼体的阶段。
3.2包囊tomont
寄生于宿主的滋养体脱离宿主在水中自由活动形成包囊。
3.3幼虫theront
包囊连续分裂形成大量幼虫,幼虫破囊而出,长大形成感染期幼虫。
4疾病概述
由多子小瓜虫( Ichthyophthirius muliflis)寄生鱼体引起的传染病称为多子小瓜虫病(ich-thyophthriasis),又称白点病。该虫对大多数淡水和半咸水鱼类都易感。鱼类因该虫的感染,以及因该虫造成的损伤继发其他病原的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多子小瓜虫病详细内容参见附录A。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4290—2015
多子小瓜虫检疫技术规范
Quarantine protocol for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s2015-09-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6-04-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SN/T4290—2015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书林、陈信忠、吴山楠、龚艳清、杨俊萍、黄纪徽、孔凡德1
1范围
多子小瓜虫检疫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多子小瓜虫的临床诊断、形态学诊断和PCR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多子小瓜虫病的病原鉴定及其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SN/T4290—2015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19495.2转基因产品检测实验室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滋养体trophont
成虫adult
多子小瓜虫的寄生阶段,指感染期幼虫从进人鱼的皮肤或鳃,至发育成熟并离开鱼体的阶段。3.2
tomont
寄生于宿主的滋养体脱离宿主在水中自由活动形成包囊3.3
幼虫theront
包囊连续分裂形成大量幼虫,幼虫破囊而出,长大形成感染期幼虫。4疾病概述
由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寄生鱼体引起的传染病称为多子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又称白点病。该虫对大多数淡水和半咸水鱼类都易感。鱼类因该虫的感染,以及因该虫造成的损伤继发其他病原的感染,可造成大批死亡。多子小瓜虫病详细内容参见附录A。5试剂和材料
5.1所有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用于DNA提取及PCR实验的水需用灭菌双蒸水。
5.2绍丁氏固定液(Schaudinnssolution)(配制见附录B中B.1)。1
SN/T4290—2015
5.3波恩氏固定液(Bouin'ssolution)(配制见B.2)。5.4海登汉铁苏木精染色液(Heidenhain'sironhaematoxylin)(配制见B.3)。5.510%的甘油乙醇(配制见B.4)。Taq酶、dNTPs(含dATP、dUTP、dCTP、dGTP)等PCR所需试剂可选用商品化试剂和试剂盒。5.6
阳性对照为多子小瓜虫滋养体,5.7
5.8PCR引物:XGCF:5\-GTACTTTATTTAGGAGGAGGACT-3',XGCR:5°-TGTTTAACGAGAGAAAATCATAAAT-3'
5.9CTAB溶液(配制见B.5)。
抽提液1(配制见B.6)。
抽提液2(配制见B.7)。
TBE电泳缓冲液(配制见B.8)。核酸染色剂(EB)(配制见B.9)。上样缓冲液(配制见B.10)。
器材和设备
普通PCR仪。
显微镜。
立体显微镜。
高速冷冻离心机。
解剖器具。
微量移液器。
电泳仪。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或紫外检测仪。载玻片和盖玻片。
临床诊断
多子小瓜虫对大多数淡水和半咸水的不同年龄段鱼类都易感,其中,对鱼苗、鱼种、观赏鱼类及越冬后期的鱼种等影响严重。主要寄生于鱼的皮肤、鳍、鳃和口腔等部位。鱼体感染多子小瓜虫病时,其皮肤、鳍条和鳃瓣上形成许多直径1mm左右的小白点,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和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并伴有大量黏液覆盖于体表和鳃丝(参见附录A)。因黏孢子虫病、打粉病等多种病,其体表症状与多子小瓜虫病相似,所以临床诊断法仅可作为初步诊断。8实验室诊断
8.1虫体的收集
收集从鱼体脱落沉集于容器底部的多子小瓜虫,或从活鱼皮肤、鳍、鳃、头、鳞片、角膜、口腔、眼、鼻等部位刮取组织样本。显微镜观察用虫体可用5%福尔马林固定保存;PCR检测用虫体和鱼体组织可保存于70%的乙醇中,或于一20℃以下冻存备用。2
8.2形态学诊断
8.2.1皮肤组织涂片法
8.2.1.1涂片采集和检查
SN/T4290—2015
取洁净载玻片,按压或刮取鱼体受感染部位的上皮细胞,在立体显微镜下用解剖针挑破白点表层,可见虫体释出。置于显微镜(40×)观察有无多子小瓜虫的滋养体、包囊和幼虫的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该方法的灵敏度相对较低,适宜于发病严重的鱼体。8.2.1.2涂片染色方法
8.2.1.2.1组织涂片上滴加适量的绍丁氏液进行固定10min。2加1滴~2滴按1:1比例混合的碘酒和乙醇,洗去过多的固定剂,使成淡茶色。8.2.1.2.2
3蒸馏水水化涂片,再用海登汉铁苏木精染色液染色:先用4%的铁明矾媒染30min~60min,8.2.1.2.3
经蒸馏水洗涤2次;再用0.5%苏木精染色液染30min~60min;最后用2%的铁明矾进行分色。显微镜下观察
鳍和鳃组织的检查
剪取小块表现异常的鳍条,置于滴有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进行观察;或取少量鳃丝于载玻片进行观察。
组织切片方法
组织样品的固定
取鱼的肌肉、鳃和鳍等组织,用波恩氏液固定3h~5h,再用50%乙醇洗涤数次,最后放人70%的乙醇中保存。
固定好的组织块用水充分洗涤,按下列程序处理:70%乙醇(60min)→85%乙醇(60min)→95%乙醇(60min)→无水乙醇I(30min)→无水乙醇Ⅱ(30min)→二甲苯+无水乙醇(体积比1:1)(30min)→二甲苯I(30min)→二甲苯Ⅱ(30min)→二甲苯十石蜡(体积比1:1)(15min)→石蜡I(15min)→石蜡ⅡI(15min)→石蜡包埋→切片(根据组织块大小和种类,各步时间作适当调整)。切片厚度不超过6 μm。
复水和染色
切片按以下程序进行复水:二甲苯(5min)→二甲苯十无水乙醇(体积比1:1)(3min)→无水乙醇(3min)-→95%乙醇(3min)→85%乙醇(3min)→70%乙醇(3min)→蒸馏水(5min)。然后按照8.2.1.2.3方法进行染色。
脱水、封片和观察
8.2.3.4月
染色后的切片按以下程序进行脱水和封片:蒸馏水(5min)-→+85%乙醇(5min)→95%乙醇(5min)→无水乙醇I(5min)→无水乙醇Ⅱ(5min)→二甲苯十无水乙醇(体积比1:1)(5min)→二甲苯I(5min)→二甲苯Ⅱ(5min)→中性树脂封片。显微镜观察。3
SN/T4290—2015
8.2.4甘油酒精透明法
虫体先用5%福尔马林固定,然后保存在10%的甘油乙醇中。观察时吸出若干虫体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让乙醇逐渐挥发,甘油逐渐变浓。经24h,虫体即可透明。显微镜观察。8.2.5结果判断
显微镜下观察到具有多子小瓜虫幼虫形态特征的虫体,可初步诊断为多子小瓜虫感染;显微镜下观察到具有多子小瓜虫成虫形态特征的虫体,可确诊为多子小瓜虫感染。多子小瓜虫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特征详见附录A。
8.3PCR方法
实验室要求
实验室操作按照GB/T19495.
核酸提取
取鱼体组织(皮肤、鳍、鳃、头、鳞片、角膜、口腔、眼、鼻)约25mg,或2个~20个虫体置于1.5mL8.3.2.1
灭菌离心管中,加人150μLCTAB溶液,用一次性研磨充分研磨,再加人650μLCTAB溶液,混匀后室温放置2h,使样品充分裂解加入350μL抽提液1.充分混合后12000g离心5min,取上层水相。
2加人350μL抽提液
夜2,充分混合后12000g离心5min,取上层水相。8.3.2.3
清液。
加人1.5倍体积一20℃预冷的无水乙醇.混勾后室温放置10min。15000g离心10min,弃上瞬时离心,用移液器小心吸弃残留上清液。室温放置5min晾干沉淀。加人10μL灭菌双兼水,轻弹管壁便沉淀溶解,即可用作PCR模板。8.3.3
PCR反应体系
采用50μL反应体系
,反应设阳性对照和空
在PCR管中依次加人灭菌双蒸水31μL,自对照。
10XPCR缓冲液5μL,引物XGCF禾和引物XGCR(20
μmoL/L各1μL,MgCl,(25mmol/L)5μL,dNTPs(10mmoL/L)1μLTag酶(5U/μL)1uL,DNA模板(空白对照加灭菌双蒸水)5μL。8.3.4PCR反应
反应程序为:94℃5min,然后94℃30s53℃304℃保存
8.3.5电泳
℃30s35个循环,最后延伸72℃10min,用TBE电泳缓冲液配制2%的琼脂糖平板,加核酸染色剂EB。将6μL样品和2μL样品缓冲液混合后加入样品孔,设立DNA分子量标准物作对照。紫外检测仪下观察结果。8.3.6结果判定
阳性对照在326bp位置处出现条带,空白对照不出现条带,结果有效。样品在326bp处无条带,判为阴性。样品在326bp位置处出现条带,需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确认。参考序列参见附录C。8.4综合判定
临床诊断法可对多子小瓜虫感染进行初步判断;形态学诊断法观察到成虫,或者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可确诊为多子小瓜虫感染。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多子小瓜虫病概述
SN/T4290-—2015
多子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又称白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s)寄生引起的传染病。多子小瓜虫属于原生动物门(Portozea),纤毛纲(Ciliata),膜口目(Holotricha),凹口科(Ophryoglenidae),小瓜虫属(Ichthyophthirius)。目前只有多子小瓜虫一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通常在江河等流动的水体中较少,而在湖泊、池塘、稻田以及水族箱等流动性较小的水体中分布广泛。多子小瓜虫生活史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各阶段的虫体形态有很大的差别(图A.1)。寄生于宿主体表的滋养体,脱离宿主在水中自由活动形成包囊。刚离开寄主的多子小瓜虫游泳很活泼,依靠纤毛以滚动或螺旋式前进。离开寄主在水中游泳的时间较短:一般在3h-6h就静止并分泌出一层透明胶膜形成包囊。包囊呈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状,人大小不一,长300mm~1000μm,宽200μm~800μm,最小的直径仅70um。随着包囊的发育,逐渐形成左右两个半球,再到四胞或八胞期,还可分泌内胞膜,将左右两个集团包围,有时可形成三个以上集团。包囊中的幼虫发育成熟逸出水中快速游动感染新的宿主。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形态有所不同。最初成熟的幼虫为圆球形,经5h~8h后开始活动,身体逐渐延长,前端变尖,后端钝圆,最前方有一个锥形的钻孔器。刚从包囊内出来的幼虫,身体为圆筒形,不久即变成鞋底形,身体的前半部有一个大的伸缩泡。大核呈圆形草或卵圆形,多数在身体的后方。身体前方腹面有一个“6”字形的原始胞口,胞口右边有3行~4行半环状的纤毛纹。身体后端有一根粗长的尾毛,长度为体纤毛的三倍。染色标本中的大核为卵形,蓝色。小核球形,深蓝色,位置不恒定。细胞质呈网状。长大的幼虫大小约(200μm500μm)×(200μm
300μm),体纤毛长7μm~9μm。尾毛长可达17μm~18μm。虫体游动活泼,并能随意改变形状。成虫即多子小瓜虫滋养体一般为乳白色的卵圆形或球形,大小约(350μm800μm)x(300μm~500um)
肉眼可见,是鱼体上发现的最大寄生原虫。在多子小瓜虫的腹面近前端可见有一“6”字形胞口,螺旋形白
的口缘由5行~8行纤毛组成,纤毛作逆时针方向运动,一直到胞咽。虫体有两个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呈圆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外层子小瓜虫的寄生阶段,从感染期幼虫进人鱼有很多细小的伸缩泡,内含有大量食物粒。滋养体阶段为多
的皮肤或鳃,到发育成熟并离开鱼体虫体吸取寄主营养
生,形成白色脓泡,虫体在脓泡内可以分裂繁殖,并在皮肤组织间不停移动,刺激寄主组织增般分裂3次~4
次,在宿主的上皮层形成大小相似的聚集虫体。多子小瓜虫身体
十分柔软,可似变形
虫样在黏液里
动,活动力强,在寄主组织中可以任意移
二皮细胞、吞人口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虫体穿移。胞口部分坚实不变形,可以紧压并刮下寄主的上冲出脓泡进入水中(图A.2)。
多子小瓜虫完成其生活史所需的时间随水温的变化而不同。该病发生的适宜水温是15℃~25℃,在20℃~25℃最易感染鱼类,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30℃以上时虫体不能发育。SN/T4290—2015
说明:
成虫:
幼虫:
胞口:
纤毛线;
大核:
食物粒;
伸缩泡。
患小瓜虫病的病鱼
幼虫破囊入水
再感染鱼体
包囊连续分裂
形成大量幼虫
包囊四分裂
多子小瓜虫生活史
多子小瓜虫形态模式图
离开鱼体的成虫
形成包囊
包囊二分裂
B.1绍丁氏固定液
升汞饱和水溶液
95%乙醇
冰醋酸
临用前将甲、乙液混合。
B.2波恩氏固定液
饱和苦味酸
40%甲醛
冰醋酸
海登汉铁苏木精染色液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试剂配制
SN/T4290—2015
甲液(媒染液):将2g~4g硫酸铁铵(铁明矾)溶于100mL蒸馏水中。临用之前配制。乙液(染色液):将0.5g苏木精溶于10mL95%乙醇中,瓶口用双层纱布包扎,使其充分氧化(室内放置两个月);加人90mL蒸馏水,塞紧瓶口,置冰箱中可长期保存。染色时,切片先用甲液媒染,并充分水洗后以乙液染色,染色后经水稍洗再用另一瓶甲液分色至适度。
B.410%的甘油乙醇
90mL70%乙醇加10mL甘油。
CTAB溶液Www.bzxZ.net
Tris-HCI(1moL/L)
EDTA(0.5moL/L)
20mL(pH8.0)
先用70mL双蒸水溶解,再定容至200mL,灭菌冷却后加人400μL2-巯基乙醇(0.25%1.0%)摇匀。
抽提液1
用1.0moL/LpH7.9Tris饱和酚、三氯甲烷、异戊醇按25:24:1的比例混合,避光保存。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