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检行业标准(SN) > SN/T 4869-2017 斑翅果蝇检疫鉴定方法
SN/T 4869-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N/T 4869-2017

中文名称:斑翅果蝇检疫鉴定方法

标准类别: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582887

相关标签: 果蝇 检疫 鉴定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N/T 4869-2017.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Droso phila suzukii ( Matsumura).
1范围
SN/T 4869规定了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的检疫和鉴定方法。
SN/T 4869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检疫、监测和防控工作中斑翅果蝇的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前曲眶鬃proclinate orbital seta
位于眼眶向前倾的鬃。
2.2后曲眶鬃 reclinate orbital seta
位于眼眶向后倾的鬃。
2.3髭vibrissae
位于头部侧面观前下端的角上的1对粗刚毛。
2.4正中刚毛 acrostichal setule
位于中胸背板中央的两列坚硬的毛。
2.5背中鬃dorsocentral bristles
位于正中刚毛两侧并与之平行的鬃列。
2.6性梳sex-comb
着生在雄果蝇前足的第1跗节上,形状与梳子相似的一列毛
3斑翅果蝇基本信息
学名: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
异名: Drosophila indicus Parshad & Paika, Leucophenga suzukii Matsumura, Droso phila suzukii subsp.indicus Pashan &. Paika。
俗名:spotted wing fruit fly。
中文曾用名:樱桃果蝇,铃木氏果蝇。
分类地位:双翅目Diptera, 无翅瓣类Acalyptratae, 果蝇科Drosophilidae ,果蝇亚科Drosophilinae,果蝇属Drosophila。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4869—2017
斑翅果蝇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Drosophila suzukii(Matsumura)2017-07-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8-03-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SN/T4869—2017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佳教、林莉、章柱、杨红霞、廖太林、赵菊鹏、梁帆、安榆林。1范围
斑翅果蝇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Matsumura)的检疫和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检疫、监测和防控工作中斑翅果蝇的鉴定。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前曲眶黎
proclinateorbitalseta
位于眼眶向前倾的繁。
后曲眶繁
reclinateorbitalseta
位于眼眶向后倾的鬃。
vibrissae
位于头部侧面观前下端的角上的1对粗刚毛。2.4
正中刚毛
acrostichal setule
位于中胸背板中央的两列坚硬的毛2.5
背中繁
dorsocentral bristles
位于正中刚毛两侧并与之平行的列2.6
性梳sex-comb
着生在雄果蝇前足的第1节上,形状与梳子相似的斑翅果蝇基本信息
学名:Drosophilasuzukii(Matsumura)。SN/T4869—2017
异名:DrosophilaindicusParshad&.Paika,LeucophengasuzukiiMatsumura,Drosophilasuzukii subsp.indicusPashan&Paika。俗名:spottedwingfruitfly。
中文曾用名:樱桃果蝇,铃木氏果蝇。分类地位:双翅目Diptera,无翅瓣类Acalyptratae,果蝇科Drosophilidae,果蝇亚科Drosophilinae,果蝇属Drosophila。
斑翅果蝇因其雌虫产卵器呈锯齿状,是果蝇属中能对寄主健果产生为害二个种类之一。果蝇属在全世界已知共3ooo余种,属内与斑翅果蝇混合发生的近似种类有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SN/T4869—2017
Meigen、海德氏果蝇Drosophilahydei(Sturtevant)和伊米果蝇Drosophilaimmigrans(Sturtevant)。该果蝇卵、幼虫和蛹等可随寄主果实作远距离传播。斑翅果蝇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4方法原理
根据斑翅果蝇的危害状,在检疫现场或发生疑是斑翅果蝇的果园或其他场所,肉眼观察寄主果实:取得疑是斑翅果蝇的幼虫或蛹虫样,饲养至成虫;或直接收取监测捕获的疑是斑翅果蝇成虫。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根据形态特征对种类进行判定。5器材和试剂
5.1器材
手持放大镜、体视显微镜、培养箱、干燥箱、解剖刀、封口袋、养虫杯、纱布、指形管。5.2试剂
保存液(量取75%乙醇100mL,加人1mL丙三醇)。6现场检疫与饲养
现场检疫
在检疫现场仔细观察寄主果实,用手持放大镜观察果实表皮有无蛀孔,检查果实表面和附近有无成虫活动,如发现果实上有为害孔时,用解部刀将果实剖开,检查果实内是否有状幼虫。检查包装材料上有无果蝇蛹。如发现有幼虫或蛹,连同受害寄主果实装入封口袋封口;发现的疑是斑翅蝇成虫,装入指形管,滴加保存液后封口。封口袋和指形管要及时加附标签,注明时间、地点、寄主果实种类和来源、采集人等信息,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饲养和鉴定。6.2饲养
将采集到的疑是斑翅果蝇为害果放入养虫杯,杯底预先垫上些纸市或细砂,并用纱布封口防止羽化的成虫逃逸,置于培养箱(25℃左右),3d~8d后,收取羽化出的成虫,置于冰箱一1℃下不短于1h将成虫冷冻杀死。
7实验室鉴定
果蝇科成虫的形态特征
头具1对前曲眶繁和1对或2对后曲眶鬃,后顶累(如存在)平行或相向,外顶累与内顶累一般存在,具;触角基部靠近,紧贴颜部,第3节椭圆形或圆形,触角芒一般为羽状。中胸背板很少裸,正中刚毛常为2列~10列规则的纵列,具1对~4对背中,一般为2对:一般具1对肩,2对背侧,1对沟前鬃,2对翅上,2对翅后;中胸侧板裸;下前侧片上部常具2或3大繁,下部具几根小鬃;上前侧片繁消失;小盾片常裸,盾缘2对鬃,即小盾基累、小盾端繁,某些属小盾基累退化。翅前缘脉具2缺刻,前缘脉达R2+3或R4+5脉端;亚前缘脉退化,仅达端缺刻,不达前缘脉缘;具前横脉、后横脉;盘室与第二基室某些属由一横脉(基横脉)分离。足胫节具端前鬃。2
7.2果蝇亚科成虫的形态特征
SN/T4869-2017
后曲眶繁与内顶相比更靠近前曲眶鬃;前后曲眶鬃短;小盾前鬃缺:中、后足胫节与节无密集的短鬃列;盘室与第2基室融合。
7.3果蝇属成虫的形态特征
触角芒羽状,前曲眶鬃和后曲眶小,后顶鬃发达;中胸背板正中刚毛呈典型6列或更多,2对背中繁。Www.bzxZ.net
7.4斑翅果蝇的形态特征
7.4.1成虫(见附录B和附录C)
雄虫体长2.6mm~2.8mm,翅展6mm~8mm,体黄褐色或红棕色,复眼红色;触角短粗,触角芒羽状。前胸背板淡棕色;翅透明,雄虫翅端部具1黑斑,横过ri与r2+3;雄性前足第1和第2节各具一性梳。腹部粗短,腹节背面有不间断黑色条带,腹末具黑色环纹。雌虫体长3.2mm~3.4mm。雌虫的翅无黑色斑纹,前足距节也无性梳;产卵器硬化有光泽,呈锯齿状。
卵白色,长椭圆形,头部有2条细长的丝带,大小平均为0.62mm×0.18mm。7.4.3
圆柱形,白色或乳白色,体长不超过4.0mm,头尖,头的前部有锥形气门。幼虫3龄,大小依次平均为0.67mm×0.17mm.2.13mm×0.40mm、3.94mmX0.88mm。7.4.4蛹
圆筒形,深红棕色,2mm~3mm,末端具有两个尾突。8结果判定
以成虫的形态特征为依据,卵、幼虫和的形态特征为参考,符合7.4.1描述的特征者可鉴定为斑翅果蝇。
标本保存
已鉴定完成的斑翅果蝇成虫应制作成针插标本,永久保存,并加附采集时间、地点、寄主与采集人,学名和鉴定人等信息标签,置于干燥箱中干燥数日,然后移人标本柜中保存,保存过程中注意防虫和防潮。
SN/T4869—2017
A.1地理分布
(资料性附录)
斑翅果蝇其他信息
斑翅果蝇最早发现于日本本州岛,目前其分布范围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印度、日本、韩国、朝鲜、缅甸、俄罗斯、加拿大、泰国、美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葡萄牙、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瑞士、英国、荷兰、匈牙利、哥斯达黎加、厄尔瓜多、墨西哥、法国和巴西和中国等国家及地区。其中,中国的分布包括湖南、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A.2
2寄主植物
斑翅果蝇的寄主种类繁多,可为害多种水果。其中,包括:草莓、蓝莓和黑莓,葡萄、樱桃等,此外,有报道认为,该虫还可为害狱猴桃、无花果和桃等。A.3
3生物学特性
斑翅果蝇的生活史短,一年可发生10代~15代,发生世代数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该虫喜栖息于凉爽的气候环境。在18.3℃的实验室条件报道,在日本斑翅果蝇全年可发生13代
下,从卵发育到下一代雌虫产卵约需12d~15d。据单个生活史短至8d~9d
成虫寿命常为21d~63d,而在冬,幼虫在果实中发育,老熟幼虫一般在果实外化蛹,但也偶见季成虫寿命长达几个月。成虫产卵于果内
有在果实内化蛹的情形。
斑翅果蝇不耐旱。该虫繁
殖率高
雌虫产卵量可
达384粒
16粒/头。据报道,单个樱桃可培育出的斑翅果蝇可多达65头。糖醋液或香蕉块对成虫有引诱效果A.4斑翅果蝇的危害
头,平均每日单雌产卵量为7粒/头~,所诱到的成虫雌雄性比超过6:1。斑翅果蝇可为害樱桃等皮薄水果种类的健康果实,对果实的品质和质量带造成严重影响。20世纪30年代,日本因斑翅果蝇而导致葡萄和草莓损失分别高达80%和100%。在美国加州,于2008年首次发现斑翅果蝇为害,随后调查表明,其为害呈加重之势。据报道,加州樱桃、蓝莓、树莓和草莓受该虫为害引起的损失分别高达30%、40%、70%和80%,一些樱桃种植产区,为害率甚至达到100%。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斑翅果蝇成虫重要形态特征图
斑翅果蝇成虫重要形态特征图见图B.1~图B.5。图B.1
雄成虫(SteckG.)
图B.3雄成虫前翅
雄成虫前足性梳(HauserM.)
SN/T4869—2017
雌成虫(SteckG.)
雌成虫产卵器
SN/T4869—2017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斑翅果蝇及其近似种成虫重要形态特征表C.1给出了斑翅果蝇及其近似种成虫重要形态特征。表C.1斑翅果蝇及其近似种成虫重要形态特征表鉴别部位
雄虫前翅
雄虫前足
雌虫腹部
雕虫产卵器
斑翅果蝇
D.suzukii
翅端部有黑斑
前足第1和第2节
分别有1性梳
腹节背面有不间断黑
色条带,腹末具黑色
产卵器呈明显锯齿状
黑腹果蝇
D.melanogaster
翅面无黑斑
前足第1节具1黑
色性梳
腹部背面有不间断黑
色条纹
产卵器非锯齿状
海德氏果蝇
翅面无黑斑
前足节无性梳
腹部背面有黑色条纹,
但于中间处断开
产卵器非锯齿状
伊米果蝇
D.immigrans
翅面无黑斑
前足节无性梳。前足
腿节内侧具1列楔形小
腹部背面具不连续黑色
条纹,第5腹节黑色
产卵器非锯齿状
SN/T4869-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斑翅果蝇检疫鉴定方法
SN/T4869—201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总编室:(010)68533533
网址spc.net.cn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4千字2018年6月第一版2018年6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
书号:155066·2-33254
定价18.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