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检行业标准(SN) > SN/T 4639-2016 黄瓜绢野螟检疫鉴定方法
SN/T 4639-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N/T 4639-2016

中文名称:黄瓜绢野螟检疫鉴定方法

标准类别: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769449

相关标签: 黄瓜 检疫 鉴定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SN/T 4639-2016.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Dia phania nitidalis (Stoll).
1范围
SN/T 4639规定了黄瓜绢野螟Dia phania nitidalis 的检测、饲养和室内鉴定等方法。
SN/T 4639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检疫物中携带的黄瓜绢野螟的检测、饲养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3280-2012谷实夜蛾检疫鉴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SN/T 328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距spur
表皮上可活动的刺状突起,通常位于足胫节中部与端部。
3.2鼓膜器tympanic organ, tympanal organ
昆虫听觉器官,由表皮形成的鼓膜,内气囊及含具橛神经细胞的弦音感器等部分组成。
3.3味刷corema
鳞翅目雄虫位于腹部末端的鳞毛丛,用于释放雄性信息素。
3.4上颚mandible
口器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昆虫的第一对颚,在咀嚼式口器中,坚强而具齿。
3.5毛序chaetotaxy
刚毛在幼虫体节排列顺序。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4639—2016
黄瓜绢野蝶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Diaphania nitidalis (Stoll)2016-08-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7-03-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南农业大学SN/T4639—2016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森锋、黄永辉、周昱晨、迟远丽、权永兵、张卫东、黄国华、廖力。1范围
黄瓜绢野螺检疫鉴定方法
SN/T4639—2016
本标准规定了黄瓜绢野Diaphanianitidalis的检测、饲养和室内鉴定等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检疫物中携带的黄瓜绢野的检测,饲养和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3280一2012容实夜蛾检疫鉴定方法3术语和定义
SN/T328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距spur
表皮上可活动的刺状突起,通常位于足胫节中部与端部。3.2
景tympanicorgan,tympanal organ鼓膜器
昆虫听觉器官,由表皮形成的鼓膜,内气囊及含具橱神经细胞的弦音感器等部分组成。3.3
味刷corema
鳞翅目雄虫位于腹部末端的鳞毛丛,用于释放雄性信息素。3.4
上题mandible
口器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昆虫的第一对颚,在咀嚼式口器中,坚强而具齿。3.5
毛序chaetotaxy
刚毛在幼虫体节排列顺序。
4黄瓜绢野螺基本信息
学名:Diaphanianitidalis(Stoll,1781)异名:Phalaena nitidalisStoll,178l,Margaronia nitidalis Cramer,1782;Diaphania vitralisHubner,1818
俗名:Pickleworm,Cucumberworm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todera,蛾科Pyralidae,野亚科Pyraustinae绢野属Diaphania Hubner绢野属在全世界已知有100余种。属内与黄瓜绢野近似的种类有4种,分别为:Diaphania1
SN/T46392016
aroalis.D.hemicitralis,D.praxialis,D.clavata该虫以幼虫和随寄主植物运输而进行远距离传播。黄瓜野螺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5方法原理
根据黄瓜绢野的危害状,在检疫现场检测发现疑似黄瓜野的幼虫,或成虫送到实验室,其中幼虫或蛹饲养至成虫,并解剖制作成虫外生殖器玻片标本(具体方法参考SN/T3280—2012中的附录B).用显微镜观察,根据形态特征对种类进行判定。6器材和试剂
6.1器材
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培养箱、烘箱、恒温加热器、展翅板、标本盒、玻璃纸、三角纸、样品袋、瓦楞纸片、小毛笔、养虫缸、酒精灯、小刀、解剖刀、手术剪、镀子、解剖针、昆虫针、纱布、白瓷盘、指形管、标签纸、量筒、烧杯、培养血、载玻片、盖玻片。6.2试剂
无水乙醇、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二甲苯、中性树胶、醋酸红、蒸馏水。6.3检测与饲养
6.3.1检测
根据黄瓜绢野的为害状对寄主植物进行检查,注意检查检疫物表面是否有食痕和昆虫排泄物,是否有蛀孔与蛀屑。一般植物的受害部位在叶片、腋芽,花梗及细嫩的果实上。叶片卷曲、有丝状物包裹、幼茎有蚝食隧道、果皮木栓化、有褪色及黑色斑点等都是典型的为害状。还要注意检查集装箱及包
装材料的缝隙处是否有老熟幼虫与辅。若发现成虫·直接用三角纸包装放人样品袋,如发现幼虫或,则连同寄主植物一起收集放入样品袋,贴上标签或编号,记录时间,地点、青主及其产地、采集人等信息,带回实验室。
6.3.2饲养
将幼虫连同寄主植物一起放人养虫缸内,底部放一层瓦楞纸片,用纱布扎口,防止羽化成虫逃逸。置于25℃,相对湿度70%~80%的培养箱内饲养。每天进行观察,如食料不足,可适当补充瓜类作为食物,直至化、羽化
7实验室鉴定
7.1显微镜观察
将成虫或幼虫标本置于体视显微镜下,雄虫生殖器玻片标本置于生物显微镜下,观察是否符合以下鉴定特征(参见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7.2螺蛾科成虫的鉴别特征
身体细长脆弱,小形或中等大小,触角细长,下唇须伸出如鸟喙状。足细长,腹部有鼓膜器。前翅一2
SN/T4639—2016
般有翅脉12条,无副室,臀脉2根,常缺1A脉;后翅一般有翅脉8条,臀域宽阔有3条臀脉(A),后翅亚前缘脉(Sc十R)及径脉(Rs)在中室外平行或合并。7.3绢野属成虫的鉴别特征
额圆形或扁平,雄蛾触角简单;翅有闪光如丝绢,前翅狭三角形,后翅宽呈三角形,身体细长有闪光,足细长,内距长、外距短。下唇须向上弯曲,第二节前方鳞片较宽,第三节位于第二节的上面,向前平伸被鳞片遮蔽,下颗须三角形,鳞片顶端膨大,前翅前缘拱起,Cui,Mz及Ms脉起自中室下角,Rs脉基部弯曲,有小部分与R、R脉贴近,R脉靠近R、R,脉;后她Cu脉起自中室,与M2M脉贴近,但是不互相融合,中室端脉略弯曲,R及M脉起自中室上角或有短柄,Sc与R脉互相融合。7.4黄瓜绢野的鉴别特征
7.4.1成虫
前翅长约30mm,前翅大部黑褐色,略带紫色金属光泽,内横线不明显,末端膨大为浅黄色斑,外横带不规则,中部膨大,两端收缩,白色至浅黄色,后翅除端部1/4区域外均为浅黄色,中室下角具一枚黑点,端部1/4区域黑褐色。雄性腹部第7~8腹节白色.腹部末端味刷通常膨大展开。雄虫外生殖器,爪形突细长,背兜宽大,囊形突指状,抱器瓣宽大,抱器腹末端具一枚细钩状抱握器。7.4.2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25mm。幼虫具颊岚额外侧不具齿状突起第1腹节(A)的亚腹毛群(SV)为2根刚毛;前胸盾片呈椭圆形,前胸背板SD.刚毛后侧无黑斑:第1~7腹节A~A)D,刚毛比D,长,初龄幼虫近白色,体上布满灰色但在第8腹节(AD刚毛比D长:第3~6腹节(A~A)趾钩缺环或黑色毛瘤,发育到五龄后毛瘤消失。7.4.3蛹
长约13.0mm,宽约4.0mm,浅褐色到深褐色,两端逐渐变尖7.4.4卵
球形到扁平形,长约0.8mm,宽约o4mm-0.6mm,初产时白色,约24h后变为黄色,8结果判定
以成虫、幼虫外部形态特征为主要鉴定依据,以卵和蛹的特征为参考,符合7.2、7.3、7.4.1、7.4.2时可判定为黄瓜绢野。
9标本保存
经过鉴定的石榴标本应永久保存。将制作好的针插标本置于干燥箱内自然干燥,然后移人标本柜中保存,并加注明时间地点寄主采集人等信息的标签SN/T4639—2016
A.1寄主植物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黄瓜绢野其他信息
该虫主要为害葫芦科植物,包括西瓜CitrulLus Lanatus,西印度香瓜Cucumis anguria,香瓜Cucumismelo,黄瓜Cucumis satiuus,笋瓜Cucurbitamarima,南瓜Cucurbitamoschata,西葫芦Cucurbitapepo,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垂果瓜Melothria pendula,苦瓜Momordicacharantia,佛手J瓜 Sechium edule.
地理分布
北美洲:百慕大群岛、加拿大、墨西哥、美国:中美洲: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洪都拉斯、巴拿马、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维尔京群岛:南美洲: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圭亚那、秘鲁、苏里南。3生物学特性
卵块产,每块2粒~7粒,主要产在花、芽和其他生长旺盛的部位,卵期约4d;幼虫共5龄,历期约14d,老熟幼虫常在干枯的卷叶中结1个由几根丝组成的薄茧,于其中化蛹,期常为8d~9d。蛹对低温敏感,在4.4℃、一1.0℃和一6.7℃下,半数死亡时间分别为134.9h6.0h和1.3h。正常完成个世代约30d,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如美国东南部存在3个~5个世代重叠情况。成虫主要活动在夜间,太阳落山后3h~5h飞行较盛,高峰出现在近午夜时分,成虫寿命约35d40d。低龄幼虫喜食花,主要危害黄瓜和西葫芦。在花较大的寄主植物上如夏南瓜,幼虫不需转移危害果实,即可在花中完成幼虫期,但会在花间转移,并取食子房等部位,在花较小的寄主上,末龄幼虫常钻蛙果实,在果实表面形成蛙孔,孔周围充满虫粪,受害部位易滋生真菌或细菌。0.5mm
头部侧面观
注:仿GilliganT.M..2014。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黄瓜绢野螺幼虫形态特征
侧面观
毛序图
幼虫形态特征
SN/T4639—2016
SN/T4639—2016
注:引自Janzen D.H..2007
赛形突
基腹强
抱器解
注,仿ClavijoJ.A.,1990。
瓜形突
雄虫外生殖器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黄瓜绢野成虫形态特征
图C.1成虫
抱器背
抱握器
注:仿王平远,1980
绢野蝶属翅脉特征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美洲地区绢野属Diaphania 图谱图D.1D.argealis
图D.3D.elegans
图D.5D.fuscicaudalis
SN/T4639-2016
D.contactalis
图D.4D.exclusalis
虫营冠院
图D.6D.indica
SN/T4639—2016
图D.7 D.infimalis
图D.9 D.lucidalis
图D.11D.plumbidorsalis
图D.13D.praxialis
注:以上图片均引自The Barcode of LifeData Systems。8
图D.8D.latilimbalis
图D.10D,nigricilialis
图D.12D.hyalinata
图D.14 D.fuligalis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美洲地区绢野螺属Diaphania检索表1前翅灰白色椭圆形斑垂直于翅前缘前后翅半透明,白色或微黄色:具白色斑或完全褐色前翅顶角具2个白斑
前翅顶角不具2个白斑
前后翅近乎棕褐色
前翅棕褐色,具白色透明中带:后翅白色·外缘具褐色条带腹部白色,端部棕褐色
腹部褐色,或端部部分或全部白色,或腹部背面褐色两侧白色5前翅前缘带褐色仅达翅顶点,其余白色*.前翅前缘带褐色,前翅和后翅外缘褐色条带伸达臀角6第5-7腹节棕褐色.
第6.7腹节棕褐色,或第5.6腹节背部白色,侧面褐色额面棕褐色,侧缘具白色条带
额面深褐色或白色·…
8第7腹节棕褐色,第6腹节背部白色,侧面褐色第6、7腹节棕褐色,或第5腹节背部白色,侧面褐色9腹节全部白色*
第7腹节基部与端部白色,或第6、7腹节背部白色,侧面褐色10第6、7腹节背部白色,侧面褐色第7腹节基部与端部白色
前后翅褐色
前后翅具白色、棕色或黄色透明斑纹·12
背腹部完全褐色
第7腹板背面中间褐色,两侧黄白色13翅斑白色透明
翅斑黄色透明
14后翅白斑不超过后翅一半
后翅白斑超过后翅一半
前翅白斑大致呈三角形
前翅白斑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
前翅白斑未达臀缘
前翅白斑伸达臀缘
前翅白斑与前缘脉平行,后翅白色斑内具一个黑色斑点前翅白斑与前缘脉垂直,后翅白色斑内无黑色斑点18前翅白色椭圆形斑纹往臀缘延伸前翅白色椭圆形斑纹不往臀缘延伸前翅外缘褐色斑在臀缘位置不延伸19
前翅外缘褐色斑在臀缘位置延伸SN/T4639—2016
D.fuligalis
D.fumosalis
D.culminalis
D. argealis
D. magdalenae
D. hyalinata
.D. superalis
D.translucidalis
D. euryzonalis
D.guenealis
D.purpurea
D.albianalis
D. latilimbalis
D.contactalis
D.mirabilis
D.beckeri
D.etclusalis
SN/T4639—2016
后翅白色区域内具黑色斑点
后翅白色区域内无黑色斑点
腹部全白色
第7腹节褐色:或中间白色,两侧褐色22
第7腹节褐色或端部褐色·.·..第7腹节中间具白色斑,两侧褐色23前翅前缘褐色带不规则
前翅前缘褐色带规则
前翅臀缘附近覆盖有黄色馆
前翅臀缘无黄色鳞片
后翅白色区域内具黑色斑点
后翅白色区域内无黑色斑点
背腹部完全褐色
背腹节褐色,第7腹节中间褐色,两侧白色后翅只有顶点具褐色斑,其余部分黄色透明27
后翅完全褐色:或仅外缘具褐色条带前翅前缘带规则
前翅前缘带不规则
后翅黄色透明斑小,未达后翅面租的29
后翅黄色透明斑大,超过后翅面积的1/3前翅靠近翅前缘具环形黄色斑点30
前翅中部具不规则黄色条
前翅黄色透明带从翅前缘伸达翅后缘,宽度均
前翅黄色透明带不规则有时可达翅前缘后翅在基部和外缘具2条褐色带
后翅仅外缘有褐色带
前翅黄色中带未达翅后缘
前翅黄色中带伸达翅后维
后翅白色斑不达臀缘
后翅白色斑达臀缘
腹部背面完全褐色
腹部背面大部分褐色,腹部第7腹节具白色斑前翅不规则黄色中带不达翅前缘36
前翅有不规则黄色中带几乎达到翅前缘注:引自AriasQ.&ClavijoJ.A.2001。10
D.phumbidorsalis
..... D. subtilalis
D. fuscicaudalis
D.nigricilialis
D.elegans
..* D. lucidalisWww.bzxZ.net
D. oeditornalis
D.infimalis
D. eumeusalis
D.oleosalis
D.monothyralis
D.albicincta
D. taenialis
D.orthozonalis
... D. aroalis
D.hemicitralis
D. prarialis
D. nitidalis
D.clavat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