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5482-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5482-2020
中文名称:化学消毒剂与杀菌剂基本消毒活性试验 方法和要求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377719
相关标签:
化学
消毒剂
杀菌剂
消毒
活性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T 5482-2020.Chemical disinfectants and antiseptics-Basic bactericidal activity一Test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QB/T 5482规定了-种检验化学消毒剂与杀菌剂产品基本消毒活性(杀细菌活性)的试验方法。
QB/T 5482适用于评价试样原样或用水稀释后可形成均匀的、物理上稳定的化学消毒剂与杀菌剂的基本消毒活性(杀细菌活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分析实验 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NT 1538.2培养基制备指南第2部分: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杀细菌活性bactericidal activity于设定条件下使相关试验菌的活菌细胞数降低的能力。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每毫升条件控制试验混合物所含菌落数。
B:每毫升中和或过滤控制试验混合物所含菌落数。
C:每毫升方法证实试验混合物所含菌落數。
N:每毫升试验菌悬液所含菌落数。
Na:每毫升试验混合物在作用时间结束后,以及中和或膜过滤之前每毫升所含的菌落数。
Nv:每毫升验证菌悬液所含菌落数。
Vo: 混合物A、B与C在试验时间开始时每毫升所含菌落数。
N:每毫升试验混合物在作用时间开始时所含菌落数。
Vc值:记录的所有试验数据均作为Vc值。稀释-中和法中,Vc值为每1.0 mL混合物样液所形成菌落数;膜过滤法中,Vc值为每0.1 mL试验混合物及控制试验中每1.0 mL样液混合物所形成菌落数。
5方法提要
将试样原样或用水稀释后的样品加入试验菌悬液,保持混合物于确定温度下作用一定时间,使试样的杀细菌作用被立即中和,然后确定样品中存活的菌落数,并计算活菌数减少的量,确定试样的杀细菌能力。
标准内容
ICS71.100.40
分类号:Y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5482-2020
化学消毒剂与杀菌剂
基本消毒活性
试验方法和要求
Chemical disinfectants and antisepticsBasic bactericidal activity-Testmethod and requirements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食品用洗涤消毒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5)归口。QB/T5482-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苏州世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丰要起草人:公培龙、姚晨之、李晓辉、李晓婷、李晓睿、孟丽君、卢剑。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QB/T5482-2020
化学消毒剂与杀菌剂基本消毒活性试验方法和要求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检验化学消毒剂与杀菌剂产品基本消毒活性(杀细菌活性)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评价试样原样或用水稀释后可形成均匀的、物理上稳定的化学消毒剂与杀菌剂的基本消毒活性(杀细菌活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SN/T1538.2培养基制备指南第2部分: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丁本文件。3.1
杀细菌活性hactericidalactivity于设定条件下使相关试验菌的活菌细胞数降低的能力。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每毫升条件控制试验混合物所含菌落数。B:每毫升中和或过滤控制试验混合物所含菌落数。C:每毫升方法证实试验混合物所含菌落数。N:每毫升试验菌悬液所含菌落数。Na:每毫升试验混合物在作用时间结束后,以及中和或膜过滤之前每毫升所含的菌落数。N:每毫升验证菌悬液所含菌落数。Mo混合物A、B与C在试验时间开始时每毫升所含菌落数。No:每毫升试验混合物在作用时间开始时所含菌落数。Vc值:记录的所有试验数据均作为Vc值。稀释-中和法中,Vc值为每1.0mL混合物样液所形成菌落数;膜过滤法中,Vc值为每0.1mL试验混合物及控制试验中每1.0mL样液混合物所形成菌落数。
5方法提要
将试样原样或用水稀释后的样品加入试验菌悬液,保持混合物于确定温度下作用一定时间,使试样的杀细菌作用被立即中和,然后确定样品中存活的菌落数,并计算活菌数减少的量,确定试样的杀细菌能力。
6材料与试剂
6.1试验菌
用以下菌种作为试验菌,评价杀细菌活性:1
QB/T5482—2020
大肠埃希氏菌ATCC10536或大肠杆菌8099或ATCC25922或ATCC11229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
这些试验菌要求的培养温度是(36士1)“C或(37土1)C。试验及其控制和证实期间,所有的培养应用相同的温度(36℃或37℃)。若使用增加的菌种,应在最佳生长条件下(温度、时间、空气、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若这些增加的试验菌在菌种保藏中心不是保密的,则说明它们的识别特征。除此,应被实验室或菌种保藏中心自然培养保行5y。6.2培养基与试剂
6.2.1常规试剂
本标准中所有化学物质均指其无水盐:水合物形式作备用,当使用水合物形式时应调整所要求的质量。
试剂应是分析级别或适用于微生物,而且不含对试验菌有毒的或抑制作用的物质。为了提高细菌繁殖能力,应使用商业上可用的脱水材料来制备培养基,严格遵守关于这些产品制备的生产说明书。
所用水应是GB6682三级或以上的水,开于高压蒸汽火菌锅内火菌。注1:若水被用」制备培养基并随后进行火菌,不必进行高压蒸汽火菌。注2:亦可使用注射制剂用水。
6.2.3胰蛋白陈大豆琼脂(TSA)胰蛋口藤大豆源脂由以下成分组成:胰蛋白陈,15.0g:
——大豆蛋白腋,5.0g:
一氯化钠,(NaCI)5.0g;
—琼脂,15.0g
水定容至,1000mL
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灭菌后,培养基的pH于(20士1)C下测量应为7.2±0.2。培养基制备应符合SN/T1538.2。注:为避免中和时遇到问题,必要时可将中和剂加入TSA,6.2.4稀释液
胰蛋白陈氯化钠溶液做稀释液
-胰蛋白陈,1.0g;
一氯化钠(NaCI),8.5g:
一水,定容至1000mL。
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灭菌后,培养基的pH于(20土1)°C下测量应为7.0土0.2。6.2.5中和剂
按照附录A检验针对试验样品所用的中和剂。注:附录B中可以找到对一些产品适合的中和剂。6.2.6洗液(用于膜过滤法)
对基于试验样品的洗液进行验证,结果该洗液应是无菌的,且于试验所描述的试验条件下,与所用滤膜相符并具有透过滤膜的过滤能力。2
7设备和玻璃仪器
7.1通则
QB/T5482—2020
使用下列方法的
为一种对所有的玻璃仪器和能接触到培养基和试剂或样品的部分设备(除了无菌的)进行灭菌:
湿热灭菌法,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干热灭菌法,用干热天菌器
7.2常用微生物试验设备及特殊设备7.2.1灭菌设备
对于湿热灭菌法,高压灭菌锅在(121±3)C下最短保留时问为15min对于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器在(180±5)℃下最短保留时间为30min,或在(170±5)℃下最短保留时间为1h,
或在(160±5)
FC下最保留时间为2h
7.2.2水浴锅
能控制在(20士1)℃、(451)℃(用以保持落化的TSA可倾注于平皿)以及增加的试验温度±1℃。
7.2. 3培养箱
能控制在(36±1)℃C或(37生1)%7.2. 4pH计
(20±1)℃下,精度为0.1pH
注:使用穿孔电极或膜电极测量琼脂培养基的pH7.2.5秒表
7.2.6涡流搅拌器
电动搅拌器或机械振动器。
7.2.7过滤器
由与待过滤的物质相特的材料组成,应配备容积不小于50mL的接液器。直径为47mm~50mm,孔径为0.45um。
能提供稳定的过滤流量,
在20g-40s得到100m过滤液,使微生物均匀分布在膜上。7.2.8冰箱
能控制在2°℃~8℃
7.2.9吸管
0.1mL、1mL和10mL,或带有刻度的白动吸管或数字可调移液器及配套用一次性塑料吸头。7.2.10培养血
直径为90mm
7.2.11玻璃珠
粒径3mm~4mm
7.2.12容器
试管或适当容量的烧瓶、容量瓶,锥形瓶。8试验菌悬液与试样溶液的制备
8.1试验菌悬液
8.1.1总则
对于每种试验菌,应制备两种不同的悬液:用于试验的“试验菌悬液”,用于控制和方法验证的“验证菌悬液”。
OB/T5482-2020
8.1.2试验菌的保藏与母代培养物制备试验菌及其母代培养物
8.1.3试验菌的工作培养物
应符合微生物保藏传代要
为制备试验菌的工作培养物,将源干母代培养物接种于TSA斜面或平血,并培养得到第1代培养物。18h~24h后,用同样的方法由第1代培养物例备第2代培养物,并培养18h~24h。以同样的方法,由第2代培养物制备第代培养物。第2代和第3代培养物为工作培养物。若在特定时间未得到第2代培养物,在随后的传代中可采用48五的培养物,即将次培养物保留在培养箱48h
对于增加的菌种,在试验报告中应注明任何相对丁增养细菌或制备悬浮液的方法所存在的偏差,并给出理由。
8.1.4试验菌悬液(N)
取10mL稀释剂,置于含适量玻璃珠的100mL锥形瓶内,用接种环取数环工作培养菌至稀释剂中。接种环在锥形瓶壁与液面接触处涂抹以便移山菌,使细菌分散在稀释剂中。用机械振动器振摇锥形瓶3mim。吸取锥形瓶中的悬液,移至另一试管。用稀释液调整悬液中菌数为1.5x08CFU/mL~5x105CFU/mL,用任一适用的方法估测其菌落数,保持悬液恒温于试验温度(e土1)的水浴锅中,并于2h内使用。
用分光光度计调整菌落数(波长约620自径长为10m的比色管:每一实验室应对每一种试验茵进行数据校准,从而得到适合的光密度值,一般在0.150与0.460之间找到合适的数据,也可选择细菌浊度仪调菌液浓度。
为便于计数,用稀释剂制备10和10试验菌悬液稀释液,混匀。分取每种稀释液1.0mL的样品,一式两份,采用倾注平板法或者涂布平板法进行培养。使用倾注平板法时,将每份1.0mL样品移入本同的赔养血,并加入15mL20mL冷却至(45土1)℃的TSA。
使用涂布平板法时,将每份1.0mL样品涂布于TSA平板(至少两个)表面培养与计数。8.1.5验证菌悬液(N
用稀释剂稀释试验菌悬液,以制备验证菌感液,得到菌数为3.0%10CFU/mL1.6×103CFU/mL。为便于计数,用稀释剂制备101稀释液,混匀。分取1.0mL样品,果用锁注平板法或涂布平板法进行培养与计数。
8.1.6试验菌是液和验证菌悬液的培养与计数C培养箱内培养(48士2)h,计数。记录每一平血的确切菌落数,但若计数高于330,置于(36±1)
则记录>330,确定Vc值。
应用所给方法计算试验菌悬液(NO及验证菌悬液(Nv)的菌落数8.2试样溶液
试样溶液的浓度应是所需试验浓度的125信,因为在武验及验证期间,试样落液会被稀释至80%。用水配制试样溶液,至少3个不同浓度,其中包括活性范围的浓度和非活性范国的浓度对于固体产品,应溶解得到所需产品,至少称取10g土10mg产品于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在容量瓶中,以体积比的形式用水制备随后的稀释液(较低的浓度)。对于液体产品,在容量瓶中,以体积比的形式水制备产品稀释液。现配试样溶液,并于2五内用于试验。应得到物理上均相的制剂,其在整个程序中应是稳定的。若在操作程序期间,因深沉物或累状物的形成而出现可视的非均相现象,则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注:对沉淀物或絮状物中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困难不可靠,在试验报告中,产品浓度应是试验所需浓度。以质量体积比或体积比形式报告试验浓度。4
9评价产品杀细菌活性的程序
9.1常规要求
9.1.1试验条件
除了作用温度、作用时间和试验菌之外,可能需选择增加的试验条件如下:a)作用温度(以℃表示)
必需测试温度为20℃C
增加的温度可从4℃、10℃或40℃中选择;每一所选温度允许偏离的范围为土1℃。b)作用时间(以min表示)
QB/T5482—2020
必需测试时间为5min
增加的作用时间可从1min、15min、30min或60min中选择,也可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测试时间:
每所选作用时间允许偏离的范围为土10s(1min允许偏差为土5s)试验菌种
必需试验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测试增加的菌种。
9.1.2试验方法的选择
所选方法为稀释-中和法时应确定合适的中和剂,使用一种中和剂进行稀释-中和法的证实试验,其中可根据试验经验和已公布的数据选择中和剂。若该中和剂未被证实,则在稀释液或0.0025mo/L磷酸盐缓冲液中用选择范畴中的中和剂重复证实试验,其中可用中和剂包括以下组合,即30g/L的吐温80g/L、30g/L的皂角苷、1g/L的L-组氨酸3g/L的卵磷脂、5gL的硫代硫酸钠。若两种中和剂均未被证实,可采用膜过滤法代替稀释-中和法。注:特殊情况下,有必要将TSA中加入中和剂。9.1.3证实与控制程序的通用说明对每一种所用的试验菌及每一试验条件(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执行控制与证实产品的杀菌或抑菌活性被中和或去除试验时,仅对试样的最高浓度进行试验。同时对试验用的中和剂或用于试验的洗液进行这些步骤(试验的条件控制、中和剂和过滤控制及方法证实)。若由于中和作用的问题,而需将用于证实与控制程序的中和剂加入TSA,则用于试验的TSA也应包含等量的该中和剂。9.1.4平衡温度
试验前,使用水浴将所有试剂(试样溶液,试验菌悬液,验证菌悬液,稀释剂,水)平衡到试验温度。检验所有试剂的温度,使其稳定在试验温度。中和剂、洗液和水应恒温于(20士1)C。9.1.5操作试验菌时的注意事项
加入试验菌悬液或验证菌悬液时,不应接触至试管的上部。9.2稀释-中和法
9.2.1常规条件
可同时进行试验和控制以及证实程序。9.2.2杀菌试验
移取1.0mL水至试管中,加入1.0mL试验菌悬液,立即开始计时。混匀,并将试管放入水浴中,控制在所选温度,时间2min士10s。该时间结束后,加入8.0mL试样悬液,立即开始计时。混匀,并将试管放入水浴中,控制在所选温度,至所选作用时间。在作用时间结束前,再次混匀。5
QB/T5482—2020
该时问结束后,移取1.0mL试验混合物样液(Na,并移至含8.0m中和剂和1.0mL水的试管内混匀,并置于水浴中,恒温在(20士1)℃C。中和10min土10s后,立即混匀,分取两份1.0mL已中和的试验漏合物样液(包括中和剂、试样溶液、试验菌悬液),采用倾注平板法或涂布平板法进行培养。使用倾注平板法时,将每份1.0mL样品移入不同的培养皿,并加入15mL~20mL冷却至(45土1)%的TSA。
使用涂布平板法时,将每份1.0mL样品涂布于TSA平板(至少两个)表面培养与计数。9.2.3试验的条件控制(A)
试验条件的证实。
可在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或金黄色葡葡球菌中任选其一进行试验即可。取1.0mL水至试管中,加入1.0mL验证菌悬液(可在人肠杆菌、佩绿假单胞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任选其一进行试验即可),立即开始计时。混匀,置于控制在所选温度的水浴内2min土10s。此时间结束后,加入8.0mL水。开始加水时再次计时,混匀。计时结束后,取1.0mL混合物样液,一式两份,采用领注平板法或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9.2.4中和剂控制(B)
证实中和剂无毒性。
吸取8.0mL中和剂和1.0mL水至无菌试管内,加入1.0mL验证菌悬液,立即开始计时。混匀,控制在(20土1)℃水浴内5min土10s。恰在作用时间结束前,立即混匀。作用时间结束时,分取混合物样液1.0mL采用倾注平板法或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9.2.5方法证实(C)
证实稀释-中和法。
吸取1.0mL水至无菌试管中,加入1.0mL稀释剂,开始计时。加入8.0mL试验中浓度最高的试样溶液,浪匀,移至控制在作用温度的水浴内,作用时间结束前,再次混习。作用时间结束后,移取1.0mL的混合物至含8.0mL中和剂的试管内,立即再次计时。混匀,将试管移至(20土1)℃水浴内5min士10s。加入1.0mL验证菌悬液,计时,混匀。将试管移至(20士1)%℃水浴内(30士1)min。恰在作用时间结束前,再次混匀。作用时间结束时,分取混合物样液1.0mL,采用倾注平板法或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9.2.6试验混合物以及控制试验和证实试验混合物的培养计数培养平血20h24h,弃除任何不可计数的平血。做平血计数,确定菌落形成单位数。再培养平血20h~24h,不再对不能形成明显分离菌落的平Ⅲ计数,对剩下的平血计数。若菌数增加,只采用较高的数做进一步评价。
记录每一平血的确切菌落数,但若计数高于330,则记录>330,并确定Vc值计算试验混合物(Na)及证实试验混合物(A、B和C)的菌落数。9.3膜过滤法
9.3.1常规条件
平行进行试验、控制和证实程序,并分别对每一试验条件进行该程序。膜过滤器中配有孔径为0.45um的薄膜,直径为47mm50mm漏斗,并装有50mL洗液。试验报告中应记录所需过滤的时间(若特殊情况下多于1min)。当将薄膜移至琼脂平血面时,注意放置于平板上时应保证试验菌在薄膜的最上边,并且避免将空气引入薄膜与琼脂表面之间。9.3.2杀菌试验
移取1.0mL水至试管中,加入1.0mL试验菌悬液,立即开始计时。混匀,并将试管放入水浴中,控制在所选温度,时间2min土10s。该时间结束后,加入8.0mL试样悬液,立即开始计时。混匀,并将试管放入水浴中,控制在所选6
QB/T5482-2020
温度,至所选作用时间。恰在作用时间结束前,再次混匀。该时问结束后,移取1.0mL试验混合物样液(Na),并移至含8.0mL中和剂和1.0mL水的试管内。漏匀,并置于水浴中,恒温在(20士1)℃C。中和10min士10s后,立即混匀。作用时间结束后,移取0.1mL试验混合物样液(Na),一式两份,并将每份0.1mL样液移至不同的膜过滤器立即过滤。至少用150mL洗液进行过滤,但不应超过500mL。若洗液不是水,过滤50mL水完成本步骤。然后将每一薄膜移至不同TSA平板表面培养计数。9.3.3试验的条件控制(A)
试验条件的证实。
可在大肠埃希氏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中任选其一进行试验即可。移取1.0mL水至试管中,加入1.0mL试验菌悬液,立即开始计时。混勾,并将试管放入水浴中,控制在所选温度,时间2min土10s.该时间结束后,加入8.0mL试样悬液,立即开始计时。混匀,并将试管放入水浴中,控制在所选温度,至所选作用时间。恰在作用时间结束前,再次混匀。该作用时间结束后,分别移取1.0mL该混合物“A”样液,并将每份1.0mL样液移至不同的膜过滤器。立即过滤,并加入50mL水。然后将每一薄膜移至不同TSA平板表面培养计数。9.3.4过滤控制(B)
证实过滤程序。
移取0.1mL验证菌悬液,一式两份,将每份0.1mL样液移入不同膜过滤器内立即过滤。通过洗液过滤,至少用150mL洗液进行过滤,但不应超过500mL。若洗液不是水,过滤50mL水完成本步骤,然后将每一薄膜移至不同TSA平板表面培养计数。9.3.5方法证实(C)
检验膜过滤法,对预先与产品作用的薄膜上的细菌计数。吸取1.0mL水至无菌试管中,加入1.0mL稀释剂,开始计时。加入8.0mL试验中浓度最高的试样溶液,混匀,移至控制在作用温度的水浴内,作用时问结束前,再次混匀。作用时问结束后,移取1.0mL的混合物至含8.0mL中和剂的试管内,立即再次计时。混勾,将试管移至(20土1)C水浴内5min土10s。加入1.0mL验证菌悬液,计时,混匀。将试管移至(20士1)℃水浴内(30士1)min。恰在作用时间结束前,再次混匀。作用时间结束后,移取0.1mL混合物一式两份,并将每份0.1mL样液移入不同膜过滤器内立即过滤。通过洗液过滤,至少用150mL洗液进行过滤,但不应超过500mL。然后用50mL洗液覆盖薄膜加入0.1mL证实试验悬液,再次加入50mL水立即过滤。然后将每一薄膜移至不同TSA平板表面培养计数。
9.3.6试验混合物以及控制与证实试验混合物的培养计数培养平Ⅲ20h~24h。弃除任何不可计数的平血。做平皿计数,确定菌落形成单位数。再培养平而20h~24h,不再对不能形成明显分离菌落的平血计数,对剩下的平Ⅲ计数。若菌数增加,只采用较高的数做进一步评价。
记录每一平皿的确切菌落数,但若计数高于165,则记录>165,确定Vc值。计算试验混合物(Na)及证实试验混合物(A、B和C)的菌落数,10计算
10.1各参数的计算
10.1.1V值的确定
对琼脂平板上细菌计数的一般限制在15CFU~300CFU之间。本标准中,允许有10%的偏差,因7
QB/T5482-2020
此限制范围在14CFU~330CFU之间。对于膜过滤法,最高限制150CFU,允许有10%的偏差即为165CFU.
样品(1mL或0.1mL)中计数越小,不稳定性就增强,因此可能导致随后的计算得到错误的结果,最低限制(14)就是以此为依据的。最低限制仅指样品(并不指对一个平亚来计算),例如,三个平Ⅲ,每1mL样品分别含3CFU、8CFU以及5CFU,得到Yc值为16。最高限制(330CFU,165CFU)反映了所计的总菌落数不准确:以及因营养物质的消耗而生长受到抵制。这仅指对一个平血计数,而非指样品。根据含1mL样品的平皿数确定并记录Vc,以便计算试验菌悬液N,验证菌悬液Nv,和稀释-中和法中的所有计数。
若用多于一个含1mL样品的平血确定Vc值,则标注每一平血的计数。若个平皿的计数高丁330CFU,记录为>330CFU。若采用多于一个含1mL样品的平Ⅲ,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数高于330CFU,则记录Vc值为计数总和”例如>330CFU、310CFU、302CFU,记录>942CFU)
若Vc值小于14CFU,记录该数(按照<14CFU计算菌落数)对于膜-过滤法,膜上的数为 Vc值。记录低于最低限制(14CFU)或高于最高限制(165CFU)的Vc值。除N.之外,仪考虑各个计数限制的Vc值,以进一步计算。10.1.2N与N的计算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试验菌悬液的两个稀释度,用公式(1)计算出菌落数的加权平均值N=
式中:
(n,+0.1n,)10-6
N一每毫升试验菌悬液所含菌落数,单位为CFU/mL;C一V。值总和,单位为CFU;
n-—较低稀释度(10-6)的V。值的个数:较高稀释度(107)的V。值的个数。P2
将计算的结果采用四舍六入五留双,修约至两位有效数字,用科学计数法表达结果。示例:
N168+213+20+25426
(2+0.1×2)102.2×101.9363×10=1.9x10(CFU/m)No是每毫升试验混合物在作用时间开始时所含菌落数。10.1.3Ne的计算
Na是每毫升试验混合物在作用时间结束后,以及中和或膜过滤之前所含的菌落数用公式(2)计算Na:
N.=10c/n.
式中:
(2)
每毫升试验混合物在作用时间结束后,以及中和或膜过滤之前所含的菌落数,单位为CFU/mL
CV值总和,单位为CFU;
n—V.值个数。
QB/T5482-2020
若相同条件下的V。值中有一个或两个低丁最低限制或高于最高限制,以“少于”或“多于”表达其结果,
例如:
a)平行样V值:2,16
计算结果如下:
(<14+16)×10
=ie<150
b)平行样v。值(膜过滤法):>165,>165计算结果如下,
(>165+>165)x×10
=ie.<1650
e)平行样V值(每1.0mL样液的两个涂布平板):660,600计算结果如下:
660+600x10
10.1.4Nv与N的计算
=ie.<6300
N.是每毫升验证菌悬液所含菌落数,用公式(3)计算:N=10c/n
式中:
每毫升验证菌悬液所含菌落数,单位为CFU/mL;Y.值总和,单位为CFU
Ve值个数。
No是混合物A、B与C在试验时间开始时每毫升所含菌落数,用公式(4)计算:Nyo=c/n
式中:
N—混合物4,B与C在试验时间开始时每毫升所含菌落数,单位为CFU/mL:V.值总和,单位为CFU;
V值个数。
10.1.5A、B与C的计算
(3)
A、B与C是试验的条件控制(A),中和剂控制或过滤控制(B),以及方法证实(C),在作用时间(A)结束时的每毫升所含菌落数,用公式(5)计算:AB、C=cin
式中:
每毫升条件控制试验混合物所含菌落数,单位为CFU/mL:A
每毫升中和或过滤控制试验混合物所含菌落数,单位为CFU/mL;C每毫升方法证实试验混合物所含菌落数,单位为CFU/mL-V。值总和,单位为CFU;
一V.值个数,
QB/T5482-2020
10.2方法学的证实
10.2.1加权平均数的控制
通过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结果,两个结果的平均值之商不能高于15,且不能低于5。将低丁最低限制的结果作为最低限制数(14CFU)。将高于各个最高限制的结果作为最高限制数。例:N:10~稀释度:168+215CFU/mL,107稀释度:20+<14CFU/mL:(168+215)/(20+14)=383/34=11,其商在5与15之间。
10.2.2基本范围
对于每种试验茵,要求:
N在1.5×10*CFU~5×108CFU之间,(8.17≤lgN≤8.70):No在1.5x107CFU5x107CFU之间,(7.17≤lgNg≤7.70)Nv在30CFU~160CFU之间,(3.0×10lCFU~1.6×10°CFU):A、B、C等于或大于0.5xNo
加权平均数的控制:商不能低于5,且不能大于15。10.3结果与准确性的表达
10.3.1减少量
减少量(R=N。/N)用对数表达。对于每种试验菌,记录试验菌悬液的菌落数,以及试验后的菌落数,在每一产品浓度及每一试验条件下,用公式(6)分别计算并记录对数值减少量(1g):IgR=IgN.-IgN.
式中:
IgR实验前后菌落对数值的减少量:IgNo实验前菌落的对数值:
IgN实验后菌落的对数值。
稀释-中和法与膜过滤法中的控制与证实试验,记录N,A、B与C的结果及其与No的比较10.3.2活性与非活性试样溶液的控制每次试验,至少有一个浓度可减少5个对数值或更多,以及至少有一个浓度减少量应少于5个对数值。
10.3.3试验菌及细菌浓度限制
对于每种试验菌,记录通过试验(1gR≥5)的产品的最低浓度。(该浓度对于样品来说,在所选试验条件下能最可靠的反映产品的特性)。10.3.4精密度,重复性
以研究的数据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方法的精密度,重复试验(重复6次,减少量需精确到土1)。也可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确定重复试验的次数。重复试验意味着独立制备试验菌悬液以及验证菌悬液,并进行试验程序。10.4结果说明-结论
在要求的试验条件下以及当试验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已经证明了细菌的生存能力会降低105或更多(1gR≥5),其中试验条件为:5min土10s、(20士1)C和洁净条件或污染条件,说明试验产品在该试验浓度下具有杀细菌活性。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