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行业标准(QC) > QC/T 299.2-2014 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第2部分:试验方法
QC/T 299.2-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C/T 299.2-2014

中文名称: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第2部分: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4335687

相关标签: 汽车 液压 转向 助力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C/T 299.2-2014.Automobile hydraulic steering power pump-Part 2: Test method.
1范围
QC/T 299.2规定了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的台架试验方法。
QC/T 299.2适用于汽车用常流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定量油泵(以下简称转向泵) ,如转向叶片泵、转向齿轮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5179汽车转向 系统术语和定义
GB/T 14039液压传动 油液固体颗粒污染度 等级代号
GB/T 20082液压传动液体污染 采用光学 显微镜测定颗粒污染度的方法
QC/T 299.1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 第1 部分: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 5179和QC/T 299. 1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一般要求
4.1试验用油液应符 合制造商要求,性能试验油温(50+5)C。
4.2转向泵的安装应符合实际使用状态。
4.3经皮带轮带 动的转向泵,其皮带张力、包角应符合制造商要求。
4.4试验所用压力、 转矩、流量、转速表的测试误差:不大于±0. 5% ;气压表测试误差:不大于±0.4%。
5试验方法
5.1性能试验
5.1.1最大压力。
在空载压力下起动转向泵,升速至1500r/min,迅速关闭输出油路,使输出流量为零,保持2s~3s, ,此时稳定的压力值为安全阀开启压力即最大压力。
5.1.2 磨合。
在空载压力下起动转向泵,升速至最高转速nmo并保持10s,再将转速调至1500r/ min,从空载压力开始逐级升压至0.5Pmx、0. 85Pm工作压力,分别保持30s。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3.04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299.2-2014
代替QC/T299—2000
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
第2部分:试验方法
Automobile hydraulic steering power pump-Part2:Testmethod
2014-05-06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4年:第.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不干胶标签印刷机》等1208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起始实施日期见附件1),其中机械行业标准471项,汽车行业标准32项,船舶行业标准70项,航空行业标准111项,化工行业标准137项,冶金行业标准69项,建材行业标准30项,石化行业标准14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6项,轻工行业标准89项,纺织行业标准49项,兵工民品行业标准79项,核行业标准15项,电子行业标准2项,通信行业标准34项。批准《锰硅合金(FeMn68Si16)》等39项治金行业标准样品(标准样品目录及成分含量见附件2)。
以上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及化工有色金属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织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组织出版,化工行业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治金行业标准由治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石化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纺织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兵工民品行业标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出版,核行业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附件:3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起始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四年五月六日
附件:
3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起始实施日期标准编号
QC/T231—2014
QC/T233—2014
QC/T66—2014
QC/T962—2014
QC/T680—2014
QC/T963—2014
QC/T234—2014
QC/T964—2014
QC/T644—2014
QC/T965—2014
QC/T966—2014
QC/T459—2014
QC/T29106—2014
QC/T198—2014
QC/T220—2014
QC/T967—2014
QC/T968—2014
QC/T969—2014
QC/T6362014
QC/T970—2014
标准名称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反冲起动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踏板静强度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湿式离合器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漆层技术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电压调节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车轮制动圈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转向轴承技术条件
城市客车塑料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汽车电动后视镜驱动器
汽车塑料件涂层技术条件
随车起重运输车
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用易熔线技术条件
汽油机进气道喷射式喷油器
金属催化转化器中铂、钯、含量的测定方法
乘用车行李厢内部开启机构
汽车电动玻璃升降器
乘用车空气滤清器技术条件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231—1997
QC/T233—1997
QC/T66—1993
QC/T680—2002
QC/T234—1997
QC/T644—2000
QC/T488—2000
QC/T459—2004
QC/T29106—2004
QC/T198—1995
QC/T220—1996
QC/T636—2000
起始实施日期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标准编号
QC/T971-2014
QC/T972—2014
OC/T299.1—2014
QC/T299.2—2014
QC/T563—2014
QC/T29097—2014
QC/T29096-2014
QC/T303—2014
QC/T301—2014
QC/T70-2014
QC/T226—2014
QC/T593—2014
标准名称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空气滤清器滤芯技术条件
汽车电控液压助力转向器总成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
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
技术要求
第2部分:
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
试验方法
汽车转向盘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要求
汽车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
汽车转向油罐技术要求和试验
汽车转向助力缸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噪声测量方法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蹄组件和制动衬组件
汽车液压比例阀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2992000
QC/T299—2000
QC/T563—1999
QC/T29097—1992
QC/T29096—1992
QC/T303—1999
QC/T301-1999
QC/T302—1999
QC/T70—1993
QC/T226—1997
QC/T593—1999
起始实施日期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2014-10-01
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一般要求…
试验方法·
QC/T299.2—2014
QC/T299.22014
QC/T299《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技术要求;
第2部分: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QC/T299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QC/T2992000《汽车动力转向油泵技术条件》的第6章“试验方法”部分内容,第3章“定义及其符号”、第5章“技术要求”等相应条款内容被纳人本标准的第1部分。本部分与QC/T299—2000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删除了安全阀调节试验(2000版6.2.1):把跑合试验I修改为磨合(见5.1.2,2000版6.2.2);删除了跑合试验Ⅱ(2000版6.2.6);把流量特性试验修改为控制流量(见5.1.3,2000版6.2.7);增加了排量、驱动功率(见5.1.5、5.1.6);-增加了清洁度、压力开关特性(见5.1.9、5.1.10):修改了定转速冲击的冲击次数(见5.2.1);修改了变转速冲击试验为变转速循环耐久(见5.2.2,2000版6.3.2);删除了高温试验(2000版6.3.3);增加了磨损耐久(见5.2.3);
增加了振动、断流(见5.2.5、5.2.6);删除了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2000版6.4)。本部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液压件有限公司、合肥力威汽车油泵有限公司、阜新德尔汽车转向泵有限公司、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全兴精工集团、浙江恒隆万安泵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玉琴、郑丽霞、袁鼎水、魏连江、张瑞、李红亮、孟乃军。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BT23001—1997、ZBT23002—1997;QC/T299—1999.QC/T300-—1999;QC/T299—2000。
1范围
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
QC/T299.22014
第2部分:试验方法
QC/T299的本部分规定了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的台架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汽车用常流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定量油泵(以下简称转向泵),如转向叶片泵、转向齿轮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5179汽车转向系统术语和定义GB/T14039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度等级代号GB/T20082液压传动液体污染采用光学显微镜测定颗粒污染度的方法QC/T299.1汽车液压转向助力泵第1部分: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
GB/T5179和QC/T299.1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一般要求
4.1试验用油液应符合制造商要求,性能试验油温(50±5)℃。4.2转向泵的安装应符合实际使用状态。4.3经皮带轮带动的转向泵,其皮带张力、包角应符合制造商要求。4.4试验所用压力、转矩、流量、转速表的测试误差:不大于±0.5%;气压表测试误差:不大于0.4%。
5试验方法
5.1性能试验
5.1.1最大压力。
在空载压力下起动转向泵,升速至1500r/min,迅速关闭输出油路,使输出流量为零,保持2s~3S,此时稳定的压力值为安全阀开启压力即最大压力。5.1.2磨合。
在空载压力下起动转向泵,升速至最高转速nmax并保持10s,再将转速调至1500r/min,从空载压力开始逐级升压至0.5P0.85Pm工作压力,分别保持30s。5.1.3控制流量。
QC/T299.2—2014
空载控制流量。
在空载压力下起动转向泵,测量从最低转速nm至最高转速nmx之间不同转速下的输出流量,检测间隔不大于10r/min,绘制控制流量特性曲线。根据流量特性曲线的总体趋势,找出流量控制阀开启前流量曲线与开启后流量曲线的拐点,此拐点所对应的转速和流量作为空载开启转速n和空载开启流量Qko
5.1.3.2加载控制流量。
在空载压力下起动转向泵,当转速升至最低转速nmim处调整压力至0.6Pmx工作压力,测量从最低转速nmm至0.65nm转速之间不同转速下的输出流量,检测间隔不大于10r/min,绘制控制流量特性曲线。根据流量特性曲线的总体趋势,找出流量控制阀开启前流量曲线与开启后流量曲线的拐点,此拐点所对应的转速和流量作为加载开启转速n2和加载开启流量Q2k。5.1.4容积效率与总效率。
在600r/min的转速和0.5P.的工作压力下测量输出流量Q.和输入扭矩Ms,计算容积效率m和总效率n。
5.1.5排量。
在空载压力下起动转向泵,测量从最低转速n至空载开启转速n之间不同转速下的输出流量(见图1),检测间隔不大于10r/min。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输出流量对应转速的斜率,作为转向泵的实测排量。计算公式如式((1)。Q(L/min)
式中:
-实测排量,mL/r;
实测转速,r/min;
nstm-1)
排量计算原理
ZnxQj-mxnxQ
n(r/min)
Q.实测输出流量,L/min;
一测量点数。
5.1.6驱动功率。
5.1.6.1空载驱动功率。
QC/T299.2—2014
在空载压力下起动转向泵,测量从最低转速nm至最高转速n之间不同转速下的输人扭矩,检测间隔不大于10r/min。计算驱动功率,绘制驱动功率曲线(见图2)。5.1.6.2加载驱动功率。
在空载压力下起动转向泵,当转速升至最低转速ni处调整压力至0.6Pmm工作压力,测量从最低转速nmm至0.65nm转速之间不同转速下的输人扭矩,检测间隔不大于10r/min。根据式(2)计算驱动功率,绘制驱动功率曲线(见图2)。2×π×M,×n
×1000
式中:
P——驱动功率,kW;
M。实测输人扭矩,N·m;
实测转速,/min。
5.1.7气密性。
nmaxn(r/min)
1一加载驱动功率:2一空载驱动功率图2驱动功率曲线
将转向泵出油口和回油口堵死,在进油口通人带压气体,升压至100kPa,观察各零件和各装配面的渗漏现象。
当采用介质浸人法检测时:将转向泵浸人介质(水或煤油)中,保压20s,观察各零件和各装配面的气泡产生情况。
当采用压降法检测时:切断充气回路,测量转向泵的内腔气压在10s内的下降值。5.1.8噪声。
在转速1000r/min和规定工作压力下测量噪声。本底噪声不超过55dB(A),声级计探头应在被测转向泵轴线上,距离转向泵后端面150mm处。5.1.9清洁度。
5.1.9.1杂质提取。
QC/T299.22014
将转向泵内腔注人一定量(占内腔体积的2/3)的清洁试验液,将进、出油口和回油口密封,用振动的方法使内部的杂质冲刷到试验液中,然后将转向泵内腔试验液全部倒人量简中。如此重复不得少于3次,读取总的液样体积。清洁试验液的选择见表1。表1清洁试验液的选择
清洁度试验方法
称重法
显微镜法
自动颗粒计数法
注:专用清洗油,除产品特殊要求外,推荐清洁汽油或120号溶剂油。5.1.9.2称重法。
清洁试验液
专用清洗油
专用清洗油
32号液力传动油
对收集到的液样进行真空过滤、滤膜烘干,其方法按GB/T20082执行。再用天平称杂质的质量。
5.1.9.3显微镜法。
对收集到的液样进行真空过滤、滤膜烘干,用光学显微镜统计颗粒尺寸大于或等于5μm和大于或等于15um的颗粒数,根据式(3)计算颗粒总数,其方法均按CB/T20082执行。GB/T20082中颗粒总数是按每100mL液样中大于或等于所选尺寸的颗粒数表示。Axnx105
fxLxW×V
式中:
每100mL液样中大于或等于所选尺寸的颗粒数;一滤膜的有效过滤面积,mm2;
大于或等于所选尺寸的颗粒数;-规范单位所用的因子;
计数的单元数;
L计数单元的长度,mm;
一计数单元的宽度,mm;
液样体积,mL。
为了与GB/T14039中固体颗粒污染等级表示一致,根据式(4)将每100mL液样中大于或等于所选尺寸的颗粒数转换为转向泵每毫升湿容积中大于或等于所选尺寸的颗粒数。NXV
式中:
转向泵每毫升湿容积中大于或等于所选尺寸的颗粒数:每100mL液样中大于或等于所选尺寸的颗粒数;液样体积,mL;
转向泵内腔的湿容积(取转向泵的理论排量q),mL。4
5.1.9.4自动颗粒计数法。
QC/T299.2-2014
将收集到液样充分沉淀,用吸液管吸去液面上的溶液,直至所剩液样的体积与转向泵内腔的湿容积相等,得到转向泵内部杂质的污染液。按GB/T14039利用遮光原理自动计数法测定污染液中颗粒尺寸大于或等于4μm(c)、大于或等于6μm(c)和大于或等于14um(c)颗粒数,再转化为污染等级。
5.1.10压力开关特性。
5.1.10.1接通压力、断开压力以及压力滞后。在空载压力下起动带压力开关的转向泵,转速调至600r/min,从空载压力开始升压至压力开关接通为止,升压过程中压力开关接通瞬间所对应的压力即接通压力P2;再降压至压力开关断开为止,降压过程中压力开关断开瞬间所对应的压力即断开压力P:根据式(5)计算压力滞后△AP。压力开关电阻与工作压力的曲线如图3所示。AP=P-P
式中:
一压力滞后,MPa;
接通压力,MPa;
断开压力,MPa。
P(MPa)
1一降压过程:2一升压过程;R一压力开关电阻图3压力开关电阻与工作压力曲线(5)
可以通过测量电路,将压力开关量转化为电压量(见图4),电压输出与工作压力的曲线如图5所示。
元件:K一压力开关;R一电阻器引线和电源:L+,L-一直流电源(V);V一输出电压图4测量电路原理
QC/T299.2—2014
1一降压过程:2一升压过程
P(MPa)
图5电压输出与工作压力曲线
5.1.10.2接通电阻、断开电阻。在压力开关接通压力P2处,用毫欧表测量压力开关电阻即接通电阻R:在压力开关断开压力Pi处,用500V兆欧表测量压力开关电阻即断开电阻R2。5.2可靠性试验
5.2.1定转速冲击。
在转速1500r/min,压力循环从空载压力P。至最大压力Px,频率2Hz,试验波形如图6所示,做50万次冲击。
P(MPa)
压力梯度:100MPa/s,油温:(80±5)℃。1个循环
定转速冲击波形
试验后继续按5.1.1.5.1.3、5.1.4进行试验。5.2.2变转速循环耐久。
n(r/min)www.bzxz.net
压力1.0MPa(乘用车)/2.0MPa(商用车),转速按从最低转速nm到0.65nm到最低转速nmin,在45s内完成一个速度循环,试验波形如图7所示,时间100h。油温:(100±5)℃。
试验后继续按5.1.1、5.1.3、5.1.4进行试验。5.2.3磨损耐久。
转向泵磨损耐久包括循环I、循环Ⅱ和循环Ⅲ(见表2)。压力梯度:50MPa/s。
试验后继续按5.1.15.1.3、5.1.4进行试验。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