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行业标准(QC) > QC/T 948-2013 汽车顶部装载装置
QC/T 948-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C/T 948-2013

中文名称:汽车顶部装载装置

标准类别: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8088121

相关标签: 汽车 顶部 装载 装置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C/T 948-2013.Roof load carriers for road vehicles.
1范围
QC/T 948规定了汽车顶部装载装置的术语和定义、类别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和储存。
QC/T 948适用于在M1类和G类道路车辆外顶部安装的装载装置,以下简称“车顶装载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 储运图示标志( GB/T 191- -2008 ,ISO 780: 1997,MOD)
GB/T 700碳素结 构钢
GB/T 1040(全部)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全部) ,IDT]
CB/T 1043.1- 2008塑料简 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 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Is0 179-1: 2000 ,IDT)
CB 1589道路 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CB/T 1766色漆 和清漆涂层 老化评级方法
CB/T1865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1865-1997 ,Is011341: 1994 ,EQV)
GB/T 3190变形铝及 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3190- 2008. Is0 209: 2007,MOD)
GB/T6461--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ISO10289: 1999 ,IDT)
GB/T7762硫 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 静 态拉伸试验(CB/T 7762- 2003 , Iso1431-1: 1989,MOD)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3.04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948—2013
汽车顶部装载装置
Roofloadcarriersforroad vehicles(ISO/TPAS11154:2006(E),Road vehicles--Roof load carrier,MOD)2013-10-17发布bzxz.net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涂屋输数码查真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3年第5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甲基丁烯醇聚醚》等811项行业标准,其中:化工行业标准149项、有色行业标准105项、黄金行业标准5项、治金行业标准15项、建材行业标准3项、机械行业标准39项、航空行业标准69项、船舶行业标准53项、汽车行业标准42项、纺织行业标准63项、轻工行业标准59项、石化行业标准42项、民爆行业标准1项、电子行业标准50项,通信行业标准116项,现予以公告。以上化工行业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纺织、有色及黄金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冶金行业标准由治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组织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织出版,汽车行业标准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石化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民爆行业标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组织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附件:4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起始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七日
附件:
4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起始实施日期标准编号
QC/T253—2013
QC/T682—2013
QC/T229—2013
QC/T952—2013
QC/T953—2013
QC/T954—2013
QC/T258—2013
QC/T199—2013
QC/T326—2013
QC/T955—2013
QC/T956—2013
QC/T957—2013
QC/T29104—2013
QC/T29105.3—2013
QC/T718—2013
QC/T439—2013
QC/T935—2013
QC/T939—2013
QC/T457—2013
QC/T936—2013
QC/T937—2013
QC/T940—2013
标准名称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型号编制方法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座垫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转子机油泵技术条件
乘用车辐板式车轮在轮毂上的安装尺寸
商用车平面安装车轮固定螺母
商用车
平面安装固定螺母
验方法
汽车车轮
汽车车轮
螺母座强度试验
平衡块
汽车标准件产品编号规则
专用汽车自动调平支承装置
干混砂浆运输车
洗扫车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度的限值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度测试方法取样
混凝土泵车
摆臂式自装卸汽车
餐厨垃圾车
前卸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技术
救护车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
护栏抢修车
展示车
被代替标准名称
QC/T253—1998
QC/T682—2002
QC/T229—1997
QC/T258—1998
QC/T199—1995
QC/T326—1999
QC/T29104—1992
QC/T29105.3—1992
QC/T718—2004
QC/T439—1999
QC/T440—1999
QC/T457—2002
起始实施日期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标准编号
QC/T958—2013
QC/T592—2013
QC/T959—2013
QC/T960.1-—2013
QC/T961—2013
QC/T949—2013
QC/T951—2013
QC/T490—2013
QC/T950—2013
QC/T948—2013
QC/T946—2013
QC/T9452013
QC/T627—2013
QC/T662—2013
QC/T947—2013
QC/T941—2013
QC/T943—2013
QC/T942—2013
QC/T944—2013
—2013
QC/T938-
标准名称
汽车真空泵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液压制动钳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机械式驻车制动操纵杆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道路车辆液压制动系统第1
部分:双喇叭金属管、螺纹孔、螺纹管接头和管座
液压制动系统塑料储液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车载音频播放器技术条件
汽车用电路断电器
汽车车身制图
汽车座椅加热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汽车顶部装载装置
汽车安全带织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乘用车空调系统
汽车电动门锁装置
汽车空调(HFC-134a)用储液干燥器
汽车自动防眩目后视镜技术条件汽车材料中汞的检测方法
汽车材料中铅、镉的检测方法
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汽车材料中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的检测方法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试验规程被代替标准名称
QC/T592—1999
QC/T4902000
QC/T627—1999
QC/T662-2000
起始实施日期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2014-03-0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类别代号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和储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规范性附录)
附录G(规范性附录)
附录H(资料性附录)
附录I(资料性附录)
附录」(规范性附录)
附录K(规范性附录)
附录L(规范性附录)
附录M(资料性附录)
试验台
试验装置和试验箱
车顶装载装置的紧固扭矩
抗碰撞性能试验
动态试验
静载试验
特定车顶箱试验
使用说明书中的安全说明范例
装载质量限值的确定
“比利时石块”试验车道的结构要求力的应用
挠度的测定
本标准与IS0/PAS11154:2006的章条编号对照情况QC/T948—2013
QC/T948—2013
本标准按照C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修改采用了IS0/PAS11154:2006(英文版)。本标准与ISO/PAS11154:2006(英文版)的技术差异和编辑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根据我国标准“前言”编制的要求,取代了该国际标准的前言内容。一取消了该国际标准中有关标准版本和出版信息说明的“引言”;-根据我国标准范围”编制的要求,及GB/T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中道路车辆的分类规定,修改了该国际标准的“范围”,见第1章;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43.1代替IS0179[见6.2.2、6.2.4b)和6.2.4d)];·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40代替IS05279(见6.2.2);·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CB/T7762代替IS01431-1[见6.2.3b)];,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422.2代替IS04892-2[见6.2.2和6.2.4a)];用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125代替IS09227(见6.3.1.3.2);直接引用IS04130中的车辆三维坐标图,故不再引用该标准(见3.21中的图4):在术语和定义”一章中,删除了该国际标准中3.2、3.3、3.4、3.11、3.17、3.18、3.20、3.21、3.35、3.36,3.37、3.38的术语和定义,因这些术语都为通俗易懂的通用术语,无定义的必要;一删除了该国际标准中5.1和5.3.2.1b)的要求,因这些要求在本标准相关条款中都有描述;一删除了该国际标准中关于要求概况的资料性附录B,因不适合我国标准编制要求;—一在一般要求”中增加了外观等要求,以适合我国技术要求(见5.1.1、5.1.2和5.1.4);一一在“主要材料要求”中增加了不锈钢、碳素钢、铝合金的要求及其试验方法,且橡胶件增加了“耐高低温性能”、“氙灯耐气候老化性能”、“耐热水性能”和“硬度”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2.1、5.2.3.6.2.1和6.2.3);
在“试验方法”中增加了“试验总要求”,在“抗振动能力试验”中增加了扫频振动试验方法,以适合我国的试验要求[见6.1.1和6.3.1.2a】];一增加了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说明书的“通则”中的8.2.1.1和“通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储存的要求,以适用我国技术要求(见8.1.2、8.2.1.1、8.2.2、8.3、8.4、8.5和8.6),并删除了该国际标准中6.1的使用说明要求,因其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一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的规定进行编制,在结构上有较多的调整,附录M列出了本标准与ISO/PAS11154:2006(E)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J、附录K、附录L是规范性I
QC/T948—2013
附录,附录H、附录I和附录M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和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科达车业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本标准起草人:唐杰、张洪贵、李军生、封铭、柏惟栋、王荣发、麦均荣、朱全。V
1范围
汽车顶部装载装置
QC/T948—2013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顶部装载装置的术语和定义、类别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M1类和G类道路车辆外顶部安装的装载装置,以下简称“车顶装载装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O780:1997,MOD)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1040(全部)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IS0527(全部),IDT)
GB/T1043.1—2008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IS0179-1:2000,IDT)
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
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评级方法GB/T1865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CB/T1865-1997So11341:1994,EQV)
GB/T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ISO209:2007,MOD)GB/T6461一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ISO10289:1999,IDT)
GB/T776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T7762—2003,ISO1431-1:1989,MOD)
C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IS09227:1990,EQV)CB11566乘用车外部凸出物(ECER26—2007,MOD)GB/T16422.2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GB/T16422.2—1999,ISO4892-2:1994,IDT)
GB/T20878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ISO6487道路车辆冲击试验测量技术仪器设备(Roadvehicles一Measurementtechniquesinimpacttest-instrumentation)
QC/T948—2013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roof loadcarrier
车顶装载装置
在汽车外顶部上装载物体的装置。3.2
车顶架roofrack
通过自身与车身固定,并在车顶上用来装载物体的特定用途的支架。3.3
车顶杆roofbar
带有连接装置,并能使车辆顶部装载物体的支撑杆。3.4
自行车架bicyclecarrier
在车顶杆上用来装载自行车的装置。3.5
自行车车轮架bicycle-wheelcarrier在车顶杆、车顶框或车顶架上装载自行车车轮的装置。3.6
滑雪板和/或雪撬架skiand/orsnow-boardcarrier在车顶杆、车顶框或车顶架上装载滑雪板、雪撬和/或滑雪杆的装置。3.7
帆板和/或冲浪板架sailboardand/orsurfboardcarrier在车顶杆、车顶框或车顶架上装载帆板和/或冲浪板的装置。3.8
帆板杆架sailboardmastcarrier在车顶杆、车顶框或车顶架上装载帆板杆的装置。3.9
车顶箱roofcontainer
在车顶杆、车顶框或车顶架上装载物体(如行李箱、包、滑雪板等)的容器,示例见图1。3.10
独木舟和/或皮划艇架
canoeand/orkayakcarrier
在车顶杆、车顶框或车顶架上装载独木舟和/或皮划艇的装置。3.11
车顶框roofdeck(basket)
用于装载行李箱、包、滑雪板和/或车顶箱等物体的框式装置或平台,示例见图2。2
梯子架ladderholder
1铰链;2一底部;3一连接装置:4一开启装置:5一顶部图1车顶箱
图2车顶框
通过自身与车身固定,并在车顶上用来装载梯子的特定用途的车顶装置。3.13
固定物体装置loadfixingdeviceQC/T948—2013
用来在车顶杆和/或车顶框和/或车顶架上固定物体的装置,如纺织带、金属带、合成材料带、挂钩等,示例见图3。
图3固定物体装置
QC/T948—2013
车辆顶部最大承载量maximumvehicleroofload最大承载质量,车辆制造商规定的在车辆顶部上的承载限量,代号为m,单位为kg。3.15
车顶装载装置最大装载量maximumroofcarrierload最大装载质量或装载数量,装置制造商规定的在装置上的装载限量,代号为m,单位为kg或数量单位。
特定车顶装载装置质量massofthespecificroofdeviceset设计成装载特定物体或通过自身与车辆进行固定的车顶装载装置中所有组件的质量之和,代号为memdev,单位为kg。
massofsetofroofloadcarrierdevice车顶装载装置质量
整套车顶装载装置的总质量,代号为m。,单位为kg。3.18
理论最大装载量theoreticalmaximumload为车辆顶部最大承载量m。减去车顶装载装置质量m。或减去特定车顶装载装置质量memde的差值,代号为mn,单位为kg。
实际最大装载量actualmaximumload为理论最大装载量m,或车顶装载装置最大装载量m,中的最小者,代号为m,单位为kg。3.20
升力liftingforce
在测试中,用来模拟风力作用的垂直分量和/或由载物作用产生的垂直力,代号为F,单位为N。3.21
向前纵向力forwardlongitudinalforce在测试中,用来模拟由载物引起的在X平面(见图4)的水平向前力F,或水平向后力-F,代号为F,单位为N。
水平力horizontalforce
在测试中,用来模拟在转弯、刹车过程中由载物作用产生的20°水平方向上的力,代号为F,单位为N。
横向力lateralforce
在测试中,用来模拟由载物引起的在平行于Y平面(见图4)的水平分量的力,代号为F,单位为N。
X平面(横向垂直平面)
Y平面(纵向垂直平面)
支承面
图4汽车三维坐标系
梯子升力ladderliftingforce
QC/T948—2013
Z平面(水平面)
在梯子末端测试过程中,用来模拟梯子斜度作用而产生的交互力,代号为Falad,单位为N。3.25
装置的角位置angularpositionofthedevice车顶装载装置与垂直平面间的角度,代号为α,见图5。图5
装置的角位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