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1089-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C/T 1089-2017
中文名称: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要求及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5056091
相关标签:
电动汽车
系统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C/T 1089-2017.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in electric vehicles.
1范围
QC/T 1089规定了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测试的范围、术语和定义、符号、要求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处理。
QC/T 1089适用于可充电储能系统为动力蓄电池的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386电动汽车 能 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 法
GB/T 19596电 动汽车术语
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 全技术条件
GB 21670乘用车制动 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8352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 195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可充电储能系统recharge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REESS)
可充电的且可提供电能的能量存储系统,如蓄电池、电容器等。
3.2再生制动系统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汽车减速或下坡过程中,由电机进行汽车制动,并对制动能量进行回收,最终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系统。
3.3 回收的制动能量recovered braking energy
汽车减速过程中,由再生制动系统回收,最终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的能量,单位为kW.h.
3.4最大理论制动能量theoretical maximum braking energy
汽车减速过程中所需施加的制动能量,单位为kW.h.
标准内容
ICS43.040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C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1089—2017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要求及
试验方法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inelectric vehicles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网站:atdp.cu
2017-07-07发布
201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发布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7年第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塑料经编遮阳网》等238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实施日期见附件),其中轻工行业标准49项、化工行业标准30项、石化行业标准44项、治金行业标准57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34项、稀土行业标准10项、黄金行业标准6项、航空行业标准1项、建材行业标准2项、汽车行业标准2项、通信行业标准3项,批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溶出物限值和试验方法》1项轻工行业标准修改单,现予公布。行业标准修改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上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产品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及汽车行业标准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石化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冶金、有色金属、稀土行业标准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黄金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航空行业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组织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附件: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七年七月七日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附件: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2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标准编号
QC/T1089—2017
QC/T1090—2017
标准名称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发动机用密封垫片技术条件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实施日期
2018-01-01
2018-01-0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符号
一般要求
6试验方法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目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制动安全的试验方法附录B(规范性附录)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制动能量回收效能的试验方法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QC/T1089—2017
QC/T1089—2017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洋、刘桂彬、郑广州、张晓辉、李孟良、高明秋、张英男、刘嘉梁、王琪、沈涛、姚博炜、黄志诚、倪新宇、李玉刚。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1范围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要求及试验方法QC/T1089—2017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测试的范围、术语和定义、符号、要求,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可充电储能系统为动力蓄电池的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18386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21670
GB18352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3术语和定义
GB/T195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recharge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REESS)可充电储能系统
可充电的且可提供电能的能量存储系统,如蓄电池,电容器等。3.2
再生制动系统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汽车减速或下坡过程中,由电机进行汽车制动,并对制动能量进行回收,最终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系统。
trecoveredbraking energy
回收的制动能量
汽车减速过程中,由再生制动系统回收,最终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的能量,单位为kW·h。3.4
theoretical maximum braking energy最大理论制动能量
汽车减速过程中所需施加的制动能量,单位为kW·h。3.5
制动能量回收效能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effectiveness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QC/T1089—2017
Download Fromhttp://bbs.infoeach.com制动能量回收效能用于评价制动能量回收有效性,包括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续驶里程贡献率。
制动能量回收效率brakingenergyrecoveryefficiency汽车减速过程中,由再生制动系统回收,最终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的能量(E)与汽车减速过程中所需施加的制动能量(E)之间的比值。3.7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续驶里程贡献率brakingenergyrecoveryrangecontributionrate相同试验条件下,开启与关闭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时电动汽车运行里程的差值(D一D2),与关闭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时的运行里程Dz的比值。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Ei:回收的制动能量(kW·h)。E2:最大理论制动能量(kW·h)。7:制动能量回收效率。
Di:开启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时电动汽车运行里程(km)。Dz:关闭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时电动汽车运行里程(km)。Pi: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续驶里程贡献率。I: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总线的电流(A)。U:可充电储能系统两端的电压(V)。Ea:汽车减速过程中的动能减少量(kW·h)。V:汽车减速过程中的车速(km/h)。A、B、C.车辆滑行系数。
m:汽车基准质量(kg)。
V1、V:汽车减速过程中的车速,V为前一时刻的车速,V为后一时刻的车速,且V.>V2,单位为km/h。
5一般要求
5.1制动性能
5.1.1汽车的制动性能应满足GB21670中规定的要求。5.1.2汽车在紧急制动情况下,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开启与关闭时,制动效能应不发生巨大变化,按照附录A进行试验,车辆的平均减速度变异系数(CV)不超过15%。5.2制动能量回收效能
用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续驶里程贡献率P,衡量再生制动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效果。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6.1.1测量仪器、仪表连接与启动。测量电流的采样频率不低于50Hz。能量消耗量,车速和时间的测量装置应同步起动。QC/T1089—2017
为了使用外部设备测量REESS的电流和电压,应在车辆上提供适当的、安全的、可接近的连接点。
测量仪器、仪表准确度
测量仪器、仪表准确度应满足以下要求:车速、时间、制动踏板力、胎压、制动距离的精度要求参照GB21670。电流测量装置精度要求2%;
一电压测量装置精度要求1%。
6.2试验程序
按附录A进行制动性能试验并满足5的要求,按附录B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效能试验。3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QC/T1089—2017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制动安全的试验方法A.1试验车辆、场地、磨合等要求按照GB21670中试验方法7中的要求。A.2按照GB21670的试验方法中第7条进行试验。A.3可充电储能系统不同SOC条件下汽车制动效能恒定性的试验。选取车辆分别处于以下3种状态来进行试验:a)车辆完成充电或SOC在95%以上;b)车辆放电,完成1/3等速续驶里程;c)车辆放电,完成2/3等速续驶里程。A.3.1车辆空载,本试验规定的制动初速度为车辆最高车速的80%,且不能超过160km/h。试验时,首先确认温度最高的车轴上的行车制动器的平均温度处于65℃~100℃在附着系数良好的水平路面上,将车辆加速到试验规定车速5km/h以上,在车速下降到试验规定车速时全力进行行车制动。
A.3.2对电传动系与车轮无法脱开的车辆,均在电传动系结合的条件下进行。A.3.3车辆从规定初速度制动到10km/h过程中,车轮应未发生抱死,并记录制动距离S1。A.3.4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得出汽车的平均减速度MFDD1。A.3.5开启制动能量回收功能,重复A.3.1~A.3.3,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得出这3种情况下的MFDD,及其标准差S和平均值(Mean)。S
(X,x)2
A.3.6将标准差S与平均值(Mean)的比值,定义为不同SOC下电动汽车制动试验中的MFDD变异系数(CV)。即CV=S/Mean。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制动能量回收效能的试验方法B.1试验车辆、场地、磨合等要求按照GB/T18386中规定的要求。QC/T1089—2017
B.2本试验分为等速法试验和工况法试验,先按照B.3进行等速法试验,主要是为了验证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开启关闭状态,当该试验结果被认定为有效时,再依据B.4进行工况法试验。B.3等速法试验
B.3.1开启制动能量回收功能。
B.3.2指定某一车速(60km/h~80km/h),进行等速法试验,记录试验车辆驶过的距离D。(km)。B.3.3关闭制动能量回收功能。
B.3.4以B.3.2中指定的车速进行等速法试验,记录试验车辆驶过的距离D(km)。B.3.5比较D。与D。若(D。一D)/D≤3%,则继续完成后续试验(证明制动能量功能完全关闭):否则无效。
B.4工况法试验
B.4.1开启制动能量回收功能。
B.4.2按照GB/T18386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实时测量动力蓄电池的母线电流和电压,并将回馈电流记为ICA),动力蓄电池两端的电压记为U(V),试验结果都以一个NEDC测试循环的试验结果计算。
在试验循环结束时,记录试验车辆驶过的距离D,(km),计为车辆的续驶里程。B.4.3
B.4.4关闭制动能量回收功能。
5重复B.4.2~B.4.3。
在试验循环结束时,记录试验车辆驶过的距离Dz(km),计为车辆在关闭续驶里程状态下的B.4.6
续驶里程。
B.4.7试验结果处理、
B.4.7.1回收的制动能量的计算方法见式(B.1):ixUdi
E=3600×1000bzxZ.net
式中:
E一一汽车减速过程中,由再生制动系统回收,最终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的能量,单位为kW·h
I一一汽车减速过程中,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总线的电流,按附录B中的试验得到,单位为A;U一汽车减速过程中,可充电储能系统两端的电压,按附录B中的试验得到,单位为V。B.4.7.2最大理论制动能量的计算方法见公式(B.2)和公式(B.3)5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QC/T1089—2017
式中: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E=E
VX(A+BXV+CXV)dt.
试验循环内汽车减速过程中所需施加的制动能量,单位为kW·h;E2
试验循环内汽车减速过程中的动能减少量,单位kW·h,试验循环内汽车减速过程中的车速,由附录B中的试验得到,单位为km/h;A.B.C
得到。
式中:
车辆滑行系数,由厂家或试验所按照GB18352中规定的滑行方法进行滑行试验E
汽车基准质量,单位为kg:
3.62×3600×1000
Vi、V2——试验循环内汽车减速过程中的车速,Vi为前一时刻的车速,V,为后一时刻的车速,且V>V2单位为km/h。
B.4.7.3制动能量回收效率。
最终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的能量(E)与汽车减速过程中所需施加的制动能量(E)之间的比值,见公式(B.4)。
B.4.7.4动能量回收系统续驶里程贡献率(B.4)
开启与关闭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时电动汽车运行里程的差值(D一D.),与关闭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时的运行里程Dz的比值,见公式(B.5)。Di-Da×100%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B,5)
155189146
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要求及
试验方法
QC/T10892017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方网址:stdp.com.cn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15号
邮编:100038
(010)58882938,58882087(传真)编务部:
发行部:(010)58882868,58882874(传真)邮购部:(010)58882873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发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北京市宣武兴华印刷厂
开本:880mm×1230mm1/16印张:0.625字数:13千版次:2018年6月第1版2018年6月第1次印刷统—书号:155189·146
定价:18.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购买本社图书,凡字迹不清、缺页、倒页、脱页者,本社发行部负责调换DownloadFromhttp:/bbs.infoeach.com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