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772-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C/T 772-2006
中文名称:汽车用柴油滤清器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935711
相关标签:
汽车
柴油
滤清器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C/T 772-2006.Test methods of diesel-fuel fiter for automobiles.
1范围
QC/T 772规定了汽车用柴油滤清器总成(简称滤清器)性能试验方法,以便使滤清器的试验室性能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QC/T 772适用于额定体积流量(或标称体积流量)在3.5 L/min(210 L/h)以下的汽车柴油机及柴油喷射装置试验设备的滤清器。对额定体积流量大于3. 5 L/min(210 Uh)的滤清器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327发 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技术条件
GB 1122柴油机油
3术语和定义
3.1额定体积流量rated volume fow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用户或制造商为某种柴油机匹配而规定的滤清器体积流量的名义值,以L/min表示。
3.2标称体积流量nominad volume now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以单位面积应通过的体积流量为依据标定的滤清器体积流量的名文值以便于不同型号滤清器性能指标的比较,以Lmin表示。
3.3原始阻力initial restriction
装有新德芯的滤清器.在额定体积流最(或标称体积流量)时滤清器的压力降值,以kPa表示。
34压力降pressure drop
按规定程序进行试验.在滤清器上游和下游规定的测压点所测得的静压差,以kPa表示。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772—2006
汽车用柴油滤清器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of diesel-fuel filter for automobiles2006-12-17发布
2007-05-01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材料
5试验方法
附录(规范性附录)试验设备(装置)及仅器、仪表、器具滤清效率及储灰能力试验油样的杂质分析方法附录丑(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试验东尘
KAoNi KAca-
QC/T7722006
QC/T772—2006
本标准主要参照国际标准[504020:2001《道路车辆一柴油机滤清器一试验方法】1S012103-2:199](道路车辆一滤清器评估用试验灰尘一第2部分:氧化铅试验灰尘),JSD[60]一1995(汽车部件振动试验方法)JISD1617—1998<汽车柴油机燃油滤清器性能试验方法),SAEJ9054—1999燃油滤消器试骏方法》和$」1839一1997人滴水/燃油分离试验规程)面制定:本标准的试验用灰尘采用国际标准[5012103-2:1997(道路车辆一滤清器评估用试验英尘一第2部分:化铝试验庆尘》规定的无机杂质15012103-到,:本标准的附录.附录B和附录C都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门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汽车研究所(排放与节能试验研究部)南充市攀峰滤清器有限公司,柳州日高滤清器有限贡任公司,成都市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减都方友滤机有限公司,虾埠金威滤清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伟,罗宏伟、汇刚、市宏影晓刚、王珂、施旭文林进修:1范围
汽车用柴油滤清器试验方法
QC/T 772—2006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柴油滤清器总成(简称滤清器)性能试验方法,以便使滤清器的试验室性能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体积流量(或标称体积流量)在3.5L/min(210L/h)以下的汽车柴油机及柴油喷射装置试验设备的滤清器。对额定体积流量大于3.5L/min(210L/h)的滤清器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0327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技术条件GB11122柴油机油
3术语和定义
额定体积流量rated volume flow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用户或制造商为某种柴油机匹配而规定的滤清器体积流量的名义值,以 L/min 表示。
标称体积流量nominal volumeflow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以单位面积应通过的体积流量为依据标定的滤清器体积流量的名义值以便于不同型号滤清器性能指标的比较,以L/min表示。3.3
原始阻力initial restriction
装有新滤芯的滤清器,在额定体积流量(或标称体积流量)时滤清器的压力降值,以kPa表示3.4
压力降pressuredrop
按规定程序进行试验,在滤清器上游和下游规定的测压点所测得的静压差,以kPa表示。3.5
储灰能力dustholding capacity按规定程序进行试验,当滤清器进出口压力降增加到规定值时,被滤清器滤除的灰尘质量,以1
-iKAoNiKAca
QC/T 772—2006
表示。
清洁度cleanliness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从滤清器清洁侧冲洗出来的杂质量,以mg表示。3.7
分离水效率separating water efficiency对具有分离水功能的滤清器,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定的分离水的能力,以分离水的百分比表示。3.8
清效率filtration efficiency
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定的滤清器滤除特定试验灰尘的能力。以滤除试验灰尘的质量百分比来表示。
4试验材料
4.1试验油
采用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其性能指标应符合GB10327的要求。用其他轻柴油代替试验油时需保证油温在40℃±3℃时,其运动粘度应调整到3mm2/s~5mm2/s。试验前必须先用0.45μm的滤膜过滤一遍,过滤时滤膜前后压差应不超过85kPa。4.2 试验灰尘
4.2.1试验灰尘用氧化铝试验灰尘M,粒子的名义尺寸为7μm。其粒子尺寸分布见附录C。4.2.2试验灰尘使用前应在110℃~150℃温度条件下至少烘1h,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和存放。5试验方法
5.1气压密封性试验
本试验目的是检測滤清器是否渗漏。5.1.1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器具。见附录 A 的 A. 1a
5.1.2试验程序。
5. 1. 2. 1 ~5. 1.2. 3中所述试验装置见图 A. 1。5.1.2.1将被试滤清器安装到试验装置,人口端接气源,出口端接压力表。5.1.2.2升高水槽,将被试滤清器沉入水中。5.1.2.3打开并调节阀,当压力表达到规定的压力后保压1min,目测滤清器有无气泡逸出。5.1.3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原始记录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进气压力(kPa)和保持时间(min);b)
滤清器有无掺漏,如有渗漏应记录渗漏部位c)
滤清器型号和制造厂;
d)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5.2清洁度试验
QC/T 7722006
本试验的目的是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定从新的滤清器清洁侧冲洗出来的杂质质量。5.2.1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器具。见附录A的A.2。
5.2.2试验液温度为室温。
5.2.3试验程序。
5.2.3.1试验准备:
a)将一张5μm的滤膜放人带盖瓷碟,将盖子稍微打开后放人105℃±5℃烘箱内烘1h。b)将带盖瓷碟盖好,从烘箱中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1h。c)将带盖瓷碟和滤膜置于天平上称量,精确到0.1mg,记下质量ml。5.2.3.2将5L试验油加人试验装置的油箱(见图A.2)中。5.2.3.3安装被试滤清器。
5.2.3.4取出带盖瓷碟中的滤膜,装于不锈钢滤膜过滤器(见图A.2)中。5.2.3.5以两倍于滤清器额定体积流量(或标称体积流量)循环1h。5.2.3.6将被试滤清器卸下,并将滤膜过滤器中的油从过滤器的下游放净,然后揭开滤膜过滤器盖,用装于清洁瓶中的石油醚小心冲洗滤膜和滤膜上的杂质,去掉附在上面的燃油。用平头镊子将微孔滤膜钳到经称量的带盖瓷碟(钳时含杂质面朝上以防止微孔滤膜上的杂质失落)内。5.2.3.7将带盖瓷碟的盖子稍微打开,放人105℃±5℃烘箱内烘1h。5.2.3.8将带盖瓷碟盖好,从烘箱中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1h。5.2.3.9将带盖瓷碟和滤膜置于天平上称量,精确到0.1mg,记下质量m25.2.3.10被试滤清器的清洁度W按式(1)计算:W=mz-m
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原始记录至少包括下列内容:经105℃±5℃烘1h后的瓷碟与滤膜的质量之和ml;a)
b)经105℃±5℃烘1h后的瓷碟与滤膜及杂质的质量之和m2e)被试滤清器的清洁度,mg;
滤清器型号和制造厂;
e)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5.3压力降-流量特性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滤清器在各种体积流量时的压力降。5.3.1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器具。见附录A的A.3。
5.3.2试验液温度为40℃±3℃。5.3.3试验程序。
-KAoNi KAca-
QC/T 772—2006
5.3.3.1~5.3.3.5中所述试验装置见图A.3。5.3.3.1将被试滤清器装到试验装置上,开启调节阀,启动油泵,往滤清器中注油并排气,同时将试验系统的空气排出。
5.3.3.2关闭调节阀,用旁通阅将压力调节至实际使用压力,调整差压计到零位。5.3.3.3开启调节阀并调节旁通阀,使流量计指示的体积流量达到所要求的数值。5.3.3.4记录流量计差压计和滤清器前压力表的读数。5.3.3.5在压力降-流量试验中,所选的测量点不少于5个,其中必须包含额定体积流量(或标称体积流量):
5.3.4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原始记录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滤清器各体积流量,L/min;b)相应各体积流量时滤清器的压力降和进油压力,kPa;c)滤清器型号和制造厂;
d)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5.4滤清效率和储灰能力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滤清器的滤清效率和储灰能力。5.4.1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器具。见附录A的A.4。
5.4.2试验程序。
5.4.2.1~5.4.2.6中所述试验装置见图A.4。5.4.2.1将被试滤清器装于试验装置,将试验油20L加于油箱。开启自动加热装置、温控开关和搅拌器,将试验油加温到40℃±3℃,5.4.2.2开启开关阀和调节阀,关闭旁通阀。启动叶片泵,以小流量给试验台管道和被试滤清器注油并排气。
5.4.2.3全开旁通阀,关闭开关阀,用旁通管和取样管实现旁通循环流动。5.4.2.4往油箱里加第一次灰浆。(灰浆由4g试验杂质和250mL的试验油组成,用试验室搅拌器搅拌至少5min后立即加人油箱):5.4.2.5在油箱中继续搅拌和旁通循环4.5min后,打开开关阀,迅速调节旁通阀和调节阀,使通过被试滤清器的油流为额定体积流量。稳定后,记下被试滤清器前后的压力降,此时的时间为零。即时在被试滤清器前后,从取样管和向油管同时各取油样500mL。取样后即往油箱中加新的试验油750mL,此后在10min、20min、30min、40min....时记下被试滤清器前后的压力降,并按第一次取样那样在被试滤清器前后同时各取油样500mL,样后即往油箱中加新的试验油500mL,5.4.2.6在6min.11min、16min、21min.时按第一次加灰的方式加灰。试验一直进行到被试滤清器前后压力降达到30.0kPa时结束:此时从被试滤清器前后各取油样500mL,并记录下取样时间。
5.4.2.7各取样点的滤清效率按式(2)计算:4
式中:
Mon -Mhn
n.第n个取样点时被试滤清器的滤清效率;×100%
Mon第n个取样点时被试滤清器前油样中试验灰尘的质量,g;MHa—第n个取样点时被试滤清器后油样中试验灰尘的质量,g5.4.2.8滤清器的储灰能力按式(3)计算:C. = D. - 20Da - E\Mon - Z\'Mhr式中:
C,一第n个取样点时被试滤清器的储灰能力,;D—第n个取样点时加人油箱中试验灰尘的总量,g;Dh——第n个取样点时油箱内1L油中试验灰尘的质量,g。5.4.3油样分析按附录B进行。
5.4.4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原始记录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滤清器的额定体积流量(或标称体积流量),L/min;b)
每个试验油样的灰尘质量,mg;c)
滤清器储灰能力试验的压力降规定值,kPa;d)
各测量点滤清器的压力降,kPa;各测量点滤清器的滤清效率,%;e)
储灰能力,名;
滤清器型号和制造厂;
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5.5分离水效率试验
QC/T 772—2006
本试验用以确定滤清器从油水混合液中分离水的能力。混合液中的水在油液中应呈游离状态,不应溶解于油,油和水之间也不应呈乳化状态。本试验只适用于具有分离游离水功能的新、旧滤清器。
5.5.1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器具。见附录A的A.5。
5.5.2试验油适合性试验。
在150mL的量筒中注人80mL的试验油再加人20mL的蒸馏水,封闭量筒口部并摇晃2min,然后将量筒放稳,观察油水分离。适用的试验油需在5min后全部分离。5.5.3试验程序。
5.5.3.1~5.5.3.6中所述试验装置见图A.55.5.3.1将被试滤清器装于试验装置,将试验油50L加人油箱。开启自动加热器和温控器,并启5
iiKAoNi KAca-
QC/T 7722006
动搅拌器,将试验油加温到40℃±3℃。将滤清器出口软管经过软管固定器引到油盘。5.5.3.2开启开关阀,启动油泵,以小流量使管道和滤清器充满试验油并将滤清器中的空气排除。5.5.3.3操纵变速电机和调节阀,迅速使通过被试滤清器的油量达到额定体积流量(或标称体积流量)。
5.5.3.4将滤清器出油软管经过软管固定器引到集油桶,并迅速调准额定体积流量值。启动伺服注射器,按额定体积流量的0.25%往滤清器进油管加水,总加水量为80mL。注射针头(弥散喷嘴)的内径和在进油管中的位置及伺服注射器应事先按附录A.5,1安装好,并根据额定流量和总加水量设定伺服注射器的注射时间。
注:对集水杯的标定容积小于80mL的被试滤清器,试验的加水量应斜量减少。5.5.3.5伺服注射器把蒸馏水注射完毕后再经20s运转,试验即终止,关机。将滤清器出油软管从软管固定器上取下,将软管中的油全部注人集油桶中。5.5.3.6将集油桶静置15min后,将上面大部分油除去,留下的水珠(未被滤清器分离的水量)用滴定管测量,以mL计。
5.5.3.7被试滤清器的分离水效率由式(4)确定:Yi - V2 × 100% ...
式中:
n*———分离水效率,%;
V,加水量,mL;
Vz——未被滤清器分离的水量,mL。5.5.4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原始记录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
滤清器的额定体积流量(或标称体积流量),L/min;b)未被滤清器分离的水量,mL;c)加水量,mL;
d)分离水效率,%;
滤清器型号和制造厂;
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5.6滤芯耐高压降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量滤芯发生结构损坏时的压差,以确定滤芯耐高压降的能力。5.6.1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器具。见附录A的A.6。
5.6.2试验液采用GB11122规定的CC30柴油机油,试验油温为室温。5.6.3试验程序。
5.6.3.1~5.6.3.5中所述试验装置见图A.8。5.6.3.1将被试滤清器装于试验装置的相应位置。6
.....(4)免费标准bzxz.net
QC/T772—2006
5.6.3.2按每升试验油如100g试验杂质配制的浓缩杂质油。用研碎的松香树脂(P.V.resin)作为试验杂质,其粒度分布为:
100%通过20目筛孔(850μm);85%通过80目筛孔(180μm);
50%通过200目筛孔(75μm)
5.6.3.3将5L试验油注人油箱,然后开启齿轮泵,调节流量至被试滤清器的额定体积流量(或标称体积流量)。
5.6.3.4开动搅拌器,每隔5min加人油箱25mL浓缩杂质油。5.6.3.5绘制压力降一时间曲线。试验持续至压差达到300kPa并保持5min后终止试验。如滤清器的压力降突然下降或明显降低,则表明此时滤芯已破损,试验应立即停止。5.6.4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原始记录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滤芯总成破损时的压力降(kPa):或总成压力降达到300kPa,滤芯总成未破损:b)滤清器的额定体积流量(或标称体积流量);c)滤清器型号和制造厂;
d)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5.7滤清器耐破损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滤清器承受内压力的能力。5.7.1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器具。试验室用手动液压泵和被试滤清器连接用的接头。压力表:量程0MPa~1.5MPa,精度1.5级。试验液:采用GB11122规定的CC30柴油机油,试验液温度为室温。5.7.2试验程序。
5.7.2.1将油泵出油口与滤清器的进油管或接头连接,使滤清器的出油口朝上并散开。5.7.2.2启动手动泵将试验液打进滤清器,待排出空气后堵住滤清器的出口。5.7.2.3启动手动泵使滤清器内压升至100kPa,保压1min,检查滤清器有无渗漏或其他异常现象。
5.7.2.4打开油泵泄压阀,使内压力降至零,30s后检查有无永久变形或其他形式的缺陷。5.7.2.5关闭泄压阀,启动手动泵使滤清器内压上升。在内压力每增加100kPa、保压1min后,检查滤清器有无渗满或其他异常现象。5.7.2.6持续试验到最终破损(破裂或泄漏),或内压力达到1000kPa为止。5.7.3试验原始记录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破损压力,以kPa表示,或压力到1000kPa未损坏;被试滤清器状况,是新的还是使用过的,若是用过的,使用时间约为多长;b
滤清器的型号和制造厂;
d)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 KAoNi KAca-
QC/T 772—2006
5.8液力脉冲疲劳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量滤清器在脉冲压力下滤清器发生结构损坏时的压力降和脉冲次数,以确定滤清器耐脉冲疲劳的能力。
5.8.1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器具。见附录A的A.7
5.8.2试验液采用CB11122规定的CC30柴油机油,试验液温度为室温。5.8.3脉冲压力波形要求见图1。%
5.8.4试验程序。
时间,s
图1液力脉冲波形图
5.8.4.1~5.8.4.8中所述试验装置见图A.9。5.8.4.1将滤清器以合适的接头装到试验装置的相应位置,用推荐的扭矩紧。5.8.4.2将进油压力控制阀、及两个电磁阀全开,启动齿轮油泵。5.8.4.3使试验系统在上述条件下运转,待系统中空气全部排尽后关闭两个电磁阀,调节进油压力控制阀,直至达到需要的压力峰值,然后再启动两个电磁阀以获得图1要求的脉冲波形。试验过程中为防止压力过载,必要时可用示波器记录压力波形与控制的循环时间。5.8.4.4将计数器拨到零位。
5.8.4.5打开冷却系统中热交换器的进水阀和回水阀,调节水的流量以控制油箱中的油温不超过30℃。
5.8.4.6试验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应经常观测滤清器有无损坏迹象,试验至滤清器发生损坏时或达到要求的脉冲次数时停止:
5.8.4.7停止试验后,将进油压力控制阀完全打开,并切断齿轮油泵和两个电磁阀的控制开关。5.8.4.8御下滤清器,滴干试验油。观察滤清器,确定有无破损,对于破损的滤清器,确定破损部位及损坏形式。
5.8.5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原始记录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被试滤清器有无损坏,损坏滤清器的破损部位和损坏形式:8
被试滤清器完成的循环次数或损坏前的循环次数;b)
c)试验压力峰值;
d)滤清器型号和制造厂;
e)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5.9振动疲劳试验
本试验目的是确定滤清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耐振动疲劳的能力。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器具。5.9.1
a)振动试验台:
b)振动控制仪;
加速度计;
被试滤清器和振动试验台的连接支架5.9.2试验程序。
5.9.2.1利用支架将滤清器按试验要求装于振动试验台。QC/T 772—2006
5.9.2.2以5Hz~400Hz的振动频率20m/s2的振动加速度和至少10min的高低频率往复周期地寻找共振频率。
5.9.2.3存在共振频率或多个共振频率时,则以主共振频率、20m/s2的振动加速度,上下振动1h、前后振动0.5h左右振动0.5h。
5.9.2.4经过5.9.2.3的试验后的滤清器,经检查确认无渗漏、开裂及变形等缺陷,再以67Hz的振动频率、110m/s2的振动加速度,上下振动3h、前后振动1.5h、左右振动1.5h。5.9.2.5没有共振频率时,以67Hz的振动频率、110m/s2的振动加速度,上下振动4h、前后振动2h、左右振动2h。
5.9.2.6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原始记录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试验系统的振动参数和振动时间:b)试验系统的共振频率;
c)被试滤清器有无漏或其他部位开裂;d)滤清器型号和制造厂;
e)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 KAoNi 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