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783-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C/T 783-2007
中文名称:汽车、摩托车用车速传感器
标准类别: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517175
相关标签:
汽车
摩托车
车速
传感器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C/T 783-2007.Speedometer sensor for automobile and motorcycle.
1范围
QC/T 783规定了汽车.摩托车用车速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等。
QC/T 783适用于汽车、摩托车用车速传感器。其他机动车用车速传感器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B/T 17619机动车电 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QC/T727- 2007 汽车、摩托车用仪表
QC/T 29106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 术条件
3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产品文件
3.1.1.1传感器 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3.1.1.2传感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规定。
3.1.1.3传感器采用的低压电线束应符 合QC/T 29106的规定。
3.1.2常态工作环境条件
温度:18℃~28℃;相对湿度:45% ~75% ;气压:86kPa ~ 106kPa。
3.1.3温度范围
传感器的工作温度为- 30C - 100C ;储存温度为- 40C ~ 101。
3.1.4 工作电压范围
传感器的工作电压范围: 8V≤U≤12V
3.2外观
传感器外表面应光沽、无毛刺,且无可见明显腐蚀缺陷。
3.3输出特性
传感器在输出8脉冲数/(或16脉冲数/r.10脉冲数/r.6脉冲数/r、4脉冲数/r)时的对应输出特性应符合表1规定,在转速为3000/ min以内,应能正常工作。
3.4绝缘耐压性
传感器应能承受50Hz.,实际JE弦波550V的电压,历时1min的试验,其绝缘不应被击穿。
标准内容
ICS43.04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783—2007
汽车、摩托车用车速传感器
Speedometer sensorfor automobileand motorcycle2007-11-14发布
2008-05-01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
2007年第77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涤纶长丝绣花线》等139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及起始实施日期见附件一),其中纺织行业标准12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15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70项、制药装备行业标准12项、汽车行业标准30项;批准YS/T318-2007《铜精矿》1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修改单(见附件二),现予公布,标准修改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以上行业标准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以上纺织行业标准由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制药装备行业标准和汽车行业标准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附件:30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附件:
标准编号
QC/T4762007
QC/T7802007
QC/T688
QC/T781
QC/T634-
QC/T518—2007
QC/T323-2007
QC/T782
QC/T673—2007
QC/T674
QC/T208
QC/T783
QC/T727
QC/T213-
QC/T784
QC/T217-
QC/T215-
OC/T209
QC/T785-2007
QC/T786—2007
QC/T7872007
QC/T7882007
QC/T7892007
QC/T790—2007
QC/T791—2007
QC/T7922007
QC/T793—2007
QC/T794—2007
QC/T795.1—2007
QC/T795.2—2007
30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及名称
标准名称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摩托车用液冷散热器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盘
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
汽车门锁和车门保持件
自卸汽车密闭式顶盖技术条件
汽车用液化石油气电磁阀wwW.bzxz.Net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电磁阀
汽车用温度报警器
汽车、摩托车用车速传感器
汽车、摩托车用仪表
汽车、摩托车仪表术语
汽车、摩托车仪表用场致发光屏汽车用压力报警器
汽车、摩托车仪表型号编制方法汽车、摩托车用软轴
汽车柴油机
双级燃油滤清器安装和连接尺寸汽车柴油机具有垂直安装面的燃油滤清器滤座安装和连接尺寸
汽车柴油机具有水平安装面的燃油滤清器滤座安装和连接尺寸
汽车踏板装置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制动气室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定型试验规程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电机及控制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空气滤清器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内燃机工业滤纸
道路车辆乘驾室用空气滤清器
滤测试
道路车辆
滤测试
第1部分:粉尘过
第2部分:气体过
乘驾室用空气滤清器
被代替标准
GB/T12480—1990
QC/T476—1999
QC/T688-2002
QC/T6342000
QC/T518—1999
QC/T323—1999
OC/T5861999
QC/T673-2000
QC/T6742000
QC/T208—1996
QC/T727-2004
QC/T213—1996
QC/T217—1996
QC/T215—1996
QC/T209—1996
摩托车用车速件能器978
规范性引用文件
3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QC/T783-2007
QC/T7832007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东风襄樊仪表系统有限公司、安徽金海达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合肥海泰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斐、宋文琼、陈建海、钱晓霞、钟国柱。I
1范围
汽车、摩托车用车速传感器
QC/T783-2007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摩托车用车速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摩托车用车速传感器。其他机动车用车速传感器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7619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QC/T727—2007汽车、摩托车用仪表QC/T29106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3要求
3.1-般要求
3.1.1产品文件
3.1.1.1传感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3.1.1.2传感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规定。3.1.1.3传感器采用的低压电线束应符合QC/T29106的规定。3.1.2常态工作环境条件
温度:18℃~28℃;相对湿度:45%~75%;气压:86kPa~106kPa。3.1.3温度范围
传感器的工作温度为-30℃~100℃;储存温度为-40℃~110℃。3.1.4工作电压范围
传感器的工作电压范围:8V≤U≤12V3.2外观
传感器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且无可见明显腐蚀缺陷。3.3输出特性
传感器在输出8脉冲数/r(或16脉冲数/r、10脉冲数/r、6脉冲数/r、4脉冲数/r)时的对应输出特性应符合表1规定,在转速为3000r/min以内,应能正常工作。3.4绝缘耐压性
传感器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550V的电压,历时1min的试验,其绝缘不应被击穿。QC/T7832007
3.5耐温度变化
传感器按3.1.3规定的储存温度范围进行耐温度变化试验,试验后,外观应无异常,其输出特性应符合3.3的规定。
3.6温度影响
传感器在按3.1.3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进行温度影响试验,其输出特性应符合3.3的规定。表1输出特性
特性项目
(每转)脉冲数
周期T
占空比D
上升时间价
下降时间tp
低电平电压VoL
高电平电压Von
输出波形
个4个等)
8个(16个,10个,6
输出特性参数
n时(375/min时,600/mm时,1000min时,1500r/min时)10ms.750r/min
30%~70%
Rise(10%
Fali(90
品用华
注:如另有特殊要求时,按产品30μg
15us~3
市空比:
二升时间:4R
下降时间:tF
高电平电压:Von
低电平电压:VoL
脉冲宽度:
脉冲高度:Voe-VoH-Vou
用户技术文件的规
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
传感器按QC/T727—2007中4.13规定要求进行10个循环的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试验后,其输出特性应符合3.3的规定。3.8电压影响
传感器按3.1.4给出的工作电压范围进行电压影响试验时,其输出特性应符合3.3的规定。3.9耐振动
传感器在按QC/T727—2007中4.15规定进行耐振动试验后,其输出特性应符合3.3的规定。3.10电源反向连接
传感器应能承受额定工作电压反接,时间为1min的电源反接试验而不损坏,且输出特性应符合3.3的规定。
3.11电压干扰
QC/T783-2007
传感器按0C/T727一2007中4.18规定进行电压干扰试验。试验后,其输出特性应符合3.3规定。
3.12电磁抗扰性
传感器在按4.13规定的方法进行电磁抗扰性试验后,其输出特性应符合3.3的规定。3.13耐久性
传感器应能承受表2规定的行驶里程的速度交变循环耐久试验。试验后,其输出特性应符合3.3规定。
耐久性试验里程
汽车用车速传感
摩托车用车速
3.14耐盐雾
传感器经48h耐盐雾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
ENINNK
按QC/T727—2
4.2外形安装尺寸检
用通用量具进行检
4.3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时,应给
4.4输出特性试验
100000
,其输出特性应符合33规定,且腐蚀面积不应超过20%。规定。
olk的均句照度,目距500mm,用视觉法检查。km
将传感器安装在专用试验
电试验台
动装置带动专感器转轴旋转,按图1测试电路接通电源,用示波器检测信号输出脉中数、周期、占空比和输出信号波形等特性。源
电子车
速里程表
传感器
图中:R—2×(1±10%)k0或(根据传感器结构选择)8V±0.5V或12V±0.5V。
4.5绝缘耐压性试验
测试电路
按QC/T727—2007中5.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4.6耐温度变化试验
接示波器
QC/T783-2007
按QC/T727—2007中5.9规定方法进行储存温度为-40℃~110℃的5个循环的耐温度变化试验。
4.7温度影响试验
4.7.1高温影响试验。将传感器放人高温箱中,随箱升温至100℃±2℃,保温2h后按4.4规定的方法检验其输出特性。
4.7.2低温影响试验。将传感器放入低温箱中,随箱降温至-30℃±3℃,保温2h后按4.4规定的方法检验其输出特性。
4.8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试验
试验在不工作状态下进行,按QC/T727—2007中5.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4.9电压影响试验
首先将电源电压调至试验电压,检验其输出特性,然后分别将电源电压调至低(及高)电压,按4.4规定的方法检验输出特性。
4.10耐振动试验
按QC/T727—2007中5.17规定方法进行试验。4.11电源反向连接试验
按QC/T727—2007中5.13规定方法进行试验。4.12电压干扰试验
按QC/T727—2007中5.15规定方法进行试验。传感器转速在1000r/min处。4.13电磁抗扰性试验
试验时,传感器转速在1000/min处。传感器的电磁辐射抗扰性试验应按CB/T17619的规定进行。试验选用横电磁波(TEM)小室法和大电流注人(BCI)法,抗扰性电平限值分别为60V/m和48mA。
4.14耐久性试验
按QC/T727—2007中5.18.2规定方法与车速里程表配套进行试验。4.15耐盐雾试验
按QC/T727—2007中5.21规定方法进行试验。5检验规则
5.1合格文件和标记
传感器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标记。5.2检验的类别
传感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验收检验和型式检验。5.3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传感器的外观、安装尺寸和输出特性。5.4验收检验
按QC/T727—2007的规定
5.5型式检验
5.5.1应按QC/T727—2007的规定进行型式检验。5.5.2抽样和分组。
QC/T7832007
5.5.2.1样品数量。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产品中抽取,数量不应少于12只。
5.5.2.2样品分组。先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将样品平均分成四组。宜按下列分组及项目顺序进行检验:
一第1组:绝缘耐压性试验,耐盐雾试验。一第2组:耐温度变化试验,温度影响试验,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试验。一第3组:电源反向连接试验,电压干扰试验,电磁抗扰性试验,电压影响试验,耐振动试验。一第4组:耐久性试验。
注1:对委托性检验,样品的抽取及分组可与生产厂方协商确定,但每个检验项目的受检样品数量不应少于3只。注2:电磁抗扰性试验、耐盐雾试验仅在产品定型时进行。5.5.3合格判定。
按QC/T727—2007的规定。
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按QC/T727—2007的规定。
S/N:1580058.978
911580058978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摩托车用车速传感器
QC/T783-—2007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椰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三河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880×1230毫米1/160.75印张14千字2008年1月第一版2008年1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500册
统一书号:1580058·978
定价:10.00元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