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894-2011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C/T 894-2011.On-boar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emissions from heavy-duty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1范围
QC/T 894规定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底盘测功机或场地上进行车载排放试验的试验方法。
QC/T 894适用于最大总质量超过3500kg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CB/T3730. 1- -2001 汽车和挂 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5181- -2001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
GB/T 12534汽车道路试验方 法通则
GB 14762- 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 [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川、IV阶段)
GB/T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 车分类
C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 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故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V、V阶段)
GB 18352.3- -2005 轻型汽车污染 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M、IV阶段)
GB/T 18386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CB/T 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 19754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19755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
GB/T 27840- 2011 重 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QC/T741车用超级 电容器
QC/T 759- 2006 汽车 试验用城市运转循环
QC/T 83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
3术语和定义
CB/T 19596、QC/T 741.QC/T 837.GB/T 27840- -2011和GB/T 1975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排气污染物
主要包括气态污染物。
标准内容
ICS 43.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894--2011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车载测量方法
On-board neasurement methods for emissions from heavy-dutyhybrid electricehicles
2011-12-20 发布
2012-07-01实施
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倍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1年第4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水冷管式换热器》等1081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实施日期见附件1)及19项有色、冶金行业标准样品(见附件2),其中:化工行业标准258项、石化行业标准7项、冶金行业标准43项(含11项标准样品)、有色行业标准148项(含8项标准样品)、建材行业标准92项、稀土行业标准11项、黄金行业标准3项、纺织行业标准85项、轻工行业标准125项、汽车行业标准49项机械行业标准177项、通信行业标准102项,现予以公告。以上化工行业标准由化工出版社出版,石化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洽金行业标准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有色、黄金、稀土、纺织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由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附件:49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及起始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租国工业莉信慧化部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
49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及起始实施日期标准编号
QC/T 893--2011
QC/T 894—2011
QC/T 895—2011
QC/T 896-2011
QC/T 897—2011
QC/T 853—2011
QC/T854—2011
QC/T 855-2011
QC/T 8562011
QC/T 857-2011
QC/T 858—2011
QC/T 859—2011
QC/T 86020E1
OC/T 861--2011
QC/T 862--2011
QC/T863—-2011
QC/T 864-—2011
QC/T 865-20 11
QC/T 866--2011
QC/T867—2011
QC/T8682011
QC/T 869--2011
标准名称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故障分类及判断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车载测量方法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接口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六角法兰面自排屑螺栓
轴肩式双头螺柱
内六角花形盘头螺钉
内六角花形沉头螺钉
焊接螺柱
六角厚螺母细牙
A型方螺母座
煤接六角螺母
盲孔平头六角铆螺母
B型方螺母座
焊接方螺母
六角法兰面承面带齿螺母
螺旋铆钉
内六角花形半沉头螺钉
焊接圆螺母
塑料六角螺母
短周期弧焊焊接螺柱
代替标准编号
起始实施日期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0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标准编号
QC/T8702011
QC/T871-2011
QC/T 872—2011
QC/T 873—2011
QC/T 874--2011
QC/T 875-2011
QC/T 876--2011
QC/T 877-—2011
QC/T 878-2011
OC/T 8792011
OC/T 880--2011
QC/T 881-2011
QC/T 882-2011
QC/T 883-—20111
OC/T 884—2011
QC/T 885--2011
QC/T 886--2011
QC/T 887--2011
QC/T888
OC/T 889—2011
QC/T 890-2011
QC/T 891-—2011
QC/T 892-201 1
QC/T 608--2011
OC/T 712--2011
QC/T 616-2011
QC/T 615--2011
标准名称
双头螺柱bm=1.25d
双头螺柱b.=2d
焊接六角凸缘螺母
内六角花形半沉头自钻自攻螺钉内六角花形沉头白钻自攻螺钉
内六角花形盘头自钻自攻螺钉
塑料用六角凸缘自攻螺钉
塑料用六角法兰面自玫螺钉
塑料用内六角花形盘头自攻螺钉E型通孔式嵌装塑料螺母
防拆螺栓
塑料用焊接螺柱
开口夹
密封塞
内六角锥形磁性螺塞
B型板簧锁紧螺母
电弧焊销
通气管总成
焊接六角凸缘锁紧螺母
A型轴用挡圈
D型通孔式嵌装塑料螺母
塑料用焊接螺钉
塑料件用开口型平头抽芯铆钉
B型板簧螺母
汽车安全带用焊接螺母
C型通孔式嵌装塑料螺母
B型通孔式嵌装塑料螺母
代替标准编号
QC/T 608--1999
QC/T712—2004
QC/T 616—-1999
QC/T615-1999
起始实施日期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012-07-0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NEC的计算方法
5试验循坏
试验准备·
试验程序
8数据记录和结果
最终的试验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录 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规范性附录)
附录G(资料性附录)
试验样车参数表·
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
可参考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排放性测试驾驶循环数据:QC/T 894-2011
可参考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排放性试验行驶循环说明··测试系统的基本要求
NEC的相对变化量确定程序和SOC修正程序范例中国市客车快速路循环
QC/T894—2011
本标准按照GB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推参照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2002年9月提出的SAEJ2711(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燃料经济性和排气污染物的试验方法中关于排气污染物的部分技术内容。本标在试验循环的选择,装载质量的分布以及道路滑行方法等方面主要参照CB/T19754—2010《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仪器设备的技术条件,底盘测功机部分主要参照GB18352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道路测试部分主要参照美国EPACFR1065法规J部分并根据中国的国家标准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本标准在道路试验条件引用了GB/T12534《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的部分技术内容。本标推不适用于型式认证试验。本标准规定了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排放试验方法,在参照GB/T19754一2010基础上,主要增加便携式车辆排放测试系统(PEMS),测试车辆的几种主要污染物(CO、HC、NO,,CO,)排放平均质量(单位:/km)。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谢录 E、附录 F 是规范性附录,附录 C、附录 D 和附录 G 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章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东凤汽车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技术中心、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标推主要起草人:张春龙、秦孔建、李峰、杨孝纶、杨、郭淑英、何云堂、张英剪。1范围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车载测量方法
QC/T 894-2011
本标准规定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底盘测功机或场地上进行车载排放试验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最大总质量超过3500kg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5181--2001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12534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购GB14762—2008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V阶段)CB/T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亚、、阶段)
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耳、V阶段)GB/T18386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19754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9755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测量方法GB/T27840—201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OC/T741车用超级电容器
0C/T759—2006汽车试验用城市运转循环QC/T83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
3术语和定义
CB/T19596、QC/T74)、QC/T837,GB/T27840--2011和GB/T19754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排气污染物
主要包括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指一氧化磁(CO)、碳氢化合物(HC)[假定碳氢比柴油为CH.Bs,汽油为CH.sLPG为 CH.s2,NG的非甲烷碳氢化合物 NMHC为 CH,,NG的甲烷碳氢比为 CH,]和氮氧化物[用QC/T 894-2011
二氧化氨(NO,)当量表示。
4NEC的计算方法
NEC计算必领在试验过程中监测储能装置的能最变化。根据储能装置的特点,选取适当的测量参数,按照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4.1动力蓄电池的NEC计算
动力蓄电池的NEC可以由式(1)进行计算:m电de
式中:
一净能量的改变(k秋,h);
f—-单位换算系数(kw-h/J),h=3600000-:可充电-动力蓄电池充电的电量效率;1充电——输入动力蕾电池总线的电流(A);电—输出动力蓄电池总线的电流(A);可故电——动力蓄电池放电的电量效率;U—动力蓄电池两端的电压(V);
t——时间(s)。
4.2超级电容器的NEC计算
超级电容器的NEC可以由式(2)进行计算:节敢电
NEC = k · (C/2)·(U活束 - U开始)式中:
NEC—净能量的改变(kW·h);
——单位换算系数(kWvVJ), =3600000-l ;U并—试验循环开始时超级电容总线的电压(V);—试验循环结束时超级电容总线的电压(V):U站束
一制造厂规定的电容器额定电容(F)。4.3:NEC相对变化量的确定
使用循环总驱动能量来确定相对 NEC。Udt
循环总驱动能量(kW·h))=总燃料驱动能量(kW·h)-NEC.式中:
NEC—净能冠的改变(kWh):
总燃料驱动能量是指试验过程中发动机消耗燃料的能量转化成驱动能量的数值,按式(4)计算:总燃料驱动能量(kW·h)·NHV糖料·m然敏·n世动机n传动式中:
NHV料
燃料的低热值(单位燃油具有的能量)(J/kg):【4】
——单位换算系数(kW-h/J),=1/3600000;m料——整个试验循环消耗的总的燃独质量(kg);仍动机——发动机的平均工作效率;n传动——发动机输出节点到NEC计算节点的传动系统效率(通常可取1):NHVmμ和 n世动机可以参考附录 F 的数值。NEC的相对变化量定义为NEC与循环总驱动能量的比值,用式(5)进行计算:NEC
NEC 的相对变化量 =
一循环总驱动能量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5试验循环
5.1试验循环
OC/T 894-2011
对于城市客车,必须采用围1规定的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详见附录B。其他车操也可以参考GB/T19754中附录C附录D.GB/T27840—2011中的C-WTVC循环和QC/T759—2006中附录B玻市客车用循环数据(快速道路)提供的试验循环;或经汽车制造厂和检测机构协商,本标准也允许对试验循环工况进行改动和调整,以便更好地体现汽车的使用性能(但箫要在试验报告中予以详细说明),检测数据可供参考。705
5.2试验循环持续时间
时间(s)
围 1 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
本标准推荐便用重复运转的试验循环进行约45mi的试验。对于城市客车,采用2次重复的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作为试验的行驶循环。统计信息详见表1。表1
循环次数
行驶时间
6试验准备
6.1试验条件
行驶鹿离
平均车建
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应记录环境温度。城市客车循环
最高车速
最大娜速度
最大减速度
-1.543rv/g
怠速时间
意速时间比例
QC/T 894-2011
底盘测功机试验时,环境温度应在20℃~30℃之间。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温度不能超出此范围。
如果进行道路试验,试验条件应当符合GB/T12534的要求。6.2汽车数据的预先收集
试验之前,应当按照附录A的内容详细地记录汽车参数。任何与基本程序不同的内容,如试验汽车以不同于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运行,必须完整地记录,以备后续试验再现此试验过程。6.3车辆条件
6.3.1车辆性能稳定性:
试验之前,汽车应该按照汽车制造厂的规定进行里程磨合,或磨合3000km。6.3.2车辆状态:
6.3.2.1试验汽车性能应当符合汽车制造厂规定,能够正常行驶。6.3.2.2应根据汽车制造厂规定调整发动机、电机和汽车操纵件。6.3.2.3如果汽车的冷却风扇为温控型,应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乘客舱的空调系统应当关闭。
6.3.3试验汽车载荷:
除了特殊规定外,M,、M,类城市客车为装载质的65%;其他汽车为满载,乘员质量及其装载要求按 GB/T 12534的规定。
6.3.4轮胎压力:
对于底盘测功机试验,在试验开始之前,轮胎压力应当设定为汽车在底盘测功机上建立道路阻系数时的压力值,而且不能超过制造广的规定值范围。6.3.5换档:
驾驶员应当通过使用加速踏板的适当操作或/和换挡转速的谁确选择,以实现行驶循环所规定的车速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应当避免车速变化比理论车速平缓,或有过度的加速踏板扰动的情况,以免引起试验的无效性。
加速过程应当根据厂商建议进行平稳加速。对于手动变速箱,驾驶员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换档过程。如果汽车不能以指定的速度加速,那么汽车应当在最大油门踏板下运行直到车速跟踪上理论车速要求。
6.3.6车速及公差:
参照GB/T19754规定的相应条款。6.3.7制动能量回收:
如果汽车有制动能量回收的功能,汽车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试验时应当采用与实车相同的控制策略。如果汽车配备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或配备了驱动力控制系统TCS,并且在单轴驱动的底盘测功机上进行试验,汽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S或驱动力控制系统TCS有可能会误把未安置于转鼓轮鼓上的不移动的车轮当作故障系统。如果发生此类现象,那么必须对ABS或TCS系统的轮速传感器等进行修正以获得正常的系统工作。6.3.8汽车试验准备:
汽车预处理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6.3.8.1预运行:
QC/T 894—2011
试验汽车在进行试验前应进行试验循环的预运行,以使驾驶员熟悉车辆状况及熟练汽车操作。6.3.8.2燃料箱清空和再充满,或使用个外部油箱以保证便用的是试验用燃料。6.3.8.3预置储能装置。
荷电状态调整:
对于可外接充电的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在试验之前应当被充电至汽车制造厂要求的荷电状态。
对于不可外接充电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外充电或便用车载发动机充电仅允许应用于将储能装置预置和调整到汽车制造厂的SOC规定值。6.4测试系统
6.4.1底盘测功机准备:
如使月底盘测功机,应按设备要求预热,根据道路滑行数据设置测功机负荷。6.4.2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连接、安装与固定。6,4.3为测量系统供电,使压力、温度和其流量稳定到运行设置点。6.4.4从车辆尾管连接上尾气连接管,流量计接到连接管的末端,并保证取样系统在预期的流量下操作。
6.4.5在取样开始前,吹扫或净化所有气体取样系统。6.4.6按仪器的要求进行预热、标定和准备。7试验程序
7.1汽车驱动系统的启动和再自动本标准不推荐对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使用空调的状况下进行能量消耗量的试验。空调及其他汽车正常运行并不必须用到的车载附件,在试验时应当被断开或屏蔽。汽车的驱动系统应当按照汽车制造厂提供的用户手册推荐的启动程序进行启动。7.2不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试验程序7.2.1车辆荷电状态的预置:
对于不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检测部门要求检查车辆处于汽车制造厂规定的正常使用的荷电状态,否则进行储能装置的能量调整,达到正常使用的荷电状态。7.2.2预循环运转:
车辆在道路或底盘测功机上,使用一个完整的试验循环进行车辆的预热和预处理,循环结束,关闭点火锁15加动,进行车辆预置。7.2.3排放试验运转:
车辆在道路或底盘测功机上,开始按照行驶循环进行试验。整个测试系统同时开始采样、记录数据以及积分所测量的数据。试验循环结束时,测试系统同时结束采样,但排气污染物和气体流量采样延时1min结束。
每完成--次试验,需要关闭点火锁15rmin,进行车辆热状态的预置。连续进行的试验,不需要进S
QC/T894—2011
行预循环运转;如果某次试验之后,进行了非试验循环的行驶活动:则下次试验之的,必须重新进行预循环的运转,然后再开始正式的试验。7.2.4试验循环的次数及其处理:要求进行至少三次试验,由试验人员根据8.8的规定,判断试验结果是否有效,试验次数是否充分,然后决定结束试验。
7.3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试验程序7.3.1车辆荷电状态的预置:
对于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进行首次试验前,要求对车辆进行充电,达到汽车制造严要求的荷电状态的上限。
7.3.2包含纯电动工作模式的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试验程序;包含纯电动下作模式的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指可以以纯电动工作模式完成“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的车辆。如果车辆的混合动力设计决定的或控制策略中设定的低于某车速下使用纯电机工作,高子某车速使用混合动力工作的情况,不属于该标准中规定的包含纯电动工作模式的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该类汽车按照7.3.3描述的试验程序实施。纯电动工作模式既可能是以手动划换开关型式作为按钮布置在仪表有上,以加速踏板踩下而动力总成不输出动力作为纯电动工作模式的结束;也可能是靠整车控制器自动过渡,以发动机自动启动作为纯电动工作模式结束的标志。包含纯电动工作模式的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试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纯电动续驶里程段,第二阶段为储能装置能量调整阶段,第三阶段为电能量平衡运行阶段。7.3.2.1车辆的移动:
如果进行道路试验,车辆充电完成的停放位置与试验场地不在一起的情况下,要求车辆以纯电动工作模式,尽量使用不大于40km/h的车速以勾速的方式移动到试验场地(尽量减少电能量的消耗),移动过程测量NFC,从车辆预置地点移动到试验地点的最远距离不得超过3km。然后断电,关闭点火锁15min,进行车辆预置。如果在底盘测功机上实施试验,则可以直接从冷态开始试验。7.3.2.2纯电动阶段续驶里程试验:对于使用纯电动模式切换开关的车辆,车辆在道路或底盘测功机上,以40km/h匀速行驶,直至车速达不到36knm/h或达到生产企业规定的结束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应迅速停车,记录纯电动续驶里程数值,然后断电,关闭点火锁15min。纯电动续驶里程段试验结束。对于自动切换纯电动工作模式的车辆,车辆在道路或底盘测功机上,以40km/h匀速行驶,直至发动机自动启动,或车速达不到36km/h,应迅速停车,记录纯电动驶里程数值,然后断电,关闭点火锁15min。纯电动续驶里程段试验结束。进行道路试验时,车辆从充电完成的停放位置移动到试验场地的过程中测量的NEC按后续电量消耗率折算里程属于纯电动续驶里程的一部分。7.3.2.3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排放测试:车辆在道路或底盘测功机上,开始按照行驶循环进行试验。对于具有模式切换开关的车辆,将模式切换到混合动力模式。整个测试系统同时开始采样、记录数据以及积分所测量的数据。试验循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