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 3386.2-199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CB/T 3386.2-1992
中文名称: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 耐火试验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2-07-04
实施日期:1993-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440540
相关标签:
船舶
电缆
耐火
装置
试验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造船和海上建筑物>>船舶和海上建筑物综合>>47.020.60船用电气设备
中标分类号:船舶>>船舶电气、观通、导航设备>>U69船用电气安装件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 3386. 1~3386. 2—92
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
1992-07-04发布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发布
1993-02-01实施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耐火试验方法CB3386.2--92
分类号:U69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海事组织IMOA.517(13)决议《关于A级、B级和F级分隔耐火试验程序的建议》。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以下简称贯穿装置)的耐火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船舶上电缆贯穿A级或B级耐火分隔的贯穿装置典型结构的耐火试验。2引用标准
CB3386.1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技术条件3试样
3.1试样结构
3.1.1贯穿装置所选用的耐火填料及隔热材料应按CB3386.1中5.2条提供有关技术资料。3.1.2贯穿装置的框圈内截面积应选用同类型框圈系列中尺寸最大或具有实用代表性的较大尺寸,框圈如有法兰则应按原型配置。
3.1.3贯穿装置框圈及法兰(如有的话)安装于底板上,该底板的尺寸应按认可的耐火试验加热炉要求的尺寸配置,其一面用隔热材料包覆,至少达到与贯穿装置相同的耐火等级。3.1.4贯穿装置框圈或其长边一般应装于耐火底板包有隔热材料的一边。3.1.5贯穿成束电缆的贯穿装置,电缆应选用实际使用中具有代表性的较多的根数,不同的型号及截面的电缆组成,两端伸出框圈长为500mm士50mm。3.1.6电缆占据率:试样的电缆占据率应不小于典型结构技术条件规定的电缆占据率。3.2试样图样
3.2.1试样图样至少应标明下列参数:耐火填料及隔热材料的型号;
b.足以影响贯穿装置耐火性能的耐火填料层及隔热层的厚度及其他不变尺寸;框圈的板厚、轴向长度、截面积及电缆占据率。c.
3.2.2试样图样应经船检部门审查认可。4加热炉
4.1炉温
4.1.1加热炉的炉温应能手动或自动控制和检测。4.1.2加热炉的炉温随加热时间而升高的规律应大致符合“标准时间-温度曲线”。该曲线为在原来炉温的基础上连接下列各坐标点的平滑曲线:自加热开始至满5min时,556℃;自加热开始至满10min时,659℃;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2-07-04批准1993-02-01实施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自加热开始至满15min时,718C;自加热开始至满30min时,821℃;自加热开始至满60min时,925℃。4.2炉温控制精度
CB3386.292
4.2.1加热炉的实际平均炉温曲线下的区域与标准时间-温度曲线下的区域之间的差异不应超过:自加热开始至10min的时间内,士15%;自加热开始至30min的时间内,士10%;自加热开始至30min及至60min的时间内,土5%。4.2.2加热炉加热10min之后的任何时候的平均炉温与标准时间-温度曲线上相应时刻的炉温之间的差异不得超过士100℃。
5试样在加热炉上的安装
5.1预处理
试样安装到加热炉上之前,应在相对湿度为55%土15%、温度为20士5℃的大气中预处理到接近恒重状态。预处理的时间,应由试样中所用耐火及隔热材料的小参照样品在上述大气中达至接近恒重所需时间来决定,也可采用其他证明材料在特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的可靠方法。试样在预处理后和试验前的温度不得超过40℃。
5.2试样安装方式
试样在加热炉上的安装方式,应与贯穿装置在船上实际安装方式相一致:a。舱壁用贯穿装置试样,应使其底板面处于垂直位置安装;b。甲板用贯穿装置试样,应使其底板面处于水平位置安装。5.3试验向火面
a。舱壁用贯穿装置试样,一般可取一面向火进行试验。按使用要求,对仅有单面耐火要求的试样,取其有耐火要求的一面为试验向火面;对两面均有耐火要求的试样,可取预期耐火性能考核从严的一面(例如A级贯穿装置的裸钢板一面)作为试验向火面。如船检部门认为必要,则每一面均应作为向火面进行试验。
b.甲板用贯穿装置试样,应取其实际安装向下的一面作为试验向火面。6试验及检测
6.1试验持续时间
对A级贯穿装置,其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1h;对B级贯穿装置,其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0.5h。6.2加热炉内温度
加热炉炉内温度应控制在4.1条及4.2条所规定的以“标准时间-温度曲线”为基准的误差范围以内,每隔5min测量并记录一次。6.3试验过程中对试样的检测项目a.背火面火焰穿透性;
b.背火面烟的穿透性;
c.背火面平均温升;
d.背火面最大温升;
e.其他异常情况。
6.4烟和(或)火焰穿透性检查
试验时如试样形成裂缝和开口,则不允许烟和(或)火焰穿透。当肉眼观察尚不能确定是否属于穿透14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CB3386.2-92
的烟或火焰时(有时试样加热后会暂时发出蒸气或其他气体),应采用如下棉花点火法检查。用医用卷状包装的棉花,切成尺寸为100mm×100mm×20mm,重量在3~4g之间的棉垫,a.
试验前应在炉中烤干,并用金属丝束装在用直径为1mm的金属线做成的100mm2的框上,框上可装一个长约750mm的手柄,以便握持。b.将棉垫置于裂缝或裂口处,使棉垫的中心部位对准裂缝或裂口的中心,并置于距离裂缝或裂口约25mm,持续时间为30s,看是否点燃。如棉垫未燃着,则可取下,并每隔不超过5min用-个棉垫再试。每只棉垫只能用一次。
c.如距裂缝或裂口约25mm的棉垫在30s内点燃,则说明烟或火焰已穿透。6.5背火面温升的测定
6.5.1测温热电偶的布置,见图。a.框圈周围隔热层表面上,上下各贴1只(图示热电偶1~2号);b.框圈端部隔热层表面上,上下各贴1只(图示热电偶3~4号);c.
电缆护套上,不同型号规格电缆各贴1只(图示热电偶5~7号)。KXAXXB
区X区
X区区区
1—框圈;2—舱壁(或甲板);3-热电偶;4-隔热层;5--电缆;6—填料6.5.2测量时间
每隔5min测量并记录各热电偶温度。6.5.3背火面温升的求取
a.平均温升:所设各只热电偶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减去环境温度。b.最高温升:所设各只热电偶中最高一只的读数减去环境温度。7试验结果及检测报告
7.1试验结果
在整个耐火试验过程中,A级贯穿装置试样的试验结果应符合CB3386.1中5.5.1条规定;B级贯穿装置试样的试验结果应符合CB3386.1中5.5.2条规定。7.2检测报告
耐火试验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项目:15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17jzw.1
7.2.1制造厂或试验委托单位名称。CB3386.2-92
7.2.2在场检验的船检部门代表姓名(如不在场,则加以注明)。7.2.3试验日期及地点,测试单位名称。7.2.4试件名称、型号或代号。
7.2.5试样的图样及说明。
7.2.6主要材料及尺寸实测数据(必要时)。7.2.7测试设备及程序。
7.2.8检测记录,包括: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测试过程中实际炉温曲线和试验(或试样)照片(如有的话);火焰穿透情况;
烟穿透情况(只对A级);
背火面的平均温升及最大温升;任何裂缝或裂口、变形的尺寸和位置的草图;其他异常情况。
7.2.9检测结论。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经济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造船工艺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江南造船厂负责起草,中化造船厂、沪东造船厂、上海造船厂和上海造船工艺研究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绳甫、孙德康。16
各类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