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4765-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4765-2014
中文名称:家具用脚轮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4-07-09
实施日期:2014-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490826
相关标签:
家具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97.140家具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家具>>Y82家具附件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28.0
出版日期:2014-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许俊等
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家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
归口单位: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家具用脚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家具的非动力驱动的移动用脚轮。
本标准不适用于办公椅(转椅)脚轮。
标准内容
ICS97.140
分类号:Y82
备案号:46824-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765-2014
家具用脚轮
Castorsforfurniture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11-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QB/T4765
5-2014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家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吉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家具协会、国家办公用品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温州市颐康家居卫生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俊、杨磊、罗菊芬、周山林、熊国兵、鲁峰、顾强、汪进、倪磊、韩树刚、林贤荣。
1范围
家具用脚轮
QB/T4765-2014
本标准规定了家具用脚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家具的非动力驱动的移动用脚轮本标准不适用于办公椅(转椅)脚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2828.1-2012,ISO2859-1:1999,IDT)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轮径tyrediameter
脚轮的直径。见图1。
tyrewidth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图1
平行于转动轴,脚轮接触地面的宽度(球形脚轮除外)。见图2。QB/T4765-2014
外角倒圆半径
externalcornerradius
脚轮外侧边缘处的圆弧半径。见图3。3.4
倾斜角
angleofinclination
脚轮转动轴具有倾斜功能时,垂直于转动轴的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见图4。2
万向脚轮swivelcastor
QB/T4765-2014
由一个或多个轮子安装在外罩上,且外罩能绕垂直轴线自由转动的脚轮。见图5。图5
4分类
家具用脚轮主要分为5种类型:
H型脚轮:平面轮,硬质轮面,适用于在覆有地毯等织物材料的地面行走:-W型脚轮:弹性轮,软质轮面,适用于在石质、木质或瓷砖等坚硬的地面行走:C型脚轮:具有导电性,进行改装过的H型或W型脚轮:-S型脚轮:具有倾斜转动轴的脚轮;其他脚轮。
5产品型号
产品型号由脚轮类型代号、轮径尺寸、承载力组成。口
承载力,单位为牛(N)
轮径尺寸,单位为毫米(mm)
类型代号
示例:
轮径为50mm、承载力为200N的H型脚轮的产品型号为H50-200。3
QB/T4765—2014
6要求
6.1主要尺寸(一般项目)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轮径/mm
宽/mm
外角倒圆半径/mm
倾斜角/(°)
6.2外观(一般项目)
6.2.1脚轮的轮面应光洁,不应有裂纹、伤痕、毛边等缺陷。6.2.2金属件的表面应光滑平整,应无锈蚀、毛刺刃口、露底等缺陷。6.3装配(基本项目)免费标准bzxz.net
6.3.1转动零部件应转动灵活,应无卡滞及松脱现象。6.3.2脚轮零部件之间应装配牢固,轮轴不应随车轮转动。6.4抗冲击性(基本项目)
适用脚轮类型
所有类型脚轮
单轮脚轮
双联轮脚轮
所有类型脚轮
S型脚轮
按7.6的规定进行试验后,脚轮的零部件不应出现分离和松动,脚轮的滚动、旋转和制动等功能不应受到损伤。
6.5导电性(基本项目)
6.5.1具有导电性能的脚轮电阻R应小于10°2。6.5.2具有防静电能力的脚轮电阻R应为10°Q~10Q。6.6手动锁定装置(基本项目)
按7.8的规定对具有手动锁定装置的脚轮进行试验时,脚轮不应绕轴转动。6.7动载荷(基本项目)
按7.9的规定进行试验后,脚轮的零部件不应出现分离和松动,脚轮的滚动、旋转和制动等功能不应受损。
6.8滚动阻力(基本项目)
按7.10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水平牵引力Fs不应超过15%F4。6.9旋转阻力(基本项目)
按7.11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水平牵引力F,不应超过20%F6。6.10静载荷(基本项目)
按7.12的规定进行试验后,脚轮的轮径变形量不应超过3%,且脚轮的零部件不应出现分离和松动,脚轮的滚动、旋转和制动等功能不应受到损伤。7试验方法
7.1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15℃~25℃:
相对湿度:40%~70%;
试验开始前24h,样品应在规定的环境下放置。试验时,试验样品不应被人工冷却。4
试验顺序
应按表2的顺序依次进行试验
在抗冲击性试验后,应另取1个未经试验的脚轮进行后续试验表2
试验项目
主要尺寸(6.1)
外观(6.2)
装配(6.3)
抗冲击性(6.4)
导电性(6.5)
手动锁定装置(6.6)
动载荷(6.7)
滚动阻力(6.8)
旋转阻力(6.9)
静载荷(6.10)
试验水平
根据家具用脚轮的承载力Fmax确定试验水平,见表3。表3
试验水平
QB/T4765-2014
适用脚轮类型
所有类型
所有类型
所有类型
所有类型
C型脚轮
具有手动锁紧装置的脚轮
所有类型
所有类型
万向脚轮
所有类型
承载力Fmax/N
主要尺寸
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轮径、轮宽;用半径样板测量外角倒圆半径;用精度不低于2'的角度尺测量倾斜角
5外观
在自然光或光照度为3001x~6001x范围内的近似自然光(如40W日光灯),视距700mm~1000mm处,目测检验。有争议时,由3人共同检验,以多数相同结论为评定值。6抗冲击性
将脚轮上端朝下,垂直、牢固地安装在试验设备上,选择适当的试验水平,按表4规定的自由落体装置和冲击高度冲击脚轮面,10min内冲击脚轮10次。对双联轮脚轮进行试验时,应对双联的两个轮子同时进行冲击。
试验设备见图6。试验参数见表45
QB/T4765—2014
说明:
自由滑动的套筒:
自由落体装置(包括手柄);
一脚轮。
试验水平
导电性
自由落体装置质量
质量/kg
使用兆欧表对脚轮的导电性进行测定。图6
允许偏差/%
高度/mm
冲击高度
允许偏差/mm
脚轮表面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在一块金属板上安装脚轮,根据试验水平,沿铅垂方向对脚轮施加额定载荷(5%~10%)Fmax,使用兆欧表测量脚轮的安装平面或轮轴与金属板之间的电阻值R。7.8手动锁定装置
将处于锁定状态的脚轮安装在具有水平、平整、光滑、清洁的钢质试验表面的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水平,对脚轮垂直向下施加载荷Fi,然后在脚轮的运行方向逐渐施加一个水平牵引力F2,保持此水平牵引力10s后释放。再次逐渐施加水平牵引力F2,保持10s。试验过程中检查脚轮是否绕轴转动。
按照以上程序,在脚轮相反的运行方向上重复试验。试验装置见图7。试验允许偏差见表5。6
说明:
载荷:
锁定装置;
3——试验钢表面:
一试验装置底座。
7.9动载荷
20%Fmax
QB/T4765-2014
允许偏差/%
将脚轮安装在具有水平、平整、光滑、清洁的钢质试验表面的试验设备上,对脚轮垂直向下施加载荷F3,使脚轮做经过两个金属障碍物持续运行1m距离的直线往复运动n次(脚轮往复冲击两个障碍物为运行1次),运动频率为f。脚轮的运行时间t与暂停时间t相交替。金属障碍物与脚轮运行方向成(90土3),宽度为(50土1)mm,高度为h,长度应保证试验时脚轮完全冲击到其表面,其边部应进行倒圆处理,倒圆半径与其高度相等。试验参数见表6。试验装置见图8。QB/T4765-2014
说明:
①脚轮:
②障碍物。
7. 10滚动阻力
次/min
H型脚轮
125%Fmax
W型脚轮
125%Fmax
S型脚轮
125%Fmax
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试验设备为刚性三臂支架,进行加载时不会发生变形弯曲,并配有测力装置、拉力装置、测速装置和计时装置。试验设备见图9。试验表面为水平、平整、光滑、清洁的钢表面。8
QB/T4765-2014
单位为毫米
将3个脚轮安装在试验设备上,对三臂支架施加载荷F4(包括支架自重在内)。在脚轮的运行方向,施加一个水平牵引力Fs,确保脚轮的运行速度为V1,并保持10s。为避免试验初期存在较高的摩擦力和内在加速度,应在试验开始5s后,测试水平牵引力Fs的数值。试验允许偏差见表7。
允许偏差/%
7.11旋转阻力
试验设备能实现直线运动,能使脚轮安放在与运行方向成90°的位置,并具有测力装置、拉力装置和计时装置。
对W型脚轮进行试验时,试验面为水平、平整的钢表面:对H型脚轮进行试验时,水平、平整的钢质试验表面上应覆有符合表8规定的织物。表8
生产方法
正面材料
每平方米的绒数(个/m2)
背部材料
簇状织物工艺
环状绒毛
100000~130.000
合成橡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