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CB/T 3458-2015船用立式离心泵
CB/T 3458-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CB/T 3458-2015

中文名称:船用立式离心泵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Vertical Centrifugal Pump for Ship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5-04-30

实施日期:2015-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016422

相关标签: 船用 立式 离心泵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造船和海上建筑物>>船舶和海上建筑物综合>>47.020.90船用通风、空气调节和供热系统

中标分类号:船舶>>船用主辅机>>U47舱室辅机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CB/T 3458-1992

出版信息

标准价格:0.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龚卫锋、李长江、吕金喜、刘会、陈文毅

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四研究所、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甲板机械与机舱辅机分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甲板机械与机舱辅机分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立式离心泵的范围、标记及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机驱动、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75 ℃的船用卧式离心泵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7.020.90
备案号:51175-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3458—2015
代替CB/T3458—1992
船用立式离心泵
Vertical Centrifugal Pump for Ship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10-01实施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CB/T3458—1992《船用立式离心泵》。本标准与CB/T3458—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适用范围限定于电机驱动的立式离心泵,见第1条和1992年版第1条;一增补了基本参数,见表1和表2;-增加了产品标记,见3.3条;
-在结构要求中增加了对泵体及轴的相关要求,见4.1.3条和4.1.4条;CB/T3458--2015
一在轴封要求中增加了使用软填料时的轴套要求以及机械密封冲洗的要求,见4.1.5.3条和4.1.5.4条;
-补充了功率大于75kW或流量大于400m/h的泵应设有轴承测温孔要求,见4.1.6.5条:将材料扩大为3类,见4.2条和1992年版4.4条;-增加了两级以上的多级转子应做动平衡的要求,见4.4.3.4条;补充了“流量一扬程”曲线的要求,见4.5.2.1.3条。一增加了效率规定值、额定流量点处于高效区的规定,见4.5.2.2.2条。一固定倾斜试验台的倾斜角由原20°改进为22.5°,见5.6.1.3条和1992年版5.7.1条:环境振动的要求和测试方法参考GB/T10832进行了改进,见4.6.2条、5.6.2条和1992年版5.8.4条。
本标准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甲板机械与机舱辅机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江苏振华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卫锋、李长江、吕金喜、刘会、陈文毅。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CB/T3458-1992于1992年7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
1范围
船用立式离心泵
CB/T3458—2015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立式离心泵(以下简称泵)的范围、标记及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机驱动、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75℃的船用卧式离心泵的设计、制造和验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176-—2013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不锈钢棒
GB/T1220—2007
GB/T1348—2009
GB/T 2100-—2002
GB/T2501
GB/T3216
GB/T4423
GB/T4662
GB/T5661
GB/T6391
球墨铸铁件
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
船用法兰连接尺寸和密封面
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铜及铜合金拉制棒
滚动轴承额定静负荷
轴向吸入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空腔尺寸滚动轴承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GB/T9239.1-一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GB/T9439—2010灰铸铁件
GB/T 11352-—2009
GB/T13306
GB/T16301-
GB/T16907
CB/T4196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船舶机舱摘机振动烈度的测量和评价2008
离心泵技术条件(I类)
船用法兰连接尺寸和密封面
JB/T8098-1999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3分类和标记
3.1基本型式
泵为立式离心泵。机组为底座式安药或支禁式安装。3.2基本参数
CB/T3458-2015
船用立式离心泵在供电频率为50Hz时的基本参数应按表1规定。表1
160/80
250/125
125/32
125/32
基本参数(50Hz)
2900/1450
必需汽蚀余量
3.2.2船用立式离心泵在供电频率为60Hz时的基本参数应按表2规定。表2
192/96
300/150
116/29
基本参数(60Hz)
3500/1750
3500/1750
配用电机功率
CB/T34582015
必需汽蚀余量
CB/T3458—2015
3.3产品标记
型号表示方法
3.3.2标记示例
叶轮切割次数
A表示第一次切割叶轮
B表示第二次切割叶轮
无表示不切割叶轮
比转数被10除后圆整
(采用四舍五入圆整方式)
G表示吸入压力为高压
Z表示自吸
H表示输送介质为海水
无表示非自吸,吸入压力为常
压,输送介质为清水或其它
船用离心泵
泵吸入口的管通径,单位为毫米(mm)泵吸入口公称直径为65mm,比转数为63,叶轮第一次切割的船用立式自吸离心泵:船用立式离心泵CB/T3458—201565CLZ-6A泵吸入口公称直径为125mm,比转数为138,吸入口为高压的船用立式离心海水泵:船用立式离心泵CB/T3458—2015,125CLHG-144要求
4.1设计与结构
4.1.1结构形式
立式离心泵一般由泵体、叶轮、轴、轴封、轴承、托架、电机等组成。4.1.2温度和湿度
泵的设计应保证泵适应以下温度和湿度:温度:机舱温度0℃~45℃。
湿度:相对湿度不大于95%。
4.1.3泵体
CB/T3458—-2015
4.1.3.1泵的设计应考虑在不拆卸进出口管道的情况下进行泵的维修,为了便于拆卸,应在有关法兰面上设有拆卸螺孔。
4.1.3.2泵的法兰连接尺寸和密封面应符合CB/T4196或GB/T2501的有关规定4.1.3.3应当装设顶丝或保留顶丝螺孔,便于泵体的拆卸。顶丝所顶的接触面应当加工凹陷部位(平底埋头孔或凹陷槽),防止顶丝损伤密封面。4.1.3.4受压泵体等铸件应能承受泵设计压力的1.5倍,最低不低于0.4MPa,铸件表面不应有渗漏及冒汗现象。装配前,铸铁件的流道表面应涂防锈油漆。4.1.3.5作用在泵管口的外力和外力矩不应超过GB/T16907的规定。4.1.4轴
4.1.4.1轴应设计成刚性轴,泵的最高转速应比第一临界转速低20%以上。4.1.4.2轴在采用刚性联轴器与电机轴相联或采用电机延伸轴作为水泵轴时,应满足4.1.4.1刚性轴的要求。
4.1.4.3固定叶轮的螺母螺纹旋向应在正常旋转时自动锁紧,同时必需采用可靠的机械锁紧方式。悬臂叶轮应采用不会露出轴上螺纹的有帽螺母。4.1.5,轴封
4.1.5.1可选用机械密封或软填料密封,当液体温度超过70℃时,通常采用机械密封。4.1.5.2机械密封腔及软填料密封腔尺寸应符合GB/T5661的规定。4.1.5.3在软填料结构,轴套应伸出填料压盖端面外,用作输送海水的泵,轴套外表面应该镀铬。4.1.5.4机械密封冲洗液应引自泵高压区,并能回至低压区,当输送液体含沙量大时,可设置漩涡分离器,对冲洗液进行分离过滤。4.1.6轴承与轴承体
4.1.6.1泵轴的滚动轴承应按GB/T4662和GB/T6391中的要求计算和选择。4.1.6.2用在主机冷却或需要连续运转的场合,泵的滚动轴承在额定条件下连续运转不少于25000h,在最大径向和轴向负荷下的额定转速下不少于16000h。4.1.6.3当滚动轴承的轴径D(mm)与额定转速nsp(r/min)的乘积D·nsp≤1.6×10mm·r/min时应采用油脂润滑;当1.6×10°mm·r/min3×10°mm·r/min或额定轴功率Psp与额定转速nsp的乘积Psp·nsp>2×10°kw·r/min时应采用滑动轴承。
4.1.6.4如果轴承采用水冷却方式宜采用冷却盘管。如果使用水冷套,在上半和下半轴承箱水冷套之间采用外部接头,水冷套上不采用密封垫片和螺纹接头。4.1.6.5功率大于75kW或流量大于400m/h泵,应设有轴承测温孔,所测得的温度不应超过90℃。4.1.6.6轴承体应设有加油孔或润滑脂油杯。4.2外观
泵表面的铸件应无缩孔、砂眼、裂纹和其他类似缺陷,铸件表面应用打磨、钳工修理、喷砂、喷丸等方法清理。铸件分型面的飞边及浇口的残余部分应锉平。5
CB/T3458—2015
4.3材料
泵用材料大致可分为三类。第I类适用于海轮及远洋轮上输送海水的泵;第Ⅱ类适用于海轮及远洋轮上输送淡水的泵;第Ⅲ类适用于内河轮上的泵。三类泵的基本用材料列于表3。在选材时允许选用耐海水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不低于表3规定的材料。表3泵的基本材料
零件名称
泵体、泵盖、压盖Www.bzxZ.net
轴、键(叶轮处)
联轴器
流道内部紧固件
密封环
4.4平衡
4.4.1静平衡
ZCuZn16Si4
第I类
(GB/T 1176—2013)
ZG07Cr19Ni9
(GB/T2100—2002)
14Cr17Ni2
(GB/T1220—2007)
QA19-4
(GB/T 4423--2007)
ZG230-450
(GB/T11352—2009)
ZCuZn16Si4
(GB/T1176—2013)
HSn62-1
(GB/T 4423—2007)
ZCuSn5Pb5Zn5
(GB/T 1176—2013)
第Ⅱ类
QT450-10
(GB/T 1348--2009)
30Cr13
(GB/T 1220—2007)
第Ⅱ类
(GB/T 9439—2010)
(GB/T 699-1999)
QT450-10
(GB1348—2009)
QT450-10
(GB1348—2009)
(GB/T 699—1999)
(GB/T 9439—2010)
泵的主要旋转元件如叶轮必需作静平衡,静平衡精度应不低于GB/T9239.1一2006中的G6.3级,当静平衡允许静不平衡力矩折算到叶轮外缘的不平衡质量小于3g时,可按3g平衡。4.4.2动平衡
泵的转子部件做动平衡,动平衡精度应不低于GB/T9239.1一2006中的G6.3级。4.4.3平衡方式的选择
4.4.3.1单级泵的平衡方式可按图1进行选择,当叶轮出口宽b2与叶轮外径Dz之比值bz/D2与额定转速nsp组成的坐标点位于图1的静平衡区时,叶轮只需作静平衡。1. 5
过渡区
静平衡区
动平衡区
nss,r/min
图1动平衡方式的选择
CB/T3458—2015
4.4.3.2当单级泵叶轮的比值b2/D2与nsp组成的坐标点位于图1的动平衡区时,叶轮必需装配成转子作动平衡。
4.4.3.3当单级泵叶轮的比值bz/D2与nsp组成的坐标点位于图1的过渡区时,应视静平衡的结果再决定是否需作动平衡,即当叶轮剩余不平衡重力小于4.4.3.1规定值的1/2时,可不作动平衡,否则仍应作动平衡。
4.4.3.4两级叶轮以上的多级泵的转子应作动平衡。4.5性能
4.5.1运转性
泵在符合其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应连续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噪声。4.5.1.2轴承体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75℃,轴承温升不应超过35℃。4.5.1.3填料密封对外的泄漏应保持成滴状,不能成线状,此时能保证连续可靠工作。4.5.1.4机械密封的平均泄漏量符合表4的规定。表4机械密封泄漏量
公称直径
50~100
≥100
4.5.2水力特性
4.5.2.1流量和扬程
平均泄漏量
CB/T3458—2015
4.5.2.1.1
在额定转速及额定流量时,泵的扬程容差为-3%~+5%。4.5.2.1.2工作区位于叶轮的最佳效率点流量的70%~120%区间内。泵应具有稳定的“流量一扬程”曲线,流量逐渐减小时曲线应呈连续上升状。4.5.2.1.3
4.5.2.1.4
在同一台泵的泵体中允许安装不同叶轮,以改变水力特性曲线,扩大使用范围,4.5.2.2交
4.5.2.2.1
4.5.2.2.2
在额定转速及额定流量时,效率应不低于规定值。额定流量点应位于叶轮最佳效率点的80%~110%区间内。4.5.2.3必需汽蚀余量
4.5.2.3.1必需汽蚀余量NPSHR不大于表1、2规定值。4.5.2.3.2必需汽蚀余量是在临界汽蚀余量NPSHC值的基础上加-个余量后定出的,此余量不应小于0.3m。必需汽蚀余量NPSHR应以清洁冷水为准。4.5.2.3.3装置汽蚀余量NPSHA应比必需汽蚀余量大10%的余量,但不应小于0.5m。4.5.3振动
振动烈度等级应满足GB/T16301-—2008的B级规定值。4.5.4噪声
泵的噪声应满足JB/T80981999的C级规定值。4.6环境适应性
4.6.1倾斜与摇摆
泵应能承受以下条件下的倾斜和摇摆。表5倾斜和摇摆
工作条件
4.6.2环境振动
±22.5°(周期5s~10s)
±15°
±7.5°(周期5s~10s)
±15°
4.6.2.1安装在机舱内的泵应能承受1Hz~60Hz的环境振动频率,其中频率范围在1Hz16Hz时,位移幅值为0.75mm,频率范围在16Hz~60Hz时,其加速度幅度为-7-m/s2。4.6.2.2对于4.3条中的第I、II类的泵进行环境振动试验,包括共振探索及耐振试验。4.6.2.3泵经环境振动后应符合以下要求:a)4.1.1中的主要部件无损坏或损伤:b)流量、扬程、效率、必需汽蚀余量、振动、噪声等性能指标应能满足规定要求,试验前后的测试偏差结果不超过2-%;
无异常振动或噪声;
无主要连接件松脱现象。
5试验方法
5.1试验前准备
CB/T3458—2015
试验介质、设备、装置、试验条件及测量精度等应符合GB/T3216中有关章节的要求。5.2外观
目测检查泵的外观,其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5.3材料
查验泵所用材料的材质保证书和相关热处理报告,其结果应符合4.3的要求。5.4平衡
按照GB/T9239.12006规定的方法确定不平衡量,其结果符合4.4的要求。5.5性能
5.5.1运转性
5.5.1.1在80%~110%额定流量的工作范围内进行运转试验,以检查泵的制造、装配质量。5.5.1.2对采用软填料密封的泵,在起动后应调整填料压紧程度。在开始时不宜压得过紧,运转一段时间后逐步压紧填料,使通过填料密封的泄漏成滴状。5.5.1.3按表6选定时间进行运转试验,轴承温度应达到稳定状况。5.5.1.4检查泵的运行情况、轴承温度和泄漏量等,其结果应符合4.5.1的要求。表6运转时间选择
额定工况下泵轴功率(kw)
运转试验时间(h)
5.5.2-水力特性
5.5.2.1流量和扬程
50~100
100~400
5.5.2.1.1测量泵在额定转速下扬程、轴功率、效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并绘出它们的关系曲线。关系曲线至少包含最小允许工作流量点(或额定流量的50%)、额定流量的80%、100%、110%、120%等5个点以上。
5.5.2.1.2功率小于30kW的泵试验额定流量的0~120%的曲线。5.5.2.1.3出厂检验时,关系曲线应包含最小允许工作流量点、额定流量、120%额定流量等3个点。5.5.2.1.4检查“流量一扬程”关系曲线、流量和扬程的容差等,其结果应符合4.5.2.1的要求。5.5.2.2效率
效率的测试按照GB/T3216进行,其结果应满足4.5.2.2的要求。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