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JB/T 10104-2011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JB/T 10104-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10104-2011

中文名称: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YZ Range of three-phase induction motors for crane and metallurgical application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11-12-20

实施日期:2012-04-01

作废日期:2019-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4489798

相关标签: 起重 冶金 三相 异步电动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旋转电机>>29.160.30电动机

中标分类号:电工>>旋转电机>>K26特殊电机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B/T 10104-1999;被JB/T 10104-2018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18.0

出版日期:2012-04-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新大力电机有限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上海光陆电机有限公司、天津神川机电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及保用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起重机械及冶金辅助设备电力传动用笼型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160.30
备案号:34797—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104—2011
代替JB/T10104—1999
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YZ series three-phase induction motors forcrane and metallurgical applications2011-12-20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4技术要求..
5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
标志、包装及保用期。
图1IM1001、IM1002及IM1003、IM1004卧式安装的电动机.图2IM3001及IM3003卧式安装的电动机图3IM3011及IM3013立式安装的电动机JB/T10104—2011
JB/T10104——2011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B/T10104—1999《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与JB/T10104-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当前最新版本,并补充了相关国家标准。一第3章:增加了接线盒防护等级的规定。-第4章:降低了噪声限值;增加了安全性能要求;按最新版本标准的规定,部分条款做了相应的变动。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新大力电机有限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上海光陆电机有限公司、天津神川电机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焕鹏、徐敏、唐庆华、黄先锋、胡文华、刘洪梅、于淑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的发布情况为:JB3230—1983;
ZBK26007-1989;
-JB/T10104—1999。
1范围
JB/T10104—2011
YZ系列起重及治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及保用期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起重机械及冶金辅助设备电气传动用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755-2008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T757—2010旋转电机圆锥形轴伸GB/T997-2008旋转电机结构型式、安装型式及接线盒位置的分类(IM代号)GB/T1032一2005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1971--2006旋转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GB/T1993--1993旋转电机冷却方法GB/T4772.1-1999旋转电机尺寸和输出功率等级第1部分:机座号56~400和凸缘号551080GB/T4942.1—2006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GB10068一2008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GB/T10069.1--2006)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热带型旋转电机环境技术要求
GB/T12351--2008
GB/T12665—2008
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GB/T13306—2011#
GB20237一2006起重冶金和屏蔽电机安全要求GB/T21975-2008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GB/T22719.1-2008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2719.2-2008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第2部分:试验限值3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3.1电动机分为:一般环境用(最高环境空气温度40℃)电动机,其外壳防护等级为IP44;冶金环境用(最高环境空气温度60℃)电动机,其外壳防护等级为IP54。接线盒的防护等级为IP54(见GB/T4942.1-—2006)。
3.2电动机的冷却方法:机座号112及132为IC410,机座号160~250为IC411(见GB/T1993—1993)。3.3电动机的结构及安装型式为IM1001、IM1002、IM1003、IM1004、IM3001、IM3003、IM3011、IM3013(见GB/T997一2008),并按本标准中表1的规定制造。3.4电动机的工作制分为S2、S3、S4、S5、S6五种类型(见GB755—2008)。基准工作制为S340%(即工作制为S3,基准负载持续率为40%,每一个工作周期为10min)。电动机按基准工作制出厂,也可按订货合同特指的工作制及功率出厂。1
JB/T10104—2011
结构及安装型式
IM1001
IM1003
IM1002
IM1004
IM3001
IM3003
IM3011
IM3013
制造范围(机座号)
112~160
180~250
112160
180~250
112~160
112~160
180~250
3.5电动机在基准工作制时,应按下列额定功率制造:1.5kW、2.2kW、3.7kW、5.5kW、7.5kW、11kW、15kW、22kW、30kW(见GB/T4772.1--1999)。非基准工作制时的功率,由制造厂另行给定。3.6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频率为50Hz。定子绕组为Y接法,根据用户要求,可增加零点引出线。
3.7电动机在基准工作制S340%时的额定功率、转子转动惯量(Jm)与机座号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2的规定。
同步转速r/min
机座号
功率kw
Jm kg·m?
注:M后面的1、2分别代表同一机座号和转速下不同功率。功率kw
Jmkg·m2
3.7.1非基准工作制时的额定功率,按基准工作制时额定功率的实际温升值确定,由制造厂在产品样本中给出。但S6工作制时的额定功率需由用户提供所需的工作制参数后,由制造厂分别确定。3.7.2转子转动惯量的容差为10%。3.8电动机的尺寸及公差见GB/T4772.1一1999。3.8.1电动机的安装尺寸及公差应符合图1图3、表3~表5的规定,外形尺寸应不大于图1图3、表3~表5的规定。
112M190
132M216
225M356
基本极限
尺偏差
305133
250M406203349168
基本极限
图1IM1001、IM1002及IM1003、IM1004卧式安装的电动机表3
M30×2
M36×2
M48×2
K孔的位置度公差以轴伸的轴线为基准。C尺寸的极限偏差包括轴的审动。圆锥形轴伸按GB/T757-1993的规定检查。D2为定子接线口尺寸。
基本极限
尺寸偏差
基本极限基本极限
位置度
尺寸偏差
单位为毫米
BBHAHD
250245
275285
M20|515
JB/T10104—
M36×3
M30×2
M36×2
机座号112M~132M
图2IM3001及IM3003卧式安装的电动机表4
圆锥形轴伸按GB/T757—1993的规定检查。D,为定子接线口尺寸。
P尺寸为上极限尺寸。
R为凸缘配合面至轴仲肩的距离,其极限偏差包括轴的审动。尺
基本极限
机座号160M~180L
极限位置度
直径(最大)
单位为毫米
外形尺寸
220|430
230|495
280735
JB/T10104—2011
机座号112M~132M
M36×3
M42×3
M48×3
M30×2
M36×2
圆锥形轴仲按GB/T757—1993的规定检查。D,为定子接线口尺寸。
P尺寸为上极限尺寸。
机座号160M~250M
图3IM3011及IM3013立式安装的电动机表5
R为凸缘配合面至轴仲肩的距离,其极限偏差包括轴的审动。16
基本极限
尺寸偏差
±0.018450
±0.026550
160M~180L
位置度
(最大)
200L~250M
单位为毫米
外形尺寸
355100522865
JB/T10104
JB/T10104—2011
电动机轴伸键的尺寸及公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轴伸直径D
键宽F
18 -0.043
电动机轴伸长度一半处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轴伸直径D
>30~50
>50~80
>80~120
键高GD
径向圆跳动公差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wwW.bzxz.Net
4凸缘止口对电动机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及凸缘配合面对电动机轴线的轴向圆跳动公差应不大3.8.4
于表8的规定。
凸缘代号
FF215~265
FF300~500
径向及轴向圆跳动公差
电动机轴线对底脚支承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应不大于0.50mm。6电动机底脚支承平面的平面度公差应不大于表9的规定。3.8.6
底脚外边缘距离的最大尺寸(AB或BB)>160~250
>250~400
>400~630
7电动机轴伸键槽的对称度公差应不大于表10的规定。3.8.7
键槽宽度F
平面度公差
对称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4技术要求
JB/T10104—2011
4.1电动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2电动机在下列条件下使用时应能额定运行。4.2.1海拔不超过1000m,如果电动机指定在海拔超过1000m使用时,应按GB7552008的规定处理。
4.2.2最高环境空气温度随季节而变化,一般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40℃,冶金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60℃。如果电动机指定在环境空气温度高于或低于上述规定使用时,应按GB755--2008的规定处理。4.2.3最低环境空气温度为-15℃。4.2.4户内使用。
4.2.5按不同工作制的规定频繁地起动、制动(电气的或机械的)及反转。经常地机械振动及冲击。
4.3电动机运行期间电源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应符合GB755—2008的规定。4.4电动机可在额定电压下直接起动。4.5电动机采用联轴器或正齿轮传动,若采用正齿轮传动时,其齿轮节圆直径应不小于轴伸直径的2倍。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基准工作制时,最大转矩及堵转转矩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应不低于表4.6
11的规定,数值修约间隔为0.1。表11
额定功率
最大转矩/额定转矩
堵转转矩/额定转矩
电动机在额定电压、基准工作制时,堵转电流的保证值应不大于表12的规定,数值修约间隔为1。表12
机座号
功率(单位为kW)-极数
堵转电流A
机座号
电动机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应符合表13的规定。表13
堵转转矩倍数
最大转矩倍数
堵转电流倍数
功率(单位为kW)-极数
堵转电流A
保证值25%
(经协议可超过+25%)
保证值的-10%
保证值的+20%
JB/T10104—2011
4.9电动机采用热分级分为155(F)、180(H)级两种。155(F)级电动机适用于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40℃的场所,180(H)级电动机适用于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60℃的场所。当海拔和环境空气温度符合4.2的规定时,电动机各发热部位的温升限值或允许温度应不超过表14的规定,温升或温度数值修约间隔为1。
如果试验地点的海拔或环境空气温度与4.2的规定不同时,温升限值应按GB755一2008的规定修正。表14
电动机发热部位
绕组温升(电阻法)
轴承允许温度(温度计法)
热分级155(F)
热分级
180(H)
115℃
注:轴承允许温度是指在4.2所规定的环境空气温度下的数值,当在低于规定的环境空气温度下测量时,轴承温度应为实测温度加规定的环境空气温度与实际环境空气温度之差。4.10当三相电源平衡时,电动机三相空载电流中的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0%。
4.11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态下应不低于式(1)所求得的数值。R =
1000+P/100
式中:
R—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M2);U———定子额定电压,单位为伏(V);P-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1)
4.12电动机的绕组应能承受历时1min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并尽可能为正弦波形的交流电压。电压的有效值为1000V+2Ui。4.13电动机在热态和逐渐增加转矩的情况下,应能承受4.6所规定的最大转矩值(允许计及容差),历时15s的短时过转矩试验而无转速突变、停转及发生有害变形。此时,电压和频率应维持额定值。4.14电动机的最大转速为同步转速的2.5倍。电动机空载时应能承受1.2倍最大转速、历时2min的超速试验。超速试验后,转子应不发生任何有害变形。4.15电动机散嵌绕组应能承受匝问绝缘耐冲击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其冲击电压峰值按GB/T22719.2—2008的规定。
4.16电动机的绕组在按GB/T12665一2008所规定的40℃交变湿热试验方法进行6个周期试验后,绝缘电阻应不低于本标准4.11的规定,并应能承受本标准4.12所规定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但试验电压有效值为1500V,试验时间为1min。4.17电动机在空载时测得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应不超过表15的规定,数值修约问隔为0.1。表15
机座号
振动速度有效值
112~132
>132~225
4.18电动机在空载时测得的A计权声功率级的噪声限值应不超过表16的规定,数值修约间隔为1。容差为十3dB(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