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5268.2-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5268.2-2011
中文名称:电缆金属套 第2部分:铅套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Metal sheaths for cables -Part 2:Lead sheath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1-05-18
实施日期:2011-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236399
相关标签:
电缆
金属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电线和电缆>>29.060.20电缆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K13电缆及其附件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12.0
出版日期:2011-08-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昆明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线电缆标委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电缆用铅套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纸绝缘电力电缆和长期工作内部压力不大于0.07MPa的通信电缆用铅套。控制电缆、信号电缆或仪表电缆用铅套可以参照采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具有其他特殊要求或结构的铅套。
标准内容
ICS 29.060.20
备案号:32054—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268.2—2011
代替JB/T5268.2-—1991
电缆金属套
第2部分:铅套
Metal sheaths for cables-Part 2: Lead sheaths2011-05-18发布
2011-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4技术要求
铅套厚度.
密封性能..
表面质量,
扩张性能.
试验方法.
成分分析.
厚度检查,
密封试验.…
5.4表面质量检查
5.5扩张试验.
检验规则,
JB/T5268.2—2011
JB/T5268《电缆金属套》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铅套。
本部分为JB/T5268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JB/T5268.2-1991《电缆金属套第2部分:铅套》。本部分与JB/T5268.2一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适用范围,包括了仪表电缆(本版的第1章);JB/T5268.2—2011
参照GB/T469一2005,对铅合金中其他杂质含量作了修订(本版的4.1,1991年版的4.1);-对间歇式压铅机停车时的接续处铅套最小厚度做出规定(本版的4.2.3,1991年版的4.2.5)。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昆明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汉缆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华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电缆厂有限公司。本部分起草人:邢海甬、蒋陆肆、房权生、张承官、郝清芬、储茂盛、孙建生。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5268.21991。
1范围
电缆金属套第2部分:铅套
JB/T5268.2--2011
JB/T5268的本部分规定了电缆用铅套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部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纸绝缘电力电缆和长期工作内部压力不大于0.07MPa的通信电缆用铅套。控制电缆、信号电缆或仪表电缆用铅套也可以参照采用。本部分不适用于具有其他特殊要求或结构的铅套。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526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469—2005铅锭
GB/T2952.2一2008电缆外护层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GB/T4103(所有部分)铅及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JB/T5268.1一2011电缆金属套第1部分:总则3型号
铅套的型号为Q。
4技术要求
4.1材质
铅套应用铅合金制造。铅合金应含有(质量分数)0.4%~0.8%的锑和0.02%~0.06%的铜,余量为铅(简称铅锑铜合金或Pb-Sb-Cu合金);或含有0.2%~0.4%的锡、0.4%~0.6%的锑和0.02%~0.06%的铜,余量为铅(简称铅锡锑铜合金或Pb-Sn-Sb-Cu合金)。也可以采用性能等同于或优于上述铅合金性能的其他铅合金。在铅合金中,除有效成分外,其他杂质含量应不大于GB/T469一2005中Pb99.940牌号的规定。
4.2铅套厚度
4.2.1标称厚度
纸绝缘电力电缆和通信电缆铅套的标称厚度与铅套前的假定直径和电缆类型有关,应采用式(1)计算确定,但最小标称厚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4=aD+b
式中:
4一铅套的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计算值应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1)
D-铅套前假定直径,即缆芯的假定直径,单位为毫米(mm);按GB/T2952.2一2008.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计算,计算值应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a,b
一系数,见表1。
4.2.2平均厚度
铅套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厚度。JB/T5268.2—2011
纸绝缘电力电缆
通信电缆
外护层型式
粗钢丝铠装或无外护层
分相铅套有外护层
其他外护层
粗钢丝铠装
无外护层
其他外护层
Pb-Sb-Cu
Pb-Sn-Sb-Cu
注:控制电缆、信号电缆、仪表电缆可参照采用纸绝缘电力心缆的铅套标称厚度。4.2.3最小厚度
铅套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规定标称厚度的95%再减0.1mm。注:间歇式压铅机停车时的接续处铅套最小厚度应不小丁规定标称厚度的60%。4.2.4最大厚度
对铅套的最大厚度不作规定。
4.3密封性能
铅套应密封。
4.4表面质量bzxZ.net
在铅套上不应有铅渣等夹杂物,且不允许有超过最小厚度要求的划伤或凹痕。4.5扩张性能
最小标称厚度
铅套内径大于15mm时应进行扩张试验。当把铅套内径扩张至其原内径的1.3倍时,铅套应不破裂。
5试验方法
5.1成分分析
铅合金成分含量检查,应按GB/T4103规定的方法进行。5.2厚度检查
铅套厚度的检查应按JB/T5268.1—2011中5.3规定的方法进行。5.3·密封试验
通信电缆铅套的密封试验,用充入压力(0.3~0.5)MPa干燥空气或惰性气体进行。充气应一直进行到电缆全长内的上述气压稳定为止。在气压稳定后,对于无外护套的铅套,在3h内气压应不降落,对于有外护层的铅套,在6h内气压应不降落。对于电力电缆,铅套的密封性用目力检测。其他类型电缆的铅套密封试验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5.4表面质量检查
铅套的表面质量检查应按JB/T5268.1一2011中5.2规定的方法进行,必要时可按该方法对划伤或凹痕处进行厚度测量。
5.5扩张试验
铅套的扩张试验,应取150mm长的无机械损伤的铅管,套在底部直径与高之比为1:3的圆锥上,在润滑的情况下,把铅管扩张至所要求的内径。6检验规则
铅套应按表2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
材质(铅合金成分)
铅套厚度
密封性能
表面质量
扩张性能
条文号
检验类型
抽检周期
3d1次
交货根数的10%,至少1根
1d1次
24h1次
JB/T5268.2—2011
试验方法
GB/T4103
JB/T5268.1—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第2部分:铅套
电缆金属套
JB/T5268.2—2011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5印张·11千字2011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2.00元
书号:1
15111·10184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
(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