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4677-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4677-2014
中文名称:空调器室内外机电源连接线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4-07-09
实施日期:2014-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空调器
电源
连接线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厨房设备>>97.040.30家用制冷设备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日用机具>>Y61家用空调与冷藏器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数:27页
标准价格:45.0
出版日期:2014-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谢基柱等
起草单位: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空气调节器室内外机电源连接线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规格、标志、绝缘线芯识别、外观要求、电缆结构及性能要求、试验、验收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空调器用电源连接橡套软电缆。
标准内容
ICS97.040.30
分类号:Y61
备案号:46718-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77-2014
空调器室内外机电源连接线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power connecting wire for the indoor andoutdoorunitsforair-conditioner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11-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QB/T46772014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无锡市电线厂有限公司、扬州华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创联科技与标准化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基柱、胡志强、易继平、孟庆玲、张建平、罗敏华。1范围
空调器室内外机电源连接线技术要求QB/T4677-2014
本标准规定了空气调节器室内外机电源连接线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规格、标志、绝缘线芯识别、外观、电缆结构及性能、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大于450/750V的空调器用电源连接橡套软电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12,ISO2859-1:1999,IDT)GB/T2951.11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60811-1-1:2001,IDT)GB/T2951.12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IEC60811-1-2:1985,IDT)GB/T2951.14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IEC60811-1-4:1985,IDT)GB/T2951.21一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一热延伸试验一浸矿物油试验(IEC60811-2-1:2001,IDT)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IEC60228:2004,IDT)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IECGB/T5013.1-2008
60245-1:2003,IDT)
GB/T5013.2一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IEC60245-2:1998,IDT)
3术语和定义
GB/T5013.1一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5013.1一2008中的部分术语和定义。3.1绝缘和护套材料
混合物的型号typeofcompound
混合物按照规定的试验所测得的性能进行分类。注:型号与混合物组分没有直接关系。[GB/T5013.1-2008,定义2.1.1]3.1.2
橡皮混合物rubbercompound
橡皮混合物是经过适当选择、配比、加工和硫化,它的特有组成分为橡胶和/或合成弹性体混合物。注:硫化是指绝缘和/或护套挤好后的下一道加工,目的是为了使弹性体永久交联。[GB/T5013.1—2008,定义2.1.2]1
4677 -2014
5标志
5.1产地标志和电缆识别
电缆上应连续附有如下标志,厂名标志可以是制造厂名或商标标志。标志可以油墨印字或压印凹字在护套上:
a)制造厂名:
b)产品型号:
额定电压,单位为V:
芯数、导体标称截面积(单位为mm2);d)
dcc认证标志。
5.2标志的连续性
个标志的末端与下一标志的始端之间在外护套上的距离不应超过550mm。5.3耐擦性
油墨印字标志应耐擦。应按GB/T5013.2一2008中1.8规定的试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5.4清晰度
所有标志应字迹清楚
标志线的颜色应容易识别或易于辨认,必要时,可用汽油或其他合适的溶剂擦6绝缘线芯识别
6.1一般要求
软线的绝缘线芯应采用着色绝缘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识别。除绿/黄组合色外,软线的每一线芯应只用一种颜色。QB/T4677-2014
多芯软线均不应使用红色、灰色、白色以及不是组合色用的绿色和黄色。6.2颜色色谱
优先选用的色谱如下:bZxz.net
单芯软线:无优先选用色谱:
两芯软线:无优先选用色谱;
三芯软线:绿/黄色、浅蓝色、棕色,或浅蓝色、黑色、棕色;四芯软线:绿/黄色、浅蓝色、黑色、棕色,或浅蓝色、黑色、棕色、紫色;五芯软线:绿/黄色、浅蓝色、黑色、棕色、紫色,或浅蓝色、黑色、棕色、紫色、橙色;一六芯电缆:可根据需方的需要进行配色。各种颜色应能清楚地识别且不易褪色。应按GB/T5013.2一2008中1.8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6.3绿/黄组合色
绿/黄组合色线芯的颜色分布应符合下列条件:对于每一段长15mm的绝缘线芯,其中一种颜色应至少覆盖绝缘线芯表面的30%,且不大于70%,而另外一种颜色则覆盖绝缘线芯的其他部分。注:关于使用绿/黄组合色或浅蓝色的情况说明:当按上述规定使用绿/黄组合色时,表示专门用作识别连接接地或类似用途的绝缘线芯。浅蓝色用作识别连接中性线的绝缘线芯,如果没有中性线,则浅蓝色可用于识别除接地或保护导体以外的任一绝缘线芯。7外观
圆形电缆护套、绝缘线芯表面应光滑、圆整,扁形电缆应平整,无起鼓:护套表面应无气孔、裂纹、凹凸、破损、粘胶、污浊、杂色、沙眼、气泡等缺陷;线芯导体不应有氧化、斑点等现象。应通过目测的方法检查是否符合要求。8电缆结构及性能
8.1导体
8.1.1材料
导体应是退火铜线,导体中各单线可以是不镀锡或镀锡的铜线。镀锡铜线表面应覆盖一层有效的锡层。
8.1.2结构
导体应符合GB/T3956一2008中第5种导体规定的要求,每根导体中的单线应具有相同的标称直径,导体中的单线直径应符合表3的规定。导体的芯数和结构应符合附录A中表A.1~表A.4的规定。表3单芯和多芯电缆用第5种软铜导体标称截面积/mm
导体中的最大单线直径/mm
20C时,导体最大电阻/(2/km)不镀锡
8.1、3导体与绝缘之间的隔离层在不镀锡导体或镀锡导体和绝缘之间可任选放置一层由合适材料组成的隔离带。8.1.4结构检查
通过检验和测量来检查结构,应符合8.1.1和8.1.2的要求。8.1.5电阻
QB/T4677-2014
在20℃时每芯导体电阻应符合表3的规定。应按GB/T5013.2一2008中2.1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查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8.2绝缘
8.2.1材料
绝缘材料应是IE4型橡皮混合物,即乙丙橡胶混合物或其它相当的合成弹性体。8.2.2包覆导体
包覆在每根导体上的绝缘应采用挤压包覆,绝缘应紧密地包覆在导体或隔离层上。对本标准所列的每一种型号的电缆,不论包覆绝缘是单层或多层,也不论是否绕包刮胶带均应如此。绝缘应能剥离,而又不损伤绝缘、导体或镀锡层(若有)。通过检验和手工测量以检查是否符合要求。8.2.3厚度
绝缘厚度的算术平均值不应小于附录表A.1~表A4中列出的每一种型号和规格电缆的规定值。但是,在任一点的厚度可小于规定值,只要不小于规定值的90%减0.1mm。应按GB/T5013.2一2008中1.9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查是否符合要求。8.2.4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
在正常使用时,导体最高温度为60℃。在正常使用的温度范围内,绝缘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
应按表4规定的试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适用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要求见表4规定。表4硫化橡皮绝缘非电性试验要求序号
试验项目
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交货状态原始性能
抗张强度原始值
—最小中间值
断裂伸长率原始值
最小中间值
空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
老化条件动
一温度
一处理时间
老化后抗张强度
一最小中间值
一最大变化率。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一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绝缘材料(IE4)要求
100±2
试验方法
GB/T2951.11-2008中9.1
GB/T2951.11-2008中9.1、
GB/T2951.12—2008中8.1
OB/T4677-2014
硫化或非硫化橡皮混合物:
一天然或合成纤维
2008中8.2
2008第9章
2008第8章
充物应由下列
填充物的组成与绝缘和/或护套之间不应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填充物应填满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以形成实际上圆形的缆线芯。填充物应能剥离而不损伤绝缘。成缆线芯和填充物可用薄膜或带子扎在一起。
若是大截面导体的绝缘线芯,则可在挤护套前在成缆线芯上绕包织物带,只要成品电缆绝缘线芯之间的外部间隙中没有任何实质性空隙。2
8.3.2扁形护套电缆
两芯及以上篇形护套电缆的绝缘应平行放置。8.4护套
QB/T4677-2014
8.4.1材料
护套材料应采用SE4型橡皮混合物,即氯丁胶混合物(PCP)或其它相当的合成弹性体。8.4.2包覆
挤包在戚缆线芯上的保护护套应由单层或双层(内层或抑套和外层或护套)组成。8.4.2.1单层护套
护套应来用单层挤压包覆,应包覆在成缆线芯种填充物。护套应能剥离而不损伤成缆线芯。在护套下面可绕包一层带子或薄膜。8.4.2.2双层护套
内层护套应按8.4.2.1的规定挤包,外层护套应紧密地包覆在内层护套上,两者应相互粘连。外护层应与内护层明显地区别开来,在剥离时应与内层护套同时脱离而不损伤成缆线芯8.4.3厚度
护套厚度的算术平均值不应小于附录表A1~表A.4中列出的每一种型号和规格电缆的规定值。但是,在任一点的厚度可小于规定值,只要不小于规定值的85%减0.1mm。应按GB仁5013.2大2008中1.10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查是否符合标准要求。60245IC5760245IEC66两种型号电缆的护套厚度计算方法应按照GB/T5013.1的规定。
8.4.4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
在正常使用温度范围内,护套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应按表5规定的试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适用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要求见表5规定。表5硫化橡皮护套非电性试验要求序号
试验项目
航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交货状态顾始性能
抗张强度原始值
——最小中间值
断裂伸长率原始值
最小中间值
空气烘简老化后的性能
老化条件
一处理时间
老化后抗张强度
一最小史间值
最大变化索动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动
混合物的型号(SE4)要求
10×24
2008中附录B
试验方法
GBT2951.11-2008中9.2
GB/T2951.12-20d8中8.1.3.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