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B/T 4679-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热泵)热水器
QB/T 4679-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4679-2014

中文名称: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热泵)热水器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4-07-09

实施日期:2014-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家用 用途 空调 热泵 热水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97.030家用电气设备综合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家用电器、日用机具>>Y61家用空调与冷藏器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数:11页

标准价格:22.0

出版日期:2014-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陈进等

起草单位: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热泵)热水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型号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电动机-压缩机驱动,采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主要以空气或水为热源,以创造室内舒适环境和提供生活热水为目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热泵)热水器。 本标准也适用于机外静压小于25Pa的可接风管的器具。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97.030
分类号:Y61
备案号:46720-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4679-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热泵)热水器Air-Conditioning(heat pump) and water heater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appliances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自化部2014-11-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QB/T4679-2014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新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中认倍佳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同益电器有限公司、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广电器有限公司、广州德能热源设备有限公司、沃姆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浙江康泉电器有限公司、中山汉诺威电器有限公司、厦门阿玛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博世热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进、李绍斌、黄道德、谢坤、胡志强、张子祺、杨超、郑崇开、唐壁奎、黄逊青、陶玉鹏、马永德、张金喜、徐丰、陈苏、侯全舵、魏爱国、谢壮德、王文斌、魏文华。1范围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热泵)热水器QB/T4679-2014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热泵)热水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型号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出厂文件及附件、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电动机-压缩机驱动,采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主要以空气或水为热源,以创造室内舒适环境和提供生活热水为目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热泵)热水器(以下简称“器具”)。本标准也适用于机外静压小于25Pa的可接风管的器具。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O780:1997,MOD)GB/T101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12,ISO2859-1:1999,IDT)GB4343.1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GB4343.1一2009,IEC/CISPR14-1:2005,IDT)
GB4706.1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快热式热水器的特殊要求(GB4706.11一2008,IEC60335-2-35:2002,IDT)
GB4706.12
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储水式热水器的特殊要求(GB4706.12一2006,IEC60335-2-21:1997,MOD)
GB4706.3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GB4706.32一2012,IEC60335-2-40:2005,IDT)
GB/T4798.1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一部分贮存(GB/T4798.1一2005,IEC60721-3-1:1997,MOD)
GB5296.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GB/T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ISO5151:1994,NEQ)GB/T13306标牌
GB/T19409水(地)源热泵机组
GB19606一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GB/T23137一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CJ/T206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7725一2004、GB/T23137一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QB/T4679—2014
空调(热泵)热水器air-conditioning(heatpump)andwaterheater由电动机-压缩机驱动,采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可提供独立空调、独立热水,以及空调(热泵)
热水联供功能的器具。
制冷模式coolingonlymdde
器具进行制冷运行时,制热水部分不投入工作的运行模式。3.3
制热水模式waterheatingonlymode器具制热水部分运行时,制冷、制热不投入工作的运行模式。3.4
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模式cpmbineddoolingandwaterheatingmode器具进行制冷运行时,制热水部分同时运行的模式。3.5
制冷和制热水联供能效比
energy efficient rate of combined cooling and water heatingEERAd+w
在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制冷量和热水制热量之和与总消耗功率之比注:单位
产品分类和型号命名
4.1产品分类
按热源方式分类:
空气源式;
-水源式。
4.1.2按使用电源分类
单相电源(220V,S0Hz);
三相电源(380X,50Hz)
按制热水方式分类:
次加热式
循环加热式:
静态加热式。
按功能模式分类:
单冷联供型(具有空调制冷、热水、空调制冷十热水功能)冷热联供型(具有空调制冷、空调制热、热水、空调制冷+热水功能)2
4.2型号命名
示例:
KFR-力/RS120D表示空调额定制冷量为7200W.循环加热式的空调(热泵)热水器。4.3基本参数
企业自定义代号
QB/T4679-2014
水侧辅助热源:无则省略,D代表电加热制热水方式Z代表一次加热式,J代表静态加热式,循环加热式省略
热水额定制热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值取制热量百位数或百位以上数
热水机代号:用RS表示
空调额定制冷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值取制冷量百位数或百位以上数
功能代号:单冷联供型省略,R代表冷热联供型,Rd代表控调侧热泵+辅热
产品代号:政代表空气源式,S代表水源式热水额定制热量为12000W的分体式热泵型器具的电源为额定电压220V单相或380V三相交流电,额定频率50Hz。器具制热水正常工作温度范围见表1。表1
制热水正常工作温度范围
热源侧
空气源式
水环式
般要求
水源式
地下水式
地下环路式
水侧带电辅热源
单位为摄氏度
使用侧
生活热水进水温度
馨具的空诵(热泵)部分的安全应符合GB4706.32和本标准的规定,热水部分的安全应符合GB4706.11或GB4706.12的要求。并按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制造。5.1.2
保温材料应无毒、无味,并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机组表面不可凝露。5.1.3器具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运输、安装和使用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器具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操作。5.1.4器具应具有保证整机安全、可靠运行所需的必要保护功能。各种控制功能正常人应符合设计要求。
各种保护器件
5.1.5进水水质应符合CJ/T206的要求。在进出水质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情况下所有热源水侧的管路、换热器具应具有抗腐蚀的能力。5.2结构
5.2.1器具的紧固件及其他元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其易损件应便于更换。5.2.2器具承压式贮水箱进、出水管如直接安装手公共供永系统,进、出水管应符合国家有关水管接头标准的要求。
QB/T4679-2014
5.2.3器具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压缩机应具有减振措施。器具运转时无异常声响,管路间或管路与零部件间不应相互磨擦和碰撞。电磁换向阀动作应灵敏、可靠。5.3外观
5.3.1器具的黑色金属制件的表面应进行防锈蚀处理。5.3.2器具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剥落、露底、针孔、明显的花斑和划伤等缺陷,5.3.3器具涂装件表面应平整、涂层均匀、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皱纹和其他损伤。
5.3.4器具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塑料件经相应标准规定的热老化和机械强度试验后,不应有明显的碎裂、变形等缺陷。5.4性能
5.4.1一般要求
a)空气源式器具空调模式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T7725一2004的规定:b)水源式器具空调模式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9409的规定;c)制热水模式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T23137一2008的规定;d)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模式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5.4.2密封性能
5.4.2.1气密性
应符合GB/T7725一2004中5.2.1的要求。5.4.2.2水系统承压
应符合GB/T23137一2008中5.4.2的要求。5.4.2.3储水箱强度
应符合GB/T23137一2008中5.4.3的要求。5.4.3制冷和制热水联供综合能力按6.2.2进行试验时,空调制冷量与热水制热量之和不应小于名义值的95%。5.4.4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消耗功率按6.2.2进行试验时,实测空调的消耗功率与制热水的消耗功率之和不应大于名义值的110%。5.4.5制冷和制热水联供能效比
分别按GB/T7725一2004、GB/T23137一2008进行名义制冷试验和6.2.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器具名义工况时的能效比不应低于表2的规定值,且不应低于名义值的95%。名义工况时的能效比限定值
热源形式
制热方式
静态加热式
一次加热式、循环加热式
空气源式
5.4.6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最大负荷工况水环式
水源式
地下水式
地下环路式
按6.2.3方法进行最大负荷工况试验时,器具各部件不应损坏,过载保护装置不应跳开,器具应能正常运行。
注:上述试验中,为防止室内热交换器过热而使风机开、停的自动复位的过载保护装置周期性动作,可视为空调连续运行。
5.4.7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最小负荷工况QB/T4679-2014
按6.2.4进行试验时,器具在10min的启动期间后4h或一个热水周期(取其短者)的运行中,安全装置不应跳开,室内侧蒸发器的迎风表面凝结的冰霜面积不应大于蒸发器迎风面积的50%。具有室内机蒸发器低温保护功能的器具,蒸发器表面不应有冰霜出现。注:为防冻结而自动控制压缩机开、停的可复位保护器不视为安全装置。5.5噪声
器具按6.3进行噪声测量,实测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噪声不应大于GB19606一2004附录B.1规定的限值,水侧噪声不应大于GB/T23137一2008表5规定的室内侧的限值,且各部分噪声不应大于标称值+3dB(A)。
5.6耐候性能
应符合GB/T7725-2004中5.3.3的要求。6试验方法
6.1测试条件
6.1.1测量仪表
测量仪表的精度、安装和使用,以及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测量按GB/T23137一2008的要求进行。6.1.2试验工况
试验工况按表3规定。
表3试验工况
使用侧
名义工况
最大负荷工况
最小负荷工况
空调模式
制热水模式
室内环境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按GB/T7725-2004
初始温度
注1:进行空调模式的试验项目时,测试期间水侧不注水。终止温度
空气源式
干球温度
热源侧
湿球温度
按GB/T7725-2004
单位为摄氏度
水源式
水环式国www.bzxz.net
地下水式
环路式
按GB/T19409
按GB/T23137-2008
注2:制热或制热水融霜试验时,每次融霜运行造成的热水温度下降不大于5K。6.1.3读数允差
器具进行名义联供制冷制热水工况、名义联供制热制热水工况、名义空调制冷工况、名义空调制热工况和名义热水工况试验时,试验工况各参数的读数允差应符合表4的要求。5
QB/T4679-2014
室内侧空气度/℃
室外侧空气温度/℃
初始、
终止水温度/℃
电压、频率/%
空气体积流量/%
试验工况的读数允差
读数的平均值对名义工况的偏差±o.3
各读数对名义工况的最大偏差
并且不应进行影响制热量的构造改装,被试器具应按住产厂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6.1.42
宽散,器具附近的风速应减小到充分低的值,以免影响器具的性能。6.2性能
6.2.1密封性能
6.2.1.1气密性
器具按GB/T7725-2004中6.3.1的方法进行试验6.2.1.2水系统承压
器具按GB/X23137-2008中6.2.2的方法进行试验。6.2.1.3储水箱强度
应按照GB/T23137一2008中的储水箱强度试验进行。6.2.2制冷和制热水联供综合能力6.2.2.1一次加热式
环境应充分
按表4中制冷和制热水联供工况,对于-次加热式器具,当机组运行稳定后,分别按GB/T7725+2004或GB/T19409规定的方法在测试器具的制冷量Qe-按GB/T23137-2008中规定的方法测试热水制热量Qw。
6.2.2.2循环加热式、静态加热式器具先以制冷模式按制冷和制热水联供工况和GB/T7725一2004或GB/T19409规定的制冷量测试方法运行至工况稳定后转制冷和制热水联供,10s后用电量计测量耗电量并以&s~10s的时间间隔采集制冷量直至水箱到达设定温度停机。采集平均制冷量、热水制热量以及耗电量6.2.2.3能力计算
以实测室内制冷量和热水制热量之和计算制冷和制热水联供综合能力。6.2.2.3.1室内制冷量计算
室内制冷量Qc按公式(1)计算:ec
式中:
Qc—室内制冷量,
单位为瓦(W);
Qc—第i次采样的瞬时制冷量,单位为瓦(W);n——采样次数。
6.2.2.3.2热水制热量计算
热水制热量Qw按公式(2)计算:6
式中:
6.2.2.3.3
@w =1.163×U×(T, -T)/1000
QB/T4679-2014
热水制热量,单位为瓦(W);
制热水能力,其达算方法同GB/T23137-2008,单位为升每小时L/h);出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进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制冷和制热水联供综合能力
制冷和制热水联供综合能力QAC+w按公式(3)计算,单位为瓦(W):QAC+W=Qc+Qw
6.2.3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消耗功率(3)
在制冷和制热水联供综合能力测试的同时,测定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消耗功率PAC+W。对于循环加热式和静态加热式,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消耗功率为耗电量与加热时间的比值。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总输入功率应在辅助电加热不工作时测得;对需要水泵才能正常运行的器具,应将水泵实际消耗功率加入。
6.2.4制冷和制热水联供能效比
制冷和制热水联供能效比EERAC+按公式(4)计算:EERAC+W
式中:
EERAC+W
-制冷和制热水联供能效比:
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消耗功率,单位为瓦(W)6.2.5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最大负荷工况(4)
在额定频率,试验电压分别为额定电压的90%和110%的条件下,按表4规定的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最大负荷工况,/连续运行1b,然后停机3min(此间电压上升不应超过3%),再启动运行1h。对循环加热式或静态加热式空调热水机组应按规定的工况运行一个完整的加热周期。6.2.6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最小负荷工况在表A规定的最小负荷工况下,开启器具制冷和制热水联供模式。将器具室内、室外空气进行交换的通风门和排风门(如果有)宪全关闭,其设定温度、风扇速度、新风门和导向格栅等调到最易结冰霜状态,对一次加热式器具应使空调热水机组运行至工况稳定后再运行4h。对循环加热式或静态加热式空调热水机组应按规定的工况运行一个完整的加热周期。6.3噪声
室外机和水侧的噪按GB/T23137-2008进行测试,空调室内机的噪声按GB/T7725/←2004或GB/T
19409制冷模式下进行测试
7检验规则
7.1检验要求
每套器具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附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以及装箱清单等,且使用说明书或合格证上应标明生产日期和生产编号等。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